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十二年思想大躍退
送交者: 馬悲鳴 2004年09月26日10:41:1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十二年思想大躍退

馬悲鳴

今天(09/25/04)寫了篇四千五百字,論三千五百年事的《堯舜禪讓的假招子》,覺得思想上又有了一個新的飛躍。這飛躍不是躍進,而是大躍退。

記得「六四」三周年時,我曾在《新聞自由導報》上發表過一篇「買櫝還珠救中國」,憧憬拷貝英國的兩院制和美國的總統直選。但如今這篇論堯舜的文章,卻是覺得能有個貨真價實的禪讓也就很不錯了。

從美國總統直選,到唐堯虞舜的禪讓,這思想上的躍退幅度不可謂不大。究其原因,還是國人教養不行。

能坦然面對競選的失敗,願賭服輸的國民,才有資格享受民主。遇羅克在《出身論》裡討伐聯動檄文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們必勝”。這種國民教養是無資格享受民主的。

《買櫝還珠救中國》發表兩年後,我遭到鄭義的無端誹謗,從此身敗名裂,無法見容於任何印刷媒體。我這才知道,原來言論自由還可以用來造謠和誹謗名譽。

其實還是我自己沒記性。當年何等豪邁的大字報不就是在揭露黑暗,號召光明的同時,也被用來造謠惑眾,誹謗名譽的嗎?

我還算機警,從此開始了反思,並一步步從憧憬西方民主,退到如今連禪讓也能容忍了。

這是鄭義給我的教訓。

現將新舊兩作重貼如下∶


【附錄】~~~~~~~~~~~~~~~~~~~~

堯舜禪讓的假招子

馬悲鳴

我的小學校友是梁實秋和李敖,中學校友是楊振寧,中學同學是鍾阿城,大學同班是王小波。當然還有插友陳子明。


一、儒家經典阻遏了中國的思維發展

最近,我的校友楊振寧先生提到儒家經典的《易經》阻遏了中國人思維的發展。在西風東漸之前,中國人只會簡單歸納法思維,而基本不會演繹法。結果遭到國內幾間大學哲學系教授的反駁。其實也沒說到點子上。

最簡單的例子是,到了明末耶穌會的利馬竇來華教會徐光啟歐幾里德《平面幾何》之前,中國的數學成就只是零星的“勾三股四弦五”和楊徽三角形等實用問題,從來不曾有過幾何證明題那樣的嚴格演繹法論證。

其實南北朝大混戰時,由於戰爭的需要,出了祖沖之父子這一對數學科學家。祖沖之的兒子證明過圓椎體的體積等於等高等底圓柱體的三分之一。但到了唐朝以詩取士,祖沖之父子的成就便沒人看得懂了。

在中國沒出近代科學大發現的同時,也有很多人質問,為什麼中國古代不曾出過民主制。這道理和楊振寧指《易經》阻遏了中國人的科學思維一樣,孔夫子“尊王攘夷”的儒學思維方法阻遏了中國社會組織結構的根本變革,直到今天。

西方基督教所提倡的理想社會是在未來,只要大家都皈依基督教,救世主耶穌就還會降臨,帶領人類走向天堂。雖然在基督教傳播的初期,為了使救主耶穌儘快重新降臨,他們不惜整村整村地殺光那些堅持不改宗基督教的人。後來祖上皈依了基督教的猶太人馬克思所提出的共產主義其實也是把理想境界預約在未來。他的信徒也和早期基督教一樣,為了提前實現共產主義,不惜發動革命,殘殺那些並無死罪的有錢人。

雖然馬克思主義是反基督教的,但從把理想社會的出現預約給將來這一點來看,兩者的邏輯是相通的。而中國固有的儒教卻是向後看。孔夫子所歌頌的大同世界在上古。


二、三皇五帝里沒有一個立法者

西方面向未來的社會思維在雅典經歷過忒修斯和羅馬經歷過羅慕洛的建城以後,接着便是梭侖和努馬的立法,然後走入雅典的民主和羅馬的共和。再以後幾名領兵大將之間的火併,終於走向大元帥(一般譯為皇帝)統治。而老皇帝死後,新皇帝由近衛軍團推舉出來。羅馬的眾多皇帝就是這樣產生的,並非法定的世襲。

直到羅馬在內有基督教造反,外有蠻族入侵,再加上瘟疫的流行而滅亡了之後。分裂成各小邦國的諸侯才在對抗基督教的同時,逐漸建立起世襲制度。這都是很晚近的事了。單獨按世襲制的發明之早和維持時間之長,中國都是世界之最。

