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孝不能等
送交者: 錫慧 2003年11月07日19:06:40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孝不能等”,是我八年前從我的三叔那裡聽來的一句至深感慨的肺腑之言,至今我仍然記憶猶新。

我父親的家族算是書香門弟的大家族,但由於歷史、政治上的種種原因,親情之間經歷了許多悲歡離合。

我爺爺是清末民初時中國的第一批留美學生。學成回國後,做過張學良的家教,後來幫助張作霖創辦東北大學,並在張學良之後做了十年的校長。抗戰勝利後,爺爺被委任為東北三省教育接收大專員,天津市代市長,江蘇無錫區行政督察專員等職。四八年我爺爺帶着當時還年幼的兩個叔叔,兩個姑姑去了台灣,而把長子也就是我的父親留在了大陸。當時,我父親正在北京大學讀書,爺爺不想讓他中斷學業,只想等拿到了學位再和家人團聚。哪曾想到,這一分離竟成了永別。直到爺爺在台灣過世,奶奶在美國過世,我父親再也沒見過他的父母。

跟在美國的叔叔姑姑們再相認,是在七九年鄧小平訪美之後。當時我二叔在美國華裔僑界很有影響,鄧小平訪美時他做過翻譯。因此,他有機會把想回國找大哥的事情講給鄧小平。這樣,在國內經過幾番周折,有關機構才在一間不滿十五平方米的小黑屋裡,找到了還在頑強生存着的我們一家五口。在經過將近三十年之後,爸爸這才開始了跟他在海外的弟弟妹妹們的聯繫。

但由於他幾十年的磨難,身體一直欠佳,至到八九年才去美國探親。爸爸去美國時,剛好趕上我前面提到的三叔用全部資產投入了一個新的生意,結果全面失敗,正是在最困難的時期。所以,他沒能邀請爸爸去他的家裡。他只是從舊金山到芝加哥來看了一下爸爸。他那時想,等下次吧,經濟好過來時一定加倍償還。哪曾想,爸爸卻只有這一次機會在美國與親人相聚。回國後不久,爸爸就病逝在了北京。當時我的哥哥在美國讀博士,還沒有綠卡回不來;姐姐在加拿大由於工作種種原因也回不了國。只有我和媽媽送走了帶着一肚子學識、卻一輩子不得志的爸爸。

我來到加拿大後,三叔三嬸特地從美國來看我們。他感慨地說,很後悔當年沒有把爸爸接到家去住幾天,當時以為,等到條件好一些能做得更好。但有時,親人的身體等不得,卻成了終身遺憾,真是“孝不能等”。

經歷了親人之間的種種悲歡離合,我對生命,對親情有了更深的體驗。生命可以是最堅強,也可以是最軟弱,卻常常不在我們所能掌握的範圍之內。

之所以引出這個話題,是由於我們新移民父母來探親的種種現象和故事所產生的一些感慨。

大陸移民中的大多數是第一代移民。由於加拿大為我們提供了這種技術移民、投資移民的機會,我們的家族史中才開始有了海外關係。所以子女過來之後,只要生活基本安定了,或是又懷孕要生小孩了,最大的願望都是儘快讓父母來探親,同時讓父母也有機會體會一下出國的感受,在親戚朋友、鄰裡面前也有個交待。

問題是父母過來之後,卻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故事,並不都是興奮而來,滿意而歸。許多老人家是興奮而來,傷心掃興而歸。

有一對叔叔阿姨經常散步時經過我家,常停下來跟我公公婆婆聊天,進家裡來坐坐。他們是來看女兒、女婿的。一次,他們跟我先生說,加拿大這地方真的是很難生活吧。他們的女兒、女婿年薪九萬,可看他們的樣子還是很節儉。女兒跟在國內時判若倆人,每月的菜錢給的有限,如果老兩口想要改善伙食,還要自己掏腰包補錢進去。幾個月後那位叔叔不得不找了個工廠去打黑工。他說,要不然國內帶過來的那點錢根本不夠花,又不會主動開口跟女兒、女婿要錢。住了六個月,臨走時過來對我們說,除非他們將來有了小孩需要幫忙,否則不會來了,不願給孩子們增添負擔。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有一位老婆婆的女兒,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申請她過來探親幫忙。在這裡的一年裡,她有一肚子的苦水,經常到我家來跟我公公婆婆連說帶哭。每次見到我,她都用我聽不太懂的廣東話說:“你這個兒媳婦,好人呀。” 她女兒家的經濟條件也並不差,女婿在美國工作,年薪有七、八萬美金。可她在加拿大的一年裡,卻哪也沒去玩過,連中國城都沒去過,也就別提CN塔、大瀑布了。後來,還是我公公婆婆帶她去了趟中國城,走時買了些禮物。她說平常吃飯時都很緊張,怕菜不夠吃。給草澆水,女兒都會提醒別澆多了,水費太貴。本來女兒想給她辦移民,留下來幫忙。可她說,還是回自己的家好,這加拿大真沒什麼好的,連自己的女兒也只認錢了。

