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原志:庚子年帶給我的挑戰(徵文)
送交者: 萬維2020年徵文 2021年03月31日12:36:01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雖然2020年是我這一生中經歷過的第二個庚子年,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庚子年對我個人生活會有什麼重大影響。第一個庚子年我還是個小孩,所有的記憶只有一個字,餓,餓得發昏。可是那時候誰不餓呀?!

  到了2020年這個庚子年,我已年近古稀,生活安逸如一汪池水,平靜無波。即使病毒來勢洶洶,把整個世界攪得天地翻覆,哀鴻遍野,我也自恃身體沒有基礎病,無需太大恐懼。只是,我的職業生涯面臨了一個挑戰。

  哦,先交代一下,我是一個尚未完全退休的中文教師。我在大多倫多地區兩個教育局的國際部教中文,因為太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所以到了退休年齡仍然不捨得全退,只是辭掉了其中一個教育局的職位,保留了另一個教育局的職位,算Part time的工作。

  教師這個職業,是我在祖籍國除了當農民以外做過的唯一職業,也是我一輩子熱愛的情懷。當年我在十年浩劫期間讀了高中,畢業後只有回鄉務農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這一條路。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被村裡的小學校長和生產隊長一起推薦當了代課老師,從此脫離了在泥巴里摸爬滾打的日子,一直代到上了大學,所以我無比珍惜和熱愛這份來之不易的臨時工。從小學代課教師到大學教師,一路走來,一路學習,付出了心血,也收穫了成績。我不光醉心於講台上傳播知識,指點江山的成就感,更喜歡站在講台上掠過講台下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時,從心底迸發出的那份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感。

  來到加拿大後,又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當上了中文教師。那是二十多前年我們家剛從溫哥華搬到多倫多的時候,在為小女聯繫學校時,偶然聽說多倫多教育局屬下的很多學校開設了中文班,條件是只要有21個家長簽名的申請信便會得到批准。我為能在異國他鄉給予我們的後代學習祖先悠久的文化和語言文字的機會感到欣喜若狂。我和另一位同樣熱心的家長一塊兒牽頭,冒着霏霏雨雪分頭走家串戶收集簽名。當最後一位家長簽字完畢,已是午夜時分,從嚴寒的街頭放眼望去,整個多倫多籠罩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下,沒被籠罩的是我這顆過於樂觀和理想化的殷切之心。

  經過家長們的努力,小女的中文班雖然如期開課,效果卻是差強人意。隨着老師走馬燈似的換,孩子們也在繁體字和簡體字之間不停地轉換徘徊,一學期下來能認識的字不外乎“人,大,小,上,下,多,少”幾個字而已。發下來的家庭作業有時“慘不忍睹”,別字錯字時常現身。家長們議論紛紛,放棄或退學之聲不絕於耳。

  眼看着好不容易爭取來的中文班面臨關班的危機,我不由得心急如焚,一方面繼續向校長反映,一方面竭力勸說挽留家長。忽然有個家長問我:“為什麼你自己不去當中文老師?”

  雖然這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問題和建議,但在這場危機關頭來自家長的發問,卻促使我重新進行了一次認真的考慮。不錯,我熱愛教師這個職業。然而,之前我卻遲遲沒有跨出申請這一步,歸根結底源於自信心不足。首先因為我本人不是科班中文系或相關文科專業出身,其次是怕帶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話遭人詬病。

  好在有家長朋友們的多方鼓勵與肯定,認為本人做事認真負責的特點,以及對中文的熱愛和素養足以彌補短處,於是我向相鄰的兩個教育局投出了申請。經過一系列面試和筆試,我先後獲得兩個教育局國際語言部的錄用,從此走上了海外教中文之路。

  能夠重拾教鞭,登上教師的講台,我既興奮又忐忑,緊張的心情不亞於四十多年前在田間幹活時被生產隊長通知去當代課老師的情景,甚至比當年在大學裡第一次上台講課還緊張。因為我深知,在國外教一群被父母逼來學中文的孩子跟教一班渴望學習文化知識走出農村的孩子沒有可比性,難度和挑戰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

  我的第一個班是五六年級的學生,第二個班是七八年級的學生。他們中既有零起點,一個字不識,一句話也聽不懂的洋學生或土生華裔後代,也有剛移民過來,第一次見面就考我知不知道初唐四傑是誰的學生。因此剛開始兩年,我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既擔心才疏學淺誤人子弟,也生怕一不留神會被學生考倒鬧出笑話,以致被家長投訴。所以每堂課我都到處查找資料,從各方面尋覓信息,篩選合適素材,認真備課,反覆練習,準備好幾套教案以應對各種可能的情況,當然,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喜歡上我的中文課。

