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不要誣衊中國人(微論九則)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01月16日19:17:4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不要誣衊中國人(微論九則)

余東海

為什麼而讀書?

有文章說周氏曾在奉天省官立東關模範兩等小學校就讀,魏老校長上課時問了大家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學生們給了他很多回答:為明理而讀書,為做官而讀書,為吃飯而讀書,為掙錢而讀書。周氏的回答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老校長說:有志者當效周生!

 

東海曰:這些回答中,為明理而讀書最為正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最為錯誤,遠不如為做官、為吃飯、為掙錢而讀書。為做官、為吃飯、為掙錢而讀書未免庸俗,難得真誠。

 

聞古之學者為己,不聞古之學者為中華之崛起。讀書學習而能明理,自能自立自達,進而立人達人;仁者愛人自能愛國,自有天下一家中國一人之情懷,自會致力於中華文明建設。這是不能倒過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目標仿佛高大上,其實毫無內驅力。童子而偽,不可教也。2020-12-21

絕學千秋聯.JPG


關於顏回答客三則

或問:“同學當官的當官,發財的發財。老師家裡有專門的管家,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卻眼睜睜看着一個最出色的學生饑寒交迫而死,我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麼?”

 

答:顏回家貧早死,但並非饑寒交迫而死。顏回的清貧是破落貴族的清貧。顏氏家族魯國貴族,到顏路、顏回父子時,雖居於陋巷,仍保有祖傳的貴族身份及顏路的卿大夫頭銜,有郭外田五十畝,郭內田十畝。顏回十三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一生大多時間追隨孔子周遊列國,歸魯後拒絕入仕,一邊襄助孔子整理典籍,一邊講學,後來形成了“顏氏之儒”學派。兩種工作都有一定的收入。

 

或問:“孔子論仁,常因病立方,即以問者的缺陷指仁。顏淵究竟有何缺陷,使得孔子對他一再強調要克己復禮。”答:孔子論仁常因病立方,但不一定。其答顏回問仁,就並非針對顏淵缺陷而言。孔子對顏回期望最高,所答極內聖外王之全。關此,東海《論語點睛》說:

 

“克己是道德修養,復禮是政治實踐;克己是獨善其身,復禮是兼善天下。克己是為了成己之性,成就自己的仁德,復禮是為了成人之性,曲成萬物,仁及國家天下。克己是復禮的內在基礎,復禮是克己的外王實踐。克己可以為復禮提供道德力量,復禮的努力可以讓克己更加到位。克己復禮一體同仁,而克己是更加根本性的,是外王的基礎,仁道的根本。復禮有待於一定的外在條件,克己則無所倚,一切全靠自己。所以孔子接着強調為仁由己。注意,禮雖屬於外王範疇,也是內聖追求的重要條目和輔助工具,具有約束自己的功能,所謂“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所以接下去孔子告顏淵以“四勿”之克己功夫。”

 

有自由派朋友說:“敢於與老師爭論才是好學生。顏回不敢與老師爭論,一是畏懼,不敢爭論,二是無學,不能爭論。”令人忍俊不禁。老師德大道高,文通理達,學生心悅誠服,何必一定要爭論呢。孔子說顏回於吾言無所不悅,不違如愚,顏回對孔子亦步亦趨,“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另外,與老師觀點有異,固然不妨異議和爭論,但學生重心在學,不以敢爭為貴。孔顏思想高度默契,師生同文同德同心,何必爭論?2020-12-29

 

不要誣衊中國人

漁人視角公眾號《稍有點人性,就不會拿武漢與紐約作對比》說:

 

“人性最惡毒的莫過於對於別人的苦難,採取幸災樂禍的態度,這是中國人的劣根之一。幾千年來,中國人活得很苦,能讓人開心的事不多,但是,富有創造精神的國人發明了一種方法,那就是雖然我活得豬狗不如,一旦發現別人的不幸,很快轉化為一種發自內心的興奮與愉悅”云云。

 

幸災樂禍確實是一種惡性,但這條劣根形成的時間不到百年。只能說,幸災樂禍是馬邦人的劣根之一。把它說為“中國人的劣根之一”,是對中國人的誣衊。

 

