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BC小鎮話風情(二)新丹佛 New Denver-歷史的見證
送交者: 野狼巴克 2020年12月03日07:24:31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BC小鎮話風情

(二)新丹佛New Denver一歷史的見證

2020-09-29 多雲轉晴

一早起來便先帶上狗孫女走去了湖邊,一方面讓她先撒瘋玩兒個夠,另一方面自己也想拍拍早霞的湖面。清早湖邊人蹤全無,寂靜無聲,偶爾傳來水鳥的鳴叫聲,微風拂過,水面波光漣漪…。我們盡情的嬉戲,時間過的很快,返回營地已經快9點了。收拾妥當,早飯也沒吃,便開車上路了。今天計劃沿31號公路繼續北行,中途轉去鄧肯Duncan Lake 看看,再回到31,兜一圈到箭湖頭上的Galena Bay。而後轉上23號公路,沿着箭湖一路向南到Nakusp,計劃似乎很完美!

路過鎮上的資訊中心,見到已經Open ,覺得應該停下來方便一下,便走了進去。裡面尚無其他遊客,出來時與工作人員閒聊了幾句,說起我的計劃線路。當值的一位中年女士提醒我說:你知道前往Duncan Lake 有一段十幾公里的沙石路嗎?而且非常狹窄,只能容一輛車的寬度。她自己只走過一次,錯車極其困難。不知你是否覺得舒服?另外,31號公路在Meadow Creek 以後是一段40幾公里的沙石路,直到Galena Bay。不知你是否喜歡?如果不想走這段沙石路可以選擇走31A,從Kaslo 到New Denver,再轉上23號路去Nakusp。這些信息對我來說真是太重要了!感謝她的熱情耐心的提醒!

離開資訊中心後還是決定沿31號公路向北開一段,轉上前往鄧肯湖的沙石路,開始覺得路況還可以,大約開了40分鐘後似乎來到了路的盡頭。正在困惑的時候,見一輛藍色的小車從左前方的一條小路上轉下來,走近些見到了路口的警示牌:下面的11公里路段極其狹窄且多彎,錯車困難云云。我停在路口沒敢冒然進去,下車走上去查看了一下,路窄得像是Hiking trail,坡陡彎急,自己斷無膽量和技術開上去!謝天謝地提前預知了路況,否則多半會被困在路上的!從小路走出來後,開車掉頭而去,回到31號公路見到Duncan 大壩的路標,於是決定開過去看看。站在大壩上方的觀景台發了一會兒呆,周圍一個人都沒有。

開車返回Kaslo ,又到湖邊晃了一圈,坐在車裡吃了些東西,算是午餐。天已過午,加油後離開小鎮,轉上31A。這段路非常安靜,一直在山間穿行,景色秀麗,簡直象行駛在一個大花園裡。不僅路況很好,來往車輛也極少,行駛在這樣的路上真是一種享受!心情愉悅,一路走走停停,大約一個半小時後抵達New Denver。

New Denver 座落在Slocan Lake 的湖畔,其實就是一個小村莊,人口不足500人。小鎮因百年前的釆礦業和淘金熱而形成,原本可能只是無數個這樣的小鎮中的一個,默默無聞,鮮為人知。但因着一件重大的歷史事件改變了小鎮的知名度-Japanese Canadian Internment 即日裔加拿大人囚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着日本於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美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而12月8日日軍突然進攻英屬香港,當時駐防香港的近2000名加軍原本是接受訓練的新兵,遭受重創,損失慘重。

香港戰事傳來,至使加國民眾反日情緒高漲,1942年初,政府頻布命令,將超過2萬多年齡在19-41歲的日裔加拿大男性送入集中營。而兒童婦女和老人也被遷徒進不同的難民營,日裔加拿大人的土地財產被沒收,銀行賬號被凍結,生活境遇非常艱難甚至悲慘。更有部分人被遞解出境,遣返回日本。這種情況持續到1945年才逐漸結束,自1970年至80年,加國政府就此事向日裔加人道歉並賠償。

而新丹佛正是關押當年日裔加人的集中營所在地,今天這些場所作為歷史博物館成為國家歷史遺址。所以,很多加拿大人可能也不知道New Denver 具體地理位置在哪裡,但他們聽到這個名字便一定知道是當年的日裔加人的囚禁地。今日的New Denver 寧靜祥和,Slocan Lake 碧波蕩漾,正所謂青山長在,綠水長流,相信歷史不會被遺忘,人們也將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發自我的iPad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多倫多冒利垃圾被拉人封艇掃地出門之三
2018: 關於分紅保險中現金值使用的問題
2017: 卜佢個臭雞加35蚊油100蚊冇爪續,正乞
2016: 張鍵鋒:風雨驚險唐人街大買賣
2015: 俊永:學會欣賞溫哥華之細雨綿綿無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