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我愛我車 > 帖子
吾丁:再談老美欺負豐田
送交者: 吾丁 2010年03月01日23:06:54 於 [我愛我車] 發送悄悄話

老美欺負豐田

吾丁

 

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又是一個十足的操蛋鬼。美國的偉大之處有很多,毋庸列舉。說他是個操蛋鬼,最典型的就是這次舉國上下攢足了勁欺負豐田。

 

最近的豐田,至少從美國中國等這些專門製造次等品的國家看起來,似乎四面楚歌焦頭爛額自顧不暇,而在日本業界乃至在日本整個社會,反而波瀾不驚,沒有誰在談論這件事。好像誰也不關心。其實,並非不關心,而是大家都覺得沒什麼好擔心的。因為那是豐田。這點小問題,能把豐田怎麼樣呢?那些別有用心的傢伙,只不過蚍蜉撼大樹罷了。

 

這次美國政府玩豐田,核心焦點只有一個:美國的利益。

 

現在我們都看清了,國家利益,對美國而言是確確實實的第一位的東西,為了保護國家利益,可以無所不用其極。而且絲毫不掩飾——這時候老美的嘴臉就是:爺爺我就是老大,我怕誰!

可憐的豐田,就這樣當了一回犧牲品。

 

下邊我將翻譯一篇美國汽車專家的訪談,在此之前,我先引用他提到的一個數字:10年間(美國市場?)汽車銷售總量是2000萬台,其間對豐田車的投訴總數是2000件。即:對豐田的投訴率是1萬分之一。對世界銷售量第一的車廠來說,這個數字,值得一提嗎?

 

關於豐田與其他汽車廠的對比,我給大家打個比方。豐田引領世界汽車製造行業的潮流,這麼說吧,他把自己追求的目標,或者說他對生產汽車藝術的標準定在150這個點上,但是目前看起來,他還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大概達到了140 點左右,這就是一般人看起來豐田還不夠完美的地方。相比之下,GM福特這類車廠,他們給自己定的標準就是100,而事實上他們只達到了80左右。

 

這就是差距,不是比Percentage, 而是比絕對值。

這兩者是不能比的,因為他們根本不在同一個平台上。

 

順便說一句題外話,日本大公司的目標設定跟別人不一樣。既定目標值完成到120,才給你個A,,完成了100,最多給你個B。按照這個管理標準,GM,福特這類廠子,在日本人眼裡,只達到了C的水準。而豐田,差不多達到了A.

 

我再說一遍,現在美國政府對豐田的“追剿”,與汽車本身的技術,生產等等絲毫沒有關係。日語裡有一個單詞:ijime,(有人音譯成“異己滅”), 中國話就是“欺負”“凌辱”的意思。現在的遊戲就是一場純粹的“Ijime”,這是日本業界的共識。

 

網絡上還有中國人在津津樂道於“技術”“控制系統”之類的貌似高深的名詞,我要提醒一下,請首先搞清楚豐田與其他車廠的平台,然後橫向地比較技術的長短。如果你寫論文,題目是《論豐田汽車的技術特點及其存在的某些問題》,這就是單純地探討汽車技術,這樣就毫無問題。但是就事論事地說,如果你現在拿出“技術問題”來推論說“所以美國政府這次凌辱豐田,那是豐田咎由自取”,這樣的論述就是風馬牛不相及了。現在某些人的論述,擺明了就是對日本的偏見,根本也不是探討汽車的技術問題。

 

技術問題與凌辱事件,毫不相干。

 

那麼,“為了美國的利益”,該如何理解呢?

 

第一,   自己的產業界紀念碑式的老品牌,GM,福特之類,不是吹燈拔蠟就是泥菩薩過河,都到了苟延殘喘的境地,而豐田一枝獨秀,大賣特賣,大賺特賺;面對國內產業的巨大壓力,民主黨焦頭爛額,也只能拿外國公司來出出氣,轉移一下注意力,同時把豐田這個超強的對手打壓一下,給自己的產業界一點迴旋空間。

第二,   黑總統先生登基時信誓旦旦地做了一大堆承諾,到現在除了自己拿了個諾貝爾獎以外,一樣也沒幹成,內政外交一片狼藉,也實在不好交代,怎麼辦呢,陰天打孩子——閒着也是閒着,玩玩豐田吧!

