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金加棋:跳級在清華---我的Caltech之旅
送交者: 金加棋 2005年11月02日11:57:27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一直在潛水,本來想就這樣地離開。但是最後想想,還是決定把自己的經歷大概寫下來,如果能夠對今後飛躍的同學有一點點幫助,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就算心滿意足了。

一、進入基科,選擇跳級

由於我的整個本科學習,包括申請在內都與跳級和提前畢業緊密相連,所以就先大概說說這段經歷吧。2002年9月7日,我保送進入基礎科學班2字班,開始了大學的生活。這裡不想評價外界對基科班褒貶不一的評論,但是客觀地講,基科2的生源非常的好。60多名學生中,4名奧賽金牌和2名高考狀元,加上一堆全國聯賽的金銀牌,實在讓我倍感壓力。儘管如此,我一直以來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不平凡的。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調整之後,我選擇了提前畢業。做出這個決定原因很複雜,這裡就不多說了。事情本來就是有得就有失。提前畢業對於很多人來講並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但是至少到目前為止,我還是認為這對我自己是合適的。基科班靈活的管理體制給我提供了很多空間,2003年1月我和領導小組組長尚仁成教授討論跳級事宜,在教務處的支持下,在2003年8月成功轉入基科1,並且得到學校批准,自主安排一切本科課程的學習。雖然之後還遇到很多困難,但是跳級這件事至此已基本成形。

二、GPA之爭

凡是選擇出國的本科生,大概都對GPA的重要性十分了解。我在跳級的時候就想得很明白,不能因為這個選擇影響成績,以致妨礙去到美國超一流大學。所以在課程的學習上面我一直非常努力。大一時修的量子力學和數值分析都得到98分,大一下時96分的平均GPA奠定了我最後排名的基礎。在2004年9月,我和基科1一起參加了推研排名(這裡出國的同學也是算進來的),如願拿到top1,在同月教務處給出的正式排名中,我的major/overall GPA都在第一位。而這對於出國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建議凡是想要出國的同學一定要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GPA,如果沒有打算好是否出國的同學也最好儘早做決定。越往後拖對自己是越不利的。雖然GPA弱還是有很多彌補的方法,但是這方面強的話確實是非常有利的。

三、本科科研嘗試

基科班的培養方案要求學生大三開始進入課題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進行初步的科研訓練。但對我而言,提前一年畢業就意味着大二上學期就開始科研。我想這點是借鑑了MIT的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因此我早做打算,大一下學期開始與導師聯繫,和基科1一起參觀實驗室。當時非典肆虐,正好教授們都比較閒,課程也不算太緊,這也給了我很多機會。最後考慮再三,我在物理系量子信息組和微電子所同時展開科研,除了每周四參加物理系的組會之外還會每周抽出半天時間到微電子所與教授一起閱讀 paper和討論問題。我個人認為,要想做出東西,在科研上面的投入是要非常大的,特別是最開始的一兩篇paper。最後我和導師投了一篇 Physical Review A,又投了一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這些工作都是大學前兩年做的,到最後一年我興趣轉到EE,對物理方面的科研也就很少涉獵了。

對於科研我想說的是,比較現實的做法是大三開始與教授聯繫,大一大二課程太緊,但如果大三以考托考G為由沒有機會接觸科研,那麼不認識教授,申請的時候推薦信就會成問題,而且如果對今後要做領域的大概框架沒有一定的了解,Personal Statement也很難寫得深入。

四、推薦信的考慮

對於本科生出國,除了GPA之外,推薦信,G、T成績,PS等等孰重孰輕我不好評論,這也是眾說紛紜。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一封好的推薦信,還是會有所幫助的。 Personal Connection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找對方學校熟悉的教授來寫,而中國教授推薦信的credibility問題,我覺得只能盡力做到真實,至於國外 admission committee是怎麼看來自中國的推薦信,各個學校之間不盡相同,我們也就不得而知了。這方面可以找在外一兩年以上的師兄師姐諮詢,相信會有所得。

