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合法大麻: 印度核武之路 七:三重门*之佛爷笑了(上)
送交者: 合法大麻 2012年02月02日23:52:07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印度核武之路 七:三重门*之佛爷笑了(上)

早在中印边境战争之前,对于中国核武研发的飞速发展,巴哈巴已经感到深深的不安,
也让他更坚定了印度发展核武的决心。62年九月在巴哈巴的恳求下,尼赫鲁修正了印度
原子能法案,抹去了和平利用的部分,加入了核能与国家安全的保证,从立法上确定了
政府对核物资,核技术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相关的保密责任。

印度战败后没几天,以民族主义起家的印度人民党12月在议会提交了要求发展核武的
议案;巴哈巴也在台下策动舆论攻势,甚至要求尼赫鲁授权他在中印西段争议边界上
进行核试验。只是由于战后混乱的政治局面和尼赫鲁日渐式微的影响力,同时鉴于
战争中暴露的印军通信,武器低劣的问题急于解决,巴哈巴的核武诉求没能实现,
精力只好放在了新的武器研究院,实验室的建立上。

64年5月27日尼赫鲁去世,印度政坛开始了新一轮的混乱,当时的文官政府神经过敏,
当大批军官准备前往德里吊唁时,谣言顿起,以为要发生兵变,不得不阻止军官们进入
德里。经过一番宫廷权谋混战,一位名叫夏斯锤(Lal Bahadur Shastri)的矮个子继任总理。

 

老夏平民出身,是位和平主义者,坚决反对发展核武,自然这让巴哈巴大为不满。此时
巴哈巴是显赫的公众人物,利用他的光环和影响力,加强公众对核武的支持,同时向
老夏施加政治压力。正在胶着之际,中国人帮了巴哈巴大忙 ---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的核装置在新疆试爆成功。

不用说印度,世界都震动了,后来解密的文件显示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虽然事先知道
中国研发核武的速度不慢,得到核爆消息还是十分震惊,有些不知所措。印度的反映
可想而知,印度人民又恨又怒,鸡飞狗跳。老夏开始还扛着,死不认错,巴哈巴这时
走上前台,10月24日在印度广播电台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也是他对印度人民最后的
公开演讲):
。。。
atomic weapons give a State possessing them in adequate numbers a deterrent power
against attack from a much stronger State
。。。
比较令人发指的是巴哈巴在演讲中忽悠纯真的印度人民开发核武很便宜,他的计算显示:

"a stockpile of some 50 atomic bombs would cost under $21 million and a stockpile of
50 two-megaton hydrogen bombs something of the order of $31.5 million "

可以说把million换成billion都不够。我这拥核派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哎,这时的老巴已经
蜕化(进化?)为纯粹的印度神人了。

不管怎样,在印度,老巴就是绝对的科学权威,老巴的演讲激起千重浪,向老夏拍去。。。
11月23,24两天印度议会就核武问题展开大辩论,政客和科学家辩论物理不是找死吗,
终于老夏服软了,在总结发言上说:兄弟和老巴同志真诚交换了意见,我们一致同意
印度必须独立自主发展“peaceful nuclear explosive”,这是老巴的心愿,也是兄弟的心愿。

啥叫peaceful nuclear explosive(PNE)?
从美国来的。美国五六十年代有一个忽悠人的“铸剑为犁”项目,说白了就是用核
超级炸药土工作业,一位专家说过: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eaceful nuclear explosive and a bomb are the tail fins."

PNE和核弹的区别就是一个用来移山填海,一个用来斩尽杀绝。对于老夏和印度政府
的区别就是PNE与和平主义红旗不矛盾,也不会因此受到经济制裁(当时的印度经济
每况愈下)。不得不佩服老夏和老巴,政客和科学家一联合,没有解决不了的。
老话讲:想当xx还要立牌坊。全占着。

发展核武大方向定下来,自力更生的口号响彻云霄,具体实施上和印度愤青们想像的相反,
巴哈巴首先想到的是拿来主义 --- 寻求外援。别看对外满嘴跑骆驼,老巴心里明镜似的:
虽然两大必要的核设施 --- CIRUS反应堆,凤凰钚处理厂建成并运行,助长的拔苗活下来
一定出问题。CIRUS自从临界后一直运行不正常,运行功率婉转起伏,直到63年10月
16日才首次达到满功率,而这时印度国产的燃料棒基本不过关。同样凤凰厂等到64年中
才接收到第一批乏燃料,工作量只在设计产能的百分之几,还发生了两次爆炸。1965年
1月22日算是正式剪彩,直到69年印度才搜集了制造一枚核爆装置所需的钚(~10kg)。

