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大川
万维读者网 > 加国移民 > 帖子
色彩斑斓的国度——访美趣事
送交者: 00998 2003年03月28日19:47:58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美国是个什么样子?相信去过美国的人,一个人会有一种说法。实际上这就是最确切的答案:美国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国度,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就是不同的色彩。近日,笔者有机会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对这个世界“老大”能得空儿“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地看了个明白。虽然看得明白,却未必描画得明白,只能撷取在几个城市中遇到的趣事,描出一幅美国“大写意”。

◎ 荒凉的爱德华:让我破碎了“乡村别墅梦”

  或许因为自己出生在农村,对乡间宁静的生活一直很向往。在大城市生活久了,一直想到乡下建一幢别墅,在阳光、蓝天、白云下的庭院里静静地读书、写作。相信这也是不少城里人的梦想。

  车驶过漫无人烟的荒山、坡地,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爱德华州的博伊西市。说不知不觉,是因为没有看到明显的高楼、人流。我们入住在一个接近市郊的一个小镇里面,我住进一个姓帕弗瑞曼的人家,男主人叫大卫,女主人叫凯茜,他们都已有50多岁了。

  这正是我梦中典型的乡间别墅。我的房东和附近的人家一般都是三层楼,两层在地面,一层在地下。屋外是绿地和花园,可以享受阳光和蓝天白云。然而住进去以后,感觉却有些不一样,一种静寂的压迫感让人喘不过气来。

  转身逃回屋内,看到宽大的客厅内,是主人长久不玩的桌上足球、台球案等等对中国人来说十分奢侈的娱乐设备,已歪歪扭扭地被推到了一边。仅仅因为这里有的是空间,它们才未被“扫地出门”。晚上主人回来时,我问他是否经常玩玩这些“豪华玩具”,他摇了摇头:“我宁愿找人聊聊天。”

  爱德华州盛产土豆,这里出产的大薯条世界有名,据说哪里有麦当劳,哪里就有爱德华州的大薯条。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荒凉,愿意来这儿定居的人相对较少,不少农场雇用的多是墨西哥等国外非法移民,每个小时的最低工资是6美元。人口不多,自然,整个地区的消费、文化生活等就偏于单调了。我们走访了一些当地居民,几乎看不到多少青年男女,而多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帕弗瑞曼有一儿二女,现在都在东部或西部的较大城市里安家落户。有活力的年轻人将这些美丽的乡间别墅毫不犹豫地抛在了身后。

  以前不少人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住在郊区,工作在城区,而且以为美国人就是这样生活的。实际上一些美国人已把这种生活方式看成是一个噩梦。更有人认为,五六十年代出现的“疯狂的一代”,就是在这些城郊别墅里培养出来的。在这些只适合养老,甚至连老年人都感觉单调的地方,年轻人不逃脱、不发疯,那才奇怪。实际上,城郊别墅的生活与真正乡村的宁静本质上并不相同,在乡村,人们大多都有血缘关系,有共同的传统,每个人都生活在亲人关切的目光里,生活在熟悉的眼神中,人际关系的紧密弥补了乡村生活的单调。而在一个人迹罕至、人们相互很少往来的地方,守着一所美丽的庭院,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大城市充满了喧嚣和混乱,但是可能更合乎人性,更多挑战和刺激。

◎ 摩门教的盐湖城:在教堂里遭遇“思想政治教育”

  无神的时代难以理解有神的时代,无神论者也不容易理解有宗教信仰的人。

  但是在犹他州的盐湖城,我们这些不信神的人,也着着实实地被宗教“撞了一下腰”。

  盐湖城是摩门教的大本营,当年摩门教主史密斯带着信徒,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才立稳了脚跟,成为世界有名的一大基督教派。摩门教的正式名称是“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它的教义比较复杂,最大的特点是认为神也是人变的,每个人只要一心向善,都可以虽死犹生,与救世主住在一起。