第三,   這可能是推測。那就是黑總統上台以後,正趕上日本政變,自民黨下台,換了一幫子不着四六的民主黨,雖然兩者都叫“民主黨”,實質上卻是冤家路窄,這邊的民主黨專門不買老美的帳,調皮搗蛋,不但不聽話,還起勁地跟中共眉來眼去,甚至玩起了“脫美入亞”的夢想!戰後幾十年,美日關係從試探到利用,最後到達互相信賴的程度,是經受住了鐵與火的考驗的,現在鳩山這幫公子哥們瞎折騰,老美豈能容忍!拿豐田開刀,實際上也是給日本內閣臉色看——看清楚誰是老大!

第四,   美國的利益絕對第一!威懾,也是殺雞儆猴兒。看到沒有?到了裉節兒上,連日本這樣多年的“鐵哥們”照樣開刀!這件事的意義非同小可。旁人一看,我靠,連鐵哥們的頭號公司,公認質量超一流的公司都不給面子,咱們那些爛產品,可得留神,備不住哪天這老美一不高興,把咱們提溜到國會聽證,連句話都他媽說不清楚,賠錢更沒門兒——咱們壓根兒就沒賺錢麼,拿什麼賠他們啊!

不過,他們的擔心也是多餘,他們的產業界,最多給老美生產一些襯衣褲衩什麼的,鬧不到這麼大——沒聽說過穿褲衩穿出人命來的。

 

最近一期的日本主流經濟刊物《日經商務》(Nikkei Business)刊登了一篇專訪,題目是《對豐田問題的3個誤解》。受訪者是米國梅歇根大學的賴傑瑞教授(Jeffrey Liker)。主要內容節譯如下。

 

----------------以下節譯-----------------------

第一個誤解是汽車悖逆開車人的意思自動加速的問題。這個問題絕非豐田獨有。其他牌子的汽車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在米國,GM,福特,克萊斯勒等汽車,都有過自動加速的投訴。因此引發的訴訟也接二連三。不同車廠的汽車,都有突然加速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突然加速的原因。很多媒體都報道說,電子控制系統的問題導致突然加速。事實上,這個論點到現在未經證實。與此問題相關聯,10年間,相對總銷售量2000萬台的數字,針對豐田的投訴有2000件。也就是說,投訴率是1萬分之一。與其他汽車廠相比,這實在算不得什麼大不了的數字。

圍繞突然加速的問題,豐田內外都在加緊調查。因為尚未有結論,所以現在斷定是由於電子系統的問題,只能說是推測。因為在其他方面沒有找到可能引起問題的證據,所以大家才猜到了電子系統頭上。

我曾經研究過豐田的電子控制系統。我們來看一看豐田的高級工程師的解釋:在此系統中,安裝了兩套CPU(中央處理器),剎車踏板上,也裝有兩個探測器。根據這個設計,除非兩套系統全部失靈,發生問題的概率應該是極低的。就算是萬一兩個系統同時失靈,根據設計,給油系統會停止供油,車子可以停下來。

很多專家認為這次事件屬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偏偏發生了”。對此我深有同感。

 

第三個誤解是“豐田的生產方式出了問題”。其含義可能指的是“限時工序”(just in time)等等生產系統,但是,召回與生產系統完全沒有關係。相反,應該考慮的是電子化控制的軟體系統,以及部件商的產品質量等等。不是生產的問題,而是設計的問題。

 

誤解為何會不斷加深?其背景就是美國政府對豐田毫不留情的態度。民主黨與共和黨不同,後者一直站在產業界一邊,而民主黨則以自己親民的態度招徠支持,他們自詡替消費者說話的代表,這樣,當他們跟世界第一大汽車廠打官司,就會得到更多的消費者支持。

 

福特召回了400萬輛,本田也在召回。但是,豐田是最大的廠家,拿他當靶子,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節譯完畢---------------------

 

走筆至此,瀏覽了一下網絡,看到豐田老闆到北京開記者會,道歉鞠躬。這時,場外趕來了幾個“豐田車主”,據說情緒激動,來找豐田“要個說法”,嘿嘿,瞎起鬨也跟着老美學。也不想一想,老美是為了扶持自己的GM,福特之類的大廠,你們有什麼好鬧的?你們有什麼值得扶持的廠子麼?

 

下輩子罰你們專門開國產夏利。

 

2010/3/2

東京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