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加拿大找工記zt
送交者: 西流 2004年01月06日20:01:22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經歷了失業一個月後,Thanksgiving Day後又將重新開始新的工作。放棄國內穩定的工作和衣食無憂的生活來加拿大已兩年零5個月。回想這兩年來的各種經歷,感觸最深的還是找工作的艱辛,從輕狂到灰心、絕望,再到腳踏實地,我想這不只是我一個人的經歷吧,相信這也是很多新移民的經歷。以下的敘述,不知能否引起有類似經歷的人的共鳴,也但願對正在找工作的人以及即將來加拿大的人有所啟示和幫助。

2001年5月22日,告別的家人,自己一人獨自踏上了加拿大這塊註定讓自己“從頭越”的土地。

看到先來我一年多的朋友通過20多個面試,找到了很不錯的工作。自認為憑我的能力我也會的。參照朋友的找工經歷,定出了找工計劃,頭3個月不着急去找工作,先參加英語學習班學習口語,再參加workshop,學習如何寫RESUME,COVER LETTER,再參加一些專業學習班,學習些北美現在流行的IT技術,8月份,先試着把簡歷put出去,爭取得到一些面試鍛煉的機會,從9月份開始找大的就業代理,然後在他們的幫助下,找到在大公司的工作。爭取在半年之內找到專業工作。

於是6月上LINC,7月上ESL,期間參加了兩期workshop,7月下旬上了一門Unix/C++, 過去在國內主要做Unix/C.

兩天的Labor工

我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位韓國朋友介紹的。工作點在在YOUNG街上的一家比較大Shoe Store。他原在那裡打工,主要工作是在後台整理鞋架,測量新品鞋的內外尺寸,並用數碼相機拍攝其各種角度的照片,將其PUT到該鞋店的網站上,$10/hr。因為當年的9月份他要到McMaster讀MASTER,所以他把這份工作介紹給我,在他離開前,即在8月底的最後一星期帶我乾乾,然後從9月份起頂替他。當時他告訴我時是在7月底。那時我是那樣躊躇滿志,以為我肯定能很快找到專業工作。根本沒有把這份工作看在眼裡,我告訴他我可以去那工作,但我可能做不長,我還得找我專業的工作。結果在8月的最後一周,他告訴我,他的一個同胞想做這份工作, 但老闆只能用一個,讓他分別帶我和那人試用兩天,再決定用誰。結果可想而知,拿到兩天的cheque,我離開了那家鞋店。$160大洋,那是我在加拿大掙的第一筆錢。

後來看來這份工作應該是很輕鬆的,但當時在那工作的那兩天,除了半小時吃飯的時間外每天7個半小時一直都不停的測量不停的拍攝,不停的擺放鞋上架,感覺很辛苦,因為很多很多年都沒有做過這樣的活了。

最長的INTERVIEW

我的第一次INTERVIEW,是在2001年的8月初,那時我並沒有打算真正開始找工作。一位老鄉朋友告訴我,一家公司在招Unix C/C++ programmer。我上這家的網站看了看,覺的這是一家小公司,我還是自以為是,心想我要去就去大公司,沒有理會。一周以後,朋友問我發簡歷沒有,我說沒有。他說這家公司真的再招人,你真的應該去試一試。於是我就把我的簡歷發給了那家公司,星期六半夜發出的,沒有想到星期日中午12點就接到公司老闆的語音留言,要我星期一上午九點去公司面試,星期一是個Civic Day呀,公司居然不休息。

周一,我一去那裡,老闆二話不說就拿出一套數學試題讓我做,我一看, 我的媽呀,從線形代數到微積分什麼題都有,畢業這麼多年誰還記得住呀,硬着頭皮做下去,一交卷,老闆又立馬拿出Windows Programming試題讓我做,然後,Java Programming, 計算機安全,Unix C++ Programming, 總共5套試題要我做,我的頭頭都做大了,好不容易對付完了這些題,他又拿出2張卷子,讓我上機寫程序,一個是JAVA的,另一個用C++實現unix下的Client/Server通信。Java我已經顧不上了,在Solaris下用vi一行一行的寫程序,好不容易完成了unix的程序,已經近下午6點了,滴水未沾,滴米未進,再看看他的員工holiday還都老大老實的坐在那裡工作,唉,老闆用人也不能這樣呀。

