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如何為有病的人禱告?
送交者: 篤信 2021年09月08日14:19:06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當我們為有病的人禱告時,就是在世上做主耶穌的工。


  雅各書5章14-15 節

  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我生長在一個醫生的家庭。

  我父親是外科醫生,母親是護士(他們是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軍中服役時認識的)。我叔叔是外科醫生,我的三個弟弟都是醫生。我的堂兄弟中有兩個也當醫生了。

  在我家族的譜系中,每一個分支都掛着醫療者的名字。我對為病人祈禱的話題特別感興趣,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醫學和禱告可有相交點?兩者應該如何互相效力,為病者帶來醫治呢?

醫學和禱告可有相交點?兩者應該如何互相效力,為病者帶來醫治呢?

  每一次禱告會都包括了需要代禱的病者名單。病人可能是癌症患者,也可能是發燒的孩子,或是因車禍受傷的朋友。有的也許是教會成員心臟病發作,也許是長年在慢性疼痛中掙扎的人。我們經常接到這樣的請求,來為病人祈禱。這是一個很切身,很現實的話題;不只是理論上的問題而已。

  讓我把話說在前面,我們的問題不是:

  神會應允禱告嗎?

  因為答案是肯定的。

  • • 問題也不是:神會應允為病人所做的禱告嗎? 這個答案也是肯定的。


  • • 問題也不是:神有時候會以神跡的方式回應禱告嗎?這個答案也是肯定的。

  我樂意告訴你,上述的每一條都是真的。

  此外,焦點不在神能做什麼。畢竟,我們知道上帝能成就任何祂想做的事。對祂來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我們的焦點在教會能做什麼。雅各書5章14-15 節告訴我們,一個信聖經是神話語的教會在有人生病的光景中應當怎樣回應。我們該為病者做什麼?答案很簡單,且意義深刻。教會應該為病人祈禱,求神醫治他們,叫他們起來。

我們的焦點在教會能做什麼:教會應該為病人祈禱,求神醫治他們,叫他們起來。

  當我們為有病的人禱告的時候,就是順服神的指示在做主的工。

  但這引出了幾個問題,首先讓我們考慮一些基本的事實。

  從這裡開始

  福音書記載了基督在地上那段時間所行的41個醫病的奇蹟。馬太福音4章23-24節告訴我們,從加利利和敘利亞患有各種疾病的人被帶到耶穌身邊,祂一個一個治癒了他們。有的失明,有的失聰,有的被鬼附,有的癱瘓,還有患各種疾病的,都得了醫治。任何被帶到祂身邊的人,耶穌從來沒有未能醫治的。這意味着主耶穌行醫治奇蹟的次數必定遠遠超過福音書裡提到的41個案例。

基督徒照顧有病的和垂死的人已有2000 年了。

  當我們進入使徒行傳這卷書時,情況有了改變。一些醫治的奇蹟被記錄下來,但不太多。在第3章我們讀到跛腳的人得醫治,在第2章和第5章里有神跡奇事,第9章記載彼得禱告,叫多加從死里復活的奇蹟,第20章里說到一個年輕人猶推古從三樓掉下死了,又被保羅救回生命的真實故事。寫書的路加醫生受人愛戴,但他相對來說較少提及醫治的事,因為他更強調福音如何在整個羅馬帝國傳播開來。

  一份對2000年教會歷史的簡短調查顯示,從一開始,基督徒就相信,看顧牧養病人和垂死的人是我們的事工。耶穌的跟隨者們開辦了宣教診所、醫院、療養院、養老院、麻風病院、藥房,和醫學院。我們努力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潔淨的水和食物。從吉大港到加爾米,從首爾到亞松森,基督徒奉耶穌的名祈禱、施捨,多做犧牲,來幫助受苦難的人。

  近年來許多教會再度強調為病人禱告的重要性。但是在有些圈子裡對這個題目仍然存着矛盾的心態。有些人看到電視上的某些“醫病布道家”過分浮誇的作風,就敬而遠之。也可能是,我們怕自己會失敗。最重要的是,我們不願意失去我們宣教的焦點—就是以福音為中心的信息。

