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馬上識英雄
送交者: 李公尚 2021年04月04日14:02:02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馬上識英雄

 

李公尚

多年前,在英國普利茅斯(Plymouth)的一個小酒館裡,一位退休的老船長向我講他“過去的美好時光”,說到春風得意處,他用渾濁的眼睛看着我,雙手撫摸着面前桌上的酒杯,順口吟了一首古老的英格蘭民謠,然後愜意地向我眨眨眼。我把他吟過的民謠重複了一遍,他莫名其妙地開懷大笑起來。那情景讓我深深地記住了這首民謠:

Step on my horse to ride,

Conquer the world with pride.

The mare hissed under my thigh,

Mild and submissive in my life.

後來每當我想起這段民謠,就不經意地低吟淺唱,但卻始終不解其中的風情。我把這首民謠翻譯成中文,試圖加深理解:

跨上我親愛的駿馬,

滿懷豪情征服天下。

駿馬在我身下嘶鳴,

溫柔恭順伴我生涯。

但仍覺得我對這首民謠的理解是隔窗看花。直到有一天,我在巴黎和一位研究中國文化的意大利朋友在一起時,又不經意地吟誦起這首民謠,她聽到後詭秘地笑起來,然後沖我眨眨眼,說:在意大利,也有一首意同詞別的民謠,流傳了幾個世紀,深得男人們的歡心。說着她用意大利語和法語分別吟詠了一遍她說的那首民謠,吟罷察言觀色地看着我,見我沒有感應,於是拿過一張餐巾紙,一邊思索,一邊認真地把這首意大利民謠翻譯成英文給我看:

Horse riding shows majesty

Master revels in a dear pony

Mare in estrus long neigh

Smug under me night and day

我無從得知她把這首意大利民謠翻譯成英語後是否達意,但讀來琅琅上口,頗有詩歌的韻味,於是對她說這首意大利民謠看上去似乎比那首英格蘭民謠更強調人與馬的關係,她聽了後說:“這樣吧,你把這首我翻譯成英文的民謠再翻譯成中文,看能不能理解其中的風情。”於是我也在一張餐巾紙上邊思索邊譯給她看:

馬上展雄風

駿馬長嘶鳴

主人馭良駒

胯下生豪情

她看後點點頭笑着說:“你譯得很有中國詩的古風,倒也別有韻味,但似乎你仍然沒有理解這首民謠的內涵。我猜這大概就是東西方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了。”她的話讓我有些不甘心,試着要解釋,她托物引類地問我:“你見過女人騎馬和男人騎馬的姿勢有什麼不同嗎?我是指在歐洲,在英國、法國或者意大利,你知道有什麼不同嗎?”我想了想說:“要說不同,歐洲女人騎馬似乎多是側騎,男人騎馬當然都是跨騎。”她笑着說:“你說對了。這兩首民謠都是男人們喜歡的民謠,吟詠起來能讓男人們意氣風發。”我瞪大眼睛看着她,依然不知所然,她笑着說:“你會懂的,說不定今天晚上就明白了。”

第二天早餐時,她笑嘻嘻地問我“你的坐騎如何(What is it like your mount)?”我以為她是在問我“你從德國長途開車來法國,車還好吧?”因為兩天前我們剛見面時,她曾問過我“你開這麼遠的路趕來,路上沒問題吧?”因此我就她問的“坐騎”回答:“(我租的)這輛車還不錯,開起來感覺很好。”她聽了會心一笑,但似乎又覺得我未解其意,便取過一張餐巾紙,在上面寫了一句英語“Grey mare”,(直譯灰馬。灰馬因顏色與大多數馬不同,極易引人注目。)問我是什麼意思。我說這是一句英語俚語和成語,意思是“當家主婦”。她笑着問我:“你不覺得我像當家主婦?”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昨天說的那兩首民謠中的馬,指的都是女人!英語中有關動物的詞性多帶性別。雄馬的詞彙是“Stallion”或“Colt”,雌馬的詞彙則是“Mare”,那兩首民謠中提到的“馬”,重點都在“Mare”一詞,我卻渾然不覺。當我明白了民謠中“馬”的所指後,有些擔心她會不會誤解我剛才答非所問,是故意把她比作汽車。在歐洲,人們常把多情的女人比作“出租車”。

人性是共通的。人類在相同的人性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各種文化,因地域不同形式迥異,但本質上萬變不離其宗。明代陸人龍所著的《崢霄館評定通俗演義型世言》中有一首詩:“馬上識英雄,帳下臥鴛鴦。胸中懷天下,枕邊做綿羊。”與上述的西方民謠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男性社會裡,男人把女人比作馬,突顯了男人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自鳴得意。在女人身上逞英雄,是男人唯一樂此不彼的執著。但就男人熱衷逞能的“用武之地”來看,“英雄氣短”並非虛言。一旦男人該硬的地方在女人面前硬不起來時,就塌了架子抬不起頭來了。記得日本有一個電視綜藝節目中,一位家庭主婦說:“最靠譜的男人嘛,是那方面不行了的男人。雄風不再了,就老實可靠了,脾氣也好了。”看來,再無能的男人,無論如何低聲下氣,都希望“馬上”當回英雄,並讓眾人皆知。誰也不願被人說“無能”或“器不如人”。