離開公司時,老闆告訴我,等check完我的考卷和程序,再和我聯繫。第二天,沒有消息。第三天,還是我打電話去問情況吧,老闆接的電話,說我的Math is bad, Windows programming is bad, Computer Secuirty is good, Java is so so, Unix C++ is very good。然後問我要多少salary, 我按照workshop上學來的說給我entry level,三月過後,根據我的表現再考慮我的salary。他答道:“That is good.but I still want you tell me how much you want? ”我很為難,這畢竟是我第一次遇到這種問題,到底該要多少,我心裡一點數都沒有,高了把他嚇回去了,低了我又不甘心。但我不得不回答他, 想到這是家私人小公司,還是要少一點吧,於是我說40k/年,老闆在電話那邊停了2秒鐘,然後說周5還有個面試,完了再定。

那時, 我還仍心高得的很,一心想到大公司里去,如果真的在這家公司幹了,還不好意思干二、三個月就跳槽,如果幹上個半年、一年的,我就不虧了嘛,而且老闆又如此“壓榨”員工。於是決定不再打follow up電話,如果你找我,我就去乾乾,不找我就拉倒, ......等到後來我在工廠里打labor工時,半夜時分,望月嘆息時才意識到我當時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喲。

Should Speak English 24 hours a Day

8月份我還是把我的簡歷put到的workoplis,monster等網站上,有過一、兩個小代理面試,但都沒有結果。

按照我的計劃,9月一到,我就開始把我的簡歷發給一些大的JOB代理,我的朋友提供了他們的e-mail,他的原來很多的面試就是靠他們幫助找的。

還真靈,這些代理很快就和我聯繫,有一個我發過去還不到5分鐘,電話就打過來了,搞得我措手不及,簡歷都來不及打開。一跟他們在電話里聊,我才知道我的口語有多麼的臭!她問我的工作經歷,簡歷不在身邊, 我居然肯吃肯次半天說不出來,她的一些問題我要說幾個Pardon me,才聽懂, 末了,她對我說:“You should speak English 24 hours a day!”。幾天后,她又打電話來,跟我說一個position,但我當時的聽和說極差,她又一次告戒我,“You should speak English 24 hours a day”,一年後我再來找你。(一年後,她果真打電話來找了我, 這是後話了)。 [ 相約加拿大:楓下論壇 rolia.net/forum ]
還有的代理看了我的簡歷,要我到他們公司見面,見面後,給我介紹的positions都是很不錯的,諸如TSC,HBC等等,讓我高興了一陣子,似乎我就要到大公司里工作了,現在想起來,真是好笑。但後來都沒有等到公司面試的機會。最後代理告訴我,你的oral English要提高才行,更主要的是你沒有Canadian Working Experience。

Canadian Working Experience,這是每個新移民心中的痛。從那時起,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這種切膚之痛,直到我找到第一份專業工作為止。 如果說北美IT最紅火的時候在2001年還能看到一點尾巴的話,那也是2001年的上半年。而我已經錯過了。從2001年下半年起,公司裁員的消息幾乎天天都可以聽到。

正式打Labor工

9.11,世貿大廈的傾倒,更粉碎我的幻想。沒有Canadian Experience, 在那裡找專業工作? 國內的帶來的銀子已花去了不少,得,去打點labor工吧。

9.11的第二天,在一個打工的朋友指點下,邀約另一個朋友去了Toronto西北邊的一家大的化工集團公司找工作。幸運的是從去公司填表,到接到上班通知只用了2天時間。後來許多朋友想到該公司打工要排上2個月,甚至更長。

