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希特勒如何利用天主教--- 梵中協議續簽帶來的思考
送交者: 謝盛友文集 2020年10月23日09:40:09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希特勒如何利用天主教

--- 梵中協議續簽帶來的思考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生於時屬奧匈帝國的奧地利地區,長於林茨。1913年其遷往德國,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德國陸軍服役並受勛。1919年希特勒加入納粹黨前身德國工人黨,並於1921年成為納粹黨領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髮動啤酒館政變,試圖奪取權力,但最終失敗並被監禁。在監禁期間希特勒撰寫了其自傳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冊。1924年被釋放後,希特勒對凡爾賽條約進行批判,宣揚泛日耳曼主義、反猶太主義和反共主義,以其個人魅力、演說才能及政治宣傳獲得了廣泛的民眾支持。同時他頻繁宣稱國際資本主義及共產主義為猶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陰謀。

1933年納粹黨成為德國國會第一大黨,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在執政期間,希特勒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納粹化”。廢止威瑪共和國,將德國改稱為納粹德國或德意志第三帝國;並解散國會,取締其他一切政黨和團體,並打壓異見者,例如社會民主黨人、共產黨人,宣布納粹黨和納粹德國合為一體,開始了一黨專政。在納粹德國初期階段,他的經濟措施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陰影,也因此獲得低下層民眾的支持。希特勒承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麵包,而且他的承諾在納粹德國初期(1938年)已實現了,從而使更多人擁護希特勒。對他不滿的評論,一般是針對二戰爆發後,他與德國的國策。

1925年,希特勒寫了《我的奮鬥》,他以這本書作為納粹黨的思想和行動綱領。書中大肆宣傳種族主義,反猶太主義和反基督信仰的思想。這種思想一傳開,便受到德國主教們廣泛的譴責,他們聲明說,一位基督信徒不能是個納粹黨人。

希特勒接掌國家元首職務,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儼然以日耳曼民族救星的姿態出現在國人眼前。面對這樣的時代強人和時代局勢,德國天主教徒實在不願意因為反對希特勒的政治思想,而被其他非天主教徒視為不好的國民。另一方面,當時的天主教徒也實在沒有選擇,因為他們更害怕共產黨,權衡之下,可能納粹黨的害處比較小,而且納粹黨的產生也在某種目的上是為打擊共產黨的。於是,天主教徒中的保守份子都開始接受希特勒。

希特勒之所以能夠在選舉中得勝,掌握政權,是得力於”天主教中間黨”選票的支持,因為單靠納粹黨他無法獲得超過半數的國會席位。為了酬謝和安撫天主教人士,希特勒找了天主教中間黨一位保守人士弗朗茨·馮·帕彭(Franz von Papen)擔任副總理,並在掌握政權後不久,便與梵蒂岡展開商談,終於簽署德國與梵蒂岡協定。

Reichskonkordat(梵德協議)是1933年7月20日由紅衣主教國務卿歐塞尼奧·佩切利代表教皇庇護十一世和副總理弗朗茨·馮·帕彭代表總理保羅·馮·興登堡和德國政府簽署的協議。它於1933年9月10日獲得批准,並從那時起生效。該條約保障了德國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利。但是德國從一開始就破壞這個協議。就像希特勒在掌權之後,就不再需要顧忌天主教中央黨的存在了——1933年12月,柏林裁定所有的編輯和出版商都屬於納粹的文學協會。1934年至1936年,納粹關閉了幾個天主教和路德派的青年團體;他們的許多成員都被吸收到了希特勒青年團中。天主教學校被關閉,並由納粹同情者管理的“社區學校”取而代之。 1935年,慕尼黑天主教學校長達一年的運動,在那裡的入學人數下降了30%以上。到1936年對天主教的攻擊全面升級,數十名天主教神父被蓋世太保逮捕,並被指控貪污,賣淫,同性戀和戀童癖

