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十一)
送交者: pifu01 2021年09月19日18:03:23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及五方便行,為修習止觀之前方便,以下正式說明修習止觀之方法。

  丁六、正修行第六 分二:初、坐中修。 二、歷緣對境修。今初。

  戊一、坐中修 分五: 一、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總說)

  二、對治心沈浮病修止觀。

  三、隨便宜修止觀。

  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      (對治)

  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          今初。

  己一、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二(初心:初學止觀之心)

  庚一、總標止觀類別

  修止觀者有二種:一者於坐中修。二者歷緣對境修。一於坐中修止觀者,於四威儀中亦乃皆得,然學道者坐為勝,故先約坐以明止觀。略出五意不同: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所謂行者初坐禪時,心粗亂故,應當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應修觀。故云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

   初學止觀之人,心較粗亂,如何修止、修觀?修止觀有淺深之次第,初學止觀之人,宜先由坐姿下手,於坐中修,待一段時間後,再歷緣對境修。

   行、住、坐、臥四威儀皆可修止觀,為何剛開始要坐中修?止觀為明了寂靜之相,臥姿雖寂靜,但心不明了;行走雖心明了,但不寂靜;唯有坐姿容易達到明了寂靜,隨順止觀之功德,故初學者,應由坐姿下手

   坐姿有五種不同:一、對治初學者心粗亂修止觀。行者初坐禪時,心粗重散亂,故應當修止以除破之;若妄想非常堅固,修止尚不能破,即應修觀;故有時修止有時修觀,以對治初學者之粗亂心。

   以下詳細說明止觀修法。

  庚二、別明止觀修法 分二:初修止方法。二、修觀方法。今初。

  辛一、修止方法

  今明修止觀有二意:一修止。自有三種:

  一者「系緣守境止」:所謂繫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故。經云:「繫心不放逸,亦如猴着鎖。」

  二者「制心止」: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止,不令馳散故。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此二種皆是事相, 不須分別。

 

  三者「體真止」: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如經中說云:「一切諸法中  因緣空無主  息心達本源 故號為沙門」

  行者於初坐禪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念念不住。雖用如上「體真止」,而妄念不息。當反觀所起之心: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三際窮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則無有心;若無有心,則一切法皆無。行者雖觀心不住皆無所有,而非無剎那任運覺知念起。

  又觀此心念,以內六根,外有六塵,根塵相對,故有識生。根塵未對,識本無生。觀生如是,觀滅亦然!生滅名字,但是假立,生滅心滅,寂滅現前,了無所得!是所謂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

  〈起信論〉云:「若心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謂初心修學,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發狂。如學射法,久習方中矣!

 

   智者大師提出三種修「止」的方法:

  1.「系緣守境止」:系,綁住。系緣守境,以色法(息、佛號…)為所緣。即將心系綁在根本所緣。應選擇適合個人的所緣境,智者大師提出可以鼻端(風門),臍間(氣海)為所緣,令心不散故。經云:「繫心不放逸,亦如猴着鎖。」選擇根本所緣,令心系綁於所緣,不再放逸於六塵,猶如猴被綁在柱子(所緣),無法再任意跳躍攀緣。

   智者大師於【釋禪波羅蜜】指出“鼻端”即風門,為氣息進出必經之口,可以此為所緣。“臍間”即氣海,即丹田,氣息散布於全身之筋脈,而氣海為氣息儲存之處。

   觀察出入息有六個次第(數隨止觀還靜),先數出息或數入息,從一至十;待心較細後,不再數息,但仍然清楚知道息之出入(隨);待心更細後,不再以流動的氣息為所緣,而以鼻端或臍間為所緣(止),若以淨土法門而言,則以佛號為所緣。“息”為風大,為無常敗壞之法,無法令人生起皈依之心,而佛號詮釋阿彌陀佛不可破壞之功德,可令人生起皈依之心,由此可知所緣境不同,將來之因緣亦不同。

  2. 二者「制心止」:制,調伏。以心法為所緣。經「系緣守境止」後,心不再粗亂,此時修「制心止」,較易相應。制心止即隨心所起念頭,不論善惡念,馬上制止此念頭,不令馳散故。令心安置於寂靜之心境,不隨順念頭轉,以明了寂靜之心為所緣。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五根所造之善惡,由心決定,因此欲控制五根者,應當先控制其心,比二種止(色法、心法)皆是有為之事相,不須分別。

