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印度反導系統水平如何 攔截朝鮮中程導彈都有困難
送交者: 三把刀 2017年02月15日18:15:0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 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 , 於物無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應也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矛與盾》是韓非子的著作,本意說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賣的矛與盾,因自相矛盾而無法自圓其說,寓意則是要人不能違背事物客觀規律。

  就在之前這個周末,朝鮮和印度分別進行了一次導彈發射試驗,朝鮮射的是“矛”:北極星-2是射程不到2000公里的固體燃料中程彈道導彈;而印度打的則是“盾”:“大地攔截者”(PDV)是射高達97公里的大氣層外反導攔截彈。

  雖然這倆國家在地理位置,地緣政治等各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干係,而且退一萬步講,朝鮮真的想打印度,他這次發射的導彈射程也夠不到印度;不過從技術角度講,北極星-2可以類比的是中國在1965年-1970年間研發的巨浪-1彈道導彈技術水平,“大地攔截者”則讓人想到中國在60年代開發的“反擊一號”導彈。兩個都是採用了上世紀60年代技術的“10後”導彈,這樣的“矛”,能擊穿那樣的“盾”嗎?

  這不禁讓人好奇起來,而且印度在宣傳中多次強調,“大地攔截者”能夠對抗射程在20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作為與巨浪-1導彈、或者說早期型東風-21相似技術水平的“北極星-2”正好符合PDV在宣傳中的假想敵要求。那麼關於這個“矛與盾”的問題,不妨就讓我們來“關公戰秦瓊”一番。

  當然戰之前,筆者覺得有必要把這次的兩位“10”後主角分別拎出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他們的身世和來龍去脈

  朝鮮之矛

  13日,朝鮮國家媒體朝中社、勞動新聞等刊登“北極星2”導彈首次發射試驗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出,這是一枚採用固體燃料的中程彈道導彈,單就其“固體燃料”、“機動發射”,以及其彈體直徑超過1.5米三大特點來看,該導彈技術水平已經接近我國早期的東風-21導彈。

  當然,以此前朝鮮曾經展示的導彈相關研製測試照片來看,朝鮮的導彈基礎技術能力和導彈相關設備製造能力方面,肯定是趕不上研製東風-21時中國的水平的,可以推想,其部分零部件的來源也是耐人尋味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和朝鮮此前研製的所有技術水平超過“火星8號”(勞動)導彈的導彈一樣,這種導彈恐怕也很難大批量生產裝備。

  不過,正如筆者此前說過的,朝鮮真正需要的,也就是數十枚具備攜帶核彈頭飛到日本,在發射前難以捕捉摧毀的導彈。這樣的配置足以讓周邊國家認可其能夠對國際局勢造成重大破壞,繼而改善朝鮮的國際生存態勢。在這種前提下,部分關鍵設備的問題,不管是通過“國際導彈黑市”去走私,還是通過相關管理比較混亂的俄羅斯、中東地區部分國家進行搜羅,都是有可能解決的。甚至,以90年代初朝鮮能從蘇聯原加盟共和國、東歐國家搜羅回來大量零件,在本國“組裝”了數十架米格-29的水平來看,在蘇聯解體後初期的混亂期間,朝鮮染指一些高級的蘇聯導彈零部件都不是不可能的。

  從這角度來看,朝鮮的“北極星2”號可能是真正能夠滿足其需要,並有可能進行小批量生產裝備,真正用來攜帶核武器實現最初核威懾能力的實用型裝備。正如我們之前分析的一樣,其威懾目標基本只可能是日本了。從這一點上來說,“北極星2”和其模仿對象東風-21頗為相似,當時中國對蘇聯核威懾的主要裝備是能夠從新疆發射打到莫斯科的東風-4,射程相對近的東風-3、東風-21和巨浪1的目標則是蘇聯遠東地區。

  遠東地區當時蘇聯可能進攻我國的主要出發陣地和後勤支持中心,因為蘇聯幅員太大,從其歐洲核心部分出發的物資、軍隊都需要經過漫長的鐵路線運到遠東,才能用來進攻中國,對其進行核打擊可以直接挫敗蘇聯可能對我東北地區的入侵。

  對於朝鮮來說,邏輯是一樣的,以朝鮮戰爭的經驗來看,美國進攻朝鮮的主要基地就在日本,如果能夠用核武器對其進行毀傷,可以最大限度破壞美國進攻朝鮮的能力。當然美國的核武器比朝鮮多得多,但是只要摧毀了美國在日本的主要基地,就可以讓要跨越太平洋才能來干涉東亞局勢的美國喪失立足點。不論之後朝鮮會遭到什麼下場,美國的損失都已經無法挽回了——對於“搏命”的朝鮮而言,無所謂了。