我和朋友分到其一下屬工廠當Machine Operator,看守機器,堆放生產出來的門窗塑料製品。一天工作12個小時,2周工作7天,2周白班(7:00am-7:00pm, $10.50/h),2周夜班(7:00pm-7:00am, $11.25/hr)輪換.上白班,我是早出晚歸,天不亮就的出門,天黑了才回到家,見不到天日。上夜班,到凌晨3、4點鐘時困得要命。第一天上班,為了準時到達工廠,4點不到就起床去趕第一班TTC,中間還要轉車。還好後來可以搭工友的車了,但也得5點半起床,順着Steeles從Kennedy走到Wardon去搭車,直到朋友買了車,他開車到我門口來接我。想那時,迎着寒風走在寂靜的馬路上,我嚎着“穿林海,跨雪原,氣沖蕭漢,......”,無奈和辛酸,有誰能知。實際上,每個新移民都有類似的辛酸故事。

在寒冷的深秋夜,我時常走出廠房,仰望星空,淚眼朦朧,問自己,為什麼來這裡?放棄國內的一切,到異國他鄉從頭開始,經歷從來沒有經歷的一切,後悔嗎?現在我幹事的是不是我來的目的?不是, 絕不是!

幹了兩個半月後,我決意辭職,放棄了再有半個月就可以拿到的公司Benefit,繼續去找我的專業工作,我不能輕易說放棄。

12月初,我開着我$600剛買來的85年Toyota Camery(這輛車在後來的一年中開了一萬3千多公里,沒有出現毛病,我總共只花了$20換了一次機油。也算我在加拿大生活的一個奇遇了),到機場接來了妻子和兒子。為了減輕我的負擔,讓我一心一意儘快找到工作,他們只呆了20多天,就回國了。

2001年過去了,站在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我發誓2002年我一定要找到專業工作。

CO-OP與找專業工作

新年後的第8天,我去了位於BLOOR 777的NOW PROGRAM, NOW PROGARM是TORONTO 地區教育局下屬的一家專門為新移民提供Canadian Working Experience的機構。它對新移民提供專業就業指導,並幫助他們尋找相關的公司和企業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機會,以獲得加拿大工作經驗。每期2個月,1個月的講課,1個月的實習。要參加這項活動,先得報名,然後面試,面試通過後,才能上課。

我到加拿大的第二天,朋友就告訴我可以去NOW PROGRAM,因為很多人都是通過NOW PROGRAM,最後找到工作的。我當時不以為然,認為我根本不需要走CO-OP的方式。幾個月的失敗經歷,打工的艱辛以及朋友的再次勸告讓我不得不去試這種機會。

我是2001年10月1日去了那裡報名的,那天正好我工休,我以為一去就可以立馬參加學習,結果被告之2001年人已經報滿了,最早的班也要等到第二年的一月。問我願不意願意等。我猶豫了一下,還是堅定的回答道,要參加。心想如果在參加NOW PROGRAM之前找到了工作,我就CANCEL它;如果沒有找到,當然要參加啦。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於是填了張表,被告之2002年1月8日9時來NOW PROGRAM面試。

我來到NOW PROGRAM,裡面的教室已經座滿了人,大概有4、50人,大多是中國人。一位老師開始給我們講話,主要說了這項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給新移民提供加拿大工作經驗,不是幫你們找工作的等等,說一期只能20個人,所以現在有這麼多人,我們接收不了,有些人不需要參加,英語太差的,沒有達到LINC5級的,不能上這個CO-OP;學醫的,加拿大不承認國外的醫學文憑,參加這個CO-OP你也找不到工作;還有學計算機的,你也不必參加這個CO-OP, 計算機的工作經驗是通用的,……,一會我們要對你們逐個進行面試,面試通過的才能參加CO-OP。

面試時,指導老師問我,你是做計算機軟件的,可以直接找工作,不用參加這個CO-OP。我十分動情對她說我來這裡的目的正是要獲得加拿大工作經驗,因為我去找工作,他們都不要我,就是說我沒有加拿大工作經驗。我十分想得到這個機會云云。指導老師聽了後,說好,我一定爭取讓你得到這個機會。

為了能得到這個機會,第二天、第三天我都打電話去NOW,問面試結果。第四天,通知下來了,讓我2月8日參加CO-OP班。後來得知,那天的大部分人都得到參加CO-OP班的機會,但很多人都排在了下一期,也就是4月的班。如果我稍不經意,也許我就要多等2個月了。好懸!

