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大川
万维读者网 > 加国移民 > 帖子
地产精英族: 时间与耐力的考验
送交者: excel 2003年09月16日19:26:41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地产精英族: 时间与耐力的考验

精明、干练、辩才无碍、谈判技巧高明、穿著名牌服饰,经常出入大型宴会等高级
场合,在适当的时机掏出名片,不著痕迹地推销自己。以上这些形容词是在描述百
万年薪的纽约地产经纪人。这些专售高档房地产的经纪人,对客户所扮演的角色比
投资银行还要重要,因为他们经手的金额更大,若是顾及卖方的投资需求,其回报
率也要求更高。由於紧抓这些高档 (high-end) 客户,使得纽约的顶尖经纪人,每
年抱回家的佣金收入就高达100至350万元。

 翻开纽约房地产经纪人年成交量排行榜,榜上有名的地产经纪,年交易额动辄在
五千万元以上,也不乏有亿万成交额的超级经纪人,其中也出现华裔面孔。在曼哈
顿排行第二大的地产公司 The Corcoran Group 担任经纪人的 Carrie 蒋,是从上海
来的华裔移民,其年成交额高达1亿5000多万元,她有五名助理及一名私人司机,客
户包括好莱坞影星芭芭拉史翠珊 (Barbra Streisand) 在内。

 纽约最大的艾丽曼地产公司 (Prudential Douglas Elliman) 合夥人赫曼女士每
天清晨得5时半起床开始工作,忙得没有时间吃饭,午餐时间会去餐厅用餐是因为必
须与客户谈公事;每天要回覆800封电子邮件;手机的铃声没有停过,都由他的贴身
助理接听;住在长岛的她为了工作方便,甚至在中央公园旁租了间公寓。经她接手
的房屋买卖动辄是七位数字的金额。如此努力的成果,使她个人的年成交量就高达
1亿5000万美元。

 这些超级经纪人除了能在地产界呼风唤雨,更是许多名人仕绅指定委托购屋与售
屋的对象,有时想购得一间高级住宅区的房子,还得巴结这些地产经纪,因为好的
房子都操纵在他们手上。这些地产经纪住在中央公园旁的楼中楼,每年会花大手笔
举办几次高级派对,邀请上流社会的仕绅名流、影视红星、企业家等,将这些有能
力买高价屋以及经常在地产上投资的大户一网打尽,另一方面也藉此彰显自己高人
一等的社交能力与社会地位。

地产回春都会区红火

 地产在东西两岸的都会区相当红火,许多人在几年前买的房子都翻涨了两倍。但
这个现象仅限於少数都会区,因为纽约市的地产高得令人咋舌,经纪人付出时间与
努力,所得的高报酬其实在全美是少数的例子。全美各州有更多在房地产长期经营
的人,兢兢业业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许金额没有那般吓人,却也经营出一番亮
丽的成绩。谈起他们的工作,人人都有一本奋斗史。

 在纽约从事房地产业廿多年的丁庆芝(Chin Chen),目前是独立的地产经纪,1983年
因为在姊姊所开设的地产公司帮忙,担任接电话的助她形容自己是在什么都不懂的
情况下,就进入这个领域。在担任助理时,因为经常接到客户的询问电话,帮经纪
约客户看屋、协助看合约,一年下来,她虽然不具地产经纪的资格,但对纽约各区
的地产行情已了如指掌。

 而她真正从事房屋仲介业,则是无心插柳的结果,第一个成交的案子被她形容为
「走路就卖掉了」。有一日她在整理公司的房屋委托物件,发现一件委托期限已过
期的物件,「我当时觉得很纳闷,这个房子的地点跟价格其实都不错,为什么会没
有卖出去呢?」她於是联络屋主询问是否愿意继续委托,然后在华文报纸刊登售屋
广告,没几天就有了回应。

 丁庆芝回忆说:「当时我没有车子也不会开车,就带著客户走路去看房子,第一
个看屋的客户就决定要买,於是立即安排签约,不到一个月房子就已经成交了。」
这个成交案让她收到第一笔售屋的佣金6%。且该间房屋因为在商场边,屋主后来将
房屋出租,月租就达1700元。丁庆芝说:「可见那个房子很有投资潜力,只是经纪
人在评估这间房子时,没有找到适当的卖点,因此迟迟没法卖掉。」