  這就是朝鮮發展核武器的基本邏輯,也是朝鮮核武器發展的下限。這一點我們之前也說過,朝鮮的“洲際導彈”和“氫彈”發展更像是一次“試一試”,看一看是不是自己的技術能力“出人意料”能夠威脅到美國本土了——萬一成功了,金元帥就能搞個大新聞了呀。不幸失敗之後,自然要往更加務實的方向走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去年朝鮮在“火星10號”(舞水端)導彈試射上“屢敗屢試”就可以理解了。2016年朝鮮進行了固體發動機試車台試驗,接着是”北極星1“導彈水下發射和全射程試飛,緊接着又連續進行”火星“系列液體燃料中程導彈的發射,基本摸清楚了機動式中遠程導彈的檢測、發射流程——當然在過程中也付出了血的教訓。

  雖然因為朝鮮遙測技術水平限制,能夠從這連續多次“火星10號”發射中搜集到的數據恐怕不多,但至少經過這些血的教訓,朝鮮總算試出來了中遠程導彈機動發射的技術,驗證了他們原本只從書本上、或者蘇聯解體後挖來老專家的言傳身教中所學到的那些東西。可以說,接下來“北極星2”成功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朝鮮需要的彈道核導彈需要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射程1000-2000公里,足以覆蓋日本全境,向南可以打到沖繩,向北可以打到北海道,向南可以夠到沖繩,這就夠了,美國在亞太的最重要的基地都成了朝鮮的“人質”了。

  其次,要能帶核彈頭,這不用說了,朝鮮不可能造出數千枚“北極星2”導彈的,就像他們用走私零件“攢”米格-29一樣,撐死了“攢”出個不到100枚,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考慮到朝鮮不可能掌握高精度的捷聯慣導技術,它的導彈圓概率誤差可能是數百米級別,那麼不帶核彈頭的話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第三,要用固體燃料,能夠開出洞庫幾分鐘就發射。迄今為止,美韓針對朝鮮搞的“殺傷鏈”主要就是結合陸海空天電各種偵查手段,持續偵察朝鮮的導彈發射陣地,發現朝鮮發射的準備後馬上進行打擊,以現代技術,這個過程可能很短。朝鮮現有的“火星”系列液體燃料導彈顯然無法滿足要求。

  伊朗此前曾展示其不惜重金建設的地下導彈發射洞庫,導彈能直接從封閉的發射窖裡面射出來,這樣就可以讓對方難以發現其液體燃料導彈的發射跡象。但朝鮮不大可能用同樣的辦法,畢竟伊朗那種洞庫發射導彈的尺寸太小,而從洞庫里發射大型液體燃料導彈,需要面臨的技術難題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克服的。當初中國的東風-4導彈也平時藏在洞庫,戰時拉出來發射的,可見大型導彈地窖發射沒什麼前途。

  綜合上述3個要求,我們就看到了“北極星2”的基本設計。

  如果朝鮮有了足夠數量的北極星2和核彈頭,並將其配置在此前已在勞動導彈試射中露過臉的洞庫掩體裡,那麼美國對朝鮮動武的可能就將變得非常渺茫了,韓國也別整天想着北上了。

  從這次朝鮮導彈發射車的細節我們很容易看到很多蘇聯導彈的設計元素,比如導彈發射筒的環控系統管道,外形就很接近“白楊”導彈。這是很耐人尋味的,此前朝鮮一系列導彈身上體現出了不少蘇聯上世紀70-80年代各型導彈上似曾相識的設計。

  而從朝鮮導彈研製的技術路線上來看,我們則可以發現,朝鮮基本是在對中國60-70年代的導彈技術發展路線亦步亦趨的。中間當然也有碰運氣看能不能突破一下的東西,但最終還是落實在固體燃料機動式中程導彈上面了。畢竟前面有“大哥”已經把路給趟出來了,“小弟”跟着走就行了,看他們的“火星-13”原始設計那麼明顯的接近中國的東風-22導彈方案(當然在中國,因為大直徑固體燃料技術突破,就直接放棄了液體燃料的東風-22,直接上固體的東風-31了),就可以知道朝鮮導彈研製人員心目中的技術路線應該是什麼樣子了。

  因為朝鮮只需要讓導彈從洞庫里開出來到陣地上發射,所以,“北極星2”沒有使用以前“火星10”號那樣的輪式TEL發射車,或者KN-08用的那種更難弄到的世界頂級水平的發射車,而是使用了類似蘇聯60-70年代沒完成MAZ-547之前給各種中遠程導彈使用的履帶式發射車,把“5對負重輪”(T-62)硬是加長到“8對負重輪”就行了,這對於朝鮮來說不是太難的事情。

  之前高卓曾經在評論朝鮮導彈的時候說過“不折騰不行,這是他們的性格”,從這回“北極星2”來看, 朝鮮還真是“折騰”到位了。

  基本上來說這就是朝鮮目前技術水平能做出的最符合其實際需要的導彈,可能也是朝鮮核導彈階段性的一個“終點”了。接下來,就看他們是否有本事生產幾十枚,並給它配上彈頭了。

  其實全世界搞導彈的人都是“折騰”的,中國在60年代能提出“環球導彈”東風-6,美國40年代能上馬錢學森提出的航天飛機項目,蘇聯能開發第一級有33台發動機的N-1火箭,就不許朝鮮人做做夢,山寨中國導彈發展路線了?

