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當代的“楢山”現象
送交者: 雲鄉客 2022年06月21日13:53:04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日本國有一個傳說,說的是一百多年前信濃國(如今的長野縣)楢山腳下有一個小村落,遠離外面世界。楢山峰頂終年積雪,山腳下的小村耕種條件不佳,村民極端貧困,糧食不足。男人為了生存每天都辛苦工作,女嬰一出生就賣給有錢人家,換了錢來貼補家用。沒有生產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往往要挨餓,把糧食留給做工的人。這裡有個習俗:每戶人家,只有大兒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幹活,不許結婚,他們被稱作“奴崽”。至於老年人,男人到了 70 歲,女人到了 60 歲,就要由兒子背到村後的楢山上去,任其自生自滅。

1956年,作家深澤七郎把這個棄老傳說寫成小說《楢山節考》,發表在《中央公論》雜誌上。這篇小說在 1958 年由木下惠介導演拍成電影,1983 年再被今村昌平導演翻拍,並且獲得第 36 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日本上信越高速有一個“姨舍”休息站,從東京開車大約 3 小時就到。“姨舍”在日語裡就是拋棄老太太的意思,據說那就是《楢山節考》的真實舞台。

當今社會物質相對豐富,按理說以往那種愚昧而又充滿無奈的“棄老”現象不應該還存在,事實卻並非如此。2021 年日本全國實施百歲以上人瑞的生存調查,東京、福島縣等已被揭發家中藏骷髏的有 4 宗,失蹤者以銷量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的統計為例,超過了 240 人,其中不乏子孫聲稱失蹤超過十年的。

綜合各方媒體的報道來看,藏屍與失蹤有多方面原因。首先與家庭貧困有關,為了繼續向政府騙取老人養老金,死亡不報、失蹤不報,甚至是失蹤還是被殺,社會上對此多有疑問。全國多個城市出現戶籍登記上超過 150 歲的人,說明了地方政府腐敗的行政管理成了這種現象的催化劑。

另一方面,老人孤獨是社會常態。據日本內閣府 2009 年 12 月發表的調查,60 歲以上獨居的男性兩、三天說一次話的人有 41%,女性有 32%,老人多的住宅區常因惡臭才被發現孤獨死。調查說,即使與子孫同居也未必不孤獨。東京一對 70 多歲的夫婦與住在二樓的長子一家形同陌路,老夫婦說每天聽着兒子的腳步聲,卻與狗一起過活。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 60 歲老齡人口已達 2.64 億,佔總人口的 18.7%。其中 65 歲人口 1.9 億,佔總人口的 13.5%,預計到 2025 年 60 歲以上人口達到 3 億。

人口老齡化帶來一系列急需面對的社會問題,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客觀上的“棄老”現象不可避免會出現。近年關於中國農村老年人自殺問題的調查報告,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當代的“楢山”現象。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同時也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項目主持人的劉燕舞,帶領 40 多人的團隊,走進湖北、山東、江蘇、山西、河南、貴州等11個省份的40多個村莊。花了 6 年多的時間做了深入的調查。 他用駐村400 多天的調查數據,畫出了一條“農村老年人自殺率”的曲線:從 1990 年開始,中國農村老年人自殺率大幅上升,並保持在高位。

不久前,香港大學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近 10 多年來中國自殺率陡降一半,“跌至世界最低行列”,每 10 萬人自殺人口不足10例。劉燕舞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中國的自殺率總體上是在下降的。但是,農村老人卻越來越難以擺脫這條(自殺的)路,這或許是他們稀釋和消化現代老齡化社會痛苦的特有方式。”

《中國青年報》 2021 年 10 月刊發了一篇文章,題目是《農村老人自殺現象,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

文章開頭寫了一個自殺老人的實例:

林木文(化名)沐浴之後,換上一身乾淨的衣服。這個69歲的老人坐在堂屋中間,一邊在火盆里為自己燒紙錢,一邊喝下半瓶農藥。紙錢燒了一半,老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他怕將來死了,孩子連紙錢都不給買。”一名村民對劉燕舞說,“這樣死,還‘體面’些。”

文章里還有好些個農村老人自殺的例子,看得人感慨萬分。

譬如:

* 有兩位山西的老人,兒子不給飯吃,還屢遭媳婦打罵,頭朝下扎進家裡的水窖中。

* 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 7 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發現父親沒有要死的跡象,這個兒子就問父親:

“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請了 7 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

老人隨後自殺,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工。

* 一次訪談一個老太太,3 天后老太太和媳婦吵架自殺身亡。學生們參加了老人的葬禮,眼睛死死盯着談笑風生的老人的家人。

一個柴姓老人樂呵呵地告訴滿是疑惑的劉燕舞,“藥兒子(喝農藥)、繩兒子(上吊)、水兒子(投水),這三個兒子最可靠。”

劉燕舞說,自殺在當地被視作正常、甚至合理的事。村民們覺得犯不着議論並得罪他的兒子,“死了的也就死了”。

劉燕舞認為,在病態的自殺潮背後,更多的是經濟高度分化後,給中年人帶來的集體焦慮,那就是他們如何在市場社會中輕裝上陣,參與激烈的社會競爭並勝出,無疑,作為比他們更加弱勢的老人,就成了他們要甩掉的包袱。

“我自己負擔都這麼重,我哪能顧得了老的?”一些訪談農民直白地告訴劉燕舞。

調查者楊華將農村自殺老人分為四種類型,其中“利他型”的老人最多,他們傾向於為子女着想。“這些老人不想變成子女的累贅。”楊華說,“自殺的後果也將給子女帶來收益。”

“一些老人說,寧在世上挨,不往土裡埋。所謂‘利他’的表象背後,實質上更多的是絕望。”

劉燕舞的老師、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將這種已然形成的“自殺秩序”歸因為“代際剝削”:自殺的老人們年輕時“死奔”(幹活干到死),給孩子蓋房、娶媳婦、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務”,喪失勞動能力,無論是物質或情感上,得到的反饋卻少得可憐。

“被榨乾所有價值後,老人就變得好像一無是處,只能等死。”賀雪峰說。

在“代際剝削”大行其道的地區,與之伴隨的,是農村老年人自殺潮的出現。特別是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尤為突出明顯。

據劉燕舞統計,農村老人自殺最主要的原因是生存困難,其次是擺脫疾病的痛苦,兩者合計占直接死因的60%,之後是情感問題。

“換句話說,要減少老年人非正常死亡,就要解決三個問題:不餓死,不病死,不寂寞死”。

如何解決上述的三個問題?北京政協委員王學坤提議,中國應該推行農民退休制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顯著標誌,讓65周歲以上的農民都能夠“洗腳上田,老有所養”,充分享受小康社會帶來的成果。這是一個兩會提案,2018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亞忠就提出了這個方案,表示農民是第一產業從事者,應當享有退休和專業福利。但是提了又提,這個提案至今沒有被討論,一言記之曰:等!

根據我在新西蘭這個小國家的觀察,此地獨居老人也不少。原因在於新西蘭國家小,優質工作機會相對於鄰近國家及歐美先進國家要少,人才外流的現象相當嚴重。即使沒有出國,這裡的孩子到了成年,基本上都會搬出去自己住。但是這裡的養老制度設計及執行都不錯,所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主要由政府醫護人員、社區、社會工作者來分擔。雖然算不得盡善盡美,基本上不會被人遺棄。專欄作者“新西蘭大頭媽”對此有比較詳盡得介紹,我把她的其中一篇文章鏈接放在文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深澤七郎 - 楢山節

延申閱讀:

中青報:《農村老人自殺現象,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M9T9MCD05318Y5M.html

賀雪峰: 《老無所依在中國——農村老人自殺調查報告》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FS5GEEK052100BV.html

新西蘭大頭媽:樂活新西蘭、再談新西蘭養老制和養老院

https://friends.skykiwi.com/column/article/nzdatouma/2021-01-26/5382.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求仁得仁,又何怨也
2021: 若云:真實人生 十:南京鐘山手錶(4 A
2020: 川總rally有人使壞,在網上註冊後不去
2020: 還動不動就貼臭不拉幾骯髒肚臍照,把茶
2019: 九把刀投訴的ID有幾個被處理了?典型的
2019: 蕭若元答《8 問香港》
2018: 巫婆呢,本局再給農一條金玉良言,農那
2018: 對你們最後抱的一絲希望
2017: 轉載自天天健康網:網名多影響心理健康
2017: 做人做事都要有個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