 从此以后,丁庆芝开始考执照,正式进入地产业。廿多年下来,曾离开过房地产
业多次又回到市场,景气好的时候,她一年约可做到廿多个成交案,成交额约500万
元。

 而一直在北卡罗莱纳州从事高科技业的卫高荣与卫高秀琼夫妇,在IBM服务多年后,
1987年时,卫高荣被IBM总部派驻到北京两年,负责软体开发工作。两年后回美国时,
手中积存了一些现款,夫妇俩计画将这笔钱投资房地产,一方面购买地产投资,再
者是换一间大一点的住屋。卫高荣说:「我们为了省下给地产经纪的佣金,自己找
房子,因此累积了房屋买卖的经验,亲戚朋友后来知道我有经验,也委托我买房子。
我干脆成立一家地产公司,於是卫高荣地产公司(R.D.International Realty)在同
一年成立。

 十多年下来,卫高荣的地产公司有十多名经纪,他自己手上管理的物业也有10多
栋在出租。卫高荣的地产事业可以说是全家总动员,除了夫妇二人外,还在念大学
的一对儿女也加入协助他经营地产,当起经纪人与房屋贷款经纪。
新手先至大公司磨练

 由於近几年的房市回春,吸引许多人加入地产业。过去的地产经纪有许多部分是
家庭主妇兼职、空巢期族群二度或三度就业;而这个新兴族群是一群年轻、野心勃
勃的大学毕业生,也有在网路泡沫化后被裁员的网路精英、曾从事广告业者、银行
业、零售业等。在老经纪看来,这些地产新兵想要在短期内磨亮自己的技能,最好
先加入一家颇具规模的地产公司,或是能进入培养亿万经纪的知名公司更佳。
 因为大公司的支援系统与资源够多,且顶著知名公司的名字,新手较易接获案源。
丁庆芝在姊姊的地产公司两年后,1994年加入曼哈坦一家有廿多名经纪人的公司,
开始接受专业的训练,她也自掏腰包去公司建议的课程进修,听取知名经纪人的讲
座,才发现房地产业的游戏规则都在这些训练中。例如课程中教经纪人如何分辨市
场上真正要买房子的buyer与只是在观望看房子的looker。她表示:「在充实了这些
专业技巧与知识后,在接洽买卖业务时,成交一个案子显得顺手很多。」

 在南佛罗里达州才加入房地产业不到两年就有优异表现的刘玉美(Linda Liu)也认
为,先到大公司去学习,是较快进入状况的方法。她指出,以她工作的Keller Williams
Realty地产公司为例,该公司的目标不只训练房屋买卖经纪人,重点是培养一个未
来的企业经理人,可以自己经营一分事业。此种企业文化也较符合她未来想自己创
业的目标。

 目前管理14个分公司的亚特兰大房地产公司(Greater Atlanta International Office)
总裁张素媚(Emily Fu)认为,刚入行的经纪人要到大公司去磨练,才能成长。大公
司虽然训练严格,要求也多,只要能熬过第一年,应该就可以生存下来了。她在亚
特兰大一家主流地产公司工作两年后就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并在短
短两年内,成为亚特兰大业绩最佳的地产公司之一。
比实力先争取listing

 要比较房地产经纪的实力,最大的考验是取得够多的Listing(卖方委托)。拿listing的
技巧因人而异,有人靠亲友推介、有人频频参加社区活动推销自己、有人自掏腰包
办投资说明会以吸引买卖屋者。丁庆芝说:「如果一个经纪人手上没有够多的listing,
你就会被out of the game(淘汰出局)。特别是老经纪在房地产做了很多年,会有老
客户回来找或是推荐亲友来委托购屋;但是如果手上没有够多的卖方,有买主也没
有用。」

 在纽约经营房地产四十多年的女经纪爱莉丝,拥有一家有18个经纪人的地产公司,
她的秘诀是每年固定举办几次所谓A级宾客(high-end)的豪华派对,宾客名单包括
前美国总统卡特在内,早期好莱坞影星玛莉莲梦露也曾是座上客。此种豪华宴会无
疑抬高了自己的地位,也有机会表现专业以外的形象。

 刘玉美在来美国前曾在中国的中央电视台担任翻译,学习到许多谈判的经验。1988年,
她来到美国,在纽约市立大学攻读工业心理学硕士。她的诀窍在於善用自己活跃的
个性,也许没能举办豪华宴华宴会,但有机会就去参加社区派对,把自己的专业形
象推销出去。另一方面,她因为过去是民族舞蹈舞者,业余也接受许多舞蹈表演的
邀请,经常参加表演活动,一方面藉此向亚裔社区推销自己,无形中提高了知名度。