由於我在清華大學物理系,高研中心,微電子所和很多教授都有接觸,所以最後得到了校長顧秉林院士、物理系主任朱邦芬院士、微電子所所長李志堅院士以及物理系 /高研中心其它4位教授的推薦信。在此一併表示感謝!我是根據不同學校的情況從這7位教授中選擇不同的推薦信分別寄出的。

五、擇校、GT、PS

擇校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情況因人而異,沒有絕對的標準,這方面別人的建議都是聽聽,決定還要自己來做。此外考慮同時申請的其它同學的情況也是必要的。根據基科1和物理系學生的情況,我選擇了top20中的15所來申,最後拿到8個offers,被3個decline,其餘的包括interview在內全部 withdraw。

GT成績應該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GPA的,當其他方面都已經不能改變的時候,GT是給自己增色的一個途徑。由於這方面我準備不到位,所以成績不是很有競爭力。T在640-650分段,G沒上600:P

PS稍微unique一點比較好,這裡就不多說了。

六、從物理轉EE

我一直就不想做理論物理,但是聽了國外一些教授的建議,本來決定出國再轉專業。由於Caltech的EE下面有個Center和我現在做的東西比較像,所以就Caltech一所申了EE做個嘗試,其它學校中UPenn申的Chem,其餘均是物理。非常意外Caltech給我Fellowship,此後再經過多方考慮,我決定據掉Berkeley, withdraw MIT的物理,投身Caltech。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一個小而精的學校,國內對她的了解是有一定偏頗的。在國外呆久的學生會知道的多一些。Caltech在她所涉及的領域做得都非常優秀,在最近USNews和世界大學排名中基本都在top5上面,算是超一流學校中的一所。

七、感言

在清華的2年10個月學習中,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目標,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輕言放棄。只要堅持下去,一切都會水到渠成的。我們的每個選擇都會有正反兩方面的結果,補丁,原本是一種遺憾,卻可以通過巧手匠心,讓它呈現出一種完美。讀者上面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知道什麼是不可逆轉的;知道用什麼方式實現夢想,知道用什麼心情面對苦難,人就在轉瞬間感悟,進退得失與不離不棄都有了答案。

最近還在清華上自習,看到我在2字班的同學還在為GRE作文忙碌,三字班的師弟也在練聽力,四字班的女生一手捧着《不死的海子》,一手捧着托福詞彙…想想自己就要飛Los Angeles, 真是非常不舍。雲淡風清,不盡感慨。時間已然過去,不能逆轉,但是我始終相信前面的路一定更加精彩。最後祝願所有選擇飛躍的朋友一切順利

Jiaqi Jin

2005年8月13日於清華

附:又是一年畢業時

和許多懷有科學夢想的學子一樣,在結束難忘的四年清華生活後,數理基科班01級的戚揚將遠赴美國繼續他喜愛的理論物理研究。拿到哈佛、普林斯頓、耶魯和斯坦福四所頂級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他最終選擇了哈佛。和戚揚一樣,從基科班02級跳級到01級的金加棋得到了加州理工、柏克利、芝加哥、康乃爾、UIUC、杜克、霍普金斯、賓西法尼亞大學八所美國著名大學的offer,金加棋選擇了加州理工學院。

像戚揚和金加棋一樣同時擁有多所世界頂級大學offer的在基科01班還有不少,同時有許多優秀學生選擇留在學校或在國內其他相關院所繼續基礎科學的研究。自1998年成立以來,被稱為“拔尖人才培養的試驗田”的數理基礎科學班(簡稱數理基科班)已有四屆學生219人畢業,其中138人在國內免試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39人出國深造。許多同學在本科期間就在世界一流雜誌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在短短七年的時間裡,數理基礎科學班這塊“試驗田”已有一批准拔尖人才脫穎而出。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別讓孩子成為瘸子!
2004: 孝的教育-道德還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