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她巨大的閱讀量“嚇倒”哈佛考官
送交者: PoorKids? 2005年12月25日14:55:23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她巨大的閱讀量“嚇倒”哈佛考官


http://www.hangzhou.com.cn/20050801/ca965500.htm
這是個獨特的女孩。小學升初中時,因為成績並不算頂尖,她連考杭外的機會都沒有,但
是她以自己的質疑精神讓杭外校長惦記了她三年。初中升高中時,她以一篇越洋考察報告
,終於敲開了杭外的大門。高二的時候,她又出了一本書,裡面主要是她小學六年級至高
一期間的主要作品結集。這本書不是她想出的,是好多人看到她寫的文章,
覺得不能讓它消失了,要留下來。現在,她作為特別優秀的學生被美國哈佛大學提前錄取
了。
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1)班的楊露子同學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了!消息很快在老師、同
學間傳開,雖然對於杭外的學生來說,高中未畢業就出國求學的並不少見,但能被世界頂
級名校哈佛大學錄取也算稀罕了。
她在杭外成績不算最好
校園裡最自豪的當然是班主任蔣瑞龍老師。他說,哈佛大學一般在四、五月份發放新生錄
取通知書,但學校會在上一年的聖誕節前夕給少量特別優秀的學生提前發放錄取通知書。
今年,國內僅有兩名學生提前接到了錄取通知書,正式入學將在明年9月。
楊露子是以托福考試670分的優異成績(只錯一題,滿分為677分),獲得了申請哈佛大學
的資格,憑藉其良好的表現,最終獲得了進入哈佛大學深造的機會,並獲得了獎學金。其
實在杭外,就學科成績來看,楊露子並不是學校學科分數最高的學生。
杭外校長惦記了她三年
2000年,楊露子以一個小學畢業生的身份跑到杭外校長室里表示抗議:“為什麼杭外錄取
學生非要學校推薦?為什麼老師在考慮名額的時候只看學習成績?為什麼我這麼優秀的人
卻沒有考試的機會?”
原來楊露子在小學裡的成績並不算頂尖,所以她連考杭外的機會都沒有。去校長室的時候
,露子還特別帶上了小學六年來寫的文章。
小姑娘文章中透露出來的靈氣和個性,深深震撼了湯子良校長。面對這樣的一個學生,校
長心裡升騰起的是無限的愛意,可是招生制度不是可以隨便修改的。校長不得不拒絕了小
姑娘的要求。
三年後,初中升高中的時候,湯校長還記得當年這個小姑娘,他特別交待招生老師:“要
特別關注楊露子。”其實這三年來,湯校長一直在關注着這個學生,雖然她不是自己學校
的學生。
異國實踐報告敲開杭外大門
杭州外國語學校2003年第一次面向全省高中擴招,楊露子終於有了試一試的機會。可是要
進杭外是件不太容易的事,入門測試足足持續了20多天,其中一道考題令當時的初中生們
大感意外:參加至少3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寫出一篇考察報告。
一位女生的異國實踐備受老師們推崇——她就是楊露子。看上去內向、文靜,在學校發布
進入分散測試期時,她去了法國,隨父母參加世界藝術家畫展。在人生地不熟的法國,她
每天要坐兩小時的火車,趕到父親一位法國朋友的家中上網查資料,與國內的同學們保持
聯繫。她設計的考察題目是在法國的藝術展上採訪8位藝術家。
雖然當時掌握的外語有限,環境又陌生,露子卻很有法子。她事先給住同一酒店的8位外
國藝術家寫了封簡短的英文信,希望得到配合,並把信塞進了每人的房門裡,結果有兩位
藝術家接受了她的採訪。露子還不滿足,每天捧着一本《哈利·波特》,坐在酒店大堂的
樓梯口候着,一逮到藝術家就上前採訪。看着這位文靜又倔強的中國女孩,最終8位藝術
家全都向她妥協了。當時老師們評價她說,這位女孩的越洋實踐本身就是一次自身綜合素
質的完美展現,這正是自主創新人才的潛質。