(中国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科学传统的培养,科学作风的训练不是能速成的,
但是当时的军事体制起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中国的钚生产也是一波三折:
美国判断中国核武发展速度的参数之一是钚239的产量。由于钚的生产比铀的富集要
“容易得多”,美国人认为中国应该走钚弹的路子。情报部门的高空侦察也就集中在
西北苏联援建的唯一一个能生产钚的石墨反应堆上:从施工进展,冒烟程度,卡车数量
等等判断中国的石墨堆没有达到满功率,在65年之前生产不出足够数量的钚。事实和
分析的差不多,这个堆是为生产钚而建造的,运行有很大问题。可是中国有很多美国
想都不敢想得土办法,缓解了一些。而且一开始中国就是双管齐下,铀和钚的生产同时
进行。所以美国人得知596是铀弹时震惊的不是核武,而是中国的决心和神速发展的
工业能力,真真假假的挺吓人。)

为了国家民族,老巴飞到华盛顿与美国核委会,国务院,国防部军方接触,希望获得现成的
核武器,尤其是上面说的铸剑为犁核爆装置。同时也希望美国提供核武器设计图纸,
老巴煽乎美国人说:

我们印度如果认真的努一把,说真的,18个月能造出核爆装置,你们如果给我们图纸,
不玩虚的,6个月准成。。。

要说老美的官僚和文明古国的精英比,还真是实心眼,由于红色中国核爆的冲击波,
国防部,国务院出于反共考虑,都不反对核武输出印度,甚至准备对印度科学家,
军队进行培训。核委会也差点松口,准备提供铸剑为犁核爆装置。就在老巴忽悠史
画上完美句号之时,1965年1月21日约翰逊总统收到了一份核扩散历史上地标性的
文件 --- 吉尔帕特里克报告(the Gilpatric Committee report),让老巴的美梦成空。

 
吉尔帕特里克

吉尔帕特里克是耶鲁毕业的大律师,金融家,很有战略眼光,美国精英里的精英。
曾经辅佐艾克,肯尼迪。作为国防部的执行安全顾问,古巴危机时和麦克纳马拉为阻止
军队里战争狂人们无谓的挑衅,制定有力有理有节的斗争策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中国的核爆,北约,民主国家这边要分享核武的呼声四起,尤其是战斗在第一线的
西德,日本,印度。为此总统授权给老吉组织一个委员会,请几位大老(例如杜勒斯)
论证一下。在老吉的折冲下,为了美国的利益,需要降低美苏的敌意,也为了中美关系
解冻铺垫,报告的结论是坚决的反对核扩散,首次把禁止核扩散的重要性放在了意识
形态斗争,国家经济利益之上。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核扩散途径,国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解决方案:从劝阻,威吓,制裁到军事打击。

报告的中心思想:
Preventing the further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is clearly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
the United States must, as a matter of great urgency, substantially increase the scope
 and intensity of our efforts if we are to have any hope of success. Necessarily, these
efforts must be of three kinds:
(a) negotiation of formal multilateral agreements;
 (b) the application of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nations considering nuclear weapons acquisition…
 © examples by our own policies and actions.

报告中关于印度是这样说的:
Although one might be tempted to accept Indian or Japanese nuclear weapons to counterbalance
those of China, we do not believe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would or could be stopped there.
An Indian or Japanese decision to build nuclear weapons would probably produce a chain reaction
of similar decisions…

这一报告从此成为美国核扩散政策的基石,直到今天对付朝鲜,伊朗都以此为准绳。

老吉报告虽然圈子里影响深远,公众场合老吉并没有因此出名,老吉骤的大名是因为
80年代纽约公开拍卖杰奎琳肯尼迪写给他的情书:

"I hope you know all you were and are and will ever be to me. With my love, J."

老美一直以为肯尼迪花花肠子多,这回大挖杰奎琳情史,发现不管有没有丈夫或者
哪个丈夫,美国妇女的偶像杰奎琳也没闲着。这下子才子佳人多角恋爱的戏码让美国
人民狠狠地开了眼。

 
看着很纯,很淑女吧,都tm假的!



