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十)
送交者: pifu01 2021年09月12日07:14:05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壬一二、调心

  五、初入定时调心者有三义:一、入,二、住,三、出。初入有二义: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

  何等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

  何等是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安住,此则心易安静。

  举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调相。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痛。当宽放其心,想气皆流下,患自差矣!若心宽病相者,觉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时暗晦,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心有涩滑之相,推之可知。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 夫入定本是从粗入细,是以身既为粗,息居其中,心最为静。

  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此则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时调二事也。

   刚开始修习止观之时(初入定时)有三种调心之次第:一、于入禅之时调心,二、于住禅之时调心,三、于出禅之时调心。

   初入禅有二种调心(修「止」)之法:

  1.     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调伏乱想(攀缘心),依止根本所缘(例如佛号),令所缘于心中分明显现,一句弥陀念诵听,专一相续安住于佛号(正念),以此专一相续调伏乱想,一心安住于佛号,不令越逸。

 

  2.     当令沉浮,宽急得所----念佛有时可专一相续,佛号分明,有时却会昏沉、掉举,故应时时觉察(正知),观察此佛号是否清楚分明?是否昏沉、掉举?宗喀巴大师指出,犹如用绳绑住大象,拉着大象向前走,此向前走之量即为念力,强迫此念心安住于所缘(佛号),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犹如拉着大象向前走,旁边有人铁钩(正知),导正大象走的路径。此铁钩即为我们觉察(正知)之功夫。

   此处之调心主要针对「止」,而下一科正修中之调心则针对「观」,智者大师认为「观」为正修,「止」为成就空观之方便。

   智者大师指出心有沉、浮、宽、急、涩、滑六种不调之相。

  沉浮之相状:

   何等为沉相?若打坐时,内心失去明了心(昏暗),无法记录佛号的境界,后颈无法顶住衣领,头部低垂,此为沉相。此时应当将心提高,系念观想鼻端,令心气血提高,使血液循环至头部,此时再安住于根本所缘(佛号)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

   何等是浮相?若打坐时,心无法安住于所缘(心好飘动),身体亦蠕动不安,想念外面的境界(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丹田),制诸乱念,心即安住,此则心易安静。

   依照道家之理论:「丹田者,气海也。」由此可知丹田(肚脐下三指处)为气之发源处,若心安住丹田,可令气足。初学者,烦恼粗重,心不宜安住于丹田过久,否则气会过旺;老参则可多安住于丹田。

   举要言之:不沉(内心明了)不浮(寂静),内心明了寂静,明静而住,即是心调相。

   由此可知,智者大师此处针对「事相」,调伏沉浮。若内心沉浮烦恼微细,则随时可用「事相」,调伏沉浮;若内心沉浮烦恼粗猛,则须“诃责”。

  宽急之相状:

  宽----内心对所缘境太松懈;急-----内心对所缘境太急切。

   定心急病相者,由打坐中,用念力摄心,因此入定,由于求好心切,用力过猛,气结胸口或头部,是故上向胸口(胸臆)痛,或吐血。当宽放其心,暂时放掉佛号,放松身体,深呼吸、吐气,观想气往下降,即可对治“急”!修行应有般若方便,【楞严经】指出,「修行应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意,不应依止生灭心,为本修意。」故不应依止妄想(生灭心)而修行,应依止清净法身而修,以不依止妄想故,妄想动而心不动,知妄想本性空无自性(不迷),知妄想无自性而不取着(不取),因不取而内心不妄动(不动),内心安住于毕竟空、不生不灭,即使起妄想,心仍不迷、不取、不动,不随妄转,亦无需用力摄持。

   若心宽病相者,内心松散,心志散慢,佛号愈念愈慢,虽无掉举,内心散慢,无法安住于佛号,身体逶糜不振(逶迤),或流口水(涎流),或内心不明了(暗晦),此时应当端坐保持正念(敛身急念),令心安住于所缘,身体相持,以此对治“宽”。

  涩滑之相状:

  涩----心有挂碍;滑----心有妄想。

   心有涩滑之相,亦可如是对治。心若涩,则心有挂碍,应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由此除心之挂碍。心若滑,则应多摄心,使涩滑中道。

   入定应从粗而细,因身为最粗,故应先调,之后再调息,使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最后调心,令心安静。

 

   忏云法师指出,打坐之前,应先拜佛。外面事忙完,初入禅堂之时,身体粗动、气息急促、内心散乱,不宜马上入坐,应先拜佛,重心置于脚掌,拜下时吐气,起身时吸气,拜十五分钟后,自然可令身体放松、气息顺畅、内心有少分之寂静,如此调和身息心,此后再入坐。

  辛二、住禅(内心安住于所缘境之后,调和身、息、心之法)

  二、住坐中调三事者,行人当于一坐之时,随时长短,十二时

  或经一时,或至二三时,摄念用心,是中应须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

  若坐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令其安隐,中无宽急,平直正住。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次,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适。

  此二事,的无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心

  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克!