自己給自己爭取了個“官”
“我很樂意為別人做事情,老師,能不能讓我做點我想做的事情?我想組建一個創意小組
,就讓我來當組長吧。”進入杭外後,楊露子走馬上任了這個自封的創意小組組長,這個
小組時不時地搞一些活動。
今年6月,楊露子終於把創意搞大了。她在網上看到,由兩個英國人在西藏建立的盲童學
校急需語音資料,於是組織了全班同學參加支援西藏盲童的“點字無疆界”活動,為西藏
盲童們錄製了高三(1)班同學自己朗讀的中英文有聲資料,資料里有童話,有名著。經
過一個暑假的忙碌,該資料最終郵到了盲童學校,它那新穎的形式和良好的創意最終獲得
了此次活動發起人Paul先生和Sabriye Tenberken女士的一致好評,這兩位英國人還特別
寫來了感謝信。
露子的家就緊挨着胡雪岩故居,在她家樓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故居的面貌,那是一種文和商
的結合;爸爸媽媽都是美院的教授,又賦予她審美的情趣。在露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
個准哈佛女生的“成長日記”。
“自以為是的話”出了書
高二的時候,露子出了一本書,名字叫《到那裡去》,裡面主要是她小學六年級至高一期
間的主要作品結集。
這是書的扉頁對露子的簡介:“想不起這麼年輕的孩子如何從深淵裡升起,又是誰教她張
口,說這麼多的話,仿佛她有資格、有理由這樣做。那些絮語,那些吶喊,那些詰問,那
些微小的體驗,那些自以為是的話語和為人類思索的可笑的努力,來自這樣一個孩子。”
露子爸爸說,這本書不是露子想出的,是好多人看到她寫的文章,覺得這個年紀有這樣的
思考、體驗、經歷不能讓它消失了,要留下來。
至於書的內容,露子爸爸認為,這些都是露子平時的隨筆和作業,不同的是,露子把學校
課本要求和個人閱歷、個人成長的思考感悟結合在一起。
巨大閱讀量“嚇倒”哈佛老師
楊露子爸爸介紹,露子在小學四年級就讀完了《論語》,還讀了好多高中的課本,並且從
小學就開始閱讀英文書籍。“閱讀量不是一般中學生能比的,只要孩子階段能看的書她基
本都看完了,古今中外。”
今年9月,露子隨媽媽一起來到美國紐約。媽媽是中國美術學院的教授,在哈佛講學,而
露子就在學校附近找了一所中學就讀高三。如今,露子書房的書也基本運到了美國。
“到美國才兩個月時間,她就把老師吸引了。”露子爸爸自豪地說,“在哈佛參加面試的
時候,有一個題目是問一個學期大約看多少書籍,看哪些人的文章?露子回答除了中文書
籍外,一個學期大約看50多篇(本)外文文章和著作,讓在場的考官都嚇了一跳。這樣的
閱讀量連美國一般的大學生都很難達到。”
早慧來自於良好的家教
南京大學的裴顯生教授說,露子的早慧早熟比同齡人先走了一步,這得益於她的家教和學
校教育。
露子的爸爸媽媽都是美院教授,但他們並沒有強迫她學畫畫。露子爸爸說,露子的成長完
全按照她自己的意願和喜好,父母只是稍稍引導,讓她養成一個習慣。小學、初中她自己
喜歡閱讀,看得多了,寫起來就順手了,就可以和老師對話,和世界對話。
“孩子的潛能非常大,不要老是去要求怎麼樣,應該發揮孩子自己的個性,讓她獨立思考
問題。”露子的爸爸說,露子有自己的想法,具有獨特的觀察、感受事物的方式和表達方
式。
對於女兒考上哈佛,露子的爸爸顯得十分平靜,“露子的文、理科都非常好,對藝術審美
也非常有感覺。哈佛是非常重視綜合素質的,比如個人能力、個人魅力、影響力、談吐、
包括閱讀能力等等。”
如今,露子申請美國留學的全部手續都是自己辦的,父母沒操任何心。“今後的選擇也應
該由她自己來,她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露子爸爸說。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桑塔”給小女的聖誕禮物
2004: 在加拿大子女教育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