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和孩子一起成長-CoCo成長過程中的一點經歷分享
送交者: 佚名 2006年01月03日23:53:21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CoCo這個聖誕節20個月了,一直以來想寫點東西和大家分享她成長過程的一點經驗,直到這個元旦放假。

事實,我和太太都算不上是很細心的父母,但我們一直相信這麼一句話:和孩子一起成長。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會做父母的。

在CoCo成長過程中,我們一直堅持以下這個“四項基本原則”:

第一,孩子也是人,不管年齡多大,他們和大人一樣對周圍環境是有適應能力的並因此不斷學習和調節自己。

第二,對孩子來說,沒有好的習慣,也沒有壞的習慣。沒有生來俱有的習慣(與生俱來的叫本能)。孩子的幾乎任何初期的行為都是習慣。孩子的習慣是由大人養成的,好壞也是基於大人的判定。

第三,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哭鬧,千萬不要以為他是跟你對着幹。他哭總是有原因的,可能是餓了,可能是困了,可能是尿布濕了,什麼原因都找不到?他一定病了。

第四,安全並衛生地成長。

下面舉一些例子來論證我們的理論。

關於抱

我們很少抱CoCo,從她出生以來。我和太太都很懶,抱抱就抱不動不想抱了,另外,我們也知道,抱習慣了的災難。CoCo還不會走的時候,躺在床上不會動,她哭了,我們最多拍拍她,心情好,有精力也抱抱,但絕對時間不長。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由於CoCo是那種很好動好奇心很強的孩子,因為我們不抱她,她有自己要走的欲望和動力,不然她得不到她要的東西,她十一個月的時候開始走路,當然不算早,但我們幾乎沒有帶過她一步,更不要說用什麼學步車,全是她自己扶着東西走,摔了,讓她自己爬起來,我們不會去扶她。自從學會開始走,她就沒有真正走過,象Forest Gump講的一樣,wherever I go, I run。她摔了我們不扶這一點到現在我們還是堅持,甚至她有時候鬧性子賴地,我們也不讓步,哪怕再髒的地,哪怕路人用異樣的眼光看我們。直到她自己賴到覺得無趣,只好自己爬起來。這樣做的好處是,她不再賴地了。為什麼,撈不着便宜啊。

關於戒手指。

CoCo什麼時候開始吮手指,我不太記得了。我們原來允許她吸手指沒有阻止她的原因是,她不喜歡安慰奶嘴,我們幾乎試過所有的牌子和款式,她沒有一個喜歡。另外,我們聽信了醫生的話,吮手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她在煩燥不安的時候安靜下來,奶嘴會丟,而手指隨時都在。而且我們也發現,吮手指也確實有助於她更快地入睡。這個狀況一直延續到她十五個月大的時候,她差不多要上day care。那之前,她一直由太太和一些中國家庭(太太上學的時候)輪流帶,所以在衛生狀況方面來講,吸手指不會帶來太多的問題。但是一但進了托兒所,不可能象自己帶那麼講究。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決定給她戒手指。給我們建議的有家人有朋友,基本上有兩個方法,一是塗刺激性的東西上手上,比如辣椒。這個建議顯然不科學,如果她把手往眼睛上抹怎麼辦?第二個是塗苦的東西,比如中藥什麼的,這個也很快被我們否決,藥物對孩子的作用是你無法控制的,因此而產生副作用反而得不償失。想來想去,我們決定用膠布纏上。因為CoCo從小是吸兩個手指的,食指和中指,所以就用膠布把兩個手指合攏纏上,開始幾次纏得很厚,我們以為纏得越大她伸進嘴裡越不舒服,這樣就越容易戒。結果是她馬上開始變得很煩燥,並試圖用另外一隻手去把膠布解下來,居然也有幾次成功了。但我們一直堅持,我們相信,一個用一年多養成習慣不可能在一天內消除。令人高興的是,接下來的一個多星期內,她越來越顯示出對手指依賴性的減少,另外在這段時間裡,我們也花更多的時候和她在一起,跟她一起玩玩具,帶她出去散步,以此來轉移她的注意力。事實證明我們的堅持是對的。另外,我們還發現一個小小的秘密,膠布根本不用纏得太大,幾圈就可以了,重要的不是那個膠布頭有多大,而是纏上的那一點點膠布徹底打亂了她的習慣,因為伸進去的手指再也不是她原來的那個感覺了,她每一伸進去,就立刻拿出來,因為“不對,不是我要的,和原來的不一樣”,但習慣會促使她再次伸進去,然後再拿出來。但一個多星期之後,她對她的手指再也沒有興趣了。因為她已經養成一個新的習慣:不吸手指。