2月8日,CO-OP班課正式開始,班裡有27個人,老師說這是破歷史記錄了,以前最多一期20人,可想當前的就業形勢有多糟。27人中只有7個老外,其餘都是中國人, 有8個是programmer, 還有3、4個DOUBLE E的。

頭兩個星期主要在教室里學習如何寫RESUME,COVERLETTER,如何打COLD CALL,如何面試等等,這些我都在其他workshop學過的。從第三個星期起,就讓我們查找與自己專業有關的公司,列出20個公司來,以多倫多地區教育局的名義給他們打電話,找到Human Resource或相關技術部門經理的名字和電話,發我們的簡歷,希望得到一個為期一個月的CO-OP機會。如果我們做完這20家簡歷發放,指導老師就幫助我們打follow up電話,看能否得到個面試。

這段時間,我正好得到一家小公司做JAVA PROGRAMMER的面試,一直忙的不可開交。CO-OP班這邊的20家公司的聯繫工作幾乎就沒有好好地做。特別是JAVA PROGRAMMER第一面試通過後,心想,能直接找到工作當然比做CO-OP好啦,更沒有心思聯繫CO-OP的事。

其實每個指導老師手上都有很多願意接受CO-OP的公司名單,CO-OP學生找到了一家能提供CO-OP公司,這家公司自然就成了老師手上的資源。在我請假去那家JAVA PROGRAMMER公司進行第二次面試的時候,我的指導老師給我的一個CLASSMATE陳找到了一家為金融、零售行業提供終端設備及Solution的公司做CO-OP的機會。陳第二天去了那家公司面試,但回來說這家公司有一個基於WEB的UI PROJECT, 已經接近CLOSE階段了,急需要一個寫PERL程序員,但同時告訴他,CO-OP做完,沒有留下來的機會。他考慮到不可能留下來,再加上也不會PERL語言,因此決定放棄去那家公司。

如果說這是天意的話,那我真得感謝蒼天。指導老師又把這個機會給了我。從而改變了我在加拿大的命運。

雖然我在那家JAVA PROGRAMMER第二次面試不是十分的理想,但我仍對此抱有希望。當指導老師把這個CO-OP機會給我的時候,我還是猶豫了一下,如果接受了CO-OP,那家JAVA PROGRAMMER的OFFER來了怎麼辦,我還就這事請教的指導老師,老師說你必須提前兩周通知CO-OP公司。經驗和直覺都告訴我,我必須抓住一切機會,況且CO-OP這家公司的行業和我在中國工作的行業一致,只不過是它做的是前端的業務,而我在中國做的是後端的業務。儘管我也沒有寫過PERL程序,我還是答應去CO-OP公司。

第二天我開車去了那家CO-OP公司面試,這家公司實際上是一個跨國公司,還是個上市公司,公司的DIRECTOR OF SOFTWARE DEPARTMENT 面試了我。這是一個老頭,當時他給我介紹了這個PROJECT的項目,說為什麼不用JAVA做而用PERL,他是如何如何的英明,當時我實際上聽的似懂非懂,但仍不住的點頭說GREAT,GREAT。然後他又說他喜歡用中國人,因為他娶的妻子就是中國人。他說他喜歡用CO-OP,你給我幹了話,我給你Canadian working Experience,這很公平。他叫來了這個項目的TEAM LEADER,一個中國人,他把我帶到另一間屋子裡用ENGLISH面試我,問我會不會PEAL。我告訴他我沒有用過PERL,但我C和Unix shell非常好,給我三天時間我就會是一個優秀的PERL PROGRAMMER。於是他把我帶回了DIRECTOR的辦公室,告訴DIRECTOR我沒有用過PERL,但3天內會掌握PERL。DIRECTOR手一揮,OK,下周一來上班。

