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顏氏家訓》讀後感系列- 學習的自益與自損
送交者: 點晴 2006年05月25日15:42:21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學習的自益與自損
點睛


讀書做什麼?顏子認為,人要讀書做學問的原因,本來就想開發心智,能看得更遠、更廣、更清楚,有利於做人處事。那麼究竟有利於做哪些事呢?

顏子說,還不知道如何敬養長輩的人,想讓他看到古人是怎樣為長輩想在前面,順着長輩的思路,輕聲細語,和顏悅色,不怕勞累,送上可口的食物;因此而小心慚愧害怕,奮起實行這些。還不知道如何忠於職守的人,想讓他看到古人是怎樣做好本職工作又不越權限,見到事業有危險就能拼命,不忘忠心勸諫君主,以利於國家社稷;因此能自我對照着想一想,也想去學學他們。一向驕橫奢侈的人,想讓他們看到古人是怎樣恭敬節儉,物質要求很低,以禮法規矩作為立身之本,以敬業守責作為立身的根基;因此害怕地感到自己的失誤,切實地抑止自己的欲望。一向沒見識的吝嗇鬼,想讓他們看到古人是怎樣仗義疏財,很少有私心和享受的欲望,忌諱厭惡自滿自足,周濟窮人救濟災民;因此慚愧得紅着臉改悔知恥,能積聚財產也能合理的散去。一向粗暴兇悍的人,想讓他們看到古人是怎樣的能小心謹慎委屈自己,懂得牙齒因為硬所以容易斷落舌頭因為軟所以長存的道理,能夠含羞忍辱,尊敬賢人,容忍眾議;因此而感到自身力量不足而沮喪,像身子架不住衣服一樣自我收斂。一向膽小怕事的人,想讓他們看到古人怎樣的達生知命(看得開),剛強、堅毅、正直,言必行、行必果,做好事不求回報;因此振作起來,不怕別人的恐嚇威脅。至於其他方面,修身百行都是這樣。縱然不能到達純粹的(聖人)境界,也能遠離過分和極端。學到的知識,處處都能用到。

由此我想到了讀書的內容。現代的《語文》教材,簡直是道德的高標準與文字的低俗化的完美組合。一套小學《語文》教材12冊,讀完後,學生卻得不到多少真正有價值的精神與語彙積累。其實用價值與學術價值,都無法與《弟子規》同日而語,甚至連《三字經》都不如。《弟子規》中所說的道理與事例,大都是能讓孩子去日常做的。孩子們在做的過程中,培養了心性、養成了習慣,真正起到了“教書育人”的作用。由於教材中那些道德行為只能說,不能做;就像黃繼光、董存瑞的故事,只能聽聽,說說,不能學着做;加上教材內容的文字的粗俗,儘是白話,一覽無餘,讀過也可以丟棄,所以學生這六年學習的黃金歲月基本上是白白耗費。

這就點接近於顏子批評的當時的一些讀書人,他說,現在的讀書的人,只能說說大道理,不能實行這些道理。盡責盡孝又沒名氣,仁愛仗義又做不到;加上處理一件紛爭,也不一定能合情合理;管理一個千戶人家的小縣,也不一定使那裡的人民安居樂業;問他造房子,不一定知道柱棟梁桁的橫直;問他們耕田,不一定知道粟早豆遲的種植時令;整天只知道吟詠歌唱,談笑戲謔,寫詩作賦,悠閒自在,迂闊荒誕;統率軍隊,治理國家,一點也用不上:所以被那些武夫俗吏共同取笑,都是這個原因啊。

可不是嗎,只能說說大道理,不能實行這些道理。那麼,這些所謂的道理,其實也就是無道也無理,結果也只能是誤人子弟。這並非危言聳聽,所讀的書既然不能教孩子“成人”,又談什麼教孩子“成才”。那麼,這進口紙彩排,印刷精美的教材,就只能起到一件時裝的作用,裝扮一下,炫耀一下;時令一過,丟進廢品堆中。小學六年語文教學的成果,就是認識了2500個漢字;據說這是人家半年就能完成的事。而好的教材,就應當是一把鑰匙,讓學生能發掘自己、充實自己、提高自己,能學以致用,以有所建樹、有所創造、有所成就。也就是說,學習要能夠自益,即自我增加點什麼。

顏子還批評了那些因為學習而自損的人,他說,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知識。看到有些人,讀了幾十本書,就自高自大,忽視或凌辱長輩,輕視或怠慢同事;人們恨他像仇敵,厭惡他像討厭貓頭鷹。像這樣用學習來損害自己,不如不學習的好。

人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假如多讀了那麼幾本書,便飄飄然,不知天高地厚,看着家人或同事,覺得這個不順眼,那個沒教養,以至於人家也把你當作仇敵,這樣讀書去損害自己,就適得其反了。如此學法,不如不學。

顏子說,古代的學者是為自己的,用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現在的學者為別人,只為了能胡侃海聊。古代的學者為別人,實行大道來有利於社會的進步;現在的學者為自己,裝修自身來求得加官進爵。至於學習像種樹,春天賞它的花兒,秋天取它的果實;講論文章,是欣賞春花;修身利行,是摘取果實。

顏子也太過厚古薄今了,現在也有些人能通過學習來充實自己,並以所學來促進社會發展的,當然也有為了胡侃海聊或升官發財的,比如通過函授或黨校謀個學歷之類。關於春華秋實的比喻,確實不錯。學習好比春花,漫步其間,令人賞心悅目;學習更像秋實,碩果纍纍,使人充實自身。假如只知賞玩春華而不知摘取秋實,到頭來,只能是兩手空空。學習,當有所得,有所取,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這才是學習的根本目的。

——《顏氏家訓》讀後感系列之12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關於童壇的幾句話
2005: 加愚:羅馬之路--把鑰匙一把鎖
2004: 中國人的交流技巧差
2004: 五類不受歡迎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