不感叹佳人了,还是感叹老梆菜吧。 老巴乘兴而来,空手而归,靠人不如靠己,
65年4月5日老夏正式批准老巴开始核武研发,老巴选择了拉贾(Raja Ramanna)
为总负责人。准备开练。

 

老巴不知道的是印度这边冲着中国的一系列高调动作让巴基斯坦忧心不已,担心印度
一旦掌握核武,巴基斯坦将永无宁日。这样巴基斯坦不得不启动相应的核武计划,
南亚的核武竞赛从此开始。同时自从和美国结盟,与中国修好,美援中援一堆,
军事力量大增,巴基斯坦信心膨胀,高估自己;再加上印军在中印战争中的可悲表现,
使巴基斯坦进一步低估印军,认为收复失地的机会来了,于是就加强了对克什米尔的
渗透,局势一步步恶化,还没等拉贾搭班子呢,形势变了 --- 第二次印巴战争开打。

 

这次战争从克什米尔开始,从4月打到9月,西线的印巴边界上(那会还有东巴)海陆空
一起上,还是有许多看点的,实在不能再展开了(后面还有第三次印巴战争呢,更精彩),
总之结果是打了半天基本平手。印度这边由于中印战争吸取了一些教训,比如通讯,后勤,
武器更新,打得很不错,还用了声东击西,围魏救赵之类的战术,如果没有中国几次威胁
出兵,巴基斯坦不一定撑得住。最后在各方压力下9月23日正式休战,印度不得不和
巴基斯坦和谈,经过几个月唇枪舌剑,老夏不顾印度国内强烈的反对浪潮,66年1月10日
和阿尤布汗在前苏联的塔什干签订了停战协定。

次日凌晨老夏在塔什干住所戏剧性的“心脏病发作”暴毙。印度举国震惊。

老夏的离去让人措手不及,印度政坛再次动荡。印度的政客们手忙脚乱的又是一番内斗,
为了平衡各方人士,也为了借助尼赫鲁的名声,国大党的大老们推举了英迪拉。甘地
(Indira Gandhi)为新的总理。66年1月24日英迪拉宣誓就职。

也就是同一天,成了印度核工史上最悲恸的一天,我们亲爱的主人公,印度科学界的巨擘
巴哈巴乘坐飞机赶往维也纳参加IAEA的会议,飞机撞在了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上,
巴哈巴不幸殒命身亡(也完成了本系列的历史使命)。

巴哈巴为印度打拼出来了庞大的核工体系,制定了核武发展方针,而且由于他和尼赫鲁的
特殊关系,造就了印度独一无二的核政策:核武有关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牢牢的掌握在
核能负责人和总理的私人手中,而本应是核武的拥有者的议会和军方却排除在外。
这样的不良后果之一就是核武的发展完全看领导的个人好恶而不受约束。也加剧了内部的
拥护和反对核武的斗争。

作为印度核能事业的灵魂,保护伞和领路人,塔塔三世在巴哈巴的追思中是这样定义他的:

"Scientist, engineer, master-builder and administrator, steeped in humanities, in art and music,
Homi was a truly complete man".

 
缅怀帅哥巴哈巴同志


----------------------------------------------------------------------------------------------------------
核武计划不得不在政府动荡和巴哈巴去世的双重打击下暂停,核工事业所代表的巨大的政治,
经济利益也引起各方面的垂涎,巴哈巴尸骨未寒,相应的权力争夺已经开始。

66年不仅中国,世界人民也是斗个不停,真是斗争的好年月。印度从上而下,里里外外
斗得不亦乐乎。政府里在老梆菜们看来,小英不过是个政治花瓶,走走过场,在混乱
时刻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用几天就该换人了。

 
1966年的英迪拉甘地

 
晚年的英迪拉甘地

我不知有没有类似的警句,意思是小看女人的都没有好下场。英迪拉甘地不仅不是
花瓶,还是个超级的女强人,在她笼罩的20年里,对内印度的民生,教育普及,
医疗卫生,军事工业真正的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印度热爱民主的有识之士对她
恨得咬牙切齿,因为她是印度历史上唯一一位解散国会,宣布全国紧急状态的总理,
也是印度最庞大最有效的特务组织Research and Analysis Wing(RAW)的奠基人。
对外在边界上稳定了与中国的关系,同时肢解了巴基斯坦,国际上转向苏联,获得
大量援助,与美国斗而不破,被尼克松称为“狐狸一样狡诈的女人”。从她“训政”
开始,印度的内政外交,被她耍得团团转,不论老梆菜还是嫩草,都被她吃的死死的。

66年的英迪拉毕竟势单力薄,巴哈巴的突然离去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从政治上
考虑,为了获得有力的支持,核能领导人的职位作为酬佣,给了出价最高的人,
这位就是维克拉姆(Vikram Sarabhai),不仅是核工的掌门人,还是未来印度航天和
空间科学之父。

 