中國人的標準是儒家,幸災樂禍的態度,有違五常和四心,是儒家之大忌。儒家不僅不允許幸君子友人之災,也不能夠樂小人敵人之禍。先秦王道時代,即使戰爭,都不能夠在敵國發生災禍的時候發動。

 

《司馬法》提出了王道政治的戰爭禁忌:“戰道:不違時,不歷民病,所以愛吾民也;不加喪,不因凶,所以愛夫其民也;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其民也。”不能在農時發起,不能在疫病流行時進行,不能強加給有國喪的國家,不能在敵國有凶災時發動,不能在夏秋兩季興兵。(詳見東海《仁本主義戰爭觀》)2021-1-3

 

人心所向和人心向馬

人心所向,必有相應的結果。人心向惡,必有惡果;人心向善,必有善果;人心向正,必有正果。人心所向,必有相應的道路。

 

暴秦的成功也是人心所向的結果。戰國時期,人心不明善惡,人心普遍惡化,向惡助惡者眾,社會惡業深重,暴秦的成功就是歷史的必然。也可以說,人定勝天,人類的惡習邪欲全面戰勝了天理良知,秦製取代禮崩樂壞的周制就是勢不可擋的。

 

人心所向就是歷史的趨勢和方向。人心向儒,必然通往王道的幸福輝煌;人心向馬,必然經歷馬路的悲慘黑暗。四九以來中國的一切憂患災難,就是人心向馬的結果。

 

五四之後人心向馬,要因有三:反孔反儒導致思想道德反常和正邪善惡顛倒;二、馬家民粹主義空前強烈的煽動性和迷惑性;三、兩惡相鬥,納粹的敗亡凸顯了螞的“正義”。梁旭廳友說得好

 

“49年前人心向馬,既有馬主義自身的高度迷惑性,又有納粹希特勒的間接成就。譬如一善兩惡,三人雜斗,一惡之滅,成就了另一惡的“善名”。使世上的人們以惡為善,以為馬家陣營正義性高過自由陣營。”

 

而今猶有不少人心向馬家,要因也有三:一、困於利慾,利益所在,明知其惡而堅持和支持之;二、困於邪說,是非顛倒,誤認馬學馬制為正學良制;困於宿習,習以成性,維護馬家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三界精英和弱勢群體都有不少人陷入三大困境。更多的人雖知其惡,但早已喪失了正義感責任感,喪失了對人性和未來的信心,不願多管閒事,姑且隨波逐流。

 

儒家在主權問題上非常尊重民心民意,唯民意。如果者擁戴者眾,人心所向,就必須當仁不讓;如果支持者寡,不得人心,就必須依禮而讓。人心所向而讓,是沒有擔當,不負責任,臨陣脫逃,有愧於人民;不得人心而不讓,霸王硬上弓,那就是恃強而奸,逆天而行,有罪於國家。兩者皆非君子也。2021-1-3

 

東海律的律

仁本主義體系以五觀為五大支柱,圍繞以東海陸續創作的百論千律,統稱東海律。這個律字,涵蓋規律、公律、定律、原理、公理、定理、定則、法則等等概念,各個概念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規律,指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繫,具有普遍性的形式。公律,指事物最本質的特徵。定律,客觀規律的統稱。原理,是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基本規律。公理,是指依據人類理性不證自明的基本事實,經過人類長期反覆實踐的考驗,不需要再加證明的基本命題。定理,是經過邏輯推理證明為真命題的陳述。定則,是公認的一種用以表達事物間內在聯繫的規定或法則。法則,指法度,規範,方法,辦法。具有要求性,規範性,規則性。規則,是運行、運作規律所遵循的法則。

 

關於公律、定律、法則、規則四個概念,戎小捷先生在其《文明社會原理》一書中的解釋通俗易懂,錄此共賞:

 

“公律、定律、法則、規則這幾個概念的層次並不一樣。簡單來說,“公律”是指一件工具(自然工具或社會工具)的本性(本質)特徵,一旦這個本性特徵消失,該工具以及由該工具的本性特徵所派生出來的其它一切定律、法則、規則也將不復存在;“定律”是指某個工具一旦產生,它就具有的、其使用者必須遵循的絕對指令,這個指令是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必須無條件遵守的,它對我們的強制性最高;“法則”是指某個工具所具有的、其使用者在一般條件下必須遵守的指令,它對我們(工具的使用者)行為的強制性稍弱;而“規則”是我們在具體條件下便用某個工具時、在多數情況下所必須遵守的指令,它對我們的行為的強制性最弱。”2021-1-3