   内心安住于所缘境(佛号)之后,行人当于一坐之时,随时长短,于一日十二时(中国古代一时相当于现在二小时),或经一时(当于现在二小时),或至二三时,摄念用心,内心正知正念,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于住禅中仍应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

   若于住禅坐时,虽于入禅之时身已调和,但随时间变化,其身亦变,例如肌肉过于放松(宽)或过于紧绷耸肩(急),脊椎侧偏或弯曲,头或低垂或高昂,身不端正。察觉后即矫正,令其安稳,不令宽急,平直正住。此外,若于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吐出不调之气,观想不调之气由毛细孔散出,冉冉吸气,如是三返,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若于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此时若觉察,当用前法,调令中适。

   入禅时,身息心之调和有先后次第;而住禅时,摄心用念,调和身息心三事(此二事),无前后次第,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以心和融身息,使身息及心和融不二,此则能减除过去之老毛病(宿患),障道因缘不生,成就禅定智慧(定道可克)!

   和融不二-----宝静大师指出,和融不二即三事融洽一体,身息心融和成一体,身息融和入现前一念明静不动之心中。

   由此可知,住禅以摄心用念为主,并适当的调和身息心(随不调者,而调适之)。

  辛三、出禅

  三、出时调三事者,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前放心异缘

  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臂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偏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揜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末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

  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以从细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说

  进止有次第  粗细不相违 譬如善调马  欲住而欲去

  【法华经】云:

  「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住出,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

 

   入禅之调和为「由粗而细」,先调身,再调息,最后调心;住禅之调和为「随不调者,而调适之」;出禅之调和为「由细而粗」,与入禅调和次第相反,先调心,再调息,最后调身。

   调心: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首先放心异缘(放掉佛号),坐意“我现在要  出定”,如解开已调伏之象(心)的绳索,令心自由活动。最后调身,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臂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促进血液循环。

   调息:然后调息,开口放气,观想气从百脉,随意而散开。

   调身:打坐时,心若寂静,呼吸微弱,此时毛细孔亦可呼吸,此为道家所谓之“胎息”。故呼吸虽微弱,气仍充足。四禅(舍念清净地),则呼吸完全停止,只靠毛细孔呼吸。由于打坐时,内心有正念正知,心意专注,故风邪不入,一但出禅,则放心异缘,此时毛细孔仍张开,若有风邪入侵,则易使筋脉酸痛。故应以手偏摩摸诸毛孔,使毛细孔关闭。再摩手令手暖和,用手覆盖(揜,掩)两眼,令眼部血液循环顺畅后再开眼。打坐时,身体易生热气,必须等待身热稍歇,毛孔关闭,方可随意出入。若不照此方法者,出禅时过于急促,则细法末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

 

   道家亦认为,打坐时,丹田生热气,可资养色身,不宜如厕,否则丹田热气外流,应保持此气,拜佛、走动,使丹田热气平均分部于各筋脉。

 

   刚打完坐,不宜接触冷水,否则易得风湿若有出汗,应用干毛巾擦干,拜佛、走动后,再如厕、洗濯。

 

   细法末散,住在身中----天台宗之圆教思想认为「一切唯心造」,一念三千,世间之五蕴相俱足十法界,而十法界五蕴相是由现前一念决定,既然一念决定五蕴相,故五蕴相为剎那生灭,初打坐时,其心散乱(粗重五蕴),属欲界五蕴,藉由打坐,内心稍有寂静,此时虽仍有欲界之粗重果报体,因打坐而使内心趋向少分色界、无色界之功德,得少分之轻安(细法,相对于欲界,而为微细精妙之法),此细法是由于长时间打坐,内心产生寂静力量所栽培而来,不能马上散失,因此出禅时,急促起坐时,细法末散,住在身中,不应急促活动,否则变化太烈,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

 

   由此可知,下坐后不宜马上做急促之大动做,例如走动、开灯、接电话…等。

 

   是故心欲出定时,必须注意调身息心方法,以从细而粗(调心→调息→调身),是名善巧调和入禅、住禅、出禅。如偈说:

 

  进止有次第   粗细不相违   譬如善调马   欲住而欲去

 

   进:活动,身息心活动之时;止:止静,身息心打坐时。

 

   由进到止,粗而细调和之;由止到进,细而粗调和之。譬如善调马,欲加速者(欲去),应由慢而快;欲减速者(欲住),应由快而慢,逐渐减速。

 

   【法华经】前十四品为开权显实,其主要内容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将三乘汇归于一佛乘,即佛陀说法之目的,皆为使令众生成佛,由于众生根性不同,因此由一佛乘而分别说三。佛陀开权显实后,显示其灭度后,可流通此殊胜权实法门之人,此时无量百千万亿之大菩萨从地涌出,跪于佛前,表示愿意流通此权实法门,此时佛陀默然无语,此时弥勒菩萨问佛:「这些大菩萨从何而来?」佛陀告之:「此大菩萨皆为我的弟子。」弥勒菩萨示现疑惑问佛:「这些大菩萨皆有不可思议之境界,而释迦牟尼佛成佛不过四十年,这些大菩萨如何为佛陀之弟子?」此时佛陀开迹显本(十五品至二十八品),告知弥勒菩萨:「我不是今生才成佛,久远劫来早已成佛。」由此开显出佛陀无量劫来所成就法报之本门。

