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如果中印衝突擴大為戰爭 印度第14軍將在幾天內消失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21年02月21日17:30:1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本周,我國公布了2020年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與印軍邊境衝突的視頻畫面和四位烈士的犧牲經過,但還是有不少朋友認為文宣中的“外軍”兩字過於扎眼。然而這背後是我國在當代國際環境下一項重要的體制優勢,我們應該認識到。

  此外,本周美國國會公布了下一代導彈驅逐艦的消息,而美國空軍參謀長也表示可能購買一種新的“四代半或五代減”戰鬥機,這些計劃的特點都是強調自己“省錢”、“便宜”,那美國這些新玩意到底能不能省錢呢?本文第二部分將加以探討。

  溫和的中國為什麼最有力量

  本周,我國公布了加勒萬河谷中印邊境衝突事件中我軍犧牲和重傷英模的事跡,並公布了衝突當時拍攝的視頻畫面。

  有同行表示,在當天的外交部記者會上,印度媒體記者反覆就此提問,質問我國是不是隱瞞了傷亡情況——畢竟印度方面不是一直聲稱他們自己死亡20人,同時給我們造成的傷亡還超過他們自己嗎?這意思,中方公布的烈士人數“少”了,他們還不高興了。

  這些記者可能並不知道那次衝突事件後印度軍隊在什麼樣的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畢竟以中印兩國的軍力情況,中國一旦決心要打,那麼印度軍隊的表現絕不可能比當年伊拉克人好到哪裡去。

  我們永遠銘記加勒萬河谷的英烈!

  可以這麼說,當時如果我軍聯合指揮部接到命令要打,那麼至少,印軍的第14軍可能會在幾天內消失,也可能不只是他們。

  但是在我們國內網絡上卻出現了另一種聲音,有不少人表示,不太滿意這個文宣材料。尤其是對於其中“外軍”一詞有不滿。

  昨天也有中央媒體的微信公號刊文解釋了這件事,大致的意思是說我們文宣不能過於刺激了印度人,要講大局,識大體。

  總的來說,其實大部分人民群眾對此還是能理解的,畢竟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思維方式,講究一個中庸平和,“大人不記小人過,不和你一般見識”。而我國官方文宣的口徑,至少在這件事上,相信大部分群眾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所以大家對此總體還是認可的,對“外軍”一詞特別不滿的,我個人認為可能主要是三種。

  第一是年輕氣盛的網友,他們對此有一種“樸素”的義憤;第二是軍屬,或者對解放軍有千絲萬縷的情感關係的朋友們,畢竟這個用法,就好比被害人故意迴避兇手的名字,有種“怕了他們”的暗示,也確實傷害了這些朋友們的感情;第三,其實是在輿論宣傳戰線上有進取心的同志們,關於這件事如果您有興趣可以聽一下2月20日《觀棋有語》第45期節目,在中央媒體工作的楊老師在其中就表達了自己對於我國傳統的內外宣傳做法的一些反思和檢討。我們也期望這不僅僅是討論,也能真的讓相關人士重新思考,這種基於中國人“溫良恭儉讓”傳統思維方式的做法,在面對潑皮強盜的時候,是否還能發揮我們期望它發揮的作用。

  前段時間和蘇師傅在聊天節目“觀棋有語”中提到了一個觀點,中國可能是當代世界上最後一個溫和理性的聲音仍然占社會主流的主要大國。

  讓我們放眼世界看看, 美國就不提了,特朗普打着“美國第一”旗號,對世界秩序和體系的破壞已經十分嚴重了。而戲劇性的是,隨着特朗普的下台,特朗普在美國民間的“隱形支持者”似乎反而更多了,最近福克斯新聞的“你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評選中,居然有22%的美國人將特朗普列入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5位總統之一,這個比例甚至超過了林肯和里根。

  在這種“民意背景”下,即使是從個人性格來講比較溫和理性的拜登,也已經為這種特朗普掀起的浪潮所帶動,他這一上任,就做出了一系列惡化美國對外關係的行為,也是讓很多觀察家表示看不懂。