 不过刘玉美认为,经纪人必须将自己的特色表现出来,以她来说,她不将自己定
位在单纯房屋买卖仲介的角色,而是一个理财专家。她说:「我有机会就给客户传
播许多投资理念,教导他们如何长期投资房地产。有机会办些投资理财讲座。因为
中国人总把钱投资在股票,对美国的地产没有概念,因此我会告诉客户如何做市场
分析,如果买屋是投资,如何当房东。」如此双管齐下,主动找上她的客户就多了
起来。

 另一方面,刘玉美也经常参加许多房地产的培训,她认为,参加培训课的好处除
了充实地产专业知识外,还可以知道最新的地方建设、用地的规划等,等於走在市
场资讯的最前端,也容易给客户建立好形象。

 谈判技巧讲求心理战

 不过在21世纪,地产经纪的竞争不再只是勤奋与细心,更多了心理战的推敲,琢
磨买卖方的心理,最高的表现在於谈判技巧。

 德州21世纪房地产公司总裁李雄认为,经纪人要展现充分自信,磨练自己的谈判
技巧。因为谈判就是一个心理战,交谈时要懂得揣摩对方的心理。例如遇到客户讨
价还价要求降低佣金时,他认为经纪人不妨开诚布公地跟客户讲明所有的游戏规则,
最后再请客户来决定是否要委托代售或代买,而不要认为客户说的一切都是对的。
李雄说:「不要害怕说不,客户可以拒绝我,我也可以拒绝客户。如果一个经纪人
连自己的佣金都守不住,谈判技巧就不值得一提了。」

 他表示经纪人必须有智慧的工作,而不要为了讨好客户,去允诺太多并非经纪人
职责内的事。「我常看到许多人工作时间短但是收入很好;反之许多人花了很多时
间去维护一个客户,最后却得到非常少的佣金。」

 而张素媚则认为专业经纪人的服务不单只是开车载著客户去看房子,还有其他的
考验。有些客户为了省下一两千元的佣金,却可能失去一个很好的机会。张素媚公
司的客户有西方人也有华裔,她说:「一般西方客户较重视经纪人的专业,会要求
了解该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而亚裔客户则多强调人情。可惜的是,亚裔的经纪人普
遍对自己缺乏信心,一遇竞争对手,甚至主动向客户表示愿意降低佣金,以为如此
可以留住客户。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自贬身价,降格争取客户,也会让客户会认为连
自己的佣金都守不好,如何能帮客户卖或买到好价钱呢?」

 丁庆芝则认为电话技巧也是心理战的一种,特别是在售屋广告刊出后,买方打电
话来询问时,如果遇到电话技巧欠佳的经纪人或销售员,可能因此失去一个客户。
她说:「每个公司在登广告时会去推销最便宜的房子,也会把条件不佳的房子写得
很好听。但是还有很多价位高、地点好的房子。如果买方接到电话问起屋况时,经
纪人据实报告该间的屋况,客户也许立即打退堂鼓;但实际上可能有适合客户的其
它房子,只是经纪人在电话里还没有机会说。」

 丁庆芝说:「接到买方电话,我会先询问对方需要的是何种房屋、家庭成员多少、
考不考虑学区等,然后进一步建议客户到公司来面谈。有些客人会一开口就说要看
房子,但是如果这间房子本来就不适合他,只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如果买方愿意到
公司来详谈,一般案子成交的机会也比较大。」

 另一方面,丁庆芝认为经纪人不是非得照著客户的需求,必须观察客户的背景。
她说:「打电话进来的客人是希望有便宜可以捡,而不是没有能力买更好的房子,
主要看经纪如何帮客户提高购屋条件。」

 她提到曾有一名客户在网路上查到一栋售价25万的独栋屋,希望能够去看房子,
经她询问对方的家庭成员与对环境的要求后,认为那间25万元的房子并不适合对方,
於是建议对方到她的公司,她一次从电脑档案中挑出10间适合的房子请对方自己开
车去看屋,选择几间自己满意的房子后再找她去议价。

 结果这个案子在两个月内成交,对方后来买到的房屋价格是35.8万,而非原来预
算的25万。「因为他们有能力买更好的房子,因此如何针对客户需要提高购屋条件,
是经纪人要做的功课。」

考验人性难免遭遇挫折

 人脉与资源是从事房地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想要表现优异,需加强自己的曝光率,
在各种场合推销自己,还要不时地挑战自己的自尊心与自我。因为一连串与卖方或
买方交手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爱找碴、姿态高、外行充内行、百般挑剔的客户。
因此即使一个案子谈得不愉快,还得打起精神继续面对下一个客户。