  理學家朱熹曾經說過:“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為了激發學生學習中文的熱情和興趣,併兼顧西方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 Centred)的教學理念,我設計了幾十個與學習漢字,詞語表達有關的課堂遊戲,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增加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寓教於樂,快樂學中文的教學境界。每年的期末匯報演出,我會根據學生的中文程度親自編寫節目。我的詩歌朗誦“中國之最”被家長譽為當晚最高水平的節目,集體相聲“猜謎語”捕獲了全場最多的笑聲。

  除了課堂遊戲,我還編了二十幾套融入中國歷史文化地理常識的趣味中文課外參考習題,目的是給家長提供一個親子機會,讓他們參與到子女的中文學習中來。我希望用這些習題營造出一個溫馨的畫面:也許是晚飯後,也許是周末的早晨,父母和子女一塊兒坐在舒適的沙發上其樂融融地討論和答題。

  這些題目果真受到家長的歡迎和讚賞,偶爾因期中考試沒有印發,有的家長還特地前來索取。他們殷切的眼神,感激的目光,總是讓我萌生不可辜負之責任感。尤其作為曾經的家長,我更能從心底里體會和理解他們的期望,這種期望一直是我精心備課,努力成為受學生們歡迎的中文老師的動力。曾經有過好幾次學生從我的班級升到更高班後依然跑來要求繼續呆在我的班裡上課。還有個學生家搬到隔壁城市,本來已經轉到當地的中文學校上課,兩周后竟然退學讓家長驅車十公里重新回到我的班上課。

  家長的信任和學生的歡迎增強了我的自信心,同時也提醒我,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想給學生一桶水,自己必須長流水。因此我像一塊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着,學習着,舉凡一切能提高自身中文專業知識和教師素養的機會我都不放過。不論是教育局舉辦的培訓課,還是兩岸三地專家學者來加講學的研習班我都一場不拉地參加,多年來各種證書收穫了一大摞。我還把參加“海外華文教育教案比賽”當作對自己十年磨一劍的測驗,從2013年起至今舉辦的兩屆比賽我都認真參與,並在首屆教案比賽中獲得三等獎,第二屆教案比賽中獲得二等獎。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對一個教師來說,最大的喜悅莫過於學生的進步了。我的學生們除了在各種報刊學中文專欄發表了不計其數的習作外,還參加各種比賽並獲獎。無論是海外華裔青少年作文比賽,中華文化常識比賽,還是熊貓杯演講比賽,青少年學藝比賽,他們都都獲得不俗成績,甚至多次斬獲過最高獎。作為指導教師,我也生貴師榮,沾了學生許多光,不止一次獲獎。

  翻開這些印刷精美的獲獎證書,映入眼帘的卻是另外一些特殊的“獎狀”。看,這張畫了一個揚起右手做再見姿勢的大長腿女生,邊上寫着:“老師,我會想念您!祝您有個愉快的夏天!我愛您!” 這是六年級班上的一個CBC(土生加拿大華人)女生親手做的。她在期末最後一節課的最後一刻,眼含淚花給了我一個告別的擁抱,再塞給我這張“獎狀”。一句“老師,我會想念您!我愛您!”像一顆裹着蜜糖的子彈,瞬間擊中我最柔軟的內心深處,讓我的眼睛一片模糊。這是除了家人以外我聽過的最親切,最甜蜜,也是最深情的告白。這張“獎狀”像一道燭光,多年來時時點亮我的歲月!

Capture.PNG

Capture.PNG

  還有這張做成四角形的綠色小紙卡,每個小四角形里都寫了一句英語,或畫了一個愛心:“謝謝你當我們的老師Thank you for being our teacher”“最好的中文老師Best Mandarin teacher ever”“真棒Awesome”“Nice+愛心”這是一個活潑好動,經常製造麻煩的四年級歐洲裔女生給我做的紙卡。為了給她量身定做一堂能吸引她專心學習的教案,我常常費盡了心思。可是這個外表看起來沒心沒肺,大大咧咧,不太努力學習的女生,裡頭卻住了一顆感恩又細膩的內心。這張別具一格的紙卡,像一盆炭火,溫暖了多少個寒冷的冬日!

  雖然這一張張“獎狀”只是一些普通的紙張做成的,但在我心裡卻重若千斤,它們比印刷精美的獎狀還寶貴。因為它們寄託着孩子們最真誠,最純潔的心意和情感。對我來說,這樣的心意堪比汪倫,這樣的情感深過千尺桃花潭水!能夠得到學生這樣發自內心的愛戴,是我職業生涯里最大的幸福和快樂。因此,我一直珍藏着這些“獎狀”,它們陪伴着我,激勵着我,讓我在海外教中文的路上,不論是做一隻吐絲的春蠶,還是當一支燃燒的蠟炬,我都“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於是,一年又一年,一個班又一個班,我就這樣苦樂參半,不知疲倦,更不知老之將至地教着,直到2020年庚子之疫。那如晴天霹靂般的封城令,把學生通通禁錮在家裡,於是教育局決定國際語言部也要跟日校一樣給學生上網課。