前不久在網上偶爾看到一個“中國民謠大全”網址,點擊進去看了看,發現其中有幾段民謠是描述男人“騎馬”的場景。其中一段這樣說:“騎大馬,坐花床,洞房花燭馭新娘。翻江倒海逐夜忙,騰雲駕霧到天亮……”在這段民謠里,“騎大馬”男人,在“花床”上翻江倒海,應該和西方民謠中的“騎馬征天下”是同心同德的。

男人把女人比作馬,女人有口難辯。在受盡壓迫並久聞常視之下,也只有俯首甘為。有一段信天游“酸曲”(情歌)這樣唱道:“妹妹真真格要和情哥哥好,跟上親格蛋往圪梁梁里跑。要命的哥哥你實實個急,生生把妹子我當馬騎。先一陣子疼來後一陣子麻,只覺得無數小蟲蟲往裡爬……

追求愉悅,創造幸福,是人類的普世價值。男女之間相依相戀,情深意篤時,似乎就不太在意誰當馬,誰騎誰了。有一段信天游酸曲是這樣唱的:“推一步坡路拱一回腰,我心疼哥哥你汗澇撈。妹妹替哥趕一程,騎上哥哥馬不停……

東西方各民族都有男尊女卑的歷史,把女人比作馬有其特定的背景和語境。當一種社會文化把女人視為坐騎,社會輿論是不會反省用駕馭馬匹比喻調教女人是對女性的一種剝削、壓迫和侮辱的。中國明代張岱所著的《陶庵夢憶》中有“養瘦馬”一說,指窮苦人家因饑寒交迫,生養的女童多瘦小柔弱,被蔑稱為“瘦馬”,人販子常以很低的價格從窮苦人家購買年幼女童,帶回後進行調教,培養她們學習某些技藝,等她們長大後待價而沽,賣於富戶人家當寵妾艷婢。當時揚州一帶富商巨賈頗多,因此“養瘦馬”的行當頗盛。至今在江蘇揚州、鎮江一帶,仍有“娶小囡,騎大馬”的說法來指男人討妻婚娶。

把女人比作馬的例子還有很多,有些地方把撮合男女勾當的人稱作“馬伯六”,也含有視女人為“馬”的意思。《水滸傳》第二十三回寫道:王婆對西門慶笑道:“老身為頭是做媒;又會做牙婆;也會抱腰,也會收小的,也會說風情,也會做馬伯六。”此處說的“馬伯六”就是拉皮條。《金瓶梅》中的鄆哥直呼賣炊餅的武大郎“肥鴨”,武大郎聽了罵鄆哥“含鳥猢猻”,鄆哥反譏:“我是猢猻,你是馬泊六。”暗示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蓮讓人當馬騎。清代褚人獲所著《堅瓠廣集·馬伯六》裡說:“俗呼撮合者為馬伯六,不解其意。偶見《群碎錄》雲,北地馬群,每一牡將十餘牝而行,牝皆隨牡,不入他群,愚合計之,每伯(群)牝馬用牡馬六匹,故稱馬伯六。”

上世紀三十年代香港有部電影叫《胭脂馬》,導演游觀仁,講述一名年輕貌美,家擁萬貫的千金小姐,擅於玩弄男人於股掌之間,致使眾多達官巨商、文人闊少,甚至地痞流氓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稱其為《胭脂馬》,爭相一騎為快。在東亞各國,很多人把西方女人稱為“大洋馬”,是對身材相對高大的外國女人一種戲虐。巧合的是,美軍士兵當年在韓國和越南,普遍稱當地女人為“小矮馬(Cherished pony)”。還有人們常說的“馬上風”,是指性交時男人在女人身上不幸中風,也寓意女人為馬。中國東北一向稱外向女人為“馬子”,把女人搞到手,叫作“入馬”。另外, 男人睡夢中遺精,俗稱“跑馬”,男人對此多有一種開心的會意。

有考證說:舊時嫁娶,新郎騎馬新娘坐轎,是一種人生寓意。騎馬意味着高高在上,是一家之主。而轎子則是行走的房子,婚嫁前新娘被圈在閨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離開娘家過門,坐進行走的房裡,蒙上頭,蓋住臉,以示貞節。很多女性把月經稱作“大姨媽”,但多數人不知所以然。有人考證是因為“大姨媽”與“大夷馬”諧音,“夷馬”是從“蠻夷”草原來的馬種,多呈黑紅色,善奔跑而不適於農耕,難以調教,帶來諸多麻煩。女人在例假中使用月經帶或衛生巾多有不便,好比騎上了“大夷馬”。至於“上馬”一詞,過去多指男人即將大展雄圖。現代說工程上馬或項目上馬,是借用了“上馬”的俗語,形容要在工程或項目上將大幹一場,大展手腳。

2020年331

於美國弗吉尼亞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哇塞,剛發現中共沒人權讓我等已經打了
2020: 昨天貼了紐約,今天來看共和黨的最大州
2019: 五十來歲的污阿崎婆不應該老年痴呆到這
2019: 毛選160多篇文章,老毛自己寫的只十多
2018: 算了老包,讓糾纏過去
2018: 不說是全萬維,說茶館的的文豪詩人老沙
2017: 好些年前。。。
2017: 北京西郊的公共汽車
2016: 小民,問個問題,請認真回答,不知道就
2016: 樓下別瞎扯了。我敢保證你們根本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