教宗庇護十一世1857年5月31日出生於奧地利帝國領地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現屬意大利)的代西奧(Desio)小鎮的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在一座絲廠就任經理,母親名為德蘭加利。他十歲時進了位於米蘭的一座小修院。22歲時擔任了修院的執事,米蘭總主教派他前往羅馬深造。庇護十一世對納粹黨的通諭:希特勒率領的納粹黨在德國興起,但他們有意使德國擺脫基督教信仰。德國政府在1936年12月1日宣布,德國所有青年,都須按照國家社會主義精神接受“希特勒青年”教育。教宗為了答覆這種政策,與教廷的國務卿巴塞里樞機主教(庇護十二世)在1937年3月14日草擬了“深表不安通諭”(Mit brennender Sorge)。

教宗在這道通諭中說:“種族或民族,國家或國家的形式,乃至權力的掌握者或人類團體的任何基本價值,這一切在現世的秩序中都占有必要和受尊敬的地位。可是如果有人把這些概念從它們應有的價值體系中取下,加以神化,當作偶像來崇拜他便是顛覆和假造了天主所創造和所安排的秩序。…每個人擁有得自天主的權利,這些權利必須昭然存在於眾人之前,不受到任何企圖否認它們,廢除它們或忘卻它們的人的破壞。”

這道用德文寫的通諭,避過警察的監視,並於1937年3月21日棕樹主日當天,公布在全德境內的天主教堂。通諭抗議國家對教會的壓迫,號召天主教徒反抗種族主義和國家崇拜,反對曲解基督教的教義和道德觀念,要求信徒持守對耶穌基督的忠誠以及對教廷的忠誠,並譴責納粹對天主教徒和教會的暴行。

今天我們可以看出,德國與梵蒂岡簽署的協定對天主教並非有利,因為協定的內容非常模稜兩可。德國天主教以為有了協定,便可高枕無憂,即使出了問題,也有協定可憑。然而,協定對天主教所產生的卻是一種催眠作用,讓天主教徒的良知失去作用。難怪後來有些天主教徒埋怨說:「這項協定把我們給腰斬了」。的確,天主教的各種組織運動接二連叄地被解散了,對神職界造謠誹謗的話也此起彼落了,種族歧視的行動開始擴散。我們也不能否認,德國某些天主教徒是反對猶太人的。不過,一般而論,自從納粹主義誕生之際,德國的基督信徒,不論是天主教徒或誓反教徒,都抱着不聞不問,不知可否的消極態度,等到災難臨頭才恍然大悟。

1934年,在新正統神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卡爾·巴特 (Karl Barth)和德國牧師神學家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öller)的啟發之下,德國一些誓反教徒秘密地在伍珀塔爾(Wuppertal)成立認信教會(Confessing Church,現已不存在)。

這個團體的人數不多,但其中有很多人成了納粹黨的犧牲者,最有名的便是迪特里希·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自1933年納粹德國上台後,納粹黨在德國不斷鞏固勢力。納粹德國開始推行一體化政策,強迫各教會合併加入德國福音會,通過德國國家教會施加在宗教領域的巨大影響,令其受納粹操控。一部分教徒認為納粹的種族主義理論不符合上帝的旨意,包括迪特里希·潘霍華在內的很多路德會牧師決定聯絡起來抵抗納粹勢力對教會的侵蝕。於1934年5月,由神學教授卡爾·巴特召集巴門會議(Barmen Synod),並由139位來自18間認信教會的代表通過發表《巴門宣言》,聲稱教會不是政府機構,有上帝賦予的使命。認信教會其後遭到迫害,轉成地下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認信教會的教士和信徒大都應召入伍,但其抵抗活動仍有繼續。主要領導人因其“叛逆”行為,有被驅逐或遭到殺害和監禁。很多該地下運動領導被抓進集中營,潘霍華更因直接參與暗殺希特勒而在大戰結束前一個月被判處絞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同性戀是先天的嗎?科學研究做出回答
2019: 從上而生:創22:1“這些事以後,神要
2017: 聖經中的重生指的什麼?
2017: 創世記22課視頻:羅得和他的女兒(19:3
2016: 走嘍,跟我去買奴隸去
2016: 不能讓豬吃禁果!
2015: 秋雨之福教會:我們對家庭教會立場的重
2015: 曼波:拒絕沒有信心的行為:讀馬丁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