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大川
万维读者网 > 加国移民 > 帖子
打工送报zt
送交者: sm0 2002年12月01日17:46:00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打工送报

        在风雪中飞舞——谨以此文献给我打工送报的朋友们

                ·曼 子·

在挪威的中国留学生,由于语言的关系,特别是在开始的一两年,打的工除了是在中国餐馆挂衣服或洗盘子,在酒店打扫卫生以外,大多都是干不需要什么语言交流的送报工作。同学们在聚会聊天,喝忆苦茶时,会交流交流打洋工的感受心得,讨论讨论资本家是如何对待来自第三世界的人民的。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送报。

送报虽说没有语言要求,但工作并不简单。首先是到报社填表申请路线,申请了还不一定能得到工作。工作申请到了后,请雇主填表签字,再到警察局领工作许可,办税卡。等应有的手续办妥后,就是接受几个小时培训,了解送报的程序,要求。在开始送报的前两天,会有专职送报人或这一路线的前任带着熟悉业务和路线,以后就全靠自己了。送报配有专门的行头:褂子,背包,小车,都是金黄色系列的。如果是送早报的话,还会发放佩戴在身上的在黑暗中会发光的小圆牌,属安全防范措施,以及一个挂在钥匙环上的装饰物大小的小手电。最关键的东西是一个塑料的活页本,里面就像像册一样有许多窄窄的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面夹着一张同样形状的纸条,上面印着订户的名字,楼号,房号。纸条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报纸类型。有些纸条上面还注明了订户的特殊要求,比如有的要求把报纸压在门口的小毯子下,有的要求放在小毯子上,有的要求报纸不能卷折,有的要求报纸在某一时间前送到,等等。因为奉行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如果订户不满意,马上就可以打电话投诉。所以不管订户有什么特殊的,甚至苛刻,刁钻的要求,服务提供商都会尽量满足。当老板的倒无所谓,他可以尽管应允客户的要求,反正具体落实服务工作的又不是他,而是每个送报人。另外由于订户的信息常有变动,例如某一订户取消订阅;某一订户要求在自己外出的一周内取消订阅,一周后又恢复订阅;某一顾客临时增订某一份报纸等等。报社就会把有变动的订户情况印在做成邮票联的样子的小纸条上,送报人要做的是把上面的小条一一撕下来,对照着说明,把原来的小纸条从塑料小格子中取出来,再把新的塞进去。所以送报不是简单的把报纸放在邮筒里就完事,其中有不少繁琐的工作。

总的说来,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送报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按送报时间分类:早报(周一至周六),下午报(周一至周六),周末报(周日上午);按季节分类:统分为夏冬季,冬天的报酬略为高些;按使用的交通工具分类:走路,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开车(当然一般是本地人)。如果送报的路线不是在附近的话,还需要先坐公交车,然后再走路或骑车。

每个送报人的具体情况就是以上三种类型的不同排列组合。单就劳动强度而言,其中夏季送下午报可以算是最佳组合了。下午报一般是三点左右开始送,可以骑车,如果路线不远的话,走路也无妨。夏天是挪威一年中最美季节,风和日丽,蓝天白云,红花绿草,再加上路两旁的彩色小屋,一切看上去那么的安祥宁静,却又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有时在树林里走着走着,就觉得如果自己这时碰上了去给外婆送蛋糕的小红帽,都不会觉得惊奇的。有着这么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就难怪欧洲的作家们可以把童话世界描写得那么令人神往。宜人的景色使得送报变得没那么枯燥,同时还可以边走边打望路上那些穿得短小精悍,性感迷人的外国美女。有些美女在从身边路过,大家无意中目光交错时还会友好的一笑,明眸皓齿,光彩照人,简直就是对辛勤劳动的送报人的一种奖励。相对其他情况而言,夏季送下午报是最轻松的了,所以有不少人在夏天送两条线的报纸,总共花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

但是如果是在冬天送早报的话,那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挪威的冬天送早报是大家公认的最苦最惨工作。到底有多惨?这么说吧,凡是送过的人都觉得自己再也例举不出比这个更惨的工作了。在夏天,挪威的气温不高,但日照强,所以在户外活动时,外国人多是躲着太阳走,躺在树阴下。而挪威人则是尽情的享受夏日,和阳光亲密接触,把自己晒得发红发黑。对此刚开始时可能有外国人会觉得有些奇怪,但在亲身经历了挪威的冬天之后,也就完全可以理解挪威人为什么那么热爱太阳了,真是给点阳光就想灿烂。挪威的冬天长达五个月,在最冷的12月,1月和2月里,室外温度可以达到零下二,三十度,甚至更低,到处是皑皑白雪,天寒地冻。白昼变得很短,往往是早上11点左右天才亮开,到下午3,4点左右天就开始黑了。虽然地铁,商店,甚至可以说是只要有屋顶的地方就有暖气,可出门的时候都得大衣,帽子,围巾,手套全副武装。在夏天,路上的行人可以悠闲的散步,到了冬天,路人则都是低头前进,行色匆匆。在这样的寒冬里,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躲在温暖的家里,躺在暖和的被窝里。所以在冬天,大概除了睡不着的老头老太太们以外,没有人愿意早起。而不愿意早起,但又不得不早起的恐怕首先就是送早报的人了。

