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致後現代人:輪到你了(含音頻)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1年09月15日06:20:59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your turn.jpg

 

致後現代人:輪到你了

客觀真理能夠也必須升華為主觀經歷;理性可以升華為情感

 

文 | 楊義冠
生命季刊專稿

 

音頻為薇言姐妹朗讀:


 

較之歐美社會,後現代思想對於中國人的影響雖略有延遲,卻也如期而至。“後現代”通過文學創作和建築設計思潮正式登陸中國最早可追溯至1980年代,並很快波及和影響到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顛覆和重塑了人們的思想、文化、信仰、以及行為模式。首當其衝的莫過於當時正處於青少年時期以及以後出生的數代人,涵蓋1970年代後期出生直到現在的所有人,尤以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人群更為顯著,即俗稱的“80後”、“90後”、“00後”以及“10後”。

 

後現代”對於諸多傳統和理性的“挑戰”和“摒棄”讓理性主義者與傳統人士感到憂心忡忡,甚至感嘆“世風日下”和“人心不古”。事實上,“後現代”反對所謂“絕對真理”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是因為“上一代人總以為自己絕對是正確的”;“後現代”高舉和“誇大”感受與經歷,無非是在質疑上一代人信仰與生活的脫節與僵化;“後現代”對理性的挑戰,與其說是反對理性所指向的真理與秩序,不如說是反對上一代人將理性擺在了至高無上神的位置。所以在指責和批評“後現代”以前,上述這一切都值得每一個認真對待生命之人誠實的反思。

00後.jpeg

 

然而,對於“後現代”而言,有一個問題亟待解決,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問題已經變得越來越迫在眉睫:第一批“80後”與“90後”的“後現代”人已經成家立業並開始為人父母,“00後”也已開始踏入社會,如何面對和引導他們自己的下一代是第一批“後現代”人無法迴避的問題。

 

平心而論,“後現代”的父母在陪伴、交流、關懷下一代上普遍優於自己的上一代,這一點無論從時間、金錢、精力和情感的投入中都可見一斑。然而比上述這一切更重要,更基本的信仰與“三觀”卻或多或少“後現代”父母所漠視和忽略。信仰的缺失本身是“後現代”人最大的“軟肋”之一,一個人的立場、信念和三觀並不能由他(她)反對什麼去體現,而只能由他(她)所堅信和支持的對象來表明。耶穌基督也明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就在哪裡”。因此不管願意與否,“後現代”父母們最真實的信念、喜好與自我都會展現(暴露)在下一代面前並傳遞下去。

 

質疑絕對的真理並將 “真理宣言” (truth claim)等同於 “權力宣言” (power claim),注重個人經歷與感受,並將其視為衡量與檢驗一切事物的標準已儼然成為“後現代”的標誌。然而,如同 “後現代” 所扔出去的“迴旋鏢”(boomerang)一般,這一切正朝着他們自己飛回來。尤其對於那些為人父母和師長的“後現代”人而言,他們已經開始嘗到到“自食其果”的苦澀,正所謂 “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

 

摒棄了絕對真理的“枷鎖”,相對主義的“光芒”非但不能帶來人們期盼的個性自由與相互包容,反而埋下了諸多“禍根”,對“後現代”們的下一代遺憾無窮。人類始祖與上帝(真理)隔絕以後,首當其衝的就是人與人的彼此指責、猜忌和躲避,緊接着就是相互隔閡與冷漠。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和衝突,如果沒有對錯、是非、善惡與好壞之分,人所能做的最多只是疏遠和隔離。這種情況下想擁有親密關係無異於痴人說夢,而孤獨和與之而來的各種心理和社會問題不正是這個時代的一個頑疾嗎?如果繼續任由其繼續發展,很難想像這一代 “後現代”人的後代將會遭遇何種狀況,陷入何等窘境。

 