西方古代的國家最高統治者要麼來自權勢人物之間的火併,如羅馬前三巨頭和後三巨頭。要麼來自元老院或民眾的推選。最後才在文藝復興之後,逐漸恢復和確立投票制度。即使這樣,王位的世襲仍被保留了下來。如今西歐除了有數的幾個國家,其他如挪威、瑞典、英國、荷蘭、比利時…等,都保留了世襲君主。

反觀中國,就算三皇的傳說不真。如果把五帝里的第一帝黃帝視為忒修斯、羅慕洛之輩,則這五個人中未出一位立法者。努馬可是繼羅慕洛之後的第二任羅馬王。如果五帝的第二帝是個立法者的話,中國現在早已經是現代化法制國家了。

除了雅典的梭侖,羅馬的努馬之外,斯巴達的立法者萊庫格斯更其聲名顯赫。古代奧運會期間不許攜帶武器的“神聖休戰”就是萊庫格斯親手制定的法規。


三、儒家理想境界是復古

孔子也看到了世襲制的國君並不一定都有治國能力,便指五帝里的最後兩帝,堯舜之間的禪讓為理想社會境界。

西方社會的國家行政首腦地位都是“爭”出來的;要麼戰爭,如巨頭之間的火併;要麼競爭,也即競選。而中國理想社會的行政首腦產生辦法卻是“讓”出來的,——禪讓。

人是生物,和所有生物一樣,對已經占有的財產、權勢和異性是不會甘心讓出來的。儒家所提倡的這種禪讓制到了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以前,從來沒有認真實現過。

或許有人會說,即使後來沒認真實現過,那至少堯舜之間和舜禹之間的禪讓認真實現了。後世沒有認真實現,正是人心不古的表現,所以更應該提倡復古才對。


四、秦始皇焚書坑儒,幫了儒家大忙

前幾天接到朋友電話,說起一位他認識的人,先當班幹部,出國以後干民運,如今成了傳教士。此公在布道時,被問及,既然上帝是萬能的,為什麼會容忍共產黨在中國對基督教的限制和迫害。

該人回答說,這正是上帝的意圖。上帝假手共產黨剷除一切其他宗教。等剷除乾淨以後,共產黨一旦控制不住思想,正好給基督教大舉進入中國提供了方便條件。不再有其他宗教來排斥基督教的傳播了。

我這位朋友說,和這樣思維的人,根本就沒法說話。

不過和這位傳教士所言類似的事件,還真曾在中國發生過一次。那就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

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議下,焚毀了世上流傳的所有諸子百家的思想書,只保留農醫書不燒。其結果是入漢以後,儒家在沒有諸子百家競爭的環境下復興,獨樹一幟達兩千年之久。那惠子(施)學富五車的都是些什麼書?“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的那些齊簡、晉史都哪裡去了?如今我們看到的《戰國策》等記錄戰國時人言行的書都是西漢淮南王劉向父子組織人力搜錄和重寫的。

魯迅就說過,秦始皇焚書坑儒,不燒農醫書。結果是儒書仍在,而未被燒農醫書卻失傳了。

儒家雖然在焚書坑儒的那一把火里與其他諸子百家的書一同受難,卻在漢武帝聽信董仲書的建議,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術儒書如入無人之境般地擴張,得以統治中國思想界兩千年,並至今影響仍在。

這網上的袞袞諸公,從蘆笛以降,哪個不是儒家式思維。


五、《竹書紀年》把儒家經典捅了一個窟窿

既然諸子百家的思想和春秋戰國的各國史書都已被秦始皇焚毀,或被儒家貶抑,歷史上的事就由着孔夫子一人說了。連《史記》所載上古之事,也是司馬遷在經歷過秦火之後收集到的,自然離不開孔子之說。

等到了三國歸晉以後的西晉,忽然在河南汲縣發掘出了信陵君之兄,魏安喜(借同音字)王的墓,出土了大量竹簡。整理之後出版,定名為《竹書紀年》,或《汲冢瑣語》。

信陵軍兵臨函谷關是六國合縱抗秦的迴光返照。汲冢所埋竹簡都是秦火之前的記錄。其中有許多都與儒家的記錄向悖,把儒家論述歷史事件的經典捅了一個大窟窿。

從西晉至今又有一千大幾百年了。真正從汲冢里發掘出來的竹簡又復散失。但其中大部分內容還是被人看到和記錄了下來。

等晉室東渡,五胡亂華,至隋朝重新統一天下,再度二世而亡。至於唐,出了個非常有史識的史論家劉知幾,看出問題,並把自己的心得寫在《史通》裡。其中論到堯舜禪讓之虛處,抄錄如下(其中堯名放勛,舜名文命,堯之子名丹朱)∶

