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化解衝突
送交者: 阿詩蘭 2021年02月10日19:06:08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12:1-14; 149; 13:8-14; 18:15-20


化解衝突

 

生活中充滿著無法逃避的爭執、不和、與衝突。每個人都經歷過衝突。衝突常常在最接近的人之間發生:與家人的衝突、與朋友的衝突、與同事的衝突、與上司、與老闆的衝突;在路上開車或行走,在商店購物,都有可能和陌生人發生衝突,那是因為空間距離的接近。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範圍更廣的衝突:教會中的衝突、社會上的衝突、國與國之間的衝突。各種衝突造成壓力、破壞關系、引發暴力、危害生命。當爭執、不和、衝突發生的時候,我們如何面對、如何解決,就成了一個重要問題。這裡有一個真實的笑話。

 

很多人都知道,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經因為與萊文斯基的性醜聞接受調查時公開撒謊,在大陪審團前作偽證,犯了罪,因而受到美國國會的彈劾(彈劾相當於起訴)。這場彈劾,是由眾議院多數黨領袖迪克·阿美領導的。當時有人向這位領導彈劾總統的多數黨領袖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處在克林頓總統現在的境地中,你會辭職嗎?”這位眾議員領袖回答說:“如果我做出了總統所做的那件事,恐怕就沒有機會辭職了。我會躺在自己的血泊中,聆聽我妻子質問我:“你這個混蛋,怎麼做出這種事來?”意思是他妻子可能用槍來泄憤。

 

這位國會議員似乎只是說了個笑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確實是以這種極端方式來處理和別人的衝突。因此,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可以看到永無休止的暴力、兇殺、戰爭、恐怖活動,這些血淋淋的事件有些是因為一些小小的隨機衝突、有些則是由長期的積怨或根深蒂固的偏見發展而來。也許我們自己不一定會用槍支來解決問題,但是,一旦衝突發生,哪怕只是小小的爭執、不和,人人卻都想在衝突中佔上風,在競爭中打敗對手,很少想到嘗試與對方和好。因此,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斷裂的婚姻、破碎的家庭、朋友反目為仇、鄰裡宿怨不斷;或者出於各種目的,在不同社會群體之間故意激化矛盾,煽動仇恨,釀成暴亂。

 

有句話說,“生存就是王道”。人人都想生存,不願自己在衝突中受傷或滅亡,於是提出過解決衝突的三種方案。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方式是“以怨報怨”(Return evil for evil, requite injury with injury),就是在別人得罪我、傷害我的時候,我用同樣的方式來反擊他、甚至加倍地報復他。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是用以怨報怨的方式來解決衝突。所謂“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對等報復是非常公平的;連舊約聖經的律法書中都有這樣的規定(出埃及記21:24,24:20; 利未記24:20; 申命記19:21)。

 

當然,“殺人償命”之類法律規定的意義在於事先警告,叫人在下手前三思而行,如果傷害別人,就得受到同等的傷害,達到預防犯罪的效果。這樣的規定是審判官判案的原則和依據,人們不可脫離法律制約,自行按照“以怨報怨”的方式行事,否則“怨怨(冤冤)相報何時了”,必然引起無休無止互相報復的惡性循環,導致衝突不斷升級,最終或兩敗俱傷,或同歸於盡,乃至禍及他人,無一倖免。

 

於是有人提出第二種解決方式“以德報怨”(Return good for evil, requite injury with kindness),就是在別人得罪我、傷害我的時候,我用恩惠、善意來回應他、感動他,叫他幡然悔悟。這種方式聽起來非常理想、優美,可以顯示出作為受害人一方的仁慈、寬容、大度,使衝突有所緩解。但在很多情況下,即使恩待加害者,他卻並無悔悟的良知,這就事與願違,結果縱容了惡行,讓心懷惡念、行為不良的人得寸進尺、越陷越深,最終帶給別人、也使自己受到更大的傷害。

 

孔子否定了“以德報怨”,提出了第三種解決衝突的方式,“以直報怨”(Requite injury with fairness and honesty)。所謂“以直報怨”,就是以正直、坦白、真盏膽B度去糾正錯誤(説文解字:“正曲為直“),化解爭執、不和、衝突;面對別人的侵害,既不是一味寬容、妥協和退讓,也不是以怨報怨、尋求報復。據《論語·憲問》記載, 有人問孔子:“以恩惠友善來報答怨恨之人,怎麼樣呢?”孔子說:“那麼用什麼來報答有恩德之人呢?應以正直之道回應怨恨之人,以恩惠友善回應有恩德之人。” (或曰: “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但是孔子並沒有說出什麼是“正直之道”,以及如何“以直報怨”化解衝突。

 