  不过,对不信教的人来说,印象较深的一点就是,这一教派虽然禁烟、酒、茶、咖啡,但却提倡体育和文艺等,颇有人情味儿。实际上不少美国现代教派都很注意宗教的世俗化和对大众的亲和力。有一天,我们去参观摩门教最大的教堂之一的盐湖城礼拜堂(Tabernacle),几百人组成的合唱团在演出之前,专门演出了几段颇为风趣的赞美诗式的“小品”,引起会众一片会心的微笑。这场演出,他们借助了现代传媒,向全世界的摩门教徒现场直播。

  不过,我感到摩门教更富特色的是它对青年教徒的培养方式。摩门教有一个规矩:提倡男女青年在一段时间内外出传教一至两年。因此,不少青年教徒年纪不大,已见识很广。在犹他州的盐湖城的普罗沃,我遇见了不少美国当地青年,他们因为到台湾传过教,所以都能较为流利地说汉语,对中国的情况也比一般美国年轻人了解得多。这种传教经历,无疑锻炼了不少人。

  每次与摩门教徒共同进餐之前,都要听他们做一番祷告。与一般基督教不同的是,他们不老是那么一套话,也不总是由神职人员念诵,而是即席找一名教徒,根据现场的人员和活动内容,说出一番祝福的话语。我想,这对摩门教徒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口才和社交能力的机会。

  由此我联想到,宗教的某些仪式性的做法,其实大可被我们的教育部门所借鉴。虽然我的这种功利想法肯定会触怒某些正宗的摩门教徒,但不管怎样,宗教的这些附加的功能,肯定是吸引现代青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天早上,我们到一个摩门教的小教堂参观。那天的节目之一,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个男孩先后上台讲他们读《摩门经》的体会。他们年龄虽小,但言之有据,出口成章,且有真情实感。我想,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就可以说是成功了。

◎ 杨柏翰大学生的脚丫:我悟到了礼仪的真谛

  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讲西方人的礼仪如何严格,“左手持叉,右手持刀”,“搅咖啡的勺子不能放在咖啡杯里”,等等,自然,其后常有一些指责中国人不懂西方礼仪而丢脸的言辞。

  前两年去欧洲,的确发现那里的“老外”举止相对比较雍容,吃喝也的确刀叉并用,一板一眼。此次到美国才算开了眼,原来,“老外”并不都是那样“体面”的,也不只中国人会犯一些可能令西方人嗤笑的“错误”,作为“西方老大”的美国人,早不把那些规矩当回事儿了。同时,正是在美国人的“无礼”中,感受到美国人纯朴、务实的一面。

  在普罗沃市的杨柏翰大学,我们参加了一次全校性的活动,不少人穿上了笔挺的西装,认真地听会,给人以分外庄重的压力感。忽然间,我发现现场不少的人都是脱下了鞋子在听讲!他们的神情显得很专注,但又颇为舒适的样子。我顿时悟出这样做的妙处,与其让双脚受苦,何不彻底解放?况且只要鞋袜干净,不会触及别人的“尊鼻”,这种做法未必不雅。

  一次参加中国领事馆的宴会,席间汤汤水水的东西较多,汁水味道也不错。只见美国一个基金会的“老总”,神情专注地用面包仔细地揩抹盘中的美汁,旁若无人地频频往口中运送。此时,你不会觉得这个动作有什么不雅,反而会羡慕他吃得这样开心。在不少场合,美国人吃饭基本上是一会儿拿刀,一会儿持叉,怎么方便怎么用。自助餐上遇见好吃的,也是把盘子盛得如同小山,吃得一干二净。

  但美国人眼中没有别人吗?也非如此。一次,我们去大峡谷在犹他州的一段参观,路途中在一家麦当劳店里吃快餐。同去的几个中国人早早吃完了,习惯性地将餐盒往桌上一推,起身离开了。而带领我们的美国朋友却把餐盒丢进垃圾筒后,又专门回来用多余的餐巾纸将桌上的油渍擦得干干净净,因为别的客人还要用桌子,他怕服务生忙不过来,别的客人坐在脏桌子前会不舒服。

  这可能就是美国人的“礼仪”,舒适是自己的,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但不管做什么,都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

  我有时觉得,外国人活得并不比中国人轻松,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似乎比中国人更能吃苦。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