【《堯典·序》又雲∶“將遜於位,讓於虞舜。”

孔氏《注》曰∶“堯知子丹朱不肖,故有禪位之志。”

按《汲冢瑣語》雲∶“舜放堯於平陽。”而書雲某地有城,以“囚堯”為號。識者憑斯異說,頗以禪授為疑。然則觀此二書,已足為證者矣,而猶有所未睹也。

何者?

據《山海經》,謂放勛之子為帝丹朱,而列君於帝者,得非舜雖廢堯,仍立堯子,俄又奪其帝位者乎?

觀近代有奸雄奮發,自號勤王,或廢父而立其子,或黜兄而奉其弟。始則示相推戴,終亦成其篡奪。求諸歷代,往往而有。必以古今,千載一揆,斯則堯之授舜,其事難明。謂之讓國,徒虛語餌。】

劉知幾所在的唐朝,就是其高祖李淵在隋煬帝被弒後,立了煬帝子恭帝,改元義寧。一年後恭帝被迫禪讓於時任唐國公的李淵自己。

至於舜禪讓給大禹的故事則∶

【《虞書·舜典》又雲∶“五十載,陟方乃死。”

《注》雲∶“死蒼梧之野,因葬焉。”

按蒼梧者,於楚則川號汩羅。在漢則邑稱零、桂。地總百越,山連五嶺。人風[女果]劃,地氣[高欠]瘴。雖使百金之子,猶憚經履其途;況以萬乘之君,而堪巡幸其國?

且舜必以精華既竭,形神告勞,舍茲寶位,如釋重負。何得以垂歿之年,更踐不毛之地?兼復二妃不從,怨曠生離,萬里無依,孤魂溘盡,讓王高蹈,豈其若是者乎?

歷觀自古人君廢逐,若夏桀放於南巢,趙嘉遷於房陵,周王流彘,楚帝徙柳,語其艱棘,未有如斯之堪也。斯則陟方之死,其殆文命之志呼?】

如此艱險不堪的蒼梧,明顯是舜的流放之地。娥皇、女英不願同往。直到舜死後,才去收屍奔喪。“斑竹一枝千滴淚”原來如此。

(下面的幾個人名是∶舜之子名商均。禹之子名啟。益乃禹之權臣。桓指桓溫、桓玄。馬指司馬氏父子祖孫)

【《汲冢書》雲∶“舜放堯於平陽,益為啟所誅。”又曰∶“太甲殺伊尹,文丁殺季歷。”凡此數事,語異正經。其書近世出,世人多不之信也。

按舜之放堯,無事別說,足驗其情,已於篇前言之詳矣。夫唯益與伊尹受戮,並於正書猶無其證,榷而論之,如啟之誅益,仍可核也。

何者?

舜廢堯而立丹朱,禹黜舜而立商均。益手握機權,勢同舜、禹,而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祿。其事不成,自貽伊咎。觀夫近古篡奪,桓獨不全,馬仍反正。若啟之誅益,亦猶晉之殺玄乎?若舜、禹相代,事業皆成,惟益覆車,伏辜夏後,亦猶桓效曹、馬,而獨致元興之禍者乎?】

凡此種種,多有可疑,《史通》載之甚詳。足見舜得勢而囚老丈人堯,而立其子,小舅子帝丹朱。旋迫使其讓位於己。堯被囚十五年乃死。而孔子卻解釋成∶“堯知子丹朱不肖,故有禪位之志。”成帝堯自願的了。

舜命禹治水,積功得勢而流放舜於蒼梧。因地處偏遠,舜之二妃不肯從行。禹立舜之子商均,旋迫其讓位於己。

禹之權臣益欲循故事,立禹子啟。啟怕自己重蹈丹朱、商均之覆轍,起兵誅益。而這種接班人制度缺乏合法性依據,而且過於不人道。故從夏啟開始,確立了以世襲為接班人的合法性依據。

