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再答友人
送交者: Box 2006年10月10日16:01:04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謝謝七上八下的回帖,我知道你看問題的出發點是很客觀的,在這一點上我沒有
異議。我只是想借這個回帖來和大家討論一些相關的觀念上的問題。

人類的良知和道德精神是一個混然如一的整體。比如在西方文化中人的良知和道
德理想寄存於宗教,而宗教則屬於所有人,也可以說它超越時代而屬於全人類。
事實上西方宗教中的博愛、平等、寬容的精神早已在歷史中彌散開來,深深地滲
入到世俗文化之中,從哲學藝術到每個人的心靈深處、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這並不是說在西方人人都成了聖徒,而是說社會人心「認同」和「嚮往」這種道
德精神,與之相悖,人的內心會有恥辱感、犯罪感。人或社會偏離了良知的軌道
他會回頭,至少他有回頭的「願望」,這是人類理想道德維繫天下人心不墮的啟
蒙功能。

世間一切宗教都有最徹底的平等意識,因為宗教的境界能夠把人心、人性看得非
常透徹。佛陀夜睹明星而證道時即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
著不能證得」。所以說道德理想並非屬於少數人,人與人的差別只在於良知開顯
與否、以及其所達到的深度的不同。雨果《悲慘世界》中的冉阿讓是一個被社會
拋棄的罪犯,掙扎在生存的邊緣,只有求生的本能,米里哀主教用他的道德感化
和博愛喚醒了冉阿讓的良知,使他成了真正的人。象這樣的情形在現實生活中一
樣存在,平凡如德蘭修女,以自己一生的道行展示了道德實踐真實性的震撼力量
,以及人心向善的普遍性意義,這是人類理想道德逆行向下、回光普照的感化功
能。

我們所談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也是一個深廣無比的話題,我們可以從“春秋無義戰
”講到孔子、孟子,也可以從亞里斯多德講到康德,或者從歌德、托爾斯泰講到
羅曼·羅蘭。簡而言之,人類理想、人類道德不但是有意義的,而且是真實的,
為社會所必須亦為每個人的心靈所必須。中國人需要重建自身的倫理道德精神和
理想信念,「由仁義行」,這是人的良知、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內在要求。

作為對上一個帖子的補充和對PRN同學的回答,最後再說幾句現代一些中國文人
顛覆良知的另一類手法,那就是把真和惡捆綁在一起而強調其“真”,再把善和
偽捆綁在一起而強調其“偽”,這樣就有了“真的惡”比“偽的善”要好這種心
理暗示(偽善即惡,因為其偽所以是雙倍的惡),近二十年間這一類的東西不論
在形而上或文藝中都廣泛存在和彌散著,已經慢慢內化成惡者不惡而善者不善、
以及見噁心安理得,見善疑神疑鬼的集體無意識(這種病態或者變態的社會心理
最典型的症狀之一,就是“矯情”和“煽情”這兩個詞的廣泛使用 ── 當人們
看到一些真情的東西,一些真善美的東西往往會惡語相加,仿佛這樣方顯出“英
雄本色”)。雖然中國這種現代意識有它產生的社會歷史原因,但從根本上講這
正是夫子所說的「巧言令色鮮矣仁」,因為真的惡不能代表「人性的真」,偽的
善亦不能代表「人性的善」。簡單來講,社會存在“真的惡”和“偽的善”是一
個事實,但如果認為人心只有這兩種表達方式,那則是對生命的褻瀆和對人性的
真正紐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這樣的家庭
2005: 關於孩子交不交給父母帶,我也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