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國準備跳過5G,直接升級到6G?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9年05月28日05:29:5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美國準備跳過5G,直接升級到6G?

  據報道,北京時間5月24日上午10點30分,馬斯克旗下的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將60顆Starlink衛星發射升空,其雄心勃勃的“星鏈(Starlink)”計劃終於拉開組網序幕。

  這項2015年提出的計劃,規模極其巨大,總計要在2025年前發射近12000顆衛星。有自媒體認為,該計劃表示美國將在太空中建立下一代寬帶網絡,繞過5G,直接升級到6G,並據此認為“6G並不遙遠”。

  那麼這個龐大的“星鏈”計劃,到底靠不靠譜?

  今天就來聊一聊。

  1

  用上萬顆衛星包裹全球,靠譜嗎?

  目前,全世界在軌提供服務的衛星也不過1700多顆。

  之前,馬斯克計劃發射4425顆衛星,這個數量已經很嚇人了,現在又漲到了12000顆。 

  我們不禁要問:用上萬顆衛星包裹全球,這個“星鏈”計劃靠譜嗎?

  目前看來,不太靠譜。

  且不說發射衛星所需的巨大成本壓力以及在政策上面臨的重重阻力,單在技術方面,“星鏈”計劃就很不過關。

  一是速率不夠。

  根據“星鏈”計劃的官方文件,一顆衛星的典型覆蓋面積是35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9個多德國和220個北京。要知道,全世界比這個面積大的國家也只有6個。

▲馬斯克“星鏈”計劃衛星的高度和下傾角數據(圖源網絡)

  即使考慮到衛星採用了相控陣技術,真正服務地區比覆蓋面積小些,但其範圍也是驚人的。

  現在,光北京就建設了2萬座左右的鐵塔,每座鐵塔上還不止一家基站,這麼一顆衛星就能為上百個北京這麼大的區域提供服務,速率能夠嗎?當然不夠。

  二是很難連上。

  前幾天,網上有個消息傳爆了:有人稱其手機連上了馬斯克的TintinA衛星的Wi-Fi。

▲有人稱其手機連上了馬斯克的TintinA衛星的Wi-Fi(圖源網絡)

  馬斯克在跟他人的對話中稱“不要告訴別人,密碼是martians”。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與人對話稱“不要告訴別人,密碼是martians”(圖源網絡)

  於是,很多人就以為,自己的智能手機以後可以接入衛星Wi-Fi了。

  這個想法就有點天真了,因為TintinA衛星與我們用的普通智能手機頻率對不上,兩者不可能直接通信。

  無線電波有一個特性,頻率越高,電波的指向性就越強,也就更利於集中能量將信號傳遞到遠方。

  馬斯克的互聯網衛星使用的是Ka和Ku波段,在20GHz左右。

▲馬斯克互聯網衛星使用的是Ka和Ku波段,手機無法接收(圖源網絡)▲馬斯克互聯網衛星使用的是Ka和Ku波段,手機無法接收(圖源網絡)

  而我們用的智能手機使用的Wi-Fi頻段分別是2.4GHz和5GHz,相對來說全向性就比較強,在路由器周圍任何方向都有較均勻的信號,以方便我們的使用。但Wi-Fi的全向性信號衰減很嚴重,會隨着距離變化呈平方倍衰減,如果加上空中干擾,可能是立方倍衰減。

  因此,2.4GHz和5GHz的信號本身就傳不了多遠,更不用指望傳遞給太空中的衛星了。

  那麼,我們的手機能收到衛星發射的信號嗎?

  前面說過,衛星的信號頻率在20GHz左右,我們手機根本就沒有接收這個頻段的接收器,所以不可能收到。

  也就是說,手機不可能收到TintinA衛星的信號,手機的Wi-Fi信號也不可能發射到衛星。

  因此,普通手機連接成功衛星Wi-Fi的圖片是騙人的,除非你用的是衛星電話。

  “星鏈”如何為地面上的手機提供上網服務?

  現行手機的信號不可能發射到衛星,而且與衛星直接通信的設備不能有遮蔽頂,所以要在室外空曠地域裝轉發器,以20GHz左右的頻率與衛星通信,以2.4GHz或5GHz跟手機通信。

▲“星鏈”要為地面上的手機提供上網服務,需要有轉發器(圖源網絡)▲“星鏈”要為地面上的手機提供上網服務,需要有轉發器(圖源網絡)

  但是,這個轉發器的對星頻率有問題,它跟我國5G規劃的28GHz頻率完全重合。也就是說,將來我國的大街上會密布28GHz的5G微基站,旁邊如果還有着相同頻率的衛星轉發器,將會嚴重干擾5G微基站的信號。 

  2

  那麼多專家,難道都不懂?

  很多網友會有疑問,庫叔說的都挺有道理,但Google、Facebook、SpaceX有那麼多技術專家,難道他們不懂?