 

   弥勒菩萨赞叹从地涌出之大菩萨【法华经】从地涌出品(为十五品)云:「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住出,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这些大菩萨,为成就佛道,于无量千万亿劫精进修行,善巧修习入住出,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成就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因此可以久修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梵行,因而得大神通。由此可知诸大菩萨能够久修梵行,得大神通,其原因是善能次第,习诸善法,于修三昧时,善巧修习入住出。

 

   由此偈颂得知,菩萨尚且要善巧修习入住出,何况凡夫?

 

   净土法门强调以「佛号」为所缘,而非以「息」为所缘。若所缘在息,无法与弥陀感应道交,临命终时,诸息不调,很难以息为所缘,故净土祖师强调,若心散乱,应马上所缘在「佛号」,若先数息得定后,再转念念佛,则习久成性,与“息”缘深;与“佛号”缘浅,往往佛号念一段时间后,自然又习惯性数息。

 

  丁五、方便行第五(藉由以下五法,以微少善根,成就止观功德)

 

  夫修止观,须具方便法门。有其五法。

 

  一者欲: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二者精进:坚持禁戒,弃于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善法道。

 

  三者念:念世间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

 

  五者一心:一心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贵。尔时当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设使空无所获,终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须知道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义在此也。

 

  方便----以微少善根,成就无量功德。譬如置于十公尺高处之宝,得之即可离苦得乐,欲得此宝,藉由楼梯(方便),即可得宝(无量功德)。

 

   欲修止观成就禅定者,须具五种方便法门:

 

  1. 欲:希望;希望藉由佛法,了解世间一切皆为缘起,即天台圆顿止观所谓“现前一念心”,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一切功德海,由正念生。由此可知,妄想颠倒为一切罪业之根源,禅定智慧为佛陀无量功德之根源,因而远离世间一切妄想(散乱)颠倒(愚痴),希望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亦名为志向,亦名为愿力,亦名为喜好,亦名为好乐。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名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譬如有根之树,能令此树发芽、开花、结果。若心中有改变内心之欲望,则修习止观容易进步;若无改变内心妄想颠倒之欲望,则久修无益。佛法为心地法门,必须发起改造内心之希望,才能进步,改变自已。

 

  2. 精进:有希望之后,必须要有行动-----1.坚持禁戒(杀盗淫妄),2., 弃于五盖(即修止观),初夜后夜,专精不废(一日睡眠四小时),相续不断。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善法道。滴水长流则能穿石,水必须滴于同处才能穿石,即所缘境不可常换(今天念佛、明天持咒、后天念地藏王菩萨………),否则不能与本尊相应(不精)。

 

  3.     念:明记不忘,心中常忆念;思惟五欲之过患,思惟禅定之功德。念世间之五欲乐为无常无我,欺诳不真,不值得追求;而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

 

  4.     巧慧:抉择,筹量。抉择世间乐与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以俗谛而言,世间之乐,譬如刀上的蜂蜜,欲追求世间之乐,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以真谛而言,世间实无乐,五欲乐剎那幻灭,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五欲乐本为幻灭,不寂静,无真实功德,「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由此可知,五欲乐并不真实,此乐无法真正消灭痛苦。

 

5.     一心:一心必须由念、慧而得,经不断的思惟,修习止观,内心有坚定的理解,生起少分的禅定功德,一心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贵。此时自然一心只想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即使今生空无所获,不能成就定慧,亦终不退转,能修多少是多少,是名一心。印光大师云:「就算全世界无人往生极乐世界,我仍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不为动摇。」譬如人行走,必先知道此路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故修行须智慧抉择,若将精神体力耗损于五欲乐,实为塞路,此非通往离苦得乐之道;若将精神体力专注于修行止观,则为通路,通往离苦得乐之道。经过巧慧思惟,得知世间乐之塞,禅定功德之通,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无智慧之人,不知五欲乐之患,禅定之功德,故无法得到禅定(非智不禅),无禅定之寂静力量,不容易生起智慧(非禅不智)。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郭文贵版的笑傲江湖
2020: 战狼绝交部新闻发布会不再嚣张,王毅语
2019: 直说这2奶跟班在哪儿啊,来理论理论,
2019: 提上来给那个说谎套磁碰瓷的“来到万维
2018: 小屋老沙请进
2018: 四壁炉传奇
2017: 茶馆政治讲坛化
2017: 郭老每天给粉丝打鸡血,笑死人偿不偿命
2016: 老K,谢谢仗义执言,不过随便他们说吧
2016: 明成在么?我们聊聊义工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