關於夜間餵奶

CoCo不到一歲大的時候,曾經有那麼一段很短的時間睡過夜,不用餵奶,這給我們一個不小的驚喜。但隨之就又變回到一夜餵到兩到三次,甚至四次。一開始我們還能容忍,第一,孩子正在長身體,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啊,哈哈。第二,太太那段時間還沒有工作,所以還可以對付。一直到最近,太太已經開始上班了,我們終於不能再容忍,因為CoCo每晚醒至少三次,九點半上床,十二點到一點醒一次,三點半左右醒一次,五點左右再醒一次,雖然是我和太太輪流各管一夜,但CoCo每次醒要哭,哭聲之慘烈,足於讓外人懷疑是有人在虐兒,一直要哭到奶瓶塞到嘴裡,哪怕是奶瓶從冰箱拿出來到微波爐加熱那麼短短幾分鐘時間她都不能忍受,這樣不管是我還是太太就都徹底醒了,餵的不餵的都不能睡,對於我們兩個都要上班的來說,這絕不可坐視不管了。讓我們下定決心的是,CoCo一歲半的例行檢查,兒科醫生說了一句話:她這個年齡應該可以睡過夜了。哈,聖旨到。馬上開始實施我們的方案。原來CoCo睡覺的時候,我們是把她房間和我們房間的門都開着,這樣她醒了,會自己邊哭邊走,到我們床邊來,或拉我或拉太太。現在我們的方法是,把兩個門都開上,她醒了,但走不出來,從床上爬下來,拍門啊,一會兒叫“爸爸啊”一會叫“媽媽啊”!!!哭得那叫一個慘,嗓子都要哭啞了,我權當聽不見,太太心軟,可憐孩子,幾次要去給她開門,被我攔住,曉以“大義”:長痛不如短痛,小不忍則亂大謀,你以後想不想睡囫圇覺(這對太太是個天大的誘惑啊,自從有了CoCo她沒有睡過一天囫圇覺)。我這麼一說,太太就又退回來了。哭累了,CoCo又睡過去,堵在門口,這時候太太再去把她抱回床上,蓋好被子。在頭一天晚上,CoCo哭的時間和她以前醒來喝奶的時間和次數完全一樣,十二點半,三點半,五點半。第二天,情況稍好一些,但基本和第一夜差不多,不過哭聲小,時間也短。第三夜,CoCo只在三點那一次哭了一次,聲音不太,我聽見了,太太居然沒有聽見,她有CoCo以來第一次居然睡了一個囫圇覺!!!一個星期過去,我們再也聽不到CoCo晚上醒來哭着要喝奶。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白天她的飯量明顯增加,以前在day care,拿回來的報告每餐的紀錄都是ate some,現在每天都是ate all。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夜間餵奶,不是一種真正的生理飢餓的需要,而是習慣,到了那個點,她的系統就會給出飢餓感。就好象我們大人,如果吃慣了宵夜,你試着不吃一次看看!宵夜不是非吃不可的嘛。

關於生病

CoCo有一次哭得特別厲害,如果你沒有經驗,一定認為她跟你鬧:她到了點不肯睡覺,在床上喝完奶,又拍門跑出來,什麼都試過了,她還是鬧,我一時性起,在她腿上打了兩巴掌,她老實了,我也以為我打對了。但那一個晚上,她還是鬧,每一個小時鬧一次。最後證明,她有中耳炎,她疼啊!你說我這個老爸心裡多內疚多後悔。從那以後,再沒打過她。她哭她鬧,總是有原因的。甚至有一次,我在班兒上給托兒所叫回來,那一次又是中耳炎,她一直發低燒,我給滴了一點otic drops。她要我抱着,而且不能坐,我只能在她睡着的時候偷偷坐一會兒,打個瞌睡。那一天,她一連睡了六個小時,我抱了她六個小時,六個小時以後,藥物起了作用,燒退了,又是活蹦亂跳的。我這個老爸心裡多高興,再累,你也覺得值了。

關於其他

自從CoCo上day care開始,我們也配合托兒所,教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每天放學回來,先在門口坐着把鞋脫了,並把鞋放在鞋架她的位置,然後脫襪子,並自己把它放到洗衣框裡,脫掉外套,放在指定的位置。到後來,她不光要脫自己的襪子,連我和太太的也一併要由她脫,誰不脫誰不得進門。吃完晚飯,出去散步的時候,我們扔生活垃圾,那一小袋她自己的尿布則是她專屬的工作,任何人不得插手。掉在地毯上的任何雜物,只要她看見,或者我們叫她,她一定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還有,夏天的時候每天幫我拿兩聽啤酒放到冰箱,每晚九點半,只要我們拿着奶瓶說一句:CoCo在哪裡睡覺啊。不管她手頭在做什麼,放下就往床上爬,然後躺好等我們把奶瓶遞給她,另一隻手還不忘記跟我們“拜拜”。五分鐘後我們只等着進去收奶瓶蓋被子。

凡些種種,不勝枚舉。這些習慣,對CoCo來說,她並不知道是對還是不對,你有意識教她做的還是無意識由她做的,她養成習慣就一直照着做,凡和上次不一樣的,她就覺得彆扭,如要改變,一定免不了一場哭鬧,要假以時間。做父母的,一定要“狠心”,所謂長痛不如短痛,不要怕孩子哭,他哭得過五分鐘,哭不過十分鐘,哭得過三天,哭不過五天,堅持一個星期,沒有不能改變的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孩子好,對父母也好。我們相信,孩子和大人一樣,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大人可以做的到的,孩子也一定可以,大人認為不對的,也不應該由着孩子的性子去做。

最後舉一個小小的例子來結束這篇文章。CoCo出生剛一個月的時候,我們訓練她八點半喝完奶關燈關門睡覺,第一天她狂哭,哭得我心裡都怕,因為我們住公寓,左鄰右舍路人都聽得見,我不得不把門窗都關了,然後自己跑到外面去聽,覺得聽不怎麼見,才放心回來,繼續讓她哭。那一次,她哭了整整五十分鐘。但,至今,CoCo都是到時間就上床睡覺。

做父母的,除了有愛心還不夠,還要有耐心。

瞎說八道了一通,不知所云,大家見仁見智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