 卫高荣一直认为房地产业经营的是人际关系(people relations),但是从事房地
产十多年来,他也受到不少挫折。他说:「无论自己的专业形象与经验多受到肯定,
还是会遇到一些忠诚度很低的客户。这些客户会找多家地产公司,也不跟我们说实
话,说好要买的房子或土地,却又开始反悔,或是委托找土地,找好了土地却拒绝
签约。」

 不过他也表示,购屋人的特性都是一样的,总是付了订金后就后悔,认为自己的
房子买贵了,抱怨经纪没有谈到好价钱 ,认为应该还有更便宜的房子可以挑,这是
人性的特质,跟经纪人的专业无关。

 刘玉美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她认为自己尽力为客户分析了买卖屋的一切优缺点,
但是客户却不领情,总希望能争取更多更好的条件。她说:「通常这些客户不会认
为是自己条件太苛刻,而认为是经纪没有尽力为他们找房子。除非他们认为自己获
得好处了,才会感激你。」她认为华人买主较重视房屋价格高低,而非亚裔的卖方
较希望减少麻烦,不在卖屋后还要做许多额外的工作如修缮或换屋内的设备等,而
经纪人的角色就是说服两方,找出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丁庆芝则表示,从事地产经纪20年,比较感慨的是看到许多人的起起落落。她提
到有一个客户委托她买了一栋23万元的房子,五年后因为付不出房贷又委托她出售,
当时的价格只能卖到18万元,她自己看了都觉得难过。遇到此种情况,她甚至连佣
金都会少收一点。

华人重风水影响建物格局

 崇尚风水的华人,很重视房屋的坐向、格局、有无路冲等,遇到此种风水族客户,
丁庆芝会帮客户先到现场看清方位与坐向,若是房屋座落在敏感地带,她会老实地
告诉客人,甚至自己研究也风水,如果遇到风水不佳的住宅,她会主动先帮客户过
滤。

 李雄从事房地产十多年,另一个成就感是影响建设公司在后来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考虑亚裔客户的需求而更改格局,其所根据的就是中国人最重视的风水。他回忆说,
1988年时,休士顿的一家建设公司开发出一个住宅社区,每户占地3000多尺,前有
湖泊与绿树,总价才20万出头;但是进屋一看,所有的楼梯都对著门,犯了中国风
水大忌,降低亚裔购买意愿。他后来建议建商不妨更改屋内的格局,也专门为建商
们举办有关中国风水的讲座。因为华人的购买力旺盛,因此建商也愿意虚心接受,
后来休士顿的新住宅便很少再出现此种格局。

成就感不在成交金额

 华裔地产经纪人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协助新移民购屋置产,更间接为他们实现美
国梦,看著客户高高兴兴地搬进自己满意的房子,经纪人的成就感,就不只是佣金
收入的多寡了。刘玉美印象中认为很成功的一个案子成交单价不是很高,但因为帮
买方选择的位置佳,房屋一成交后,附近的住宅就开始上涨,两个多月内房屋就增
值了2万多元,她认为这是她目前为止最大的成就感。不管是难缠的客户,还是好说
话的买卖方,「客户买到房子开派对时,在派对上当众感谢我,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了。」她目前刚接下一个代寻旅馆的买主,对方希望买下一间价格在300万元左右的
旅馆来经营,她高兴地说:「这可能得花一阵子时间仔细找了。」刘玉美未来的目
标是自己能够成立有10人规模的地产公司。

 而对卫高荣来说,在地产这一行从事得久,好处是客户容易持续。「许多五年前
帮忙买屋的客户,五年后要卖屋时,还是会找上我。我可以跟客户维持10年以上的
关系。」

 丁庆芝则认为为人找到适合的房子,也许佣金不多,但是看到他们住进自己理想
的房屋里,就是自己莫大的成就感。目前的她,除了地产经纪的工作外,将心力投
注在研究保险等金融商品与家庭财务规划的领域,因为她看到前阵子朋友因病过世,
却没有保险理赔可以留给家人,让她相当感慨。

 房地产业被视为是一个快速累积财富的行业,但是其中的辛苦外人却很难体会,
这些每周平均工作时数超过80小时的地产精英,让人欣羡之余,能在这一行业长久
耕耘,就需要更多的心力与时间的投注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吃在温哥华
2002: 给加拿大新移民朋友的信--学习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