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中國家庭的不平等,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之一
送交者: ice_tea 2006年07月15日11:41:22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這是個老話題了。以前就爭論不休。
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基礎就在於一個“孝”字。孝,被幾千年的御用文人不厭其捲地讚美,成為中國人的第一美德,已經滲透在中國人的骨髓里。人們普遍地把“孝”和“愛”等同起來,把對父母的百依百順,和對父母的愛等同起來。好多中國人,絕對看不出西方人的兩代關係是建立平等的人格基礎上的。一個最明顯的例子,英語的gradson,決不是一個用於罵人低賤的詞,而中文的‘孫子’,就有‘低賤’的衍生語義。如果有人說,‘我是你爺爺’,這個‘爺爺’什麼意思,我們中國人都會不明自白的。更不用說,在中國打罵孩子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傳統(在美國,好歹你還得偷着打吧?)。當然,也有眾多的被父母毒打過的中國人,長大了仍然覺得那是愛,還以同樣的方法去‘愛’自己的孩子,殊不知自己是在做奴隸的同時又在繼續培養興一代奴隸。一代一代,我們中國人就這樣培養出了奴才基因。有人說中國的家庭穩定,當然,奴才基因已經定型,一方(父,夫)做主,一方屈從(子,妻),表面上仍然一片和睦。但這個和睦是以一方完全犧牲為代價的。
這種關係完全體現了中國的社會關係。所以,改變家庭的不平等關係,對改變中國的社會和個人的面貌,實際上可能比學運還有效。當然絕不是短期能達成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匣子:草房子(六)
2005: 潛水的樹:想起了我的啞巴同學
2004: 兩百萬是怎麼來的
2004: 從北大到牛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