至於漢,王莽以復古為名篡位。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迫使漢獻帝讓位於己時大悟∶“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隨後晉武帝司馬炎依樣畫葫蘆,迫使魏主高貴鄉公禪位於己。曹魏禪劉漢,與司馬晉禪曹魏,可比做舜禪堯和禹禪舜。那麼晉誅桓玄就是啟之誅益了。

但最後晉室還是被史稱“得國不正,有功於民”的宋武帝劉欲迫使禪讓了。然後是“無邊落木蕭蕭下”的齊蕭與梁蕭。齊蕭道成迫使劉宋禪位於己。梁蕭衍迫使齊蕭禪位於己。陳霸先再迫使梁蕭禪位於己。

那邊北朝的上柱國隋國公楊堅迫使宇文周禪位於己,然後發兵渡江南下。陳霸先之後就是“玉樹流光照後庭”的後主陳叔寶。其人有“前門韓擒虎,後宮張麗華”之“譽”,以出降終。與五代末的南唐後主李煜堪稱一對。然後就是劉知幾所在的唐高祖先立隋煬帝子恭帝,再迫使楊隋禪位於己。

從人情上看,沒有人肯度讓出自己的既得利益,不管是物質利益,還是權勢利益。而權勢者禪位之後,都流放了故主。故儒家所宣染的堯舜之禪讓太不盡人情,都不可信。

號召別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就是不盡人情。觀文革模範的人造過程,就知這悖乎人情的宣傳之不可信。

劉知幾真有史識。可惜此書成後千年,仍是被其所疑者暢行其道,而《史通》卻沒有幾個人看過,更沒有幾個人真信。

如今江澤民完全模仿鄧小平的“扶上馬,送一程”模式,軍委主席多保留兩年後禪讓出去。使由鄧小平開創的禪位特例成為慣例。

這辦法是否完美且不說,只這能成慣例,而且比前述從堯舜以降的任何一次都更真實的禪讓,也是應當讚許的。

嗤笑江澤民先生下台者,連腐儒都不如。


【附錄】~~~~~~~~~~~~~~~~~~~~~

買櫝還珠救中國

馬悲鳴


一個半世紀以來,國人每每以“救中國”相號召。比如戊戌時是“改良救中國”,辛亥時是“排滿救中國”。後來是軍閥們的“武力統一救中國”。而最後武力統一了中國的並不是北洋軍閥,卻是國共兩黨。

再往後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如今又是“改革開放救中國”、“新權威主義救中國”、“自由民主救中國”、“和平演變救中國”。中國人就這樣在“救中國”的大旗下互相斫殺,日復一日,了無寧期。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講了一個故事。楚國人到鄭國去賣珍珠。珍珠放在盒子裡。盒子裝飾得很華貴。鄭國人就買了那個盒子,把珍珠退還了楚人。

這個故事流傳千古,一直被當做不識貨的典故來用,嘲笑那些只重外表,不重實質的淺薄之徒。

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不知是真是假。當年萬國博覽會上,中國拿出去的是國寶茅台酒,裝在一口暗蘭絳紫相間的琉璃缸里,因此外觀頗類柏楊先生說的那種醬缸,極不美觀,所以無人問津。後來中國隊的領隊氣不過,忽發急智,假裝失手,打破了那口“醬缸”,立刻醬香型茅台酒的香氣四溢,頓時招來了大批看客,這才使茅台酒一舉成名。

這個故事之所以能夠流傳,可見中國人對買櫝還珠的瞧不起。那口醬缸雖然沒有時髦美,但裡頭裝的茅台酒可是賽過伏特嘎、白蘭地和威士忌的。

如果我們把一個國家的管理系統比做盒子,把在這個管理系統裡主事的人比做珍珠。那麼我們可以看到儒家兩千年來對於個人操守的要求之嚴酷∶“君命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命子亡,子不亡謂之不孝”、“文死諫,武死戰”、“三從四德”、“二十四孝”、“婦人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這一切忠孝節義都是在雕琢這盒子裡的珍珠。至於裝珍珠的盒子是否裝潢足夠華貴,那是無所謂,也沒人問的。

曹雪芹曾借賈寶玉的嘴發議論∶“沒有昏君何來死諫的忠臣?”老子也說∶“國家混亂有忠臣。”如有忠臣,必是先有昏君,必是先有國家混亂。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大忠臣還不都是到他那個王朝不行了,行將就木時才出現的嗎?文天祥就是典型的一例。中國實行了兩千多年的帝王制和沒有帝王名號的帝王制早已用盡了這個制度的潛力。大家如此以死相拼,爭當忠君愛國、忠黨愛軍、忠於民運熱愛領袖的大忠臣也於國家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無濟於事。落後還不是照樣落後,愚昧還不是照樣愚昧。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對於一個國家管理系統來說,到底是制度的完善、運轉有效重要,還是管理者本人的賢、愚、不肖重要?