在今天福音的開頭,耶穌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在有的古代版本中,這句話是“倘若你的弟兄犯罪了”,表明有衝突發生了。教會內部的衝突可以由個人之間的恩怨引起,也可能因違法犯規、損害信仰或團體利益的言語行為導致。無論衝突的原因是什麼,耶穌教導我們用三個步驟去化解爭論、不和、與衝突。耶穌教導的核心是先要通過溝通,使衝突雙方再次彼此接納、彼此和好、彼此相愛。

 

第一步,耶穌說,當爭執、不和、衝突發生之後,雙方應當單獨、一對一的進行溝通。被傷害的一方,要採取主動,去找犯有罪錯的人指出對方的錯誤。這聽起來似乎不合常理。因為對方很可能反過來指責你,挑起新的爭端。這樣做,確實需要勇氣,帶著寬容的心思和謙卑的情懷,去與對方真諟贤ǎ赋鏊倪^錯。其實,舊約的律法就已經有類似的指示,利未記(19:17)說:“你們不可懷恨弟兄,要坦白指責你同胞的錯誤,免得自己陷入罪過。”如果此舉奏效,那麼,既解除了仇怨,也讓犯錯者認識自己的問題,進而悔改,取得別人的寬恕。耶穌說:這樣,“你便贏得了你的弟兄。”

 

但是,許多時候,這樣的努力不起作用,犯有罪錯的人不肯認錯、不願和解。那麼就開始第二步。受傷害的人可以帶一兩個證人去,證明自己所說的沒有虛假,都是實情。關於這一點,舊約律法中也有規定。申命記(19:15)說:“人無論犯什麼罪、作什麼惡,……總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才可定案。”

 

如果那位犯有罪錯的人仍然不肯認錯,不願和解,那就進行第三步,把這件事帶到教會,即當地所有門徒聚會的面前。由會袑徟校凇睹駭涤洝分幸灿杏涊d:“會眾就要照典章,在打死人的和報血仇的中間審判”(35:24)。如果他對全體會眾也不聽從,那就把他當作外人看待,也就是將之逐出教會,不再受到教會的保護和上帝的看顧。【順便說一下,四部福音書中,只有這裡和前一周我們讀的《馬太福音》(16:18)兩處提到“教會”。“教會”原詞是希腊文Εκκλησία (Ekklisia),意思是從混雜人群中召喚出來(Calling out)的會眾,相當於猶太教的Synagogue。耶穌的團體不是猶太教,因此用中譯為“教會”的這個詞來稱呼團體的聚會(Meeting)。“有兩三個人奉我(耶穌)的名聚會”,就是“教會”了;“那裡就有耶穌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18:20)。】

 

耶穌確定了化解教會內部衝突的原則,並把處置這類事情的權柄交給了使徒,對他們說:“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因此,使徒和教會領袖有按照上帝旨意教導和監管會眾的責任。比如,在今天的以西結書中,上帝委派以西結作以色列的守望者,對以西結說,如果他不按照上帝的旨意警告邪惡的人改過自新,就必須承擔惡人因犯罪而死的責任。如果以西結警告了那邪惡的人,而惡人拒不悔改,繼續作惡以致死亡,以西結就沒有責任。可見,並非人人都會順服上帝的旨意。對犯下罪錯而拒不悔改的人,只能把他趕出教會(參見林前5:11-13);任由教會外的人處置。耶穌的教導淵源於上帝藉著舊約時代先知頒布的律法;不僅是解決教會衝突的原則,也具有普世意義,深刻影響了西方的司法制度(比如,陪審團制度)。

 

化解衝突、重新和好,恢復平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勇氣、能力和智慧。更需要上帝與我們同在,因為無論在家庭、群組、教會還是社會,真正的健康和復和是從上帝而來。上帝才是平安和仁愛的源泉。在化解衝突的時候,無論這衝突的性質是什麽、發生在何處,我們都要招亩告,祈求上帝與我們同在。

 

今天福音的最後,耶穌應許我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所以,我們要記住,當衝突的雙方坐在一起,真心找庖黄馂榛庑n突而陡妫 主一定會與他們同在,並賜給他們互敬、互信、平安,使他們重新和好。就像今年六月初,美國各地抗議示威的早期,部分抗議者和警察及民選官員面對面跪下,同心合意陡嫔系郏砬笳x與和平,在那充滿仇恨的暴力浪潮中,為化解衝突作出了良好榜樣。


(202096日修訂)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北京、上海并未封城,只是进行“小区封
2020: 科幻作家早在1981年发表小说就预言今天
2019: 七绝 题照(633)只有共产党可以救地
2019: 从央视的春晚的收视率看中国的南方和北
2018: 转帖 我们革命者为什么要崇拜毛主席
2018: 黨國控制中國人不擇手段,小心導致排華
2017: 文革的九大功绩
2017: 阿萨德拒绝川普的设立安全区的计划。
2016: 小思:毛泽东无敌手,原来是思维流氓
2016: 美国正从三面合围中国 战争正快速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