于是,当整个城市都还在温暖中沉睡的时候,送报人就已经在风雪中“其乐无穷”地与天斗与地斗了。送早报的绝大多数都是男生,女生一般都吃不消。想想看,送一次早报男生都会累得半死,更不用说是女生了。别的不说,光是要在雪地里推动那报纸堆得象小山一样的百把来斤的小车就够她们受的。推一步,退两步,有时连推都推不动,只有无助的站在冰天雪地里抹冰凉的眼泪。所以打工的女生中送早报的廖廖无几,而且曾送过的那几个都不是在最冷的时候接到工作的,并且都还算是身强力壮型,但最厉害最伟大的一个也就咬牙坚持了两个月,而其中有一个干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倒下了。由于按规定早报在凌晨六点以前必须送完,所以如果路线较远的话,送报人半夜一两点钟时就得动身。有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完一条线路的报纸都要紧赶慢赶,所以很少有人送两条线。以前倒是有个学生送过两条线,在送报期间他的生活完全就是昼夜颠倒,夜里送报,白天睡觉,根本没有精力再做别的。送早报耗的时间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公交车要在六点以后才有,所以不管路线再远都只有骑车。有车骑还算好的,问题是很多时候地上不是又厚又软的雪,就是滑得不得了的冰,根本就不可能骑车,只有在雪地里一步一个大脚窝,或一步一挪小心翼翼的走。在挪威的冬天,一大早就有工作人员开着铲雪车把路上的雪铲到边上,然后在路上撒上防滑的小沙石,有时还往雪上撒盐,以加速雪的融化。可是送报人起得太早了,当他们开始工作时,就连铲雪的人都还没有上班。这样一来,如果前一夜一直在下大雪,那地上的积雪往往有一,两尺厚。如果一夜无雪,气温又极低的话,路上就会结起很厚的冰,之前撒的小沙石都被冻在了下面,表层的冰又硬又滑。这种时候就是徒手行走都很艰难,更不用说还得推报车了。

送报的第一步是到指定的报点取报纸。一般来说是几条报线一个报点,因此在这里有时就会碰到同行。干这个差事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外国人,就拿有一个中国学生所在的报点来说,和他一起在那里取报的五,六个人中,除了一个来自保加利亚的小伙比他白以外,其他一个比一个黑,什么加纳,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都是非洲来的,整个一群苦孩子。怪不得要号召第三世界的人民联合起来,确确实实亚非拉才是一家。当然也有挪威人送早报,但他们往往就是以此为正式职业,一般是开车送几条线,那不一样。把报纸送到报点的是上一级的送报人。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几条线路要送的所有报纸运到报点,卸下来推成一堆。因为图省事,他们从来都不会把报纸按线路分开放,所以下一级送报人得自己在那一堆中找出自己这条线路需要的报纸。相比之下,下午报一般就是一份《晚报》,所以较轻松。而早报就复杂得多了。除了《晨报》以外,还有诸如《商报》之类的各种报纸,这就要求送报人按照说明点清每种报纸所需份数。有些报纸可能只有几个订户,那也得在那一大堆中把它给找出来。有时由于雪太大,在到达报点时,报纸堆已经被雪给盖住了,这时就得靠自己的双手把雪扒拉开。因为穿得特别厚,行动起来不方便,所以在扒拉雪的时候感觉自己就一只笨拙的狗熊在打洞。而真正的狗熊这个时候却正在洞里睡大觉打呼噜,幸福的冬眠。有时候好不容易扒拉出来一堆,一看不是自己这条线路需要的,只好接着又挖又刨。等找齐了各类报纸,数目清点完毕后,还不能马上开始送报,得先按照接到的临时通知把情况有变的订户条换到活页本里,以免待会儿分送时出错。这是个细致活,所以不能戴着手套做。取下手套,把小纸条一一撕下来,再按说明找出活页本中对应的旧纸条,这样干不了几分钟手就冻僵了。因为手哆嗦发木,不听使唤,有时要好一会儿才能塞好一张条子。