回到家裡,我趕緊從網上查找有關PERL編程的資料。有C和SHELL的基礎,掌握PERL真的不難。在CO-OP公司的一個月,我的確非常賣力,到的早,離開的晚,頭三個星期,一直都悶着頭,寫PERL CGI和Java????程序,整個UI的6個Subsystem,我寫了2個。

招JAVA PROGRAMMER的那家公司也再沒有消息了,看來是沒有戲了。想看有沒有機會留在這個公司,似乎可能性也不大,儘管這是一個很大的國際公司,其產品在加拿大占有70%的市場,可其不知道為什麼愛用CO-OP。看看周圍還有好幾個來自其他學校的CO-OP。我找了DIRECTOR談,他說你的確干的不錯,但我現在沒有BUGET,沒有新的PROJECT,你現在做的PROJECT再有2周就結束了。我可以給你個好的Rererence,但我無法留你。

手上完成的程序已經交給其他人聯調了,不管留的下留不下,乘還有幾天的時間,好好學學公司以前開發的產品。它為很多加拿大的金融機構以及大的企業都開發過前端支付系統,而且開發文檔都很齊全的。最後的一周,我是如饑似渴的學習和研究這些資料和行業標準,這是我到加拿大以後的最大收穫。我終於知道了加拿大金融及零售業的EFT是怎麼一會事了,實際上和中國做的是大同小異,原來覺得非常神秘的東西一下就不神秘了。原來總擔心找不到工作會不會是因為在中國做的和這裡不一樣,我們不熟悉這裡的業務,其實並不然。找工作的信心一下提高了不少,我相信我一定能找到我相應的專業工作。我貪婪的學習這些資料,直到周5,最後一天,還沒有看完。我再去找DIRECTOR,說我不要求留下來,但能不能讓我再繼續做CO-OP一段時間,DIRECTOR說只要你的學校NOW同意當然可以了,他叫公司專門負責CO-OP的人跟NOW聯繫,看能不能讓我繼續在公司做CO-OP。NOW不同意。道理很簡單,NOW新的一期馬上就要開始了,還有新的人可以送過來,怎麼會讓我留在那裡呢?公司說你的學校不同意,我們也不能擅自留你下來繼續做CO-OP,這是你在本公司的最後一天,下午5點前你必須離開。

這時已經是下午2點了。就這樣離去?我真有點心不甘。該公司做的業務的確和我在中國做的非常接近,真希望能留下來。即使現在留不下,將來他們要上項目,要招人的話,至少能讓他們能想起我來。為什麼不利用公司的電子信箱的群件功能做一次NETWORKING呢?於是我給公司的所有加拿大員工發了封熱情洋溢的THANKS LETTER,感謝他們在我做CO-OP期間的給予的幫助和支持,並稱讚公司的環境和文化氣氛是非常好,我是非常捨不得離開這裡,我本人過去的工作背景與公司是如何如何的MATCH,我現在不得不要離開公司,希望有一天我能回到公司和你們一起工作,……云云。並附上我的簡歷。最後的一小時,我收到的不少的回應,但大都是中國員工的回覆,也給了我不少的鼓勵。5點整,帶着無比的遺憾,我離開了這家公司。

