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馬列主義原來是由妓女傳入中國(組圖)
送交者: LuZhiShen 2012年06月01日08:20:1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馬列主義原來是由妓女傳入中國(組圖)

斯大林招待中國代表團的戲劇

《紅色的罌粟花 The Red Poppy》



1949年末毛澤東主席訪問蘇聯。在蘇期間,適逢莫斯科大劇院新排三幕五場芭蕾舞劇《紅罌粟花》。彩排時請大使館人員出席觀看。

據 《難以忘卻的昨天—王稼祥小傳》描述,舞台布景為中國特色,繁華的黃浦江邊,高樓聳立,霓虹燈閃亮,一個穿戴着紅色大襟短衣,寬腿大綠褲,一條長辮子,手 中捧着一枝紅色罌粟花的中國妓女。一艘蘇聯貨船在江邊碼頭卸貨物,一個年青的水手下船嫖妓。一夜情後,蘇聯水手將很多的馬列主義思想傳授給中國妓女,接着 中國的工人來嫖娼,這個妓女將馬列主義思想傳給了中國工人,再接着中國GCD成立,最後中國革命成功,建立新政府而謝幕。

中國首任駐蘇王稼祥大使立刻向蘇聯外交部表示不滿意見,認為該劇荒謬絕倫,將中國工人掌握馬列主義思想,說成是蘇聯水手的傳授與中國妓女的傳播,新中國的成立雖是老大哥的恩賜,但也是我黨的艱苦奮鬥取得的勝利。把我黨比喻為婊子
泰花,讓人情何以堪!

1950 年1月20日,周恩來率領的代表團到達莫斯科後,蘇聯有關方面又給大使館送來了《紅罌粟花》戲票,毛澤東指示陳伯達與使館人員出席觀看。陳伯達坐在貴賓席 看得入神,劇完謝幕時,陳伯達竟站起身熱烈鼓掌,劇情未作任何改變,毛澤東很不高興地批評陳伯達說:“就只你看得津津有味噢,還站起來鼓掌!”

劇情政治性很強,但是舞曲音樂性很強,富於東方色彩。





《紅罌粟花》全劇分為三幕。劇情大抵是這樣的。

第一幕的背景是中國租界上的一個碼頭。苦力們被毆打,外國人在酒吧中享樂,中國女郎泰花(Tai-Hoa)則在一群外國人面前表演舞蹈。

一位青年蘇聯船長為受鞭打的苦力出頭,泰花見了不勝敬仰,於是向他獻上一束紅色罌粟花,惹起了她的老闆李山甫(Li-Shan-Fu)的妒忌。

 此時船長把一枝紅罌粟送給苦力們,使他們歡欣舞蹈,各國的水手們也紛紛起舞,他們包括德國人、英國人、黑人、中國海盜、印度人以及蘇聯人,後者跳了著名的《俄羅斯水手舞》。



蘇俄貨輪到港



 泰花向蘇俄船長獻上罌粟花

第二幕第一場發生在一個鴉片館中。蘇聯船長來找泰花,李山甫向有勢力的英國爵士指出這個人曾為苦力出頭,於是他們決定把他幹掉。

但是船長被船員們救走,而傷心的泰花只好以鴉片來麻醉自己。

接下來的二場是泰花的夢境,首先出現在她夢中的是中國的龍、神袛、和可怕的惡魔;蘇聯船長在第二個夢中出現,此外還有蓮花、罌粟花和蝴蝶等,可惜正在情意綿綿的時候夢卻醒了,泰花只好仍以鴉片解愁。



第三幕第一場李山甫和爵士利用泰花的舞蹈把蘇聯船長誘來參加舞會,啟幕時各種娛樂賓客的表演正在進行,其中包括泰花的表演和絲巾舞、魔鬼舞等中國式的舞蹈。此時泰花向船長示愛,並且勸他離去,但是船長卻要求她一同為解放苦難的群眾而努力。

李山甫命令泰花向船長奉上一杯毒酒,意欲置他於死地,泰花及時發現了陰謀,把酒潑在地上。李山甫憤怒地向船長開槍,但是船長在混亂中逃走了。

最後一場發生在碼頭邊,泰花揮手送別乘船離去的蘇聯船長,李山甫妒恨交集,一刀把泰花刺死,臨死前她把一朵紅罌粟送給一群孩子,勉勵他們要為自由奮鬥。

泰花雖然死了,但是舞劇加了一段尾聲,在《國際歌》的旋律中,中國的無產階級終於取得了勝利。






在今天看來,這個舞劇的故事近乎說教,把中共暗喻為妓女也有些讓老一輩革命家難為情,不過舞蹈倒很精彩。

大概由於蘇聯老大哥認為該劇政治主題正確,所以莫斯科大劇院於1949年12月30日把《紅罌粟》重新上演,作為對“新中國”的竊悶貓來訪的獻禮,並用以象徵“蘇聯老大哥和中國老小弟之間牢不可破的關係淵源”。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落基山人:殺雞給猴看,中越是否會開打
2011: 2011世界狙擊大賽:中國武警神威盡顯
2010: 一觸即發!中國王牌部隊抵鴨綠江
2010: 原來如此:關塔那摩讓世界見識美國真實
2009: 美軍膽顫:中國陸軍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
2009: 中國警告:朝鮮兄弟,別瞎“折騰”了!
2008: 有容乃大
2008: 命中注定:周群永遠是“邊緣派”
2007: 名著讀後感之二:射殺落海日軍之道德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