准备工作做好后,送报工作正式开始了。严冬的半夜,除了雪的沙沙声和自己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松软的雪上发出的吱嘎声,以及时不时脚陷在雪里再拔出来的噗嗤声以外,四周万籁俱静。放眼看去,除了雪还是雪,除自己以外唯一可见的生灵就是那偶尔飞来的在雪上飞飞停停的不怕冷的肥喜鹊。路灯发出的光因为飞扬的雪团而变得闪烁暗淡,这是送报人在这漆黑的夜里唯一能感受到的光明和温暖。真不敢想象路灯一下子全熄了会是什么样子,反正肯定比国统区还黑暗,比旧社会还万恶。如果仅仅是下雪还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风加雨夹雪。一阵阵的寒风把密密实实的雨和雪不断地拍打在脸上,又冷又疼,让人睁不开眼,看不清路。有时感觉下雨夹雪简直就和下刀子差不多,甚至于可能下刀子还要好些,至少可以拣回家切菜,还可以拣些卖钱,也就不用送早报了。这种时候,虽然穿得臃肿厚实,但在漫天风雪中却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无力,就像一片单薄的树叶一样随风飞舞。风时不时把帽子吹开,把围巾吹散,可这时已经已顾不上自己了。因为风会一下又一下把盖报纸的塑料布掀开,雨雪一旦飘到报纸上,水迹就会迅速蔓延开来。如果只是表面上的一两份打湿了,那还没什么要紧,因为报社考虑到这些不可抗力,所以一般比实际需要的数目多准备了几份。可如果这时不赶紧把塑料布盖好的话,雪水一多,很快就会渗透下去,打湿下面的报纸。倘若遇到这种一路上风不停的把塑料布掀开的情况,那就得一次又一次的停下来把报纸盖好。保护好报纸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是不幸多打湿了几份报纸,再遇上比较挑剔的订户,那就很有可能遭到投诉,然后就会接到要求改进的通知,甚至被主管人员找去谈话。

如果是一直在平路上走,那还不算什么。可如果还得爬坡上坎,那就真是雪上加霜了。因为积雪的阻力,在平路上推车都很吃力,走几步就得歇一下。遇到路面结冰的情况,又得当心脚下或车轮打滑。这时若要爬坡上坎的话,装满了报纸的车是不可能推得上去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把报纸取出来,一摞一摞地抱上去。抱的时候要拘着身,以免雨雪把报纸打湿。把报纸抱上坡后,找个背风的地方,垫上塑料布,把报纸放上面,再用塑料布把报纸盖好,上面压一块石头什么的。然后又下坡取报纸,再上坡。这么反复上坡下坡,直到把车腾空,再转过身,倒着把车拖上坡。下坡推车的姿势则不一样。如果坡面上全是冰的话,推车的要领是车在前人在后,拉着车身体往后倒,稳住车,必要的时候把车往后拽拽,要不然车就会唰唰唰地直往下滑,如果重心不稳,人都可能被拖下去,根本煞不住脚。把车拖上坡后,再把报纸一摞一摞放回车里,然后继续前进。有时独自走着,心里有些害怕,想着哼几句歌给自己壮壮胆,鼓鼓劲,脱口而出的却是凄凄惨惨切切的“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声音本来就有些发抖,再加上被风吹变了调,听上去简直比喜儿都还喜儿。

爬完坡上完坎,终于走到了订户的楼前。不少人在没有送报之前,还以为送富人区挺高级的。一旦进入送报行当了,才知道最好的是送学生住宅区,其次是公寓楼,最次的就是送富人们住的独立房,小别墅。在学生住宅区送报最大的优点是楼房集中,而且因为自己就住在这里,只要在附近来回走动一圈就可以完成任务,不用太早起,也不用推车走远路。另外一个优点是学生们都很宽容,即使送报中出了什么小差错,比如报纸被打湿了些,或是稍有破损,一般都不会遭到投诉。然而在学生区送早报这样的好事一般是落不到中国留学生头上的,因为这一肥缺可以说是被来非洲黑人兄弟们垄断了。在异国的黑人一直以团结著称,如果好路线的第一任是黑人,他们在离开的时候就会推荐给后来的非洲老乡,然后这么一任一任传下去,自然也就到不了旁人的手上。不过也不必觉得有什么---中国因为这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成了黑人们仰慕佩服的国家,所以来自欣欣向荣的国家的人自然也就应该有高姿态。更何况大家背井离乡,出国在外,同样是人生肉长的,打点工挣点钱都挺不容易。去年冬天就有一个黑人兄弟在送早报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摔成了脊椎骨错位,在床上躺了几个月。所以同是天涯送报人,相逢自应同相怜。