  照理說,常規的科研項目要經過技術論證,稍有疑點就要進行反覆論證,以確保所有技術環節的科學原理都成立,而且有足夠可靠的工程方法。

  然而近年來,美國興起了IT創投思維,跟常規的嚴謹科研不同,它的基本套路就是講故事、賣情懷、拉投資,稍微搞出點成果就大肆宣傳,目的是拉來更多投資。

  這種報喜不報憂的互聯網套路,掩蓋了實際存在的大量技術障礙,因此這些項目失敗的幾率極大,投資人的錢也會跟着打水漂。

  從2014年開始,美國科技人士似乎就為全世界人民的上網問題“操碎了心”,搞的計劃形形色色,有用衛星的、有用無人機的、有用熱氣球的,總之就是往天上搞,核心賣點就是要覆蓋足夠大、用戶足夠多。

  舉幾個例子:

  *2014年春節期間,一則類似消息同樣引爆了網絡:美國一家名為“媒體發展投資基金”的公司宣布了一個名為“外聯網(Outernet)”的計劃,要發射幾百顆低軌道衛星,為全球4.3億上不了互聯網的人們提供網絡服務。

  很多人非常興奮——終於可以高速、廉價、無障礙地上網了。


  ▲2014年,美國一家公司宣布推出“外聯網”計劃,目標是讓網絡覆蓋全球(圖源網絡)

  然而實際上,這項計劃的核心技術是“單向組播”,地面工作站將信息分組整理後上傳到衛星,然後由衛星轉發到所覆蓋的地域。

  這跟衛星廣播電視是一個道理,你可以選擇適合的信息,但不能上傳信息。

  不能上傳信息就是沒有交互性,QQ和微信不能用,微博也發不了,只能被動地看推送信息。

  這是廣播服務而不是互聯網。

  有意思的是,該公司的宣傳圖片卻向人們傳達了能夠雙向通信的印象,比如下邊這張圖片,人在曠野上通過“外聯網”跟衛星進行聯絡,暗示能叫來救援。實際上,信息並不能上傳。

▲“媒體發展投資基金”公司推出的“外聯網”宣傳圖片(圖源網絡)▲“媒體發展投資基金”公司推出的“外聯網”宣傳圖片(圖源網絡)

  *2015年,又有消息稱,Google與SpaceX合作發射700顆通信衛星,構建全球無線互聯網。

  700顆聽着不少,關鍵要看服務多少人。

  按全世界人口1/10的7億用戶來算,平均每顆要服務100萬用戶,按照每顆衛星1Gbps總速率來計算,平均每個用戶只能分得1kbps,甚至遠遠低於撥號上網時代,根本就無法使用。

  *Google還推出過利用熱氣球提供Wi-Fi的計劃。

  這也並不是什麼新把戲,只是抄襲了軍用系留氣球(使用纜繩將其拴在地面絞車上並可控制其在大氣中飄浮高度的氣球)和平流層飛艇的創意——在吊籃上放置通信轉發器,升空後覆蓋作戰地域,起到了通信中繼的作用。

  ▲谷歌用熱氣球提供互聯網的項目名稱為“潛鳥計劃”(Project Loon)(圖源網絡)

  *2016年7月份,扎克伯格也跟風搞了個給全世界人民提供互聯網服務的計劃,這回用的是能發射激光的無人機。

  ▲FaceBook公司推出的“天鷹”(Aquila)計劃,通過可以發射激光的無人機完成信號傳輸(圖源網絡)

  其實這種無人機早就有,只是因為主要用於軍事而不被公眾所了解。為此,FaceBook公司還收購了英國一家生產這種無人機的公司。

  細究起來,這個無人機方案也存在很多疑點:

  一是用無人機提供信號難度簡直太大。

  無人機向地面提供的信號覆蓋半徑約為100公里,其航速約為100公里/小時,這個半徑100公里的信號覆蓋區是高速移動的,你必須以100公里/小時的速度跟着無人機跑才能持續上網。

  或者每隔200公里就安排一架無人機,讓它們排着隊依次飛行。顯然,這種接力工作模式很不靠譜。

  二是用“激光”作為通信手段,大氣干擾太大。

  報道中提到用“激光”作為通信手段,曾讓很多人感到興奮,其實很不靠譜。 

  衛星之間通過激光進行通信確實可行,這叫作“星際激光鏈路”,但那是在沒有大氣擾動的太空。

  對這種方式而言,距地面上萬米距離的大氣干擾是個嚴重的問題。

  三是激光還具有極強的方向性。

  如果你手持激光筆對着牆上照就會發現:如果10米遠,即便手腕抖動很輕微,牆上光斑的跳動距離也會很遠;如果對着20米遠的牆上照,光斑就跳動得更遠。


  ▲激光具有方向性好的特點(圖源網絡)

  飛行中的無人機抖動很厲害,距離地面成千上萬米,那麼,激光在地面上來回跳動的尺度得有多大?