神有大能,並且會行神跡來應允我們的祈求。

  上面這些考慮都是很正當合理的。不過,我們若打聽一下周圍的例子,就會發現一件很明顯的事實:神有大能,並且有時會行神跡來應允我們的祈求。在這方面,我們都有故事可講。我的故事追溯到我在德州加蘭市牧養的一個教會。有一天一位名叫利比的婦人問長老們能否用油膏抹,為她禱告,正如雅各書第5章所教導的。從來沒有人向我做過這樣的請求,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她。長老們亦毫無這方面的經驗,但他們同意我們該這麼做。於是我去超市買了一瓶橄欖油,想來那是該做的事。主日早晨敬拜之後,利比和長老們聚集在我的辦公室。我讀了雅各書5章13-16節,便問利比她要我們為她祈求什麼。

  多年前她是最早在德州接受開放式心臟手術的病人之一。顯然她的動脈血管狀況很糟糕,因為當時醫生說它們像粉筆一樣,倘若她再開刀,血管就會折斷。如今一些測試卻顯示利比的下腹部出現了阻塞,危及她的生命,所以安排儘快再開刀。

  我問利比她有沒有什麼需要認罪悔改的事之後,就用手指沾了油,在她前額上畫了十字。長老們為她按手,一個接一個,我們懇切為她禱告,求神醫治。當我們開始禱告時,某種超出我言語所能描述的景況發生了。在場的人全都察覺到房間裡充滿着神大能的同在。禱告完畢時,利比滿臉笑容,我們明白神在我們祈禱時已經來到我們中間。

  第二天利比做了手術前的檢查。禮拜二她打電話來,給了我們驚人的報告。檢查的結果顯示那個血管堵塞的地方完全通暢了!她的手術因此也被取消。她對我報告這個好消息的時候興高采烈,渾然忘我。神應允我們的祈求,醫治了她,這事我從來沒有懷疑過。

  多年前我在講道中提到那個故事。當時貝利博士,達拉斯神學院的院長,問我還有沒有別的類似的經歷。我的回答是,有幾次,但不多,而且沒有那麼戲劇化的故事。回顧過往的年月,我可以說有不少為某某人禱告的機會我,他們的情況也都有好轉。然而也有其他時候我獻上了禱告,卻沒看到任何改進。貝利博士和我同意,大多數的牧師都有類似的經驗。偶爾神似乎會單單因着我們的禱告就樂於賜下答案,讓人從病痛里解脫出來。可是為什麼不是每次都這樣呢?答案是,我們不知道。我們只曉得神給了清楚的指示,教我們為有病的人禱告。

  澄清了這幾個問題,現在讓我們進一步來查考雅各書5章14-15節的話。

  過程有四個步驟

  仔細讀這段經文,我們發現為病人禱告的過程中包含了4個步驟。

  第一步: 有病的人請教會的長老來

  “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雅各書5章14節)有病的人請教會的長老來——這是過程的開始。“有病”包括任何身體上,精神上,情緒上,或是屬靈上的嚴重問題,已經難以承擔了。病的種類很多,當一個信徒受病的糾纏,不堪重負的時候,他應該隨時請教會的長老們來幫他。

  誰是教會的“長老”呢?這個稱呼必然是指教會屬靈的領袖。廣義來說,這稱呼可以指任何一群對病者有負擔的敬虔基督徒。有病的人來不了教會,因此教會要到他那裡去。他也可能病重得無法為自己禱告,所以教會來為他祈求。有時病人無法集中精神,思緒不連貫。化療或其他藥物可能消耗了他所有的精神和體力,使他有點迷糊不清。 病痛可能劇烈,連祈禱也可能成為重擔。病者可能處於昏迷狀態,或是時醒時睡,知覺不明。健康的人藉着為他代禱能帶給他很大的幫助。強者背負弱者的擔子,這就是一個例子。

他也可能病重得無法為自己禱告。

  一位曾經歷過艱難的朋友跟我提到,在那段時期別人為他的代禱有多重要:“沒有什麼比知道有人在為我們祈禱更能幫助我們了。有了禱告,一切都會迥然不同。為我送飯、幫忙帶孩子,或跑腿處理雜事都很有幫助,減輕負擔,但沒有什麼比祈禱更重要的了”。這是我們能為朋友做的最實際的事情。