  3.三者「體真止」:體,體會通達。真,真如,即二空真如之理。

  依止真如之理而安住。此為智者大師所強調。系緣守境止、制心止皆為可思議的有為法,體真止則為不可思議的境界。體真止以二空真如之理為所緣境,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皆假藉因緣而生(不迷),無有自性。則心不取着一切境界,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如經中說云:「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  息心達本源  故號為沙門」佛法將一切諸法分為色、受、想、行、識五蘊,而十法界皆有其不同的五蘊,例如三惡道之五蘊,若惱逼迫之色心;而人天則為可樂、輕安之色心;佛菩薩則為無漏之色心。而這些不同的五蘊,皆由因緣而生,此因緣空無主,無自主性。

   空無主有二義:以小乘而言(業感),例如今生為人,老病死後也許升,也許墮惡道,由於終究不免一死,故終將成“空”,亦無法控制老、病、死、升天、墮惡道……,完全由「業感」所致,自己無法做主,故稱“無主”。以大乘而言(心識),每一個念頭皆不斷地老病死,五蘊身心剎那剎那地改變(空),無法做主,由於心識的流動,而造成剎那地五蘊。由空無主之觀念,了解“二空真如”並不是完全否定一切法之存在(斷滅見),而是了解一切法之因緣空無主,藉而了解真如空性之理,此即「體真止」。若能了解此理,則可息止攀緣心,通達諸法之本源(空性),即可稱為沙門(息心達本源 故號為沙門)。

   由於眾生根機不同,而選擇“系緣守境止”(色法,有相)、“制心止(心法,有相)、“體真止”(空性之理,無相)。

   若欲止觀雙運,則止與觀之所緣必須相同,必須止與觀皆以空性為所緣(體真止,觀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

   行者於初坐禪時,內心常念一切諸法,剎那剎那相續,念念不住。雖用「體真止」,而妄念仍不息。此時應當修觀,反觀此打妄想之心的真實相:

  1. 就時間而言:所起之煩惱妄想,剎那剎那生滅,如蕅益大師云:「未生無潛去,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此煩惱未生之時,無潛伏之處所;煩惱正在干擾之時,亦找不到煩惱的住處;煩惱過去之後,亦找不到煩惱的去處。可見內心煩惱之過去、現在、未來,皆無住處,只不過是內心之虛幻妄想,由自己捏造出來,事實上並不存在,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三際窮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則無有心;若無有心,則一切法皆無。

   行者雖觀心不住皆無所有,而非否定剎那任運覺知之存在,剎那任運覺知,由過去串習而來,為“等流果”,無其真實的處所,假藉因緣而生,有其假名假相假用。

  2. 就空間而言:觀此心念(煩惱)之生起,必須依止內在之六根,及外在所緣之六塵,根塵相對,才有識(了別)的產生。根塵未對,識則無法產生。觀生不可得,觀住、意、滅亦不可得!生、住、意、滅只是依止暫時的因緣而安立的名字,觀一切法空,但不壞於假名假相假用,生滅心滅之時,二空寂滅現前,了無所得!此是所謂涅槃空寂之真理,其心自止。

   《起信論》云:「若心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修止觀時,若心向處奔馳散亂,應當用正念攝心。每個宗派對「正念」有不用的定義,以淨土法門而言,念佛即是正念;而〈起信論〉則以無念為正念,1. 即破我所,破所取相,修體真止,觀察所攀緣的境界皆不真實,皆為心所變現, 2. 破除對外在境界的自性止,離開此一念心,則無外在的境界可得,「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我們無法控制我們的心念,因此亦無法控制外在的境界,3. 修無我觀,觀察此能分別的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我不可得)!謂初心修學,心較散亂,未便得住,若刻意壓抑,往往會發狂,應用觀來調伏,如學射法,久習方中矣!眾生由於無始劫來串習,皆認為有我,無法馬上接受無我觀,譬如射箭,無法馬上射中,必須慢慢學習,才能一箭命中。初學無我觀,無法馬上感到無我,必須強迫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觀察,日久便能一念相應,恍然大悟過去虛妄之“我”,如夢初醒。

 

   龍樹菩薩【中觀論 觀法品】指出「若我是五蘊 我即為生滅;若我異五蘊 則非五蘊相;若無有我者 何得有我所 滅我我所者 名得無我智 得無我智者 是則名實觀 得無我智者 是則名虛有」凡夫及外道認為五蘊中有“我”,此“我”為恆常不變並且能主宰五蘊身心,龍樹菩薩於【中觀論】破斥此思想,指出,若我的身體即是五蘊,例如“身體就是我”,此我即有生滅,終將老病死,身體死亡後“我”亦隨之而滅,可見此種即蘊即我之觀念不合理。若我和五蘊完全不同(異五蘊),我只是住在五蘊中受用五蘊,則此“我”應該可以離開五蘊,而有單獨的相貌,但事實“我” 並無離開五蘊的相貌,色者執愛,受者領納,想者取相分別,行者造作遷流,識者明了分別,“我” 的相貌離不開五蘊,離開五蘊則無法存在,離蘊即我之觀亦念不合理,若“我”有相貌,則應該能描述“我”的相貌,可見“我”是凡夫的妄想所捏造而生,應破除對“我”的執着。既然無我,則我所亦不可得,一切法畢竟空,息滅我及我所,則得無我的智慧,得無我智慧者,則可稱為實觀(真實觀察),得無我智者,是為珍貴稀有之人。

