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問招: 母親 (4)
送交者: 問招 2009年05月26日13:17:42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音樂在我小時候是個非常奢侈的詞語,音樂本身在當時就如同是沉睡了很久很久的美人,剛剛睡眼朦朧,腳步蹣跚着走進人們的夢境和視野。 記得小學時,黑板上的每日課表,偶爾會出現“唱歌”兩個字,到初中時,倒是正式提出了“音樂”課,但基本沒有內容,再到高中,乾脆連唱歌也沒了。 可是我喜歡音樂,在我還不知道什麼是音樂時就喜歡。小時候喜歡唱歌,也喜愛各種樂器。那時家裡的條件沒有那末好,而且父母也不曾有過在音樂上培養孩子的概念,那年月吃飽飯,能上學,買得起學習用具,就很好了。小學裡有一位很年輕的音樂老師,不甘寂寞,從各個班裡挑出些唱的好的學生,組織成合唱團,選出一位指揮,放學後經常排練,伴奏大多是手風琴。表哥會拉二胡,有位同學的小叔會彈琵琶,而我卻喜歡小提琴。 第一次接觸小提琴是在葛伯伯家裡,他是我家鄰居,經常串門去玩兒。大概是小學4,5年級把,有一天去玩兒,竟看見一架小提琴躺在桌子上。我心裡一動,盯着琴呆了有幾秒鐘,而後小心翼翼的拿起來,生硬地把持着,把琴夾在左邊脖子和肩膀中間,右手持弓,澀澀地拉起來。想必聲音不會好聽,但我卻像是着了魔一般,從此每天下午吃完飯後都會到葛伯伯家裡拉琴,非常奇妙的感覺。但是沒過多久,我再去的時候,琴沒有了。當時說不上是什麽滋味,就好象心裡一下子空了很多,悵然若失。於是開始央求母親,能不能改我買一把小提琴。小提琴對母親來說,遙遠陌生的如同天上的月亮,而且完全沒有任何用處,她沒有答應。那時母親每個月的工資也就50多塊吧,我雖不清楚一把琴的價錢,但知道一定不會便宜,也就不再堅持。 過了幾個月,我幾乎忘掉了小提琴帶給我的美好和失落,誰知有一天媽媽下班,手裡竟然提着一隻小提琴盒,黑色的,裡面自然裝的是小提琴。打開來,棕紅色的琴,靜靜的躺臥在鵝黃色的絨布上,設計精巧的音箱,優雅的琴把,音箱上立着一個白色的玄托,撐起四根琴玄,琴弓則被掛在琴盒蓋子的裡面。琴的側面有個小盒子,用來放鬆香。我看着琴,如同做夢一般。 後來知道那是母親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母親看出我是真的喜歡吧。 遺憾的是我和母親都沒有意識到要想拉好小提琴,需要請老師。當時我似乎有了琴就心滿意足了,每一天都會拉好一陣子。會拉二胡的表哥,假期來訪,想必樂器之間是彼此相通的,他上來試幾下,就會拉簡單的歌了。我於是就跟他學。後來學會了拉“洪湖水浪打浪”,“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還有其他一些簡單的曲子,都是當時流行的歌曲。慢慢的也學會了換把,調音,只是還沒有學會顫音。再到後來學習一忙,也沒有人指導,就不拉了。如今想想,如果能找一位老師,或許我能拉的很好,誰知道呢。 考上大學後,小提琴就被放在家裡的書架上,無人問津了,琴盒上面自然是厚厚的一層塵土。如今多少年過去了,琴在哪裡我已經不知道了,但我感到我心裡始終沒有放下這把琴,她是我兒時的一個未圓的夢,也是母親對我的厚愛的見證。 雖然沒有學會拉琴,但我對音樂的喜愛並沒有減少,依然愛聽,愛唱。音樂是上蒼的恩賜,不僅是音符和歌詞的載體,當你聽她,或是唱出來的時候,她就承載了你那時的感受,心境和生活,她也承載着一個個的時代。 中國小提琴曲最經典的當算《梁祝》,但我最喜歡《漁舟唱晚》,放給大家聽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魚子魚子:有人知道難語症dyslexia麼?
2007: happypuppy:夫妻善待對方,讓一步海闊
2006: 我教孩子學中文
2006: 給寶寶一個認字的機會
2005: 草梅:按鈕
2005: 薛衛民:為一片綠葉而歌-地球萬歲
2004: 不當貝多芬
2004: 子女教育的七條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