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關於教育中的訊息和見解--回答雨菲菲
送交者: 問題多 2006年11月01日14:27:00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我看不出你這篇回覆中的觀點和我的觀點到底有什麼不同。但是我可以闡述一下為什麼我不同意某些人說的教育能等同於洗腦。

了解別人對同一件事有什麼見解應該也屬於信息的一部分。告訴學生都有哪些人有哪些觀點,這確實是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我們寫文章的時候常常要進行一下文獻綜述,一是防止做重複勞動,二是尋找有什麼不同的看問題的角度。

我不認為教育者教人從不同角度(注意:是角度而不是觀點,可能這是你覺得我們之間存在分歧的原因?)看問題,可以等同於洗腦。這個角度可以是從不同社會群體的角度,也可以是從不同的出發點,也可以是從不同的文化背景看問題,確實是現在的時髦做法。常見的做法是:老師把對一個問題的不同觀點進行儘可能全面的綜述式介紹,然後講出自己的觀點和原因。同時允許學生對所有前任包括老師自己的觀點進行評述。至少我沒有意識到我周圍的老師中有什麼人是教人用別人的觀點看問題的(用別人用過的研究方法倒是普遍)。我認為在理解別人的觀點基礎上做出自己的評述,這個觀點搜集的過程本身也是搜集訊息的過程。不可忽略。

以洗腦為目的的教育, 並不是現在的流行做法(包括在中國很多大學裡),同時我不認為洗腦式的教育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當然,可能又會回到教育的定義上去了。不過,我這裡談的是我對教育的理解。別人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觀點。因為教育有可能教人改變自己原有的觀點就認為統統是出於洗腦的目的,或者看到有人打着教育的名義對人洗腦,就認為教育不過如此,就是老師在教室里講某人的觀點,學生拿筆記。這我是根本不能同意。而且不認為這在英國(至少是英國)有任何時髦的跡象。

確實,我不可能要求聽我講話的人同意我的觀點,但是可以有理由認為任何我的思考前提和思考方法的人有可能跟我作出同一個結論。這也是為什麼我要不斷地把我講話的前提和研究思路告訴別人,同時對我不同意的觀點也是從這兩個角度進行評述。這種“傳授”不是我僅僅告訴別人我的結論,而是告訴別人我的思考過程。別人可能和我的出發點就不一樣,比如:有些人認為只有自己才算人,別人可以不算。那就不可能和我在任何一個環節上達成“共鳴”。如果有人接受了我的前提,但是做不出同樣的結論,完全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做不出同樣的結論。如果他的說法我能接受,我完全可以修改我的想法,甚至接受對方的觀點。所以,我認為真正有效果的“洗腦”不是從觀點上尋求別人的認同,而是而是尋求出發點和研究方法的認同。這恰恰是科學研究能夠為很多人所接受的原因。

另外:你下面列舉的同意我的觀點的人很多我以前都矯情過,也得罪過。有的人可能是沒有時間坐下來長篇大論。因此,我真心希望你把他們當作一個個的馬甲後面的獨立思考的人,而不是跟在我後面瞎捧場的一類。五味在所有問題上都認同的兩個人我還沒有見到,這也是為什麼五味能成五味,而不是一味。

雨菲菲:

你說的是“訊息”,我說的是“見解”。
訊息多多益善,否則,何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之說?
但凡有見解者,真正的見解只有一個。
這也並不是說對方的見解、別人的見解就不是見解,不過不是自己的見解。
對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正確的見解”、不同的“最佳的選擇”。
然而,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正確的見解或最佳的選擇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都只有一個。
這就是見兩面直如不見的意思,也是摸稜兩可的反意。

訊息是可以傳授的,見解是人對訊息的反應,不能傳授,也不應傳授。
你(泛指,非指問題多)以為你能,其實不過是你的“傳授”對象恰好與你共鳴。

順便對你的瞎捧場客說幾句:
--雨某沒說蕭某的話是真理,不可將自己的意思強加於人。
--但凡覺得自己的想法與前人所道盡同或甚至只是略同時,“引經據典”的目的,既出於禮貌,也在於避免侵犯前人知識產權之嫌。
--看不懂別人的話,自己也說不個所以然,只會捧與罵,不過是浪費你自己的時間。
--有意竄改別人的網名,於別人無損,只是把你自己醜化成小流氓、小痞子。年紀輕輕,應當學好,學流氓、地痞,既對不起你自己,也對不起你的父母。


======================================================
問題多:
我認為把:“但凡遇事見兩面的人,其實什麼也沒看見。”理解為沒有必要見兩面,實有偏頗。不太知道老簫說這話的背景。我認為:人在作決定的時候,需要先知兩面而後決。見兩面不等於兩面都同意。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一句都對,或者都不對就草率結束討論了。但這和我說的教育中應該推崇的“儘量讓學生見到各種不同的觀點”不一樣。因為緊隨其後的一句話是:“讓他們根據這些觀點做出自己的結論”,而不是作出別人的結論。見兩面然後再決定和只見一面就下結論,兩者的結果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不同,但是決策過程中包含的信息量大不相同,盲目性大大減少。


雨菲菲原文:

教人從不同的觀點看問題,是如今的時髦。也正是過分強調反歧視的結果。
記得蕭伯納說過:但凡遇事見兩面的人,其實什麼也沒看見。
如果雨某沒記錯,問題多在英國。想必對蕭某的言論較雨某更加耳孰。
這麼說,當然也是偏聽蕭某的一面之詞。記得蕭某說過:我最喜歡英國人,可英國人偏偏最喜歡我。
對於蕭某的見解觀,雨某深有同感。
一切真知灼見其實都是單方面的觀點。
蘇摸稜是遇事見兩面的典型,結果成為沒有觀點的代名詞。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誰製造了《2020年:中國會非常窮》的謠
2005: 咱老百姓真:墩體小說-我的初戀(2)
2004: 回國前的雜想
2004: 順水漂來(1)
2003: 我為什麼喜歡善良的郭襄?
2003: 看懂黑客帝國的五把鑰匙
2002: 遭遇辦公室女流氓奇遇
2002: 感受美國佬的幽默和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