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关于读书
送交者: 伯渔 2021年03月08日07:12:27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一辈子先读书后教书,仔细想想,对于读书这件事情,也只有一点点认识。我说不出太多的理论,所以只能聊聊自己的一些体会。

我念初中时,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当时的班主任老师总是打电话向我的父亲“告状”,但是这种抱怨到了他那里便统统被“沒收”,所以我一直都不知道班主任对我的不满。在学校里甚至课堂上仍是我行我素,尽心地玩耍。毎天下午放学后,总要与几个好朋友在学校操场里玩到天黑才回家。初中毕业前,父亲给我的压力仅是一句话:“如果考不上高中,送你到乡下去放牛”。我的祖上是浙江的乡村,那里种水稻,耕牛是当时主要的工具和劳动力。农民往往把养牛的事情交给小孩去做,这些孩子就是戏剧或小说中的牧童,好象很浪漫,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件辛苦的工作。直到我考进大学以后,父亲才向我说出当时初中班主任经常打电话给他的故事,他说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收到她的抱怨,这真使我大吃一惊,才知道自己那时侯是多么不上进。后来我有幸升入高中,并且住到学校里去了。在新环境里对学习和生活都很不适应,不理解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作业也常常不能独自完成。父亲当时反来复去就是一句话:“你要注意学习方法”。

我第一次体会学习方法是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为了做一道物理习题,我绞尽脑汁仍做不出来,便请教了一位同学。他告诉我,你列一个方程就容易解了。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当时我还停留在用算术方法解题的水平,所以困难重重。父亲的话“注意学习方法” 随后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当时班里有一位同学,大家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摘勾”,这是上海话,意思就是对勾。这个绰号的来源是他的作业和考卷上永远都是一个对勾,从来不会有叉。我开始注意他是怎么学习的。发现他总是将下一课要学的内容自己先看一遍,在上过课后再复习一下。这启发了我,许多课本上的内容是可以自学,上课的时候只需注意自己还不懂的那一部分内容,老师是怎么把它讲解清楚的,从此我自学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由于参加市的航空模型比赛,高二时有近一个学期没有去上课,但须参加期末考试,结果仍然毎门功课都得到满分。渐渐地,我的学习成绩变成名列前茅。

考入大学以后,我们课程是比较繁重的,当时一般同学往往每周需要七十二小时才能完成学习任务,那时候我们一周是六天上课,所以毎天平均(包括上课)需要有十二小时花在学习上。父亲见我每个周末回去总是在看书,他还是不断提醒我:“不要死用功,要改进方法”。由于初步有了一套自学的方法,我通常每周还有多余的半天时间去专业实验室做额外的实验。

那么读书读得好究竟有什么决窍?我以为首先要知道一个评价的标准。例如在那个诗词大会里,主要是比赛对诗词的记忆能力,现在的语文教学多数便是如此。而在学校里的考试,尤其是数理化学科的考试中,那主要是测试学生的解题能力,还有一些题目则是侧重于考查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我想只有了解了这些评价的标准,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且取得较好的成绩。与此相反,如果用记忆诗词的方法,去学习数理化,那肯定不能取得好成绩。同样,有很强解题能力的人,也不一定能流畅地背诵诗词。

 

每个人离开学校之后,自学成为获得新的知识的主要手段,所以读书的成效便更加与各人的自学能力有关了。我的体会是:自学能力就是一种把读到的东西联系起来的能力。如果你仅仅是把读到的每一页每一个片段理解了并且记住了,那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如果你能把一本书的前前后后看成是一个故事,甚至把几本书里的事情都放在一条线索中,我以为那才是真的读通了。我们在培养研究生的时候,一定要他们做一篇文献综述,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整理清楚所要研究的领域目前大家认识到了一个什么程度,进而再可以想到还有什么沒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用什么办法可以作进一步的研究。所以其实是在训练他们的一个读书的方法。用一个成语,就是要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但是,我以为读书读到融会贯通仍然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质疑已有的知识。这种质疑的方法,可以使得读书读得更加深透。这样的方法对于做研究工作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只有发现目前工作的不足,才能进一步去加以突破。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我在教研究生时希望他们学习质疑文献中的方法和结论,於是有一位学生把文献里的有关段落逐字逐句抄彔了下来,再在每一句后面加上一个问号,便算是完成了他的作业。这样一种懒惰的办法,是学不会任何东西的。质疑应该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需要在全面掌握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分析出它们所存在的缺䧟和矛盾。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精神,大概也是来源于此。

 

我做了一辈子科研工作,所以谈如何读书的问题,也是从这一个角度出发。不可否认,读书的好处,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不敢在这个方面多写下去,因为有大师培根的名著在先,我把它附在下面,以飨读者。

培根的文章,老成炼达;王佐良的译文,信达雅兼备。读者如果看了我以上叙述,对读书一事感觉有趣,那不妨以培根的《论读书》作为你读书的新的开始吧!

 

培根 《论读书》

王佐良译

 

读书者,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羨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呑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𣈱,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滾球利睪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腸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0%(0)
0%(0)
  以前只会念书,30以后才开始读书,40以后开始糟蹋书。  /无内容 - 贺兰平涛 03/08/21 (149)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重帖:中国人,今夜抬头向上看。。。
2020: 新冠病毒席卷全球,WHO吃人嘴软,名声
2019: 隔壁的牛乐真是贱到家了。
2019: 尽管受尽嘲笑,我还是要说, 大家要把
2018: 版主,网管,请关注此坛精神病人土鸡!
2018: 请求网管和版主封掉LESSON
2017: 这个有点意思
2017: 第二次抗美援朝一旦开始,老美必败。
2016: 中国电影落后。可以说从来没有太好的
2016: 看看真正的高大全: 大孙子, 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