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喬托、格列柯和霍爾拜因的《聖母安息》
送交者: 北棲 2022年08月15日19:45:3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聖母安息節”和喬托、格列柯和霍爾拜因的《聖母安息》

     8  15 日是“聖母安息節”(Dormition of Virgin Mary),是東正教和東方天主教會的盛大節日。它是慶祝聖母瑪利亞,即上帝之母,安息入睡(死亡, Dormition)和聖母升天堂的日子。歐美、西方基督或天主教會每年四月初復活節周末氣氛熱烈,那是紀念耶穌上十字架,以及慶祝耶穌復活、升天堂。千百年來復活節已經世俗化,是歐美國家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基督教經典里沒有聖母死亡或安息的記載,但“聖母安息節”卻是東正教神聖的傳統,直到中世紀後期才被羅馬天主教逐漸接受。根據東正教,聖母瑪麗亞在耶穌受難後的十一年之後安息,也就是公元44年。東正教會紀念安息日是從81日開始,經過十四天的Fast,禁食各類肉奶蛋魚酒等,直到815日。而今天教徒們則以盛宴慶祝安息節、聖母升天。

     有關“聖母安息節”這一宗教類畫作流傳下來的有一百多幅,包括壁畫及木板和畫布上的作品,收藏於教堂、美術館或私人收藏。有印象的是三位大師畫了這個題材,他們是喬托、格列柯和老霍爾拜因。

     十三世紀佛羅倫薩的喬托(Giotto di Bondone1267-1337)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初期藝術大師,在西歐開創了三維繪畫技巧來繪製人物。喬托在1312-1313年用蛋彩和金粉在木板(74.7x173.4 厘米)上繪製了《聖母安息》(Dormitio Virginis),現在收藏於德國Gemäldegalerie。畫作上聖母被天使和使徒們包圍,耶穌基督站在中間,雙手拿着animula,代表着一個嬰孩,見證已經安息的聖母在天使和使徒的幫助下下葬。左右兩組人群稍微不太對稱,但眼光、手勢和神情都使注意力指向中心,基督和聖母的位置。

     十五世紀德國繪畫大師漢斯·霍爾拜因(Hans Holbein the Elder1460-1524),是晚期哥特式畫派的傑出畫家。他在美術史上被稱為老霍爾拜因,是因為他有個當年就特別出名的兒子,小霍爾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1497-1543)。

     十五世紀末和十六世紀之初,老霍爾拜因是奧格斯堡最著名的祭壇和肖像畫畫家。他1490年的畫作《聖母安息》(The Dormition of the Virgin)上,聖母處於體現十五世紀末期的居家環境中,以奧格斯堡中產階級婦女的衣着形象為模特,躺在床上。使徒們像家人一樣聚集聖母周圍,其中一位戴着眼鏡在床頭讀聖經。老霍爾拜因還遵循中世紀繪畫傳統,在同一幅畫上方加畫了續集:聖母的靈魂,以純潔白衣少女形像升入天堂,被上帝接納,使得這幅畫同時混合了現實主義和超自然的元素。

     老霍爾拜因的兒子、小霍爾拜因,被認為是十六世紀最偉大的肖像畫畫家之一。他早年在德國和瑞士作畫,生涯晚期則長駐英格蘭。1535年之後是英王亨利八世欽定的宮廷畫家。英王亨利七世、亨利八世、克倫威爾公爵等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在他的畫筆之下威嚴肅穆、栩栩生輝,是當今包括倫敦國家美術館、羅浮宮等藝術機構珍貴的收藏品。網上能查到一幅《聖母死亡》(Death of Virgin)歸於他的名下,繪製日期定在1501年。按年齡推算那時他才四、五歲,似不大可能。也有把老霍爾拜因的《聖母安息》(The Dormition of the Virgin)歸於小霍爾拜因名下的。但這幅畫作於1490年,早於他出生。西方家族成員命名傳統,幾代人沿用同一個名字,張冠李戴、容易混淆。