  為何要請長老來? 第一,因為長老代表教會,他們可以作全會眾的代表來。第二,長老最特出的地方就是他們經常以禱告為事。人們請他們來禱告,正因為信實的長老知道怎樣與神連接,向神祈求。

  第二步: 長老到病人那裡去

  接着第一步之後便是這個步驟。病者在哪裡,長老們就去那裡。他們一塊去,因為人數多,加上團結就是力量。當面實體的禱告更加熱切,衷心,和誠摯。他們親自來,讓病人更得鼓勵,表示“教會沒有忘記你”。因為長老以身作則,藉此全體會眾可以學習如何眷顧他們當中有病的人。

  讀雅各書5章14節時,我想象着一個人病得不能坐起來的場景,所以長老們聚集在床周圍,舉起聖手,俯首為病人祈禱。

  第三步: 長老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

  “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雅各書5章14節)。禱告是關鍵。當長老們來為病人禱告的時候,他們要用油抹他。“抹”這個字實際上就是在他身上塗油的意思,幾乎有點像按摩的樣子。這裡沒有提到用什麼油,不過我們可以確定那不會是機油。最大的可能是橄欖油,因為在第一世紀那是最普遍使用的。但是精確的油種並不重要。我們有在奈及利亞宣教的朋友,因為兒子生病,而且病情越來越重,便請那裡的教會派長老們來為他們的兒子祈禱。長老們和牧師來到他們家裡,向傳教士要一些油。他們唯一有的油是花生油,所以這就是長老們用的。當天那小男孩就開始好轉了。

油代表主的靈

  第四步: 有醫治,也有赦免

  如同雅各書5章15節所說的:“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這單純是前面三個步驟預期的結果:病人得醫治,他的罪蒙赦免。雅各用一個不尋常的片語來形容那祈禱。他稱之為“出於信心的祈禱”。新約聖經裡頭這句話沒有在別處出現過。從某種意義上說,每一個真誠的祈禱都必須出於信心,否則幾乎不能稱之為祈禱。當長老們禱告的時候,他們必須帶着這樣的心態來到神面前,完全信任祂能夠,且願意做工,在每一個情況中成就他們所祈求的。

若是阿斯匹靈有效,是神讓它起效用的。

  經文完全沒有提起會如何發生醫治的效果。也沒有要求奇蹟式的或是瞬間達成的醫治。 我們看見的醫治並沒有排除採用醫療護理。無論是快是慢,借着奇蹟或是醫療,或是兩者的某種組合,神都能醫治祂的兒女。艾力克.牟特爾博士曾這麼說:

  沒有所謂‘非屬靈的’醫治(可以這麼說)。若是阿斯匹靈有效,是神讓它起效用的;當外科醫師將斷裂的肢體歸位,使它癒合的時候,是主讓骨頭癒合的。沒有一樣美善的禮物不是從上頭來的! (取自雅各書信息、The Message of James, p. 193)

  第15節經文提示在身體與靈性之間有密切關係。希臘文的條件子句意味着罪的確很可能和病有關。並非所有的疾病都是由某種罪引起的,但有些疾病直接源於我們的罪惡行為和態度。除非我們先面對這些事情,並認罪,禱告求醫治是毫無意義的。每當有人請我為病者抹油時,我總是先查詢他們的屬靈光景。我想知道他們是否意識到有任何罪夾在自己和神之間,阻擋祂的醫治能力。有時他們認罪,有時不認罪。可是我們在每種情況下都必須問這問題。倘若我意識到那個病人心裡剛硬或靈里叛逆,我也許會拒絕為他抹油,或作醫治的禱告,但這樣的景況極少發生。在這種情況下為病人禱告求醫治可能違反神的心意,因為有時候神藉着祂的管教在我們生命中做工,乃是要我們在病痛的經歷中深切悔改,迴轉歸向祂。

沒有對神坦承認過的罪可能會阻擋神醫治的大能。

  雅各書5章15節說“出於信心的祈禱,必能救那病人,主必使他起來。”對我們許多人來說,這似乎太自信了,太教條化了。雅各的話不帶任何條件,他說病人將得醫治。我們寧願這節經文說,“出於信心的祈禱,可能救那病人。”畢竟,我們大多數人都曾為病人禱告過,而他們的病情不但沒有變好,反而變得更壞。我記得有一個很親近的朋友,他深信神會醫治他的癌症,來對世人見證祂的大能。直到手術當天,他仍在向每一個他所碰到的人宣告他的信心。許許多多的人也都在神的面前為他傾心代禱。開刀之後兩個禮拜,我為他主持了安息禮拜。

