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告別新老朋友: 要帶兒子回國了
送交者: 也是媽媽 2005年01月17日14:38:41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辭去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降低薪水加盟到另一家公司,目的是為了被派到中國,以圖在業務上更上一層樓。老公說我是“犯病”,放着好好的安靜日子不過,要一家三口兩地分居折騰。沒完沒了的爭吵,總算達成了共識:我和兒子先去適應半年,再作進一步的決定。

爭吵中老公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到底是為什麼?”

“我對現在的生活狀況不滿意。”

“我們可以改變。你要覺得住得不舒服,可以考慮換房子。上次和XXX通電話,他們又買了兩輛新車,現在又在找大房子。人家的孩子也不錯,女兒成為校樂隊的首席小提琴手,兒子進了校籃球隊。去年才去了澳大利亞,今年又去歐洲旅遊。這裡的環境多好!你為什麼不珍惜?”

“我珍惜這裡的生活條件。但是,我的工作太沒有挑戰性。做了這些年,我覺得近幾年業務上簡直沒有長進。離退休還有二十多年,一直這麼做下去,我想想都怕。”

“你要是覺得無聊,可以找些業餘愛好。比如去學彈琴,學插花,學以前你老是抱怨沒時間學的東西,或者去讀書。”

“業餘愛好對我來說僅僅是點綴,是裝飾,不可能成為寄託。讀書倒是個好主意。不過我是個實用主義,讀了書,就想着找個地方用一用,所以怕讀完書了,又想着折騰回國了。而那時候對孩子就太晚了。”

“說到孩子,人人都爭着把孩子往美國送。你可倒好,維維在這裡生,這裡長,上的也是本州排名不錯的小學,你硬要帶他回國,就不怕把他耽誤了?”

“恰恰相反,我覺得讓孩子回去一段時間對他的成長有好處。中文就不用說了,如果維維在中國上完小學,中文的讀寫到了一定水平,也有了興趣,再到美國來上中學,只要能保持中文的閱讀量,就可以真正“雙語”。按現在中國的發展勢頭,兒子將來只會感謝我們給他的這個學中文的好機會。再說中國的基礎教育並不比美國差,回去能養成刻苦用功的好習慣,也是終身受益的事。真正會耽誤的可能是英文,這我也作了些準備。我已經買齊了維維小學裡用的教科書,給他帶到國內去,作為在國內上雙語學校的輔助教材。”

“別人都說國內的孩子可憐,上學辛苦,功課重,你何苦要讓孩子去受這份罪?而且,都說國內的教學死板,將來孩子只會讀死書。”

“其實,對孩子的將來的考慮也是我決定回國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在這裡,也就是一個打工的,我們的圈子和我們的生活肯定會給孩子設定這個局限。而回到國內,我們可以給孩子另外的一個生活層面,讓他有更多的見識。我相信“遺傳”,不過認為這“遺傳”包括基因和從小到大共同生活的潛移默化兩個方面。從這個角度,我認為給孩子機會接觸不同的環境對他的成長是有利的。”

“你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簡直是做夢!”

“不錯,我是一廂情願,是在做美夢。不過,既然有機會,為什麼不去試試,也許能美夢成真。"

兒子在這件事上一如既往地和媽媽一致。我告訴他,將要隨媽媽回中國去住一陣子,他要到寄讀學校去上學,只有周末才跟媽媽在一起,平時就和同學一起上課和玩耍,由學校的老師照顧他。維維說:說不定比在家跟爸爸媽媽好玩,不過又問:不會中文怎麼辦?我告訴他:學校會幫助他調整,中文跟不上可以降級,英文領先可以跳級。維維的中文聽和說都不錯。去年我們回國時曾送他到小學裡聽了兩天課,他適應得很好。

老公終於被說服,同意放我們娘兒倆先行,並且已為我們訂好了機票。

我其實不是非要回國,只是正好在那裡找到一個寄託。

一直為自己的不安分感到內疚,覺得這是個性格缺陷。有時候又覺得不是我的錯,是兒時所受的教育。人生觀是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形成的,念念不忘生命應該在“回首往事時,不會為自己虛度年華而悔恨”;愛情教科書是“怎麼辦”,學會的教條是“幫助對方的同時,也提高自己。”不知道這裡的家長是否有和我同樣麻煩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不輕言放棄
2004: 裝備孩子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