另一位阿姨是我報稅時認識的。聊起天來,我說公公婆婆來加拿大五年,已經是第三次回國了;差不多每年安排他們上外邊玩一次,加拿大,美國都玩過了。因為國內還有一大堆孫子、子女、親戚、想回去當然我能理解。能這麼做並不是我的經濟能力沒問題,而是我把自己的假期全取消了。阿姨聽了要掉眼淚,說來了八年,幫助女兒帶大了兩個孩子,可每次提回國的事,女兒總是不支持。她說快六十五歲的人了,很想回去看看親朋好友,因為不知道哪個人也許就沒有機會再見了。我聽了很為她心裡發酸,可又愛莫能助。

前一段時間,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問我們有沒有時間幫忙送他父母去機場。我很驚訝地問:老人家不是剛來兩個月嗎,怎麼就走了呢?他說,他們一定要走,沒有辦法。我想了想,一定是這裡的生存環境太不開心,要不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辦下來的出國機會,老人家不會這麼輕易地就放棄。

如果說這邊的子女是因為經濟能力差而不能善待老人,那我想,中國的大多數父母都是從苦和窮中走過來的,他們一定可以做到與子女同甘共苦。《星星生活報》發表的那篇“探親老人的嘆息” ,嘆息之後,老人家還是給了子女最多的理解。但問題是,很多情況都不是因為窮,而是因為有些人出國後心態變了。

仔細想想,我們為父母辦探親也好,移民也好,手續費再加上機票,至少要花二、三千元。如果父母只是來探親半年,我們對他們招待得好壞,也許每月的差別只在一百元左右。多一百元就可以讓他們更滿意,更開心。我們只用幾百元,換來的不僅是老人家對子女海外生活的放心,更是對加拿大的好印象。

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重要事情,有些事情是不能等的,否則將來你會後悔。對父母的孝心,就是其中之一。我的方法是,那怕房屋貸款慢點付,孩子的教育基金少買點,先把老人家招待好。因為老人們擁有的只是今天。你不能保證,今天的老人們走了,下次等你發財了,他們還能健康地回來看你。而我們和子女擁有的,不僅是現在,還有未來。我們的需求,我們的計劃,我們的夢想,只要自己不斷努力,一定可以做得更好,還可以有機會去實現。

這種選擇不僅是為了讓老人家開心,更是讓自己人生中少留遺憾。不要再象我三叔那樣發出同樣的感慨和感嘆了。有些感受,有些道理,有些財富不跨出去是體會不到的,而人們往往是要等失去或無法換回的時候才悟出它的珍貴。

我有一位保險客戶也是我們家非常好的朋友,給我和先生講過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尋找他親生母親的故事,這故事曾深深感動過我。在他四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了,他和哥哥被法院判給了父親。從此以後,倔強的父親再沒讓母親看過孩子。母親傷心之餘,也就離開了那座城市。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思念母親的心情伴隨他一起成長。等到他自己成了家,生意有成,生活環境越來越好的時候,想找到母親慢慢成了他的心病。他終於說服了父親,發動了所有的親朋好友追綜母親的線索。在經歷了無數感人曲折的故事之後,終於查出了母親的下落。結果是,母親剛剛在兩個月前病逝。只要是一提到這件事,他總是嘮叨着說:真遺憾呵,我怎麼不早點找我媽。現在他所能做的只是,在母親的墓地,為母親獻上一年四季不斷的鮮花和他心裡那永存的思念。

我想起了席幕容詩集裡的一段話:“在我們的世界裡,時間是經,空間是緯,細細密密地織出了一連串的悲歡離合,織出了極有規律的陰差陽錯。而在每一個轉角,每一個繩結之中,其實都有一個秘密的記號,當時的我們茫然不知,卻在回首時,慕然間發現一切脈絡歷歷在目,方才微笑地領悟了痛苦和憂傷的來處。” 問題是,平凡的我們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微笑地領悟和面對?

我曾寫過這樣一句廣告詞:並不是每一個夢想都有機會去實現,並不是每一句話語都來得及去說出。所以人生才會有風雨,所以人生才會有遺憾。為了我們的至親所愛,為了我們今生少留遺憾,讓我們把今天過得最好。 (星星生活特稿 作者錫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黃世仁對楊白勞的控訴
2002: 我的野營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