  一個正確的視角

  不是每個我們所代禱的人都會在身體上得到實質的醫治。處理這個現實有很多種方法,但沒有一種能完全讓我滿意。這裡面有一個我無法解釋的奧秘。新約聖經中有一些禱告也含帶類似的全面式的應許,如果我們拿來與這段經文比較一下,會有幫助。那些話語意在鼓勵我們,禱告不受任何限制,在神什麼都可能。同時提醒我們,在神沒有絕望的事。就算醫生們都放棄了,並不表示我們最偉大的醫生也放棄了。

積極祈禱!

  那麼我們該如何為病人代禱呢?我想到七個方式…

  1. 積極地:“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 路加福音 1:37


  2. 恆切地:“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 5:16


  3. 合一地:“所以,你們該彼此勸慰,互相建立,正如你們素常所行的。”帖撒羅尼迦前書 5:11


  4. 坦然地:“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做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 4:16


  5. 再三地:“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着;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馬太福音 7:7-8


  6. 感恩地:“從祂豐滿的恩典里,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約翰福音 1:16


  7. 順服地:“願禰的國降臨,願禰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 6:10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醫治是"擺脫疾病"。這就像把生命之鐘倒退運行,將人恢復到以前的狀態。但在聖經中,醫治首先是意味着與上帝建立正確的關係。這個首要的關係接着會觸及生命的每一個部分——靈,魂,體。進而將我們帶到一個境地,讓我們能夠從神那裡領受新的,大能的祝福。這遠遠超出了 “請為我的兒子祈禱, 因為他在足球練習中摔斷了手臂。”的層面。

  醫治不是回復到我們從前的樣子,而是邁向神要我們成為的樣式,完全不打折扣。想一想這話的涵義。當我祈禱醫治的時候,我們就不敢只聚焦在身體上,而忽略了靈命上,情感上,和人際關係上的生命層面。除非我們在生活的每個層面都變得健全完整,我們就沒有完全得到醫治。

醫治不是回復到我們從前的樣子,而是邁向神要我們成為的樣式。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最終還是和以前一樣暴躁,那麼身體得痊癒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我們仍然貪婪或缺乏耐心,或者依然懷有批判的靈,奇蹟在我們身上就被浪費了。 如果我們被神從癌症中拯救出來之後,依然心存怨恨,我們又從中獲得了什麼?我們需要的醫治是雙向的,從外到里,又從裡到外。

我們信的是一位行神跡的上帝。

  我收到一封電郵,有一位父親說他的女兒經診斷,發現她患了腦癌。在列出治療過程後,他感謝朋友們的代禱,然後加上很簡單的一句話:“請再接再厲,繼續代求——我們信靠那位行神跡的上帝。”在信尾他署名,“淚水滿眶,但我相信好事在前頭。”

  那是平衡的心態。基督徒在面對身體需要緊急醫療的關頭是這麼表達的。

  儘可能找到最好的醫療幫助。

  正視現實。

  請你的朋友為你祈禱。

  提醒自己和別人,我們信靠的是一位行奇蹟的神。

  然後你要堅信不疑,即便前面那些“好事”可能得等到天堂才實現,而不是在地上。

  事求人:祈禱者

  根據整本聖經的基礎來勘察雅各書5章14-15節,下面的兩句話似乎絕對正確:

  • • 身體的醫治不總是神的旨意,否則生病的信徒都不會死。


  • • 醫治常常都是神的旨意,否則雅各書5章14-15節就不會記載在聖經里。

  有時候我們聚焦在一句話上,就完全排除了另外那一句,但是這兩句話都是真實的。我們的問題部分出於兩個因素:(1)我們對神願意醫治失去了信心;(2)長老們在這醫治過程中所擔任的角色。神為有病的信徒做了四種預備:

  • • 以信心來彼此關懷的社區和團契——教會


  • • 愛我們的家人朋友


  • • 醫生,護士,醫院,和醫藥


  • • 為病人祈禱的敬虔的長老

  最後一項為病人的預備被我們剝奪了。可是聖經里仍有記載。有時我們忽略了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禱告。我們會寄卡片,送花,和糖果。我們幫忙看顧小孩,為病人預備飯食,也很勤快跑腿幫忙。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美事,表達了我們的信心。但是我們別忘記病人需要我們的代禱超過其他任何需要。我們必須先從禱告開始,再添加別的事項。我們可以這麼說:

長老必須是敬虔的祈禱者。

  所有的基督徒都應當為病人禱告。對長老來說,為病人禱告是教會長老的特殊職責與特權。

  這就告訴我們長老們應該是什麼樣的人:敬虔的祈禱者。如果他們平時不是愛禱告的人,那麼他們在病人和垂死人的床前也幫不了什麼。長老們若要自己的禱告有果效,就必須先有真切的,活潑的信心,隨時隨刻都可以為人代禱,即使在絕望的景況中也不例外。

  重振一個崇高的事工

  為病人祈禱應該是教會正常事工的一部分。當今我們必須恢復這項崇高的事奉。若是我們願膽大無懼地信靠主,並順服祂的話語,也許我們會看見神的能力更大地彰顯。同時我們也需要讓神當神。祂知道什麼是最好的,當我們禱告的時候,我們要銘記幾個原則:

不要害怕,你所需要的,儘管向神祈求。

  1. 因為上帝是掌主權的,我們無法事先知道祈禱會有什麼結果。因此我們要謙卑代禱,不要做出無法實現的承諾。歸根結底,只有神才是神,我們不能當神。在我們為病人代禱時必須看清這個事實。


  2. 既然上帝是萬能的,我們應該期望祂有時會用我們無法解釋的方式來回應我們的禱告。因此,我們應該大膽地祈禱,請求上帝賜下我們所尋求的醫治。我們探訪病人,有時候可能面對嚴重的情況,因而感到驚恐。然而我們若定睛在神的身上,就可以放膽地求祂來醫治祂的兒女。


  3. 既然上帝邀請我們來禱告,我們就該熱切地為我們所需要的祈禱。雅各書 5章16節下說,“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神留意熱切的禱告。在希臘文裡頭“熱切”也可解釋為“沸騰”。你可明白什麼是“沸騰的”禱告嗎?當一個父親聽醫生說:“現在我們就要送你女兒進手術室了!”;當他看到醫護人員推着輪床離開時,他就會明白什麼是“沸騰的禱告。”他會全神專注地祈求上帝,沒有任何事會使他分心。一個短短的,發自內心的禱告勝過冗長的,叫人沉睡的禱告。


  4. 因為上帝創造的一切都是好的,我們應該把祈禱和醫學都看作是神賜的禮物,在我們生病時帶來幫助。上帝不要求我們在祈禱和醫學之間做出選擇。我們可以一面祈禱,一面吃藥,將榮耀歸給神。當你軟弱時,尋求主,求祂幫助你。如果祂的幫助以手術或化療的形式出現,你不要輕看這些。


  5. 因為上帝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我們必須相信,當我們沒有得到醫治的時候,這是為了我們的益處,也是為了祂的榮耀。這就是羅馬書8章28節的教導--“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這個真理有時候顯而易見,有時候我們卻需要憑信心接受。但不論我們是否完全明白,這仍然是真實的。


  6. 因為罪會阻礙神的醫治能力,我們應該先問問病人的屬靈狀態,然後再為他們祈禱。有憐憫心腸的長老們會有智慧來牧養手中的羊群。我們需要問病人,“你是否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中可能有什麼原因導致這場病呢?或是有什麼東西妨礙主在你身上醫治的能力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可以先處理這個問題,將它作為整個醫治過程的一部分。


  7. 因為神的話是真實的,當我們順服祂的話語時,就是榮耀祂,不論結果如何。我們所知道的就要順服,然後將結果交在神的手中。

  目前的醫治是部分的,暫時的

  末了還需要加一句話。今生所有的醫治都是部分的,暫時的。最終的醫治要等耶穌再來,在基督里死了的人被復活時才會臨到。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 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們與耶穌一同帶來。 我們現在照主的話告訴你們一件事:我們這活着還存留到主降臨的人,斷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着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里,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所以,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