如果後現代人以為這不過是個人“自由”的代價的話,相對主義的另外一個危害就更讓人無法“視而不見”。當今社會,人們對於何為邪惡,或者邪惡是否存在已經無法達成共識。然而邪惡對於幾乎所有人來說,卻是每日生活的基本事實。這種缺乏共識和無法確定所帶來的後果正在逐步摧毀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放眼全球,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裡人類並沒有因為“上帝已死”變得越來越好,恰恰相反的是,二十世紀直到今天卻見證了人類歷史上殺戮最重,最殘暴的一百多年。而這一切在近些年似乎更有愈演愈烈之勢,越來越多的人宣稱任何對“邪惡”的批判本身就是邪惡的,所以是應當被批判和討伐的。更有甚者,有人在作惡的同時居然大肆鼓吹“審判邪惡的行為比邪惡的行徑本身更加邪惡”。

 

這一切都是相對主義的必然後果——然而卻非相對主義失敗所導致,反而恰恰是相對主義成功的結果。不難看出,後現代在試圖揭露“真理宣言”背後的“權利宣言”的同時,在極力打倒“絕對真理”的同時,“一切都是相對的”卻取而代之成為最絕對的一句“真理宣言”,也導致了更大、更殘酷,也更無休止的權利鬥爭。人們已不再需要“師出有名”,這不正是士師記所記載:“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個人任意而行”嗎?筆者誠懇邀請逐漸成為社會和家庭棟梁的“後現代”們,你們真地希望看到你們的後代生於、長於這樣的環境嗎?面對和你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下一代,你真地相信切希望一切都是相對的嗎?——輪到你們了!

 

也許有“後現代”人會說:“我不關心也不在乎這個或那個主義,我在乎的是實實在在的個人經歷與真實感受。如果沒有真實的經歷或感受,人生還有何意義和價值呢?我們所追求的不正是這個嗎?”這句話正確,但不完整,且會帶來極大的偏差與誤解。更為可怕的是,這種極具誘惑且似是而非的觀念,其危害在短期內並不容易被察覺,從而讓人放鬆戒備、疏於防範和反省。然而其造成的破壞與傷害相較於“相對主義”有過之而無不及。

 

理性主義者思想與情感的分裂,信仰與生活的脫節讓“後現代”人在乎經歷與感受,這無可厚非,且是一個撥亂反正的過程。只是撥亂反正的同時切忌“矯枉過正”,否則就變成“過猶不及”。當個人經歷與感受被推崇和高舉到本不應屬於它們的地位時,它們就會扭曲和變質,併吞噬一切向它們頂禮膜拜之人,正如C. S. Lewis先生所說:“任何好的事物被推崇至終極地位時,就會跌下神壇,淪為鬼魔”。

 

一旦被供奉於首位且成為衡量其它一切的標尺,個人經歷與感受就如同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後果一發不可收拾。經歷與感受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真實性”,然而感受的真實性卻未必等同於正確。專注於經歷和感受本身,讓人不僅無法正確解讀和反思其背後的思想、認知與信念,反而成為甄別和篩選信仰與價值觀的基礎。雖然“避禍趨福”是人之天性,然而每一個稍微正常的人都清楚:痛苦的經歷並非總是壞事,爽的感覺卻常常蘊含危機和陷阱。真實的經歷和感受只能基於與真實的對象之間正確的關係,否則神所賜給人的渴望就會扭曲為欲望、管理則會淪為掌控,激情則會誤解為放縱。

 

經歷和感受專注於“此刻”與“當下”,因此“即刻的滿足”(instantgratification)是後現代的招牌特徵。每一個為人師、為人父母的“後現代”人都深知成熟的標誌就是“延遲的滿足” (delayed gratification),然而要在經歷與感受高於一切的時代培養上述特質無異難於登天,因為他們缺乏生命成長的沃土與品格塑造的根基。此外,感覺的真實,強烈而脆弱,讓其無法獨自面對和承受生命之重。後現代人群中超乎歷史任何時代的憂鬱症和心理疾病問題,部分也歸咎於這個感覺至上的時代。希伯來書作者告訴我們:“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12:11)如若不能培養延時滿足,一個人既無可能建立堅實的品格基礎,亦不可能收穫真正的平安。

 

如果有人覺得這樣的擔心不過是杞人憂天、甚至是小題大做的話,經歷和感覺被置於神壇以上的其他後果也許會讓人三思。欲望的無限被放大是專注感受的必然結果,也不可避免導致人與人之間欲望的衝突,保羅·薩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獄”也許是對其最好的注釋。在高舉“相對”與“包容”的同時,“後現代”卻把感覺改造成為“絕對”的怪獸,隨之而來的是更大、更殘酷、更毫不掩飾、赤裸裸的“權力之爭”。

 

已成為父母和師長的“後現代”們需要有反省的勇氣和能力,充分意識到上述後果,否則混亂只會愈演愈烈,他們的下一代則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與施暴者。而這絕對不是第一批“後現代”人所希望看到的後果,和所能承受的傷痛。是時候需要這一代人拿出承認這些問題的勇氣,需要這一代人展現迎接挑戰的決心和激情——輪到你們了!

