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海外資歷認證”—— 誘人的香饃饃
送交者: 簡生 2004年11月20日14:07:36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海外資歷認證”——誘人的香饃饃

簡 生

正當新移民們已漸漸淡忘了往日的輝煌,整日埋頭為生計打着“累伯”(laborer)工時,一個誘人的“香饃饃“出現在眼前——總理馬田日前在聯邦自由黨BC省黨代會上,承諾政府將着手解決困擾了專業人才多年的“海外資歷認證”問題。新移民心口上的這塊硬傷,終於被政府“踢”到了議事日程上。此舉“拿來主義”,雖姍姍來遲了一點,但還是讓身懷屠龍之技的新移民們着實興奮了一把,就象總算被人正眼看了一眼一樣,欣慰中又夾雜着一些將信將疑。
博士開出租,教授洗碗,工程師送比薩。。。。。。專業人才的長期被“擱置”,乃加國一大特色。近幾年,由於經濟的不景氣和人力資源的匱乏,加之大批新移民專業技術人才被埋沒的狀況,既影響了本國的經濟發展,又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政府雖然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囿於種種原因而未能對“海外資歷認證”付諸行動。這回看架勢是要動真格的了,對新移民們來說,不啻是一道福音。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資歷認證”、“本地經驗”、“語言能力”,猶如三座大山擋在“移公(民)”們面前, “移公”移山,談何容易!
首先,是不是“海外資歷”被認證了,就一定會有專業工作做了嗎?非也!這不僅僅是因為加國對“海外資歷”認證的程序繁雜,而是在加國,每一“規範化行業”(多指電工、藥劑師、醫生、工程師等)的專業職位,都對求職者有着嚴格的“入行”評估手續,包括考試、實習、語言能力要求等,甚至需要申請人出具相關專業協會的註冊、牌照或證書。即使你在原居住國的本本、學歷、職稱等被認證通過了,也很難達到這些專業管理機構制定的非常嚴格的入行條件和工作標準。
其二,無所不在的“本地經驗”。在餐館洗碗招人都要求有本地經驗的情況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個在中國有着七、八年軟件開發經驗的工程師,連小小的一個電腦公司都進不去,而只能到工廠當包裝工了。作為雇主來講,為什麼如此看重求職者本地經驗的有無,
這恐怕和節省企業成本有關,誰也不願意化太多的時間和錢來Training 生手。另外,如你有過“本地工作經驗”,那麼對雇主來說,又多了一條了解你的渠道,少了一些文化上的隔閡。這些,似乎又是可以理解的。但怎樣才能得到第一次本地經驗呢?——“義工”的職位,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其三,最要命的是英語。如果通過努力,最終可把前面兩座“大山”移開,那麼語言能力這座“大山”,很可能會是永遠橫亙在專業工作和非專業工作之間的一道屏障。不是無法逾越,而是永遠無法達到象自己的母語一樣的運用自如。所以在求職面試、書寫簡歷的競爭中,往往是吃虧在英語的交流溝通上。更可怕的是,隱藏在語言後面的所謂“文化背景”那隻看不見的手,總會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阻礙着你“融入”規範化行業的步伐。
但以上這三方面又是相輔相成、互為條件的,如想從事“規範化專業工作”,一般說應具備這三個條件。
縱觀加國近年的經濟走勢,雖有上揚的兆頭,但職場仍呈飽和狀態,專業工作的求職前景未見樂觀。“一個蘿蔔一個坑”,即使你再有多傲人的資歷被認證了,人力資源需求的市場上沒有那個“坑”,那麼你這個“蘿蔔”還是只有再繼續懷才不遇下去,或等本地土生的“蘿蔔”都入了“坑”後才輪到你(因本地“蘿蔔”不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所以,只有大力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經濟繁榮了,“坑”自然也就多起來了。
雖然“海外資歷認證”的道路不會是一馬平川的坦途,還有很多棘手的問題亟待解決,諸如在認證某一醫生的海外專業資格的操作上,就存在很大的難度;還有許多相關的配套方案沒有出台。但我們還是對政府的誠意抱有很大的希望,儘管目前看來這只不過是一個誘人的“香饃饃”。
最後順便提醒一下,為了海外資歷認證的出台和實施,政府又要上項目、撥巨款了。但願把這筆錢扎紮實實地用在該用的地方,而不是多了幾個因人設事的臃腫機構,又多養了一班酒囊飯袋。
(原載《大華商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在加拿大的苦悶生活 zt
2003: 北美的“打折”
2002: 回國娶美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