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的“知識”,中國人亦有稱之為“學問”的,知識強調的是客體,學問則包含
客體、主體兩個方面。學而不問,不成學問,而這個“問”,就是主體獨立的思考、
審視、判斷或懷疑。
當然“問”也有淺深、智愚、口問與心問之別。不開口,未必一定是怯場,不開口
的人往往想得深,或者他在傾聽、觀察、比較,而張口就噴,象阿雲這樣的人,總
歸是最淺的。因為過於喜歡開口,或者萬事皆問的人,往往也總是智根最淺的,比
如街道的居委會大媽話最多、最愛發言,根本就不知“怯場”為何物,不信你把美國
學堂里能言善道的愣小子們組成個小分隊,派到中國去和大媽們論道,看看誰的聲
音大?我想肯定東風壓倒西風。可是不管怎麼講,也許全中國人民的確都應該向居
委會先進大媽們學習嘮叨,這樣國民素質或許就能很快提高,建議阿雲寫篇網文論證
一下,功德無量。不過如果阿雲去和大媽們辯論孝道,恐怕還是同樣會被人家兩大
嘴巴給扇出門來,所以說“怯場”是不是因為孝道,阿雲只要摸一摸自己火辣辣的
腮幫子就知道答案了。
其實喜歡沉思的人,自然會問得相對少一些,而許多問題往往也在內省和沉思中就
能找到答案。東方人的個性的確相對內向一些,不象西人那樣大舌頭,東方人心思
細密,內心世界活動豐富,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綿延不斷的內心疑問與對話,而也許
正是得益於此,所以就連猶太人也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所以“問”
有用腦子問和用嘴巴問的區別,用嘴巴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怯場”,肯定是一根筋
的錯誤判斷,恐怕只有江湖醫生才會下此結論。
另外據說中國人“怯場”還因為師生關係不平等,這如果不是瞎子說的話,也肯定
是對眼說的話,看不清爽啊!講到師生關係,《禮記·學記》中有一句話叫做“教
學相長”,這句話正是形容“教”與“學”之間的互動關係,如果沒有師生相互間
的問答、討論,又何來相長?不單學生從老師那裡學到東西,而且老師也從學生那裡
學到東西,這是一種怎樣的生動活潑而又充滿心智火花的師生關係啊!那麼中國古
人為什麼不講“師生平等”呢?因為師生平等是通過求真理、求智慧體現出來的,
古人講“當仁不讓於師”、“聖人無常師”,而韓愈《師說》對此講得最為透徹“生
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
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
存,師之所存也。” 所以簡單的人與人的平等,並不能表達師生平等的深刻內涵。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論語》中所記載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間那種生動有趣而又和諧可
愛的師生關係。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
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今譯】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相比,誰更強一些?”子貢回答說:“我怎麼
敢合顏回相比呢?顏回聽到一件事,能夠即始見終,了解事物的根本;我聽到一件
事,只能因此而識彼,理解的面窄。”孔子說:“是的,你比不上他。其實我和你
都比不上他。”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
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今譯】顏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說:“何不各自談談你們的志向呢?”
子路說:“願將我的車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壞了也不抱怨。”顏回說:
“我願意不吹噓自己的優點,不誇大自己的功勞。”子路說:“我們願意聽聽老師
您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使全體老人生活安逸,朋友間能相互信任,孩子
們得到關懷並受到良好的教育。”
我們看看聖人和學生的關係,是不是完全象朋友一樣呢?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
亦樂乎。這個“朋”就包括了聖人自己的學生、弟子,當然老師有為師的師德,弟
子有弟子的禮節,這個道理,就不是阿雲之輩所能明白的了。
所以無論是正說還是反論,我們都能輕鬆破斥阿雲的荒唐之見。而隨著中國傳統人
文精神的復興,象阿雲、阿言這類死守過氣思想的人自然也會越來越少。曾經蒼海
難為水,事實上這一類過氣的謬說,除了對中國文化一竅不通以及擺弄自己半生不
熟的心理學三句半之外,絕對沒有什麼新的花樣。那些捧著心理學“聖經”要給中國
人治病的怪物,無一例外都應該是精神病院仁慈關懷的對象。
最後希望阿雲早日康復,並在此送上我最真誠的祝願,阿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