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美國移民 > 帖子
晚舟歸來(323):貝益民就餐“英特爾食堂”
送交者: 王博看美加 2021年12月13日19:54:00 於 [美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鄧安安聽完貝益民的一番馬克思主義理論後,搖着頭說:雖然說像小約翰這樣的美國產業工人可能從痛苦的經歷中總結出了一些道理,但是這又有什麼用呢,畢竟新一代的美國年輕人都在忙着“搞藝術”或者開酒館,還不是“廢”了嗎?

貝益民說:當然是“廢”了,這是不可避免的後果,他們會變成“被豢養大的一代寵物”,一旦離開主人的庇護,就是沒有任何抵禦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廢物。

鄧安安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看了一眼貝益民接着問道:難道真的就只能這樣“聽之任之”了嗎?

貝益民笑了笑說:別擔心,當然不會是“聽之任之”,畢竟並不是所有的美國年輕人都在選擇走這樣一條道理,更重要的是,美國現在仍然是一個“移民國家”,新移民是這個社會中最能吃苦耐勞,而且有創業與奮鬥精神的人群,你看現在特斯拉電動車的老闆馬斯克他就是加拿大移民,谷歌和蘋果的CEO兩個都是印度移民,美國自己的“富二代”不想幹活,但是“剛剛洗腳上田”的新移民,他們還是很願意幹活嘛。

鄧安安聽完笑起來,說:對,我們移民的孩子們多願意“幹活”,這樣也挺好,反而給了新人機會。

貝益民也笑了起來,說:這就是社會發展的“辯證法”,誰也不是“救世主”,像老約翰這樣的美國人民曾經創造了美國歷史,但是,像可可和婷婷這樣的新人,一樣也可以創造美國歷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反對任何惡意醜化移民形象和給移民政策開倒車的行為,美國也好,加拿大也好,本身就是還在不斷成長中的移民國家,一旦沒有了新鮮血液,很快就會衰敗下去的。

說話間,兩人來到了唐人街。

波特蘭的唐人街規模很小,只有一條單一的街道,長度也大概不超過200米,不過看上去還比較精緻,街口有一個不大的中華牌坊,短短的街道兩旁,路燈都是特製的仿古風格,燈柱也都是紅色的,一些店面門口還掛着紅色的中國燈籠。

兩人在中華街上走了一圈,最後在中華牌坊旁邊的一幢大樓里找了一家名稱叫“川粵樓” 的餐館,顯然這家是做川菜和粵菜的,有川菜,當然也就有“辣”的東西吃。

應該是因為山坡地勢的原因,這家餐廳坐落在一幢大樓的假二層,底下是個半一層的樓面,上了幾級台階後,兩人走到餐廳的大門口。

從外面看上去,餐廳的門面很大,裝修也不錯,但是當貝益民和鄧安安兩人走進大廳後,心中暗暗吃了一驚。

只見一個至少有120張座位的大堂里竟然沒有一個人!

門口處坐着一個50歲開外的中國男人,他見有人進來,先是愣了一下,接着趕緊從一張椅子上站起來,熱情地跟貝益民和鄧安安兩人打招呼。

他似乎也看出來了貝益民和鄧安安的疑慮,主動解釋到:你們是不是覺得奇怪,我這裡沒有客人?實話告訴你們,你不論到哪一家去,都差不多是這個樣子的,今天是工作日嘛,周末的時候會好一點的。

看來這個人,不是老闆就是經理。

貝益民於是問:請問,你這裡做川菜嗎?

男人說:做的,做的,中國城這裡就我們家做川菜。

貝益民看了看鄧安安,兩人做了一個眼神,決定留下來。

這時候又有一位跟老闆年紀相仿的中國女人走過來,收拾好台面,擺好餐具,又很快為兩人端上了茶水。

等貝益民和鄧安安點好菜好,男人就進廚房去了。

兩人坐着的地方靠窗,窗外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廣場,很熱鬧,吆喝聲和喧鬧聲此起彼伏。仔細看過去,原來廣場的周邊圍着一圈“餐車”,不過都沒有軲轆,顯然是永久性地“占地經營”,餐車的前面都擺放着一些簡易的桌椅,廣場的中央有幾棵漂亮的櫻花樹,花兒正在盛開,樹下還有一些永久性的鐵製的椅子。

這也是一種難得一見的“美食”場景,兩人都掏出手機朝着窗外拍攝。

沒一會功夫,菜就陸續上來了。

等菜都上齊後,剛才在門口打招呼的男人又從廚房裡出來了,問貝益民和鄧安安兩人“菜做得怎麼樣?”

貝益民恭維了他一番,然後特別表揚道:你的左宗棠雞做得很好吃,口味與眾不同。

男人眉毛一挑,反問道:哪裡不同?

貝益民說:你的雞肉的炸法是不是獨創的?通常這雞肉都是先拿雞蛋和麵粉裹住,用油炸過之後,再下鍋,但是你的這個雞肉格外鬆脆,像是多了一道獨特的工序。

男人一聽,更是驚訝地瞪起了眼睛,問道:你是內行人吧?難道你也是做廚子的?怎麼看你的樣子不像呢?