     十六世紀希臘和西班牙藝術大師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在1565 - 1566年也繪製了《聖母安息》(Dormition of the Virgin)。這是他的一幅非常早期的畫作,那時畫家才二十四、五歲,可以明顯看得出其風格完全不同於我們在他生涯中、後期看到的大部分作品。作這幅畫時他仍然在家鄉、希臘的克里特島(Crete)。完成這幅畫作之後,格列柯應該很快就離開了克里特島,前往威尼斯。因為1567年之後他就在威尼斯,在當時歐洲最出名的藝術大師提香(Titian)門下學畫。格列柯後期發展出辨識度極高的Mannerist風格,人物透視獨特,畫面充滿強烈色彩和動感、情感和神秘,顯然深受提香的影響。

     格列柯的繪畫主要是兩個主題,肖像畫和宗教。他本人一生對宗教非常虔誠。畫這幅畫時他才二十多歲,表明他很早就專注於聖母安息這一主題。格列柯的《聖母安息》陳列於埃爾穆波利斯“聖母安息教堂”。它也是在木板上使用蛋彩和金粉完成,不同於他生涯後期、幾乎都是油畫。這幅早期作品延續拜占庭風格,表現手法體現東正教傳統。作品本身不大,61.4  厘米 × 45 厘米大小,遠遠小於他後來會畫高達三、四米的巨型宗教題材作品。

     有趣的是,這幅畫直到 1980 年代才被鑑定、歸于格列柯名下。 在此之前,這幅畫一直標註為“Anonymous”(不知名畫家),就像我們幾乎在每個美術館都能看到的一些展出品標註的那樣,很難得到普通觀眾關注。確定這是格列柯的作品,是專家在畫作上發現了他的特徵性簽名。將近四個世紀之後再發現格列科這一檔次大師的“新”作品,往往很激動人心。這幅畫今天的物理狀況不太好,可能是因為幾百年來一直作者不明、沒有得到重視和好好保存的緣故吧。事實上,即便格列柯後期作品現在價值連城、影響力巨大,但因其風格特異、頗受非議,在他去世後幾乎被遺忘達幾個世紀,直到十九世紀才逐漸受到美術史家們的重視和青睞。今天,格列柯是最富盛名的十六世紀歐洲藝術家之一。


     喬托的《聖母安息》1312-1313

Giotto._The_Dead_of_the_Virgin._c._1310._179x75cm._Gemaldegalerie,_Berlin.jpg

     老霍爾拜因的《聖母安息》1490

Hans_Holbein_d._Ä._-_Death_of_the_Virgin_-_WGA11476.jpg

     聖母升天的細節放大

Hans_Holbein_d._Ä._-_Death_of_the_Virgin_(detail)_-_WGA11477.jpg

             格列柯的《聖母安息》1565-1566

Dormition of the Virgin El Greco.jpg

     喬托的畫像

Giotto.jpg

    老霍爾拜因的自畫像

     格列柯的自畫像

F4234D67-ABA1-45D1-BE23-E1A332A81D26.jpeg

【圖片轉載自:維基百科、維基藝術、www.giottodibondone.org
www.el-greco.org
。致謝!】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抗戰勝利七十六周年!慶!
2021: 「民陣」惡行,不容姑息
2020: 知青掌權禍國,改開派將豋場。
2020: 喜見習主席外交思想碩果纍纍(二)
2019: 習帝掩蓋香港問題真像,誤導群眾,為鎮
2019: 習近平“夢碎”十九大 兩場交易被曝光z
2018: 習為何累死不討好?國內外妖蛾子太多
2018: 美制裁火雞國,致里拉崩貶。人民幣貶值
2017: 看黑人至上主義者怎樣煽動起這場動亂
2017: 奧巴馬讓美國極左橫行,而極右可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