中国留学生大多是给公寓搂送报。如果是送公寓楼的话,在申请到报线,领取种种用品和配件时还会领到巨大的一串钥匙,是开公寓楼门及楼层门等用的。送报的时候就得背着这串沉甸甸的钥匙穿梭在各公寓楼间。站在公寓楼前,借着路灯,找到合适的钥匙,哆嗦着打开楼门,接下来就是挨家挨户送各种报纸了。这么一栋楼一栋楼的跑,一层一层的送,车里的报纸越来越少,车子越来越轻,心情也就渐渐的好起来。而推着空车在大雪中往回走时,就相当于是休息了。要是这时风停了,雪住了,那简直就是在散步。倘若能这么顺顺当当回到家,那就算是又成功的完成了一次光荣而艰巨任务。怕就怕在送报的过程中出什么意外,比如说:内急。在住宅区或公寓区是没有公厕的,一旦出现水火不容之事,那就麻烦了。但人就是这样,往往在知道找不到公厕之后,一紧张,反而更容易内急,怪不得老中医说“急伤肾”。就算是事前做了种种准备,例如送报前一日不吃不好消化,太过刺激的东西,送报的当天早上不喝水,仍然很难避免在几个月的送报期间不遇到一次有想法的情况。虽说是四周空无一人,但在这零下二,三十度的雪地里,要想方便可真是一点都不方便。因为总得找个可以稍稍遮风避雨,同时也可以遮遮羞的理想之地,比如说一个废弃的工棚,或者退一步一个山洞,或者再退一步,哪怕有一圈垒起的石头也好。可是如果不是特别幸运的话,一般什么都找不到。那怎么办?只有不办,忍着。曾经就有一位学生因为腹泄,忍无可忍,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去敲一户人家的门。半夜三更有人敲门,如果户主有疑心的话,是完全有理由报警的。好在遇上了好心人,户主起来打开门,听了她结结巴巴的解释,看她脸都急白了,又冻成那样,觉得她不象是在撒谎,更不象恐怖分子,就给她行了个方便。

所以说送报的辛苦和心酸是一般人不能体会的。等一切顺利,按时送完报回到家时,外面的衣服常常早因雨水雪水湿透,内衣则被汗水湿透。不过心里挺高兴的,好歹自己又坚持了一天,而且还会坚持下去。等换洗完,吃点东西,再稍微休息一下,一般就已是8点过了,该去学校了,好在这里的大学通常都是9点开始上课。这么又送报又上课,一天下来觉得自己的精力都快耗尽了,所以送早报的人最爱的是不送报不上学的星期天。有时在半夜2点左右下意识的醒来,迷迷糊糊中先是心头一惊,以为送报迟了。等回过神来,意识到是周日,不用早起,可以睡个安稳觉时,心里的那种舒坦和幸福感是无法言喻的。想当年上中学时,老师为了教育大家要爱劳动,经常引用一外国名人的名言:“劳动使我的每一天都象节日”。如果这个名人的快乐是来自于劳动结束后的释然和成就感,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的快乐是因为劳动本身,而实际上对一般人来讲并不是所有的劳动过程都是让人愉快的,那么这多半就只能理解为这个名人确实是个酷爱劳动的勤快人。不过要是让他在挪威的冬天送送早报,不知他还会不会天天都想过节。能够把工作顺利干完干好,并在辛劳了一段时间后能得以好好休息一两天,那才是真正快乐的日子。所以要不是看在挣钱自立的份上,恐怕没有谁愿意半夜就起来过节。

那么送早报的报酬是多少呢?一个月7000挪威克郎左右(挪威克郎与人民币的兑换率约是0.92:1)。和打别的工相比,这个数目单独听上去还可以,但如果想想劳动本身的强度,工作环境的恶劣程度,及所付出的艰辛,这个收入实在不算什么。那么在挪威的冬天送早报是不是天下最苦的工作?算不上。北欧国家的冬天都不短,挪威也并不是冬天最冷的国家。比如对芬兰人来说,在挪威过冬就是件愉快的事,因为芬兰的冬天更干更冷。所以想来在芬兰送早报比在挪威更难。那这就是天下最苦最惨的了?也不是。就算送早报再苦再累,至少还可以让兜里有钱,心里有底。如果又没有钱花,又没有工打,那才是最惨的。所以当送报人在大风雪中推车艰难前进,觉得心灰意冷,情绪低落的时候,不妨念念古人的话来安慰自己,比如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或者是唱几句斗志昂扬,积极向上的励志歌给自己加加油,打打气,比如陈红那首她本人唱起来都拗口难听的歌“好好工作,好好工作,人本来就是劳动者……。”不管念什么,唱什么,总之想办法让孤独的自己即使在随着漫天的风雪身不由己地飞舞时,自主的心也一样可以飞扬。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