  再看俄羅斯,總體而言,俄主要社交網站上,還是與對西方針鋒相對的言論占據絕對上風;而RT、衛星新聞等俄羅斯的主要外宣媒體更是咄咄逼人,甚至不惜學西方媒體的套路,大耍春秋筆法;更甭提還有一些人總是不忘了對中國也要“警惕”的事兒,要給我們在俄羅斯亞洲部分的投資設限什麼的。

  歐洲的右翼政黨聲音日益強烈,都喊着2021大選見,會不會突然冒出一片“小特朗普”,真的是讓人捏把汗。同時,他們的左翼則用另一種東西團結起來,就是大搞反全球化,實際上這也沒靠譜到哪兒去,更沒了當年全世界無產階級團結起來的那種國際主義精神。

  其實如果單純從網上搞民意調查,我相信中國的網友並不會更加“溫和”,喊打喊殺的聲音從來也一樣不少。畢竟說到底,看客對於國際政治和世界和平並不真正擔負責任,再加上網絡匿名發表言論本身就容易放大情緒。

  當然,中國十多億人口,裡面也總有一些敗類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國內輿論場上有這種聲音並不奇怪。

  在我看來,問題在於國家或者說執政力量對於這種聲音的態度:是小心翼翼地對其進行引導,避免它們形成破壞性的潛流;還是鼓勵和縱容,想要從中獲得自己的政治利益。而最糟糕的,則莫過於故意引發事件,刺激國內輿論,並以此吸引民眾注意力,撈取政治利益。

  比如印度,2017年以來莫迪就很有點把中印邊境當做印度國內壓力“泄壓閥”的意思,在他主導的印度經濟改革失敗,再加上疫情影響,經濟數據大幅度下滑的同時,人民黨在印度基層的煽動、組織能力卻不斷得到加強,對內迫害穆斯林,對外頻繁挑動邊境衝突。

  按照中印兩國以前歷年形成的某種“慣例”,每年“格桑花開了”,印軍就會過來和我們搞事,雙方的小規模摩擦從未徹底消失。但是通常來說,在印軍搞出一次規模較大的衝突,被我們教訓之後,會“消停”幾年——可近年來的摩擦顯然要更加頻繁。2017年洞朗事件後,我們都認為印軍會按慣例“消停”一段時間,然而沒有,印度繼續挑事。在2020年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和班公措湖對峙事件後,印軍又和我們在冰山上比賽挨凍——當然我們通過“建設性的方法”解決了問題,而印度則靠着“低人權優勢”,拼着基層官兵大批凍死凍傷的代價,也堅持了下來。

  回顧最近幾年的事件,我們可以發現,印軍“不消停”的同時,印度媒體的推波助瀾、煽風點火也是事情無法平息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今印度的媒體圈生態也和政壇一樣,很大程度上已經民粹化,媒體和人民黨在這樣的反華狂歡中各取所需,讓中印邊境的局勢更加惡化。

  相比之下,中國政府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不利用媒體煽動本國民粹情緒,甚至還希望用媒體的力量來給高漲的激烈情緒“滅火“的政府了。

  這是因為中國政府的力量並不是來自於民眾被煽動而產生的“虛火”,我們是一個建立在全國人民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標基礎上的人民政府,這一點可能是外人所無法理解的,但這已經是我們的一個重要制度優勢。

  為國犧牲的烈士永遠值得我們敬仰!

  這也是為什麼我國大部分人民群眾都能在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的問題上,自發地站在對我們國家最有利的立場上,而不是站在自己狹隘個人情緒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這一年來,不論是抗疫,還是邊境衝突,還是祖國統一,還是貿易戰,中國最大的力量在於,我們能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支持國家採取最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的政策,並一以貫之,堅持到底。

  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天我們“溫和”的中國,恰恰是最有力量的中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也說匈奴為何崛起為何衰落
2020: 終於輪到我們!日本出3000億購買被拒,
2019: (圖)華南理工的水平這麼低啊?最多是
2019: 中國反隱雷達為何在敘利亞被摧毀:技術
2018: 紅光溝的故事:中國火箭發動機技術在這
2018: 詳解SpaceX 的梅林發動機
2017: 這一次,中國外交界的“女神”又開大招
2017: 毛澤東:歷史、現實與未來――在北大、
2016: 網路輪子搞搞笑還是可以的,組織遊行“
2016: 祝賀為梁彼得爭取正義的大遊行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