 

一人與天下

雍正皇帝題養心殿的一幅楹聯曰: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前一句並不符合王道原則。即使家天下,也不是“惟以一人治天下”的。曹操在著名的《求賢令》中:“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文彥博與宋神宗談話時說:“與士大夫與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

 

這句定律脫胎於明儒朱之瑜《伯養說》:“以一人勞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這才是正宗的儒家君王的態度。朱之瑜,明清之際儒者,曾參加抗清復明活動。南明亡後,東渡定居日本講學,深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朱之瑜與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顏元一起被稱為明末清初中國五大儒者。2021-1-4

 

明王第一懼

韓嬰《韓詩外傳》記載,孔子說賢明的君王有三種憂慮,第一就是憂慮沒有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孔子曰:“明王有三懼:一曰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二曰得志而恐驕,三曰聞天下之至道而恐不能行。”

 

韓嬰接着舉例說明:“昔者越王勾踐與吳戰,大敗之,兼有南夷,當是之時,君南面而立,近臣三,遠臣五,令諸大夫曰:‘聞過而不以告我者,為上戮。’此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也。”越王勾踐打敗吳國,稱霸天下,擔心從此沒有臣下敢於指出他的缺點,於是發布了“聞過而不以告我者,為上戮”的命令。

 

這個例子舉得不好,越王勾踐並不賢明,“聞過不告為上戮”的命令也非正常,臣下連沉默的自由都被剝奪了。但是,“聞過不告為上戮”,與“異議政治易犯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021-1-4

 

道德不可無私

政治不可有私,有私則害公道,非正義;道德不可無私,無私則違常道,非正常。道德不可無私,意謂不可倡導道德無私。天地無私人有私,人性必有私,生命必有私。私心和公心、自利和利他都是天性的作用,生命的本能。一個完全無私的人,連生存和生命延續都成問題,遑論其它。

 

鼓吹道德無私恰恰是不道德的,是對人性和生命的不尊重。倡導道德無私,要麼反常道,如墨家;要麼流於偽,如毛家。

 

墨家毛家都倡導道德無私。《墨子》說:“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聖王法之。”墨家“摩頂放踵以利天下”,從頭到腳全身心地奉獻出來以追求天下之利。毛家說:“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兩家真偽有別,皆非正常。

 

《老子》也倡導無私:“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以無私成其私,還是歸結為私,與墨毛之說又有別。2021-1-4

 

百家統歸於儒

彬宇同道《大易吟》古風詩曰:“群經之首,大道之極。包羅萬象,不執於一。執之則偏,不執無遺。百家雖眾,統歸於易。”甚是,特為進一步說明如下。

 

孟子批評“子莫執中無權,猶執一也。”(《孟子·盡心上》)故彬宇同道說“不執於一”。然復須知,孔子“吾道一以貫之”的一,不可不執;十六字心傳“允執厥中”的中,孟子“湯執中,立賢無方”的中,《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的中,不可不執。

 

百家雖眾,統歸於易,而易經乃儒家六經之首,百家,也是歸儒。儒者人之需,仁者人之本,故天下雖大,終歸於仁。天下歸之日,就是天下太平、全球大同之時。

 

東海不拘格律而學舌曰:群經之首,君子最崇。包羅萬象,允執厥中。執一貫萬,執中無漏。百家雖眾,統歸於儒。天下雖大,終歸於仁。2021-1

首發於民主中國http://minzhuzhongguo.org/MainArtShow.aspx?AID=105971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反恐戰爭將於2020年基本結束
2020: 蔡瘋婆子瘋狂挑釁大陸 “你快來打我呀
2019: 致呼籲和支持武統的人渣們
2019: 宣布緊急狀態要害是奪權
2018: 誰是大躍進以及餓死人的罪魁禍首:趙紫
2018: 從“文革”到反腐敗
2017: 文革一日戛然而止:周強講話被收回
2017: 老猿:中國古代的四大文化惡人
2016: 蔡英文當選將為習近平開創宏偉大業搭建
2016: 幼河:我不承認中共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