  每個教師都接到一份正式通知,要求先上一系列網上培訓課程,過關了才能給學生上課。現學現賣,對我這樣的高齡老教師,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尤其當聽說日校的網課出了不少狀況,更是感到無比緊張,壓力山大。

  差不多同一個時間教育局又發來一封信,徵詢是否繼續上課還是要請假。由於加拿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應對疫情的緊急救助項目,如果我們不想繼續上課,可以請假停職然後去申請救助項目中的一項失業保險,每星期可以領到五百塊錢的救助金。一些對網課缺乏信心,或不想接受挑戰的同行,趁機就決定請假了。雖然拿着錢宅家休養生息的重大利好曾讓我有過片刻猶豫,可最終還是決定接受挑戰。

  記得英國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給他自己寫的墓志銘嗎?“他從未長大,他從未停止生長”。那麼聰明有智慧的人都感到自己從未長大成熟,希望擁有探索世界的童心。對我等普通人來說,想跟上時代的步伐,更需要學無止境的精神,何況活到老學到老本是我的人生信條之一,哪能輕言引退,給晚年留下遺憾?

  上網課的挑戰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電腦操作程序(步驟),另一個是應用軟件編寫網上教材。電腦操作程序屬於技術問題,現在熟練了覺得很簡單,可是剛開始操作時,大家個個手忙腳亂。我們既要用谷歌會議)(Google Meet)跟學生在網上面對面上課,同時還要開通一個谷歌教室Google Classroom)布置作業,批改作業,跟學生互動。碰到網絡不暢,谷歌會議有時突然斷網,甚至教育局網絡宕機,學生一下子進不來課堂,或進來了卻找不到原來的網上鏈接,整個系統就亂成一鍋粥。由於大家都是邊學邊教,缺乏經驗,遇到突發情況,頓時手足無措。此時深感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比起電腦操作程序,應用軟件編寫教材設計作業,更是費心費力費時。傳統的紙本教材和作業本都用不上了,必須重新按照谷歌應用軟件,諸如線上白板(Jamboard),幻燈片(Slides),閃卡(Flash cards),等等,編出適合網上使用的教材和網上作業。

  教學內容則要求契合教育局每個月給定的主題,還有當前的抗疫防疫措施,形式上必須生動活潑多元有創意,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要讓家長滿意,因為他(她)們就在邊上“垂簾聽政”,幾乎每一個電腦屏幕後面都有一雙火眼金睛盯着,也要讓隨時隨地點擊進入課堂聽課視察的教育局主管官員滿意和放心。他們儼然都是我們的“婆婆”,我們就是唐朝詩人王建筆下那初入廚房洗手做羹湯的“新媳婦”。因此必須請一兩個關係密切的同事先到模擬課堂客串一下“小姑”,嘗嘗“新媳婦”們精心烹製的“羹湯”。

  總算苦心人天不負。雖因老眼昏花,慢手慢腳而缺乏自信,但我絞盡腦汁端出的幾種“羹湯(教案)”,都獲得“婆婆”和“小姑”的青睞,尤其是趣味中文作業這一類型,如給漢字加減筆劃,漢字換偏旁部首接龍,猜詩句,猜成語,猜字謎,還有腦筋急轉彎等,在六年級至八年級學生中廣受歡迎,有些內容還被家長做成微信版在朋友圈傳閱。

  我很慶幸當初選擇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庚子年挑戰。雖然這個挑戰與工作在疫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所面臨的生死挑戰不可同日而語,也無法與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出兵大清,以及1960年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這三個庚子年給百姓帶來的災難相提並論,但我畢竟在能力所及之內盡了最大的努力,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我在中華文化的書山上以勤為徑蹣跚前行,我在倉頡創造的方塊字海洋里用愛作舟奮力競渡,我知道我永遠攀登不到高峰,可能我也始終到達不了彼岸,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漢語言文字浩瀚繁複,意蘊無窮。但是,我的精神世界卻因為學習而變得更加寬廣和充實,我平凡的人生也因為曾經努力地接受挑戰而富有意義。此生無憾。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中共的高乾子弟裡面,陳小魯不錯,能為
2020: 幾個鳥人,以為穿上洋皮就是洋大人了,
2019: 國家與社會---兼批隨便所引用的一篇博
2019: 看到有人在五味扯阿育王,我想補充一下
2018: 我又一次在國內辦事我出示護照,小姑娘
2018: 在國內吃東西。
2017: Cocoa:和盒子兄聊聊鄧麗君
2017: 匣老們,鄧麗君這個古詩詞系列你們看過
2016: 滿漢一家。漢中有滿,滿中有漢。
2016: 草草結尾的新水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