 

過去將感覺剝離並不代表現在就應該唯感覺獨尊。如果 “矯枉”難免 “過正”的話,也許是時候“後現代”人面對問題和做出改變了。後現代創始人之一克爾·凱郭爾提出,真理必須成為主觀的。他指出客觀的真理必須要被個人主觀地接受和擁抱。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理性和情感可以不衝突,絕對和相對可以融合。客觀的真理能夠,也必須升華為主觀的經歷;理性可以升華為強烈的情感和產生相應的行為。

 

存在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尼采曾說:“人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是一座橋梁而非目的”。這句看似包含哲理的話其中卻充滿着絕望,人這座橋梁通往何處呢?保羅·薩特說:“對付絕望的方法就是走到絕望的對面“。然而,如果絕望的對面還是絕望呢?缺乏絕對之真理帶來的永恆的盼望,人一切的努力不過是從一個絕望陷入另一個絕望。Os Guinness一針見血地指出:“生命的真相就是我們任何人都會受苦,所有人都將死亡。”這是個人感受和經歷無法承受的生命之重。放棄絕對真理,就放棄了超越時空盼望的根基。人慢慢會對一切失去盼望,進而失去盼望本身(give up hope on everything and give up hope eventually)。

 

調和真理的絕對性和個人認知的相對性,“後現代人”需要的不是用 “相對主義”的 “權力之爭”去代替“理性之上”的 “權力之爭”。我們需要的是謙卑,而非其他——我們需要承認正因為真理總是正確的,所以這意味着我們常常是錯誤的。只有在真理的恩典中,我們才能坦然無懼地面對真理的光輝;也只有借着真理的能力,我們才有機會去改變,有盼望去擁抱未來,並將這份希望傳承下去。

 

此外,廢除了絕對真理的“包容”絕對不是真正的包容,這個時代目睹了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多的冷漠,疏離,敵視與對抗,各種“主義”被其狂熱的支持者絕對化之後所造成的破壞與混亂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全感的根基不復存在,而缺乏安全感的人是無法給予和享受真正親密的關係。只有重新擁抱絕對真理與普世價值,人們才有可能實踐真正的妥協和包容、犧牲和饒恕,人們才有機會進行真正的求同和存異,協作與互補,而這是當代“後現代”人的下一代所急需知道和經歷的。

 

中國社會的第一批“後現代”人開始逐漸步入個人的成熟期、成為家庭和社會的中堅力量,在努力拼搏,肩負起各樣責任的同時,有一個神聖的、無法推諉的歷史使命需要你們義無反顧肩負起來——絕對真理與個人經歷的結合,生命與永恆的交匯迸發出的迷人光輝是這個時代所最需,因為人們需要經歷真正的醫治與盼望。這也是第一批“後現代”人責無旁貸的挑戰,因為榜樣是傳承的必需。

 

後現代”人,輪到你們了!

 

楊義冠  來自中國大陸,傳道人


 

閱讀本刊更多文章,請點擊👇

生命季刊手機主頁

或長按識別二維碼👇

手機主頁.png


閱讀本刊先前發表的文章,請點擊👇

生命季刊備份網站

或長按識別二維碼👇

生命季刊備份.png


生命季刊最新微信公眾號“生命團契”
請轉發給您的親友

生命團契二維碼.pn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從理解神的救恩金鎖鏈再思“一次得救,
2020: 道成為肉身的原則
2019: 認識一下花異端的雙重先前恩典論
2019: 花偶像家的被父有效呼召的人重生了沒有
2018: 約6:65. 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
2018: xiahong弟兄,請你進來澄清一下
2017: 忘了轉貼 What is religion?
2017: 這些是神的名字嗎?
2016: 新加爾文主義十二大特點
2016: 路德宗和改革宗在三位一體教義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