   淨土法門,以自始至終以佛號為所緣境,雖亦調身、調息幫助安住於佛號,但並不注意身息之變化,譬如注意一行動快捷之人(佛號),為了便於專注於此人,而另找二人(調身、調息)抓住此人,此時仍然只注意此行動快捷之人,而不注意其它二人。

  辛二、修觀方法

  二者修觀,有二種:

  一者對治觀:如不淨觀,對治貪慾。慈心觀,對冶瞋恚。界分別觀,對治着我。數息觀,對治多尋思等。此不分別也。

  二者正觀:觀諸法無相,並是因緣所生,因緣無性,即是實相。先了所觀之境, 一切皆空;能觀之心,自然不起。前後之文,多談此理,請自詳之。如經偈中說:

  「諸法不牢固  常在於念中  已解見空者  一切無想念」。

   「體真止」雖亦有修觀的成分,但所觀為“所緣境畢竟空”,而此處修觀方法為觀“能緣心畢竟空”。

   修觀方法有二種:

  1.     對治觀:如不淨觀,觀察色身之外相不淨、內相不淨、死後不淨,對治對色身之貪慾。慈心觀,觀察生命為相續,於無始劫生命中,每一眾生皆曾為我母,每一眾生皆對我有生育、養育之恩,因此應盡我所能,使令眾生離苦得樂,以此慈悲心,對冶瞋恚。界分別觀,地水火風空根識七大各有各之界限,對治着我(我執我見)。數息觀,即六妙門,對治多尋思(多分別)等。

   對治觀猶如剪毐樹之枝葉,不究竟;而正觀猶如斬斷毐樹之根,徹底斷除。故智者大師強調正觀。

  2.     正觀:觀諸法本性無相,並是因緣所生,因緣無性,會生滅變化,無自性,即是實相。利根之人,觀一切法空,一空一切空,此念心亦空;頓根之人,則必須觀察所觀之境、能觀之心二者皆空。如經偈中說:「諸法不牢固  常在於念中  已解見空者  一切無想念」可樂、不可樂、清 淨、雜染…….等五蘊(諸法),皆不牢固,會隨因緣變化。

   因緣法為佛法之根本思想,於小乘則為業力;天台則為現前一念心識(一念三千),心識剎那變化,現前五蘊亦剎那變化;唯識則融合小乘及天台,既強調業力亦強調心識,認為現前一念心識具足八識:1.根本識(第八識)2.前七轉識。第八識由於過去的業力之薰習,而變現出人的五蘊(依他起),而此境界並非馬上能變用,必須依賴前七轉識(主要為第六識及第七識)與過去的業力所創造的五蘊接觸後,才能安立第六、七識的名言(偏即止),例如過去與某人有好因緣,雖然此人由於過去的業力所創造的五蘊並不莊嚴,長相不莊嚴,個性不好,思想亦不聰明,但是由於我和此人是好朋友,於是在我的心中,會用最好的名言來安立所見到的這個人,認為此人有種種的優點,而事實上此人並非想相中的好。反之,若過去與某人有惡因緣,即使此人色法莊嚴,內心思想聰明,但是由於我和此人不是好朋友,於是便會用不好的名言來安立此人,認為此人有種種的缺點。以唯識學而言,其空觀以修偏即止為主,而非破依他起,「偏即本空 依他如幻」,不論過去的業力所變現出的五蘊如何,皆無法改變,必須承擔消受,唯有第六識的名言可改變,破偏即止,若已解見空者,便能息滅一切想念(第六識偏即止的名言)。息滅一切想念,並非一切無所知,而是此念心如大圓鏡智,是非善惡了了分別,不於其中起個人的名言。

 

   煩惱的生起,必須依止名言(第六、七識的偏即止),故打坐時,若遇可愛的境界,貪煩惱生起,此時可去掉心中之名言,心自然可停止;若遇惡因緣的境界,瞋恚生起,此時亦可去掉心中之名言,內心活動自然可停止,恢復一切無想念的境界。

   此處智者大師所強調的“觀”,為觀心,即觀現前一念心性,覓心了不可得,而非觀所緣境。而淨土法門所修之“觀”,為觀佛法界之所緣境,觀想、觀像,觀察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依正莊嚴,於所緣境中,分別觀察。

