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ZT
送交者: 一草 2021年04月12日10:06:31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相关文

回想那年批白桦时的代际分裂,与当今美华的粉反川很相似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原创一勺文化2021-04-10 12:48:05

2010年,作家白桦生日那天,儿子在电话中哭着说:“你已经80岁了,我才明白了。”他是说,自己终于明白了父亲作为一个作家的价值。看似简单的话,却意味深长。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白桦生前在接受采访时称,他因两件事情被人们熟知,一个是话剧《曙光》引发的争论,另一个是在诗歌座谈会上他说的不要歌颂救世主之类的话所导致的批判。

1978 年,白桦创作的话剧《曙光》讲述一位苏区创始人因受排挤和怀疑被肃反进而处死的悲剧。白桦曾经告诉《南方周末》的记者,当时该剧面临批判,只能内部演出,曾有人劝他放弃。一天,武汉军区司令员和政委突然来观看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宣布次日登报在京公演。不能不说,那场争论的发展过程颇具戏剧性。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其实,《苦恋》才是白桦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标签。

1979 年,长影厂导演彭宁请白桦撰写关于画家黄永玉的纪录片脚本,脚本完成后发表在了香港《大公报》上。后来,根据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夏衍的建议,白桦将该脚本改写成了反映艺术界典型人物劫后余生的电影剧本《苦恋》。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剧本写了这样一个故事:青年凌晨光逃壮丁被船家女绿娘搭救并与其相爱,之后他逃往美洲成为著名画家,并得以与绿娘团聚。后来,他们夫妇俩回国。“文革”期间凌晨光被批斗,他的女儿和男朋友决意逃往海外。面对他的阻止,女儿反问:“您爱这个国家,苦苦地恋着这个国家……可是这个国家爱您吗?”后来,凌晨光被迫逃亡芦苇荡,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苦恋》在1979年第 3 期《十月》上发表后引起了文艺界的争论,当时主管文化部电影工作的陈播肯定了作者追求电影新的表达样式和风格,以及一些有益的艺术探索,同时也指出了剧作的部分问题。

1980年,导演彭宁开始拍摄电影《苦恋》,片名由国画大师李苦禅题写。后来在送审时,《苦恋》的片名被改名为《太阳和人》。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1981年1月初的一天,《大众电影》和《电影艺术》两家杂志联合举行主旨为“民主、争鸣、团结”的“电影创作和理论座谈会”。

期间,《太阳和人》放映后成为焦点,批判性的发言常被赞扬的人打断。后来会议上有风声传出,说电影还在修改阶段先不批判,但剧本要批判。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事实上,当时文艺界高层对该剧作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人给予了支持,有人则极力表示反对。胡耀邦和周扬等人持较为宽容的态度,而胡乔木、林默涵和刘白羽对此片态度相反。

不久,刘白羽所在的报纸在头版头条发表“社论”,矛头直指《苦恋》,批评文艺界存在“无政府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 随后,一些报刊也相继发表了批判文章。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据白桦回忆,当时社会反响非常强烈,一些老作家也持激烈的反对意见。那种局面引起了胡耀邦的注意,他与有关部门负责人谈话时说:“对《苦恋》的批评是可以的。但是现在看来批评的方法如果更稳妥,效果会更好些。”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几天后,文联机关报《文艺报》刊出了《对〈苦恋〉的批判及反应》一文。该文称,报社收到了十二封读者来信,其中十封认为批判的方法不够慎重。

后来,白桦《关于〈苦恋〉的通信——致〈解放军报〉〈文艺报〉编辑部》一文发表在《十月》1982 年第2期上,以给报社编辑部写信的方式进行了检讨,至此,那场风波逐渐平息。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内报刊杂志及出版界几乎看不到白桦的作品,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停止创作,只是作品基本上都是在海外出版。1988 年,他参加了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并在美国二十多所大学做巡回演讲。

2009 年,白桦出版了小说集《蓝铃姑娘》、随笔集《不再重现的图画》和诗集《长歌和短歌》。诗集《长歌和短歌》中收录了他的长诗《从秋瑾到林昭》,该长诗获得了“《诗歌月刊》2008年度诗歌奖”。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白桦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苦恋》是表达祖国的苦恋者的心路历程,本意是呼唤人性的复归。

当年,文艺界对《苦恋》的批判总体来说保持了对许多禁区的试探和冲击。白桦称,那场批判是“文革”之后最为激烈的一场观念的较量,它检验了很多人的观念和勇气。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白桦认为,《苦恋》的出现只是特定历史时期里的正常文学创作活动,不该问他当时剧本有什么问题,而应该请当时提问题的人来回答有什么问题。

1980 年底,据《苦恋》改编完成的电影《太阳与人》送审时没有通过,至今未能公映。这部很多中国电影人耳熟能详的电影,依然保存在长影厂的恒温片库中。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据悉,杨振宁先生曾被特许观看该片,并为之激动落泪。当年,他说文学作品要经过时间的验证,并鼓励白桦按自己的想法去修改。他认为,影片能否上映和影片本身的价值是两件事情,可以放到百年以后再看。

毫无疑问,白桦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作家,谈起当年的境遇,他说:“一旦我从虚伪走向真实的时候,那就是走向个人的灾难,但是我必须走向真实。”他曾多次表示自己不后悔写了《苦恋》,并称他相信会有解禁的一天。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作家叶永烈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中国文坛像一座锣鼓喧天的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而白桦却是特立独行的,既不张扬,也不结派,是他打心底里敬重的文学前辈中不多的一位。

1999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的《白桦文集》。该文集的序言中写道:“我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艺术家,也正是他的卓而不群和人性弱点甚至是性格障碍,他的坚强和软弱,懵懂和无畏,坚决又犹疑,多情浪漫而无所顾忌,敏感锐利又顺从无助……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真实的他。”

《苦恋》:一场激烈的观念较量,以及作家白桦最为大众熟知的标签

该序言名为《书比人长寿》,署名Ellenan Dong。有意思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并不知道Ellenan Dong是何人。尽管2002年4月白桦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这个人,但至今无人知道他的名字。为白桦写序而又不愿意透露身份,此事本身无疑为白桦当年的处境留下了一个脚注。

--------END--------

图片来自网络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ZT: 比追责索赔更严重的危机已经袭来,
2020: 与方方一面之缘的回忆
2019: 这个非法移民问题,墙不是根本政策改变
2019: 这个厉害,就是不给“自由”,连概念都
2018: 还是习帝有派:这是皇军,自家军队,敬
2018: 军委主席视察军队,不敢行军礼?
2017: 某些中国人最常用的套路便是竭力煽动“
2017: 剥一剥联航事件中主角华人老“医生”的
2016: 老秃:盲翁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车没
2016: 少年休笑白头翁:中国人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