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緬共與中共恩怨情仇三十年
送交者: 二野 2013年03月14日13:17:3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緬共與中共恩怨情仇三十年

 

1967年6月,中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在鄰國緬甸的仰光,也在發生一場中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首先是仰光大學就讀的華人學生們,在胸前佩帶上了紅彤彤的毛澤東像章。進爾,又在學生中成立了紅衛兵的組織,開始了革命的大辯論。這種過激的行為方式,當時在中國是屬於合法存在的,但是,在異國的土地上,這完全是一種令人無法忍受的行為。  

  衝突首先是在學生中開始。一方要誓死捍衛毛澤東的革命路線,一方是反對共產主義運動的復活。開始打鬥的導火線是關於毛澤東像章的佩帶問題。革命的紅衛兵們肯定要捍衛統帥的尊嚴,另一派,主要由緬甸人組成的團體,就是不准佩帶像章。於是,雙方由爭執發展到鬥毆,逐漸成為群體的撕打、械鬥。  

  以至於後來發展到一場,由緬甸政府幕後操縱的反華活動。幾乎全緬甸的華人均捲入了這一災難性的事件之中。早在1964年,奈溫政權實行國有化運動,僅在仰光一地就有700家華人企業被收歸國有,致使許多華人、華僑在傾刻間家破人亡。華人的勤奮,在東南亞地區大多富甲一方,在緬甸仍是如此,華人的財富受到許多當地人的嫉妒。這大概是六十年代中期緬甸反華重要背景之一。  

  反華排華的烈火,從首都仰光迅速蔓延到了第二大城市,華人稠密的聚居區瓦城。又從下緬甸迅速擴展至整個緬甸。許多華人財產被查收,被抄家,人也被打死打傷。部分華僑中的紅派僑領與學生中的積極分子,被迫通過秘密渠道回到祖國。1967年6月,數千名緬甸人對仰光華人居住區實施打、砸、搶,殺害華僑40餘人。同時,這批受到指使的民眾,又衝擊了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和新華社、中國民航辦事處,兇殘地殺害了中國專家劉逸。緬政府出動大批軍警逮捕了80多名華僑。6月29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提出強烈的抗議,並宣布不再派駐緬大使。這是緬甸近代較為嚴重的一次反華排華事件,旅緬約80萬華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衝擊,華人與緬族的矛盾也同時進一步加深。  

  不知是否真是處於這樣的原因和背景,由中國人民支持的緬甸共產黨及其武裝——緬甸共產黨人民解放軍成立了綜合新聞編輯部。  

  彭家聲部恰恰在這個時候退入到了中國雲南境內的臨滄地區。這支武裝被首先進行了整編。彭家聲赴北京,受到當時有關領導人的接見。彭部的這支武裝165人,在臨滄鎮康縣的鐵石坡進行各種軍事訓練。這支隊伍中,彭家聲的兄弟彭家富也出現在訓練的隊伍里。當時早已在貴州和四川生兒育女的原部分緬共成員,此時,也被緊急地集合了起來。  

  此時還堅持在緬甸南部勃固一帶戰鬥的緬共中央總書記德欽丹東,很快獲悉了這一信息。通過極其秘密的方式與渠道,緬北的武裝力量與緬共中央取得了聯繫。戰鬥,不久就開始了,並進入到白熱化的程度。  

  1968年1月1日,經過訓練的彭家聲兄弟率領的隊伍,正式打出了人民軍的番號,向緬甸政府軍發動了進攻。而當時中國雲南滇西邊境的一線部隊,被賦於了支援緬共人民軍的任務。  

 1969年3月,原分散在貴州、四川的原緬共人員,被迅速的重新武裝併集訓後,出現在了果敢地區。他們切斷了緬政府軍的滾弄運輸線,這樣,緬軍不得不撤出了果敢地區。1969年4月,緬甸共產黨領導的果敢縣與果敢縣委會成立,彭家聲被任命為果敢縣長。  

  當時指揮緬北共產黨人民軍的,是緬甸共產黨常駐北京的副書記德欽巴登頂。當1970年冬德欽丹東被自己叛變的警衛員殺害後,德欽巴登頂接任了中央總書記的職務。勃固根據地由另一個副書記德欽辛負責。1976年,其在緬甸政府軍的軍事圍剿中陣亡。   

  德欽丹東的犧牲,對勃固山區的緬共組織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它直接導致了白旗派的終結。緬甸政府軍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規模的進剿,並取得了全勝。  

  就在南部武裝氣息奄奄之時,北部被中國全力支持的,由各種先進武器裝備的人民軍,卻不斷地占山為王,勢力與影響越來越大。外電報道說,在一些來自中國職業軍人嫻熟的指揮下,人民軍過關斬將,使緬軍產生了極大的驚恐心理。在果敢地區站穩後,緬共人民軍迅速向薩爾溫江西岸進發。  