维克的身世背景简直就是巴哈巴的翻版,如果展开讲就是印度航天之路系列了,再划拉
十集没问题。这里简介一下:
维克出身于一个耆那教(Jain)大家庭,耆那教也是一古老宗教,和佛教有些类似,
也是公元前6世纪某王子厌倦红尘,悲天悯人开发出来的,做善事,不杀生,教义
很深奥,有些类似瑜伽和佛学的混搭,不下一番功夫搞不明白。不过耆那教的庙是我
在印度见过最美的,信教的人也不骚扰你,感觉是大大的良民。

 
Jain Temple

维克能得到这个核能领导人的位子,不仅因为本身是优秀的科学家,英迪拉的发小,
更主要的是他身后家族坚实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力量。维克家是塔塔一级的巨富,
交游甚广,什么甘地,泰戈尔,老少尼赫鲁都是座上客。在印度的政治,经济圈子里
人脉很深。

维克也是剑桥毕业,在班加罗尔授业于拉曼,研究宇宙射线;印度独立后靠着
雄厚的家资在老家艾哈迈达巴德建立了Physical Research Lab, 从事空间科学的研究,
与巴哈巴,尼赫鲁相往来,从此成为一方学霸。学术,仕途当然比巴哈巴差了一节,
不过有一点比巴哈巴强:巴哈巴耍了一辈子光棍,维克42年娶了印度舞蹈第一人,
玛蕊娜(Mrinalini Sarabhai)

 

玛蕊娜的一生也能写一本书,出身名门,父亲是哈佛毕业的大律师,母亲是甘地的
女徒弟,姐姐是玻色的印度人民解放军里“红灯照”的指挥官。玛蕊娜小时候瑞士
长大,受到基本的舞蹈训练,青年时代来到泰戈尔的身边学习印度传统音乐舞蹈,
后又远赴美国学习现代舞,再回到印度拜在某著名Guru门下修炼印度古典舞,最终
融汇贯通,相当了得。

 
演出后受到尼赫鲁的追捧。

历史曾多次证明,理工男和艺术女在一起一般没有好下场,维克,玛蕊娜这两位
才子才女的结合也不例外,婚后生活很不幸福,造就了两个工作狂,维克全身心投入
到科学中,接管核能部门让他求之不得,欣然走马上任。

可是维克不是巴哈巴这一条线的,甚至不是核科学家,如果维克萧规曹随,按照巴哈巴
的既定方针办,大家可能也还过得去。可是让核科学家们不能接受的是,由于信仰
和政治理念,核能部的负责人维克坚定的反对发展核武!66年6月维克下令停止一切
有关核武研发的活动并没收现有的相关资料。这些倒行逆施自然引起巴哈巴嫡系们的
强烈反弹,以拉贾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科学家团体,一方面公开给维克拆台,一方面
秘密的在孟买的核能研究院(现在改名叫巴哈巴核能研究中心BARC)继续进行PNE的
研究试验,苦撑待变。维克低估了核科学家们的决心,并没有穷追不舍,而是把精力
转移到他的最爱 --- 空间科学,卫星,火箭的研制上。

这一次又是中国帮了印度的核科学家,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马兰核试验基地上空
成功地试爆了当量为3。3百万吨的热核炸弹(是可以实战的热核武器,不是试验的
热核装置,以后会说到这里的区别很大)。如果说64年的核爆至少一半要归功于苏联的
援建,不到三年就开发完成的热核武器100%是中国人自己干的,这个不是一般的牛。
也是67年由于文化革命的热情高涨,西藏军区大规模调动部队,让印度误以为中国
磨刀霍霍,双方发生了大规模冲突,印方死了上百人。在此之前英迪拉对核武还没有
什么感性的认识,对维克基本是言听计从,突然之间核威慑近在眼前,领导受到了
强烈的刺激。维克的和平主义论调立刻显得多么的幼稚可笑。英迪拉本来就不是善男信女,
亲自过问核武的研发,明确告诉维克不得过问与核武有关的任何问题,关心火箭就行了。
自此以后拉贾直接对英迪拉汇报。

这下巴哈巴嫡系们扬眉吐气,核武的研发在领导的关怀下终于走上了正轨。



*注:第一重门:核武器(nuclear weapon),
         第二重门:聚变加强型核武器(Fusion boost fission weapon)
         第三重门:热核武器(Thermal nuclear weapon)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紫荆棘鸟 : 万维群英谱 12):军峰山之
2011: 大家同乐, 这个春晚信号很流畅。
2010: 怎么才能让你们明白呢?
2010: 我说句公道话:
2009: 麻衣神道: 老桑网球轶事
2009: 云易: 泪洒墨尔本 --- 我看费德勒再次
2008: 评一下NBA全明星阵容
2008: 普鲁图和月亮(不上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