  地面站給飛機中的無人機發射激光,必須連續精準地調整激光發射器的角度,以跟上不斷變化位置的無人機。這個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商業應用恐怕很難成功。

  由上可見,無論是衛星、熱氣球還是無人機,其宣傳思路都是位置足夠高,覆蓋面積大,服務用戶多,往往打出為貧窮人群提供信息自由的情懷牌,然後給出眾籌鏈接。

  但由於總速率資源有限,用戶的平均速率資源會極其微薄,這一點他們絕口不提。

  後來,“外聯網”衛星計劃沒有圈到錢,黃了;谷歌熱氣球和FaceBook公司無人機計劃也沒了下文。

  現在,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又開始火了。。。。。。

  3

  要讓人人都上網,還得學中國

  理論上,一個站點的帶寬資源基本固定,所服務的用戶數越多,單個用戶分得的速率就越少。

  那麼,如何才能讓每個人都能高速上網?

  正確的操作方式是縮小站點範圍,把站點資源分配給更少的人群,每個人得到的資源就更多。

  站點服務範圍越來越小,這也是未來5G的發展趨勢。

  現在,全球共有約600萬座4G基站,中國就占據了400多萬座,其他的基站被美國等190多個國家共同擁有。

  在大國中,中國的電信覆蓋率是第一,遙遙領先於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

  為什麼中國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這源於中國的“村村通”政策——政府要求95%以上的偏遠山區必須有電信信號,而且資費不得高於城鎮地區。

  自2003年開始,工信部每年都會給三大運營商下達偏遠山區電信建設任務,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已經完成了目標。

  2017年12月份,筆者曾去貴州貧困山區考察扶貧,來到六盤水市淤泥鄉岩博村,處於海拔2000米的山地丘陵地帶。

  一下車,筆者掏出手機測速,發現網速竟然高達30兆。

  村幹部介紹了當地的網絡情況:4G網早就建成了,鄉里曾經要求他安排村民去山溝里尋找信號盲區。

  這個村幹部不知道的是,他們村的網速已經超過了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

  遵義市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有很多家坐落在一座山頭兩側的窪地里。為了這幾十戶人,相關單位在這裡安裝了兩座鐵塔,保證所有人享受到現代通訊帶來的便捷。

實際上,這些村民一個月交的話費還不到800塊錢,連兩座鐵塔的電費都不夠。實際上,這些村民一個月交的話費還不到800塊錢,連兩座鐵塔的電費都不夠。

  在保證廣大偏遠貧困地區的電信覆蓋率方面,中國走在了全球最前列。在中國,幾乎所有偏遠山村、鐵路沿線、國道兩邊都有信號。

  美國的電信覆蓋率遠低於中國,就是因為他們走的是完全商業化的道路——運營商更樂意在經濟發達的人口密集區建設基站,那裡賺錢多,不樂意在人口稀疏的偏遠地區建站,因為賺不到錢。

  所以,著名的黃石公園居然沒有信號,這在中國是無法想象的。

  說到底,美國人大喊“給全世界人民提供互聯網服務”的口號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先搞掂本國的電信覆蓋率才是要務。

  現在,很多人對我國電信業建設的巨大成就缺乏認識,反而把在美國存在巨大爭議的馬斯克當神一樣崇拜。

  在電視訪談節目中,馬斯克自己也公開承認,他心目中的航天英雄阿姆斯特朗和尤金賽爾南都公開反對他。

  其實,不僅這兩位,很多美國專家都很清楚馬斯克計劃存在着大量技術問題。

  當然,我們不能說馬斯克的這個計劃一無是處,但確實也應該冷靜分析、客觀看待,沒有必要一味熱捧,更沒必要妄自菲薄。

(摩托羅拉公司曾經在2G的時候要搞數百衛星的電話, 似乎叫依星計劃, 直接拖累公司破產。  不過馬斯克不用擔心這個, 他的公司從來不賺錢,就是從粉絲那裡圈錢。 張昊成因為真相信比特幣而把朋友的錢賠光了,但是中國人要臉所以選擇自殺,馬斯克完全不要臉,騙完這個騙下一個。 當然張不應該自殺, 那麼聰明, 有志氣把朋友的錢賺回來還上,自殺屬於逃債,真的對不起朋友了。 馬斯克衛星如果搞成了也有一定的用途, 做搜救肯定很好)


0%(0)
0%(0)
  中國的光纜價格比麵條還便宜,美國不可能做到  /無內容 - 大智本行 05/29/19 (340)
  中國5G靠的是遍布全國的光纜骨幹網絡,美國沒有足夠的  /無內容 - 大智本行 05/29/19 (322)
  中國電信覆蓋率靠的是擁有占全世界60%的基站數  /無內容 - 大智本行 05/29/19 (313)
    3G都沒普及, 4G很勉強, 所以美國根本用不起5G  /無內容 - 香椿樹1 05/29/19 (33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越南已有打贏中國方案 擬用潛艇打擊南
2018: 80年代解放軍實彈演習現場圖照
2017: 這國真厲害 用完中國坦克後要求退貨
2017: 中國海軍的目標是六艘航母
2016: “國際仲裁”就當他是洋垃圾!
2016: Putin:羅馬尼亞和波蘭把自己發到瞄準
2015: 數次預測“中國明年崩潰”的章家敦稱南
2015: 不要以為美軍不會撞船,美國這回是真急
2014: 中俄蘇35談判近尾聲 新發動機超越美F22
2014: 中國邊界問題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