韓非子是法家,他對治國的見解在於國家管理系統的合理與否,是精研“櫝”的;不象儒家那樣注重“致君堯舜”的賢相,刻意求“珠”。所謂“明珠投暗”,大概是兩千年以降,儒生們始終不能釋懷的吧。究其因,就是中國的國家管理系統始終是一口醬缸式的暗櫝。

櫝是人為雕琢的,可以盡其工。而人為不太可能干涉珠的自然形成,所以明珠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這正是它的珍貴之處。珠有老,所謂“人老珠黃”。因為珠的化學成分是蛋白質,隨着時間的推移,總得氧化。但櫝的化學成分卻是木質纖維素。只要保護得法,是可以不老的。而如果用無機物來製造櫝的話,更可以永垂不朽。

國家管理系統的善惡是可以討論,人為加以改進的。但英主、良臣的出現卻是概率發生,單憑遺傳無法保證其必然。

韓非子用這個寓言來暗示自己的政治見解。他顯然不是在譏笑買櫝還珠的鄭人。鄭有子產,強行推行過鄭國的法制建設。鄭人無不知之。故韓非子專以鄭人為喻。後儒不通其理,反譏鄭人的買櫝還珠是不識貨。

鄭人除了買櫝還珠外,還曾有過“寧信度,勿自信也”的《鄭人買履》。後人笑他迂腐。殊不知當今西方國家賴以發達的統一技術標準制度,正是來自《鄭人買履》式的思路。

中國人自矜聰明,嘲笑美國人迂,辦事太講究板眼。但看看中國人把中國治得那付窮途末路的衰敗樣子∶“外邊的架子還撐着,內囊早已經盡上來了”,怎能和美國人的迂腐相比?

當今流傳的三個中國人和三個日本人的故事,其實拿破崙早就說過。拿破崙以組織良好的法國兵和悍勇的馬木留克兵對壘為例∶一個法國兵對一個馬木留克兵,法國兵必敗;一小對法國兵對一小隊馬木留克兵,一勝一負--平手;一聯隊法國兵對一聯隊馬木留克兵,法國兵必勝。中國人和日本人相比,有如法國兵和馬木留克兵的對壘。今天地圖上已經很難找到馬木留克了,而法國即使經過滑鐵盧的大敗,至今仍是世界七強國之一。中國人就不看看馬木留克的下場想想自己的前途嗎?還有什麼小聰明好耍?

鄭國人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在思維方式上“全盤西化”了。可惜中國的歷史從武王伐紂,秦滅六國,直到元滅宋、清亡明、國民黨滅北洋、共產黨驅逐國民黨,從頭到尾是一部野蠻擊滅文明的歷史。誰文明了誰就腐敗無能,誰就被新興的野蠻擊敗。地處中原的鄭國因其地理位置不好,夾在“朝晉暮楚”之間,終為所滅。後人嘲笑了兩千多年鄭人,所以至今也進入不了現代化。

“六四”以後三年,總算有人提出“反省”二字了。但怎麼個反省法,反省到哪一步為止,卻仍未見明了。

綜觀世界,迄今為止,唯一能保證文明了以後不腐敗的就是英國人發明的這個兩院代議制。中國人到現在仍然困擾在要麼廉潔而野蠻窮困,要麼文明富裕而腐敗的兩難境地不能自拔。而這種困擾至少已經兩千年了。但目前幾乎所有關於“救中國”的口號,大都還是在重複做着前人已經破滅了的清秋大夢。

從中外歷史的經驗看,救治中國只有一途,就是“買櫝還珠”。“買”下英國人發明的兩院代議制的“櫝”,“買”下美國總統直選的“櫝”,“買”下日本人工業管理的“櫝”;而大可不必進口撒切爾夫人、里根或者中曾根來當中國的總理。“還”掉這些“珠”是沒什麼可惜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達賴對北京已成歷史
2003: 不鏽鋼老鼠劉荻拒絕認罪
2002: 民運無需擔心台灣不給錢,需要的是解放
2002: “民運”與台灣合作內幕及業績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