  1970年4月,人民軍克北卡佤山的勐卯;1970年11月,攻占與雲南省畹町一橋之隔的棒賽。同時,占瑞麗縣對面的姐蘭等地。在雲南潞西縣芒海境外的勐固,建立了根據地,1971年11月,進攻重鎮滾弄。1972年,攻占南卡佤山,占邦桑、邦揚。邦桑成為緬共中央所在地。  

 在緬共人民軍的編制上,分別成立了4個軍區:東北軍區、中部軍區、八一五軍區,後組建的以克欽族為主的101軍區,同時成立了中央直屬警衛旅。這四大塊緬共武裝,實際上,也就是今天緬北各支勢力的雛形。當時,正值中國文化大革命進入高峰時期,毛澤東果斷地決定:知識青年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年青的紅衛兵們沒有經過任何思考,抱着充滿熱情的情懷,打着紅旗奔赴各地。  

  由於雲南境外,緬共武裝如火如荼的發展,給了這批青年中的活動分子以極大的啟示。當時被認為,緬甸的革命是世界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義不容辭的國際主義義務。在那樣極的年代,出境加入緬共人民軍,政策也就定為是參加革命工作,有了與生產建設兵團戰士截然不同的待遇。於是,從1970年底至1971年,無數抱着真正革命激情的或只是為了找出路的知青們跨出國界。在國內,他們被有關文件規定確定為正式參加革命。  

  這一批中國人進入緬甸北部,很快參加了果敢地區的滾弄戰役,在與緬軍對峙衝突的42天裡,剛學會打槍的知青們真正嘗到的戰爭的苦頭。許多人在這一戰鬥中犧牲。少數失散的女知青,流落緬北,有的走投無路,唯有靠肉體出賣維持生計。這一仗後,跑出去革命的知青,部分又回到了兵團,並且阻止了更大量的知青們出境革命。沉綻在緬共隊伍中的知青,許多終於熬過了吃苦關,一些人走上了領導崗位。  

  到1989年3月緬共瓦解,已經有一批知青在重要的崗位上。雲南知青羅常保升任中央警衛旅政委,雲南知青蔣志明升任東北軍區副參謀長,李自如升任中部軍區司令員,車炬升任中部軍區旅長。這些人,至今絕大部分仍然活躍在緬北的各支武裝之中。  

  至1975年,緬共已經控制了薩爾溫江以東的大塊土地,在薩爾溫江以西,也建立了根據地。它的勢力範圍,北邊是幾乎所有的緬中邊界地帶,除了雲南瑞麗對面的木姐縣形式上還在政府軍手中外,其它的國境線上,全是緬共被人民軍占據。往南走,它的勢力範圍已達緬老邊境,在緬泰邊境的萊朗等地,也有緬共的正規武裝與游擊隊。其鼎盛時期,緬共控制了近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50-200萬人口,武裝力量達到近3萬人。  

  緬甸共產黨及其武裝得以在緬北地區東山再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的國際主義援助與支持,這已是不爭的歷史事實。中國方面為支援緬甸共產黨,投入了大量的人、財、物、力。動員了可能動員的力量。對於中國與緬共的極為密切的關係,引起緬甸政府的高度注意。在兩國領導人接觸的不同場合,緬方一再向中方提出。搜集中國支援緬共武裝以及供給各種物質的情報,成為當時緬甸軍事偵探部首要的任務之一。政府軍在與緬共武裝交火中多次受挫後,採取了僵持對峙,等待時機的策略,待情況變化後,再伺機下手。  

  轉眼已經是70年代中期。中國與緬甸共產黨都在發生變化。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已經接近尾聲,緬甸共產黨也已進入了內部矛盾衝突不斷加劇的階段。1976年毛澤東主席去世前後,中國派往緬共人民軍的軍事顧問組,分批分期的撤回了國內。由此,緬共也進入了多事之秋。1979年,中國大幅度調整外交政策,與緬共的關係,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並逐步疏遠緬共,最終使得數十萬華夏兒女淪落到今天的境地。

0%(0)
0%(0)
  非洲人民說:毛澤東是全世界受壓迫民族和人民的希望。  /無內容 - 風華正 03/18/13 (1220)
  原來以為緬人對華人有好,全是錯的。  /無內容 - 胡說 03/16/13 (1053)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皇帝用上南下北的老地圖
2012: 中國古代的尚武精神是如何被消磨殆盡的
2011: 中國共產黨第一領袖的冤屈
2011: 高考歲月:99.9%的中國人都受了嚴重的
2010: 請齊婕女士來看看,是誰在最惡毒地辱罵
2010: 齊婕: 要回國發展了,可能不得不告別萬
2009: 馬悲鳴: 閒話六四(責任分析之三)
2009: 唐聞:我的鄰居勞拉
2008: 如果這是宋史 (二十八)
2008: 潤濤閻閒話:變強姦為做愛,毛主席造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