  所以,以朝鮮“不折騰不是性格”的習慣,“北極星2”應當不會是他們導彈技術開發的最後終點,金正恩下一步會放什麼大煙花,我們還需要拭目以待。

  印度之盾

  巴基斯坦在90年代的時候購入中國的短程彈道導彈東風-11(巴方命名為:M-11),感覺受到嚴重威脅的印度隨後在反導防禦上開始做出努力。

  1999年印度開始研發自己的反導系統,分為兩個部分:大氣層內的AAD和大氣層外攔截的PAD/PDV。當然了,按照印度國防工業的一貫作風,原定於在2010年完成的PDV攔截彈試驗到上周六為止,也不過進行了2次試射,不過按照印度的說法,這兩次試射都是非常成功的,尤其這一次的攔截成功,是“極具里程碑意義的”。

  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印度這兩次的試驗目標是什麼?

  中美等國在進行大氣層外反導試驗中,都進行過反衛星任務,近地軌道衛星在三四百公里的高度具備第一宇宙速度的,該類目標參數類似洲際彈道導彈,在能夠成功摧毀衛星的情況下,再來攔截中程彈道導彈,自然成功率會高得多。

  印度“大地攔截者”的兩次試驗都有提到,靶彈是從印度海軍的一艘護衛艦上發射的,那麼這個靶彈其實應該就是“丹怒什”短程彈道導彈,因為印度只有這麼一種能從軍艦上發射的彈道導彈,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款以軍艦為發射平台的彈道導彈。

  然而實際上“丹怒什”就是從印度大量裝備的大地戰術導彈演變而來,射程在350-600公里,正常來說,這個射程的彈道導彈飛行軌跡最高高度在100公里左右。

  多家印度媒體提到,這次PDV是在雷達全自動跟蹤的情況下,在97公里高度成功攔截了靶彈目標。也就是說PDV是在“丹怒什”的彈道飛行頂點,或者說接近頂點的位置擊毀了目標。

  彈道導彈的上升階段通常分為兩部分:發動機維持工作的加速階段和發動機關閉後動能繼續轉換為高度勢能的相對減速階段,在接近彈道頂點時,導彈基本處於發動機關閉後的相對減速階段。

  雖然在相關報道中,PDV宣傳的打擊能力是2000公里射程的中程彈道導彈,實際上其兩次攔截試驗的對象都不過是“大地改”短程彈道導彈,而且攔截條件都是最簡單的上升段(第一次攔截試驗高度為45公里)或飛行軌道頂端。

  也就是說,印度是在全部準備妥當的情況下,所有雷達跟蹤系統待命,導彈隨時能夠發射的情況下,進行“實驗室條件下”攔截試驗。這種完美條件下的試驗,讓筆者想起了中學時代的物理和化學實驗課,如此理想條件下,想要搞砸試驗,還是有一定困難程度的。

  印度公布的相關數據表明,PDV末端飛行速度是4.5馬赫,相比GMD等反導系統末端飛行速度動輒幾公里每秒的性能相比,4.5馬赫、折合約1.5公里每秒的速度,真的是有些不夠看,也難怪印度要創造一個近乎完美的“實驗室條件”來保證攔截試驗的成功。

  此外,印度的PDV攔截彈,相比早先開發的PAD攔截彈,從PAD的主動雷達末端制導模式改進成了國際流行的末端紅外製導模式(採用主動雷達制導的PAD在大氣層外攔截彈界也是全世界獨一份),其技術來源據稱是以色列。而且需要稍作題外話的是,PAD和PDV攔截彈都是改進自大地戰術導彈,加上他們攔截的靶彈“丹怒什”,真的是應了曹植的那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總結一下,印度目前大氣層外反導能力處於僅僅能夠在非常理想的條件下,攔截短程彈道導彈的水平,達不到其宣傳中的技術水準。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燈塔國的黃昏:寫在美國大崩潰的前夜
2016: 日本最怕中國這個!全球已經無人能及
2015: 中華民國成立兩周蔣介石暗殺了革命元勛
2015: 蔣介石殘暴手法殺害楊虎城夫婦及幼子和
2014: 日本教授給中國崛起指路,中國不要向美
2014: 俺老美的月球車沒輪印有腳印,科技太超
2013: 日抗議中國釣島領海巡航 央視直播中海
2013: 中國海軍遠海訓練艦艇編隊凱旋(組圖)
2012: 戰鬥力堪憂,看看新銳護衛艦什麼質量。
2012: 美國《空軍》:蘭德預測中國空軍實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