  有時候我們提到久病之後死去的信徒,說他們在天國已得醫治。可是聖經並不是這麼說的。那些在基督里死了的,從他們離世的那一霎那起,就在天國里與主同在。

  哥林多後書5章6-8節:

  “所以,我們時常坦然無懼,並且曉得我們住在身內,便與主相離;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着信心,不是憑着眼見。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

  他們也永不再痛苦——這是另一個事實。然而完全的醫治必須等到基督再來,我們藉着復活,讓這必死的身體變成不死的形體時,才會實現。

  哥林多前書15章52-54節:

  “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 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 這必朽壞的既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既變成不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

  聖經所定義的得救包括在天國里身體也得救贖,不單單是靈魂得救贖。

我們相信全人得救,不單單是靈魂得救。

  此刻我想起一位老友蓋瑞•歐森,他1999 年去世。我知道他在天堂,他也不再受痛苦的折磨。我也知道他現今在天堂充滿喜樂,完美無比。他處在更好的地方嗎?是的。他已完全被醫治了嗎?沒有。只要他的屍骨還留在地上,他就尚未完全得醫治。直到我再次見到他,聽見他開懷的笑聲,感受到他的膀臂圍在我肩上,用他那深厚的聲音對我說,“雷牧師,你一切好嗎?”我的心才會滿足。我們心愛的人出現在夢裡雖然美好,回憶往事雖然甜蜜,但是沒有什麼比得上親眼見到他們復活,那朽壞的身體變成永不朽壞,永不再死的形體更叫你歡喜。

  從這個角度思想,那麼身體得醫治的問題就進入適當的焦點。神能夠醫治病人嗎?祂能。祂會這麼做嗎?向來都是的。神會從天上做工來救人脫離病魔的糾纏嗎?會的,而且出人意料,祂常這麼做。每一次病人得醫治,不論看來是大是小,我們都應當歡欣鼓舞。可是讓我們記得,在今生得醫治的每一個人終久還是會死。死亡仍然統治着地球。

  上帝似乎在對我們說:“我能處置癌症,你就覺得了不起嗎?等你看看我在死人身上能做什麼!”一切身體的醫治都只像是一小額首付款,一筆定金,前面嘗到的甜頭,保證會有更大的神跡在後頭。當我想念已去天堂的故友時,我巴不得說,“主耶穌啊,請禰今天就回來。把墳墓都清空吧,讓死人都復活,好讓我們開始歡欣慶祝!”

  我們的那部份, 神的那部份

  為什麼有些求醫治的禱告得應允,有些卻沒有得應允呢?沒有任何答案能完全解釋神的目的。但是詩篇115篇3節的話語足以安穩我的心:“我們的上帝高居在天,按自己的旨意行事。”有關尋求醫治的祈禱,我可以用一句話說明我的神學觀:我們負責禱告,神負責醫治——按着祂自己的時間,照祂自己的方式,根據祂的旨意。我們要誠摯地,恆切地,合一地,再三地,順服地,憑着神所賜給我們的信心來禱告。如果我們做我們的這一份,神必不會不做祂的那一份。

如果我們做我們的這一份,神必不會不做祂的那一份。

  臨近這篇信息的結尾,我心中充滿喜樂。儘管我俯伏在上帝的面前,明知這位崇高的神,祂一切的作為遠遠超越我渺小的悟性。藉着禱告,我們有幸能解除弟兄姐妹的負擔。 通過祈禱,我們可以成為那些病者得醫治的管道。神把我們放在這樣的崗位上來使用我們,是多麼尊榮!

  讓我們放膽來禱告,充滿對神的信心,謙卑地,深信當我們為病人和垂死者代禱的時候,神聆聽我們,祂眷顧我們,並要在每一個光景中成就最美好的旨意。當我們為有病的人禱告時,就是在世上做主耶穌的工。

  不要害怕,只要堅信下去,還要繼續不斷地禱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耶穌降世為人就是人
2020: 《拾荒者》(電影劇本)
2019: ZT:揀選與棄絕
2018: 十字架為基督宗教的象徵
2018: 前倨後恭者,或後倨前恭,或有倨有恭者
2017: 神先賜選民信心然後相信,是否符合神的
2017: 奇談怪論:重生被神換了新心還要信耶穌
2016: 遠柴鐵案(2)答覆repentant姐妹:為什
2016: 基督徒務要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