周6和周日,根據我目前的經歷和我在CO-OP公司所學到的東西,我改寫了我的簡歷。準備重新開始找工作。

真沒有想到,老天開眼。周一,一大早接到了一個電話,說他是一家公司的CTO,他看了我在CO-OP公司留下的簡歷,想下午跟我談談。讓我下午等他的電話。我心裡又是激動又是忐忑不安等那個人的電話。下午5點,電話響了,我拿起的聽筒,是那人打來的,說他和一個人現在400和HIGHWAY 7附近的一家餐館裡吃飯,叫我半個小時裡趕到那裡,他們要面試我。按耐不住心裡的激動,我開着我那輛$600買來的破車,以120KM/HR的速度趕了過去。餐館裡坐着兩個人,一個是白人,一個是印度人,他們正在喝着啤酒。我一進去,他們就和我打招呼。我坐了下來,他們拿出了名片,那白人是公司的PRESIDENT,印度人是CTO。他們問我來點什麼不?我說那就來點啤酒吧。於是乎,我邊喝着啤酒邊和他們聊着,半個小時內就完成了面試,便得到我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專業工作。

事後才得知,這家公司是我CO-OP的PARTENER,CO-OP公司有人將我在我離開CO-OP公司前的發的RESUME,轉發給了這家公司,他們正好需要人,於是我酒桌上就得這樣得到了的工作。能不神奇嗎?要是臨走前我沒有發THANKS LETTER 和簡歷呢,不敢想象。

我所在的那期NOW PROGRAM 27人中,只有6個人找到CO-OP工作,而做計算機Programmer的8人中,只有我得到(這個因別人放棄了的)CO-OP機會。而正因為這個CO-OP機會,結束了我來加11個月找工生涯。最後,找到CO-OP機會的6人中也只有2人直接或間接找到的工作。老天有眼?

失業與再找工作

終於從BASEMENT搬進的公寓,不久老婆孩子也第二次登陸到了加拿大。

進入這家公司不久,我又陸續介紹我的兩個ROOMMATES(他們也是我在國內的同事)進去。誰有能相信,無需RESUME,無需INTERVIEW,就這麼簡單。我對老闆說,如果你信任我,我保證他們NO PROBLEM,他答道,在整個中國人中,我就相信你一個。後來我被公司派到我原做CO-OP的公司,兩公司間有一個合作項目,我在那裡幹了半個多月,原CO-OP的同事都很驚訝,怎麼你真殺回來了。

從2002年4月,我一直在這家公司干CONTRACT,公司很小,但是項目還是不少。和金融、零售業各類公司也打了不少交道。PAYMENT還算過得去。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可以不坐班,在家裡寫程序和調試,每周最多去公司一次參加一次技術會議,平時和老闆們在網上交流。公司也省去許多開銷。儘管幾乎常常加班到很晚,但還是非常自由。白天有事可以隨時出去。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今年的9月。

從今年4月份以來,公司的資金流情況越來越糟,對外做了很多項目,但收不到錢,公司的OFFICE也開始縮小了,並開始拖欠員工的工資了。儘管這樣,我也沒有打算主動離開該公司,因為是這家公司給了我在加拿大第一份專業工作,而且我在這家公司做了很多PROJECT,並從中獲得了很多經驗和學到了不少的技術和行業知識,我一直很感激我的老闆們,很願意和這家公司同甘共苦,共渡難關。儘管幾個月前已經有很多朋友開始勸我,應該騎驢找馬,但我一直沒有動手。

終於,公司裁人了,而且裁的第一個就是我。Labor Day的第二天,9月3日,我正在公司做一個項目最後測試時,老闆們向我宣布了公司的決定,由於我手中的幾個項目不是公司的主流產品,從9月15日起TERMINATE我和公司的工作。

我失業了!沒有想到來得這麼快!也沒有想到我是頭一個。現實就是這樣殘酷無情。由於我是做的CONTRACT,失業後,沒有EI,沒有任何Compensation。

那天真不知道是一種何種的心情離開公司的,有一點可以說明描述我的狀態是,那天我離開公司後,在回家的路上順路在銀行ATM上取了錢,完後,竟忘了拿走我的銀行卡,直到一周后,接到我開戶行打來的電話要我去領丟失的卡時才發現我的銀行卡不見了;從9月3日到9月8日發出的我的所有簡歷全部都把聯繫電話寫錯了。