貝益民說:我之前做過幾年的餐館,也算是個廚子吧,現在我正在嘗試着做一個美食博主。

男人長長地“哦”了一聲,大聲說道:難怪了,難怪了,我有眼不識泰山啊。

說着男人從旁邊的一張台子拉過一張椅子坐下來,有點得意的說:這可是我自己的獨門絕技,可惜了,後繼無人,也沒人識貨,你還是這麼多年來,第一個看出我獨門絕技的人。

男人接着說:我這個雞肉是經過兩道油炸的,第一道過後,用干生粉再裹一遍,然後再炸一次,這樣就會更鬆脆,而且還更容易存放,我這裡客人不多,放的時間長一點也不怕。

貝益民說:明白了,你這個做法,原理跟麥當勞的法式炸薯條類似。

男人聽了一輛茫然。

貝益民解釋說:麥當勞的炸薯條也叫“FRENCH FRY”,法式炸薯條,它的竅門就是當薯條第一次炸好後,撈起來,短時間存放一下,然後再回鍋一次,這樣炸出來的薯條最鬆脆好吃。薯條中有大量的澱粉,也就是生粉,第一次油炸之後,會從裡面滲出來一些,在經過第二次油炸後,就形成了一層薄薄脆脆的膜。

男人連連點頭說:厲害,厲害,這麼些年,我就只知道摸索着這麼做,還是第一次聽說裡面的道道原來是這樣的,我算是長見識了。

男人問:看你們這個樣子,應該是從外地來的吧?

貝益民回答說:對,我們從溫哥華過來旅遊。

男人很驚喜,說:溫哥華?那可是個好地方,我好多年前去過,很喜歡那裡,那邊華人多,生意好做。

停了一下,男人又說:我這裡過去也曾經有不少從溫哥華過來玩的華人,但是現在這邊的經濟不行,兩邊的交流少了,過來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貝益民問男人:你是這家餐廳的老闆嗎?

男人點頭說:對,我也是這家餐廳的廚師,就我一個。

接着他又指指剛才端水送菜的那個女人說:她是老闆娘,目前就我們兩個人。

貝益民好奇地問:你這家餐廳的營業面積怎麼會這麼大?

老闆苦笑了一下回答道:不瞞你說,你是沒有見過我這家餐廳過去輝煌的時候,那時候周末的位子都是要提前預訂的,平時也可以至少坐個七八成,我那時候雇了兩個廚師和三個侍應生呢。

貝益民和鄧安安都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鄧安安好奇地問:那這裡後來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啊?

老闆沒有直接回答,先嘆了一口氣,然後接着問道:你們進來之前是不是見到了,我這裡是一幢大的辦公樓?

貝益民和鄧安安兩人點頭。

老闆接着說:這幢樓上面原來基本上都是被英特爾公司租下來的,據說這個辦公中心的人都是搞晶片研發和設計的,他們每天中午不是來我這裡堂食,就是打電話叫外賣,晚上也經常有私人的或者公家的聚會,我這生意好做得很,還有,前些年的時候,來中國城這邊旅遊和購物的人也很多,但是,從幾年前起,這樓上的人越來越少,直到前年的時候,整個樓上英特爾公司的人都走光了,連個辦公室也沒有了。

鄧安安問:這個樓的上面現在還空着嗎?

老闆說:去年的時候,物業招租到了TARGET,在這裡辦了一個超市,賣中國進口的便宜貨,雖然總算又有了一點人氣,但是這幫來TARGET買便宜貨的客人,有幾個是捨得出來在餐館裡吃飯的?

貝益民長長地“哦”了一聲,說:對了,你這麼說我就想起來了,英特爾在波特蘭原來是有非常大的生產基地的。

鄧安安驚訝地扭頭看着貝益民,問:英特爾不是在加州嗎?而且我記得英特爾不是做電腦處理器的嗎?

貝益民點頭說:是的,英特爾的總部是在加州,但是它原來是自己做上下整合的,自己生產處理器需要的芯片,生產廠就在波特蘭,只是後來它把芯片生產外包了,其中最重要的代工廠就是現在的台積電和三星,這是我去台灣的時候知道的。

老闆驚訝地問道:原來這些研發和生產是轉移到台灣和韓國去了,為什麼呢?

鄧安安也說:芯片製造?這麼好的高科技精密加工產業,為什麼要移出美國?美國人這是瘋了嗎?

貝益民冷笑了一聲,搖搖頭,說:對,美國人的確是“瘋了”,你們知道嗎,當時就是波特蘭人把英特爾趕出美國的,理由是“不環保”。

貝益民接着說:芯片製造雖然是很好的高科技精密加工產業,但是它消耗大量的能源,能耗大,當然就意味着污染的增加,而且當時還流行一種輿論,說芯片製造廠有輻射和化學污染,工人容易罹患癌症,台灣就是在那個時候撿到了美國不要的這個“垃圾”,還把張忠謀從美國請到了台灣,最後成功地做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芯片生產基地。

老闆問貝益民:你去了台灣,有聽說那邊廠子裡有很多人得癌症嗎?

貝益民聽了哈哈大笑起來,說:不僅沒有得癌症,相反,台積電周邊的社區,環境都是最好的,房子也都是賣得最貴的,而且在台灣政府的支持和協調下,現在台灣的綠色能源發展,在全世界都領先了。

大家都跟着笑起來,接着是一陣子尷尬。

停了一會兒,鄧安安又問:老闆,你現在租着這麼大的地方,生意又不太好,你怎麼維持呢?

老闆答道:房東為了留住我,去年就已經把租金減了一半了,但是我還是做不下去,他今年又把租金再減了百分之十,看現在這個情形,只怕也是沒有希望的,所以我還是不打算在這裡做下去了。

老闆說着抬頭看看四周,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我是捨不得我這些年打拼下來的這點家業,才磨磨蹭蹭地在這裏白白耗費了這些年,我哪裡想得到,這世道說變就變,好光景再也回不來了呢。(請點擊進入“作者”個人空間,查閱我的個人資料,看看我還能為你做什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美國大學犯錯該如何處罰?
2018: 核桃夾子大雙人舞 克雷托娃 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