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轶事 (6)星星月亮太阳
、
人老了,不免怀旧。有段时间日子过的平淡无奇,百无聊赖。于是就自寻乐子,找找网上有没有老电影。我们这代大陆人,小时候没别的娱乐方式,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娱乐方式就是看电影,所以对电影有一种美好的回忆。那时在我们乡下,绝大多数电影是露天电影。为了看个电影,要走老远的路,天不黑就去占地方,如果是好电影新电影,中午就得去占地方。到了地方,搬块石头,就是座位,占上地方,就坐着耐心地等着天黑,不敢离开去撒尿,生怕被别人占了去。天不黑,电影是不放的,因为白色幕布上显示不出来。每每此时,天黑的真慢啊!
现在油管上找到的老电影,多是过去看过的。五、六十年代的多是些反特片,还有点意思。七十年代,多是《春苗》、《红雨》、《金光大道》这些文革电影。一因小时候看过多遍,二因题材单一,看的欲望不大。有天突发好奇,想看看台湾或香港的老片子是什么样子,结果台湾的老电影没找到,却找到一大堆香港老电影。一个老影片开始,片头赫然显示是“泰国”电影,而且是普通话,演的是香港的故事。我自言自语的说:那时候泰国竟然能拍出中国电影,还说中文呢!纳闷着呢,老伴在边上开口了:你要从右边朝左边读,那是“国泰”!不是“泰国”!哈哈哈!原来如此,有时很简单的问题,自己就是绕不出这个圈子,让人点播一下,顿时开窍。还真是想不出,那时的文字是从右向左读的。
从那以后,每天看一部“国泰”或“国际电影懋业”电影。看完一部,油管就会自动的跳出来另一部。看着看着,从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生活片,就看到了七十年代的武打片。武打片情节简单,为打而打,失去了原来香港电影生活片的故事曲折,慢慢的就不看了。但到此为止,基本上已经把能找到的香港五、六十年代老电影,看了一遍。
五六十年代,香港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影演员。尤敏(Lucilla You Min),葛兰(Grace Chang), 张扬(Yang Chang),雷震(Kelly Lai Chen),刘恩甲(Enjia Liu), 乔宏(Roy Chiao),王萊(lai wang),樂蒂(Betty Loh Ti),丁皓(Kitty Ting), 葉枫(Julie Yeh Feng), 田青 (Ching Tien),林翠(Jeanette Lin Tsui)。看多了,这些电影演员的名字也就都记住了,还成了追星族,主动搜找这些人的电影。也由此发现了很多美好有趣的事。比如尤敏和葛兰最后嫁给了一对兄弟,成了妯娌;一个叫田青的演员,过去是个牧师;乔宏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老夫妇俩后来到处传福音;樂蒂和雷震是亲兄妹。
总体印象,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的电影,要比大陆电影更加丰富多彩,大多数是生活片,内容曲折生动,反应了香港人的生活。没有受政治的影响而内容单一,更没有受政治需要而泯灭了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美。这些演员的演技也是出类拔萃,绝对不输上海那些老电影明星。尤其是葛兰的表演,无论是表演放荡不羁的歌女《野玫瑰之恋》,还是被逼无奈的大帅之妻《啼笑姻缘》,戏路宽、表演上乘,后人所及的不多。
记忆中,大陆老电影里面能让我接受的大片只有一部《一江春水向东流》,而香港老电影《星星月亮太阳》更胜一筹,看完之后能让我大叹一声,是一部个人悲欢离合融入国家整体命运的史诗级大片。它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宏大场面,横跨南北,纵跨八年抗战。表现了国统区广大中国民众,尤其年轻知识分子为民族为国家、不为名不图利、自发忘我的牺牲精神。故事内容的年代跨度,时代的变迁,人物的情感交织,不输现代中国所有大片。实为大陆背景的我,耳目一新。
这部电影也因此获得了第一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第一届金马奖最佳编剧(秦亦孚),第一届金马奖最佳主角(尤敏),和第一届金马奖最佳彩色摄影(黄明)。
《星星月亮太阳》,一九六一年上映,上下两集,全程三个半小时,长度在老电影里也很罕见。各位看官,不妨抽出时间看看,油管上就有。
2022年1月23日。西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