當天夜裡,從計算機搜出已經有一年半沒有動過的RESUME,登錄久違的WORKOPLIS,MONSTER,重新激活並改寫已冷藏一年半的簡歷,重新開始我的找工的生涯。

儘管我對我的業務和技術充滿信心,但當前的就業情況究竟如何,有沒有職位,能不能儘快找到工作,我心裡沒有一點底,畢竟離開找工作市場已經很長時間了。從傳統上講,9月份是一年中找工作的比較好的時機,我必須得抓緊,否則,10月份一過,寒冬來臨後,就業市場就隨之冷清了。我給自己做下計劃,力爭2~3個月找到專業工作,否則,再穿上SAFT SHOE,打工去。我還向我原做CO-OP公司發了簡歷,因為過去的1年半中我所做的項目絕大多數都和該公司的終端設備有關。

你還別說,WORKOPLIS上似乎還有一、兩個和我工作背景相MATCH的職位。可我頭一周發出的簡歷竟然全部把我的聯繫電話寫錯了。直到9月8日我才發現。白白浪費了一周的時間。

9月8日,收到一家大的RETAIL企業IT部門HR打來的電話留言,說她需要一個有經驗的PROGRAMMER ANALYST,她在WORKOPLIS上看到了我的簡歷,要我跟她聯繫,留言中特別提到了一種OS和應用平台,問我是否有這方面的經驗,要我給她回電話或回EMAIL。這是一家兩年前我的一個代理,曾經給我介紹過職位的大公司,但當時代理把我的簡歷投給這家公司後,就石沉大海。(更有意思的是,這家代理事隔兩年還記得我,就這個職位也來找我,只是他比公司的HR晚了兩天,讓公司自己搶先了)。現在這家大公司居然主動來找我。我心中不竟一陣狂喜。但再看看他們要求熟悉OS和應用平台,我並沒有用過。但我不能放棄這個絕好的機會,我立即到網上查找這方面的資料,並給她回EMAIL告訴她,我一直都在關注該公司,她所提及的OS和應用平台是該公司應用系統的核心,這種OS和平台是怎麼怎麼的一會事,根據我的多年的開發工作經驗,我會很快掌握它們的。我沒有直接說我沒有這方面的實際應用經驗。

第二天,她給我回信,要我的WORD版本的RESUME,並告訴我,她會和HR MANAGER商量儘快確定一個面試的時間。

面試的時間安排在9月12日,為了準備這個面試,我去相關網站上DOWNLOAD了所有這種OS和應用平台的資料,包括安裝、配置,編程手冊,做了仔細研究,並把我做的類似的應用項目做了比較,技術上可謂相當充分。但儘管曾想到但卻沒有着手準備HR方面問題,時間全部都花在了技術準備上了。

她接待的我,寒暄了幾句後,拿出一張事先印製的QUESTION LIST開始向我提問。問的問題全部是HR問題,什麼short term goal, long-term goal,weak point之類的,很長時間沒有面試過了,如何回答HR方面的問題我已經變的很生疏了。再加上她說的速度很快,有好幾個問題,我竟然反映不過來。她沒有問我一個技術問題,當她問我有沒有那種OS和平台的經驗時,我竟告訴她我沒有HANDS-ON的EXPERIENCE,但我對它有STRONG KNOWLEDGE。

按原來的安排,她面試我以後,緊接着技術經理面試我,我想HR問題我回答得太臭,爭取在技術面試時把它補救回來。不幸的事,當時是周5,竟找不到技術經理了。她說下周她CALL我,另定面試時間。我已經知道有些不妙了。當時我真悔恨為什麼我不在HR問題上多做些準備,實際上兩年前我準備有很多的HR問題和答案,只是長時間不用,忘了。

為了有可能的一線希望,整個周末我繼續我的技術準備,收集和整理所有我做的重大項目資料,重新複習了HR問題和答案(儘管已經遲了),並給她寫了一封長信,仔細描述了她們公司所用專用OS和平台,與我所做過相似PROJECT的差異,試圖向她說明RETAIL BUSINESS從LOGIC上來說都是一樣的,軟件所支持的功能大同小異,只是函數名可能不一樣而已。我完全沒有問題在他們的專用OS和平台上做項目。