   調五事中亦有提及修“止”,而與此處的修止,只是廣略之不同,調五事中的修止只是略說,而此科的修止為詳說。

   已解見空者(因),一切無想念(果),若依語言文字(名言)解空,所得之無想念較薄弱,往往從解空出來之後,又落入熟悉的常見、斷見,不能一直保持“解空”。若能“見”空性,則此無想念堅固,不易破壞。初學者,通常先解空,對空性有“正確”之理解後,才能見空。例如六即佛,必須先入理即、名字位,才能入觀行、相似、分證、究竟位。

  智者大師最後以一偈頌總持修空觀之要義:

  「諸法不牢固  常在於念中  已解見空者  一切無想念

 

  諸法包括色法、心法,即五蘊、色聲香味觸、所緣境……等,這些法皆會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眼所見、耳所聽、心所分別之法意,所生六塵之境界,皆非常住不變,不牢固。這些法皆由因緣生,常在於念中,依止現前一念心識而安立六塵境界。唯識學將法分為三種體性:

  1.「緣塵實性」,此為第一諦之無為法,二空真如之理,非凡夫能見聞覺知之境界。

  2.「依它起性」,即依止過去業力所變現出的一切法界,譬如去有五戒十善之業力,而造成人的色身,人所見的山河大地這些法不會自己生起,必須依止眾多因緣而起。

  3.「偏即所執性」,眾生內心之名言,接觸依它起性之法,而心起分別,而這些分別皆不真實。譬如黑暗處見一草繩(依它起),由於光線不足而誤認為是蛇,而內心得蛇的影像(偏即止),而事實上只是草繩,由此可知此影像並不真實。此蛇即是安立於偏即止,以自已的名言安立的境界,就依它起而言,只不過是個草繩。例如榴槤,此榴槤依業力而出現(依它起),喜歡吃榴槤者,即以種種好的名言安立榴槤,而失去榴槤真實本質,事實上榴槤並無想象中的好;若持續不停地吃二三十分鐘,吃膩之後,則內心開始厭惡榴槤,便以種種不好的名言安立它。

  可見榴槤的色聲香味觸法之本質不牢固,二三十分鐘前後好壞差別極大,表示一切境界皆是心中名言安立而來,應破除此偏即止。

   由此可知,眾生之苦惱,皆由自己的妄想而來,「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外境干擾不了我們,只有被自己的妄想所苦惱,故應修空觀,破壞妄想,而智者大師提出修空觀必須先“解空”再“見空”,必須先依止佛法的聖教量「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重複思惟此法寶,心中產生對空的甚解(比量),雖無證得“空”,但假藉語言文字,而對“空”產生理解,譬如見煙知火(比量),雖未見火,但假藉煙的因緣而推知有火。之後再反覆思惟,並藉由禪定,將聞思的智慧進入修,一念相應即破壞自性止,而證得空性。此時所證得的空性為“現量”之境界,譬如見到真實的火,見到真理,一切法本來如是。

 

   又如初到一個環境(學佛苑),此環境是由眾生共同的業力所造,由眾生共同受用其中的設備,由於初來之時內心煩惱粗重,內心起種種的不好的名言,一年二年三年……,學佛苑仍舊如是,無大改變,而修習者不斷懺悔業障、積集資糧,而內心有大改變,從假入空(見山不是山),對所接觸的境界不再生起名言,而趨於平淡,由內心起伏波動轉成“一切無想念”;若繼續修下去,則又會從空出假,又開始接觸名言,見山是山,而此時的無漏名言與最初有漏名言不同,不含個人我執我見,為隨順正法、大悲心,饒益有情而安立之名言。

   修行者內心應不斷變化,內心變化則業力、障礙亦會變化,名言分別可決定生命,觀察內心之名言分別與何法界相應,則即往生此相應之法界。初學佛者應先破壞夾帶我見、我愛、我慢之有漏名言,完全息滅過去之名言後,才生起清淨、大悲之無漏名言(從空出假)。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昨晚暈爹輪娘幸災樂禍滴討論微信和替課
2020: 去美化和中美對抗
2019: 寫詩,罵人,與婚紗
2019: 他們只是依法維權的孩子而已,為何要被
2018: 戴好鋼盔上來再閒扯幾句要“尊嚴”。嘿
2018: 覺得受到不公正對待,可以聯繫律師
2017: 孟書記,周小平,王芳,雷洋,這樣的故
2017: 清華畢業,跑去延安,沒有信仰,是說不
2016: 認真討論一個問題的時候,
2016: 山西一號,怎麼樣?你本周灌水66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