周一(9月15日),收到她的回覆,說她那天下班前,終於找到技術經理,她們仔細研究了我與她面試時的記錄,認為我沒有他們所需OS和平台HANDS-ON經驗,決定不再給我面試,並說儘管你看起來似乎能PICK UP 他們所需的SKILL,但公司不願花費luxury來train我。
我又一次失去進這家公司的機會。也許這是天意。兩次不讓我進這家公司。

也就是我接到這封E-MAIL的當天,我接到了一個代理要我到一家軟件公司面試的電話。我是在9月8日看到這個代理的招聘廣告,職位要求和我原來公司所做的工作極為相似,我給她發了我的簡歷。9月12日在我去那家大公司面試前,她電話面試了我一次。現在她要我第二天去她OFFICE面試,然後9月18日到招人公司去面試。

9月16日,我失業的第一天,去了那家代理的OFFICE,10分鐘就搞定了,她很滿意,給了我面試公司的名字、地址及聯繫人以及JOB DE????ION,要我9月18日去面試。回到家裡,上網登陸到該公司的網站,一看他們的產品和SOLUTION,不竟非常驚訝,他們產品不但和我在加拿大做的一致,甚至與我在國內做的一個大項目也非常類似。似乎這個POSITION就簡直是專門給我設計的。

由於有了前一個公司面試的技術準備工作基礎,和面試經驗教訓,18日的技術面試我準備的很充分。面試時,和面試我的TEAM LEADER談的很火熱,不光是技術上了, HR問題回答得也很自信。我們在一起聊了一個小時,離開公司時,TEAM LEADER告訴我,在他面試的人中我是最好的一個。他不能擔保我能100%進公司,但他會向MANAGER推薦的。回到家裡,THANKS LETTER立馬就發出去了。並把面試情況告訴了代理,代理一聽面試了一小時,直說很不錯,很不錯。

9月24日MANAGER面試我,只用了15分鐘。告訴我公司的情況,和這個POSITION的職責。以及待遇之類的。並告訴我,他已經定下一個人,是否再進一個人要等明天的面試完最後4人後再定。說26日,代理就會把結果告訴你。分手是MANGER的一句“SEE YOU SOON”,讓我感到了好兆頭!回到家,THANKS LETTER是一定要發的。

9月26日,代理打電話來了,說公司決定錄用我,要我提供FEFERENCE。我給了我原公司老闆和一個西人同事的電話。

周1,也就是9月29日,代理告訴我,她CHECK了我的REFERENCE,說她得到了VERY GOOD REFERENCE。工作已經沒有問題了,感謝我的前老闆和同事。

9月30日得到了公司的EMAIL,說OFFER已寄出,如果接受此合同,請簽字,並在THANKSGIVING DAY後,即10月14日到公司上班。

10月2日,正式OFFER信收到。10月3日,將簽上我名字的合同寄回公司。

至此,我一個月的找工作經歷結束了。

10月6日,收到了我原CO-OP公司軟件部DIRECTOR的E-MAIL,說" If you are still looking, we should get together for an interview.."。 唉,為什麼不早點來。給他回E-MAIL,說非常感謝,但非常遺憾不能前來,希望有機會一定為你和公司效勞。他回覆說,“Good luck in your new position, it's a small industry, we may meet again.”


朋友見到我問,為什麼在你找到工作後,在你臉上看不到你激動興奮的表情?在北美,在加拿大,失業,找工作,工作,失業,找工作,工作,……,這是伴隨大多數人一生的經歷。經歷多了,也許也就漸漸沒有大悲和大喜的感覺了。困難和挫折隨時都可能出現,但相信,只要腳踏實地努力,沒有克服不了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怎樣申請來加旅遊探親簽證
2003: 加拿大如何防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