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勸君更進一杯酒 ── 答直言
送交者: Box 2009年08月28日16:11:56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謝謝你的善意!我這一杯酒,既是餞行酒,也是藥酒、苦酒。我並不傳任何教,我所
做的一切只有八個字:正本清源、破除謬見。也就是說,我所希望的,是改變中國
人長久以來受五四人毒害而對自己歷史文化的錯誤認識,除此以外,我也常常批評
當代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膚淺理解,這個叫做有破有立,我在童壇、五味皆是有破
有立。而有所破,就一定有批評、有批判,人你來童壇是反對聖賢教育的,這屬於
每個人的個人觀點,完全正常,但我們的觀念正面衝突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沒有聖
賢教育,中國文化就斷滅了。我沒有足夠的德行,所以談不上度任何人,但救亡的
道義感還有一點,破除謬見的知識也多少有一點,僅此而已,這也是我勉強所能做
的一點點事情。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
友便佞,損矣。」所以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或者群居終日言不及義,我不覺得這樣
才是好的,我反對“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更何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於
人於己,皆是有害無益的。但另一方面,我也反對一言堂,童壇每個人都有說話的
權力,說各種話語包括古語、今語、網語、人語、鳥語、貓語的神聖權力,我不但
經常批判,同時也經常被批判(事實上我的頭頂幾乎沒有一塊完整的森林,有的地
方是讓人民群眾砍伐了,有的地方是被痛毆而留下的記號),所以我講的只是一家
之言。當然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從善如流,如果真理都在我這裡,大家都聽我的也不
必客氣;如果真理都不在我這裡,大家都不聽我的也不必不好意思,夢人不是說了,
要“風風火火闖神州”嘛!

李白詩云“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自其不變者而觀之,的確如此。
空谷幽蘭,歲寒松柏,都是最寂寞的,老子、孔子、莊子都是最寂寞的。但自其變
者而觀之,讓整個華夏文明世代子孫受惠最多的,也恰恰是這三位最寂寞的老人。
事實上,數千年的中國文明直到今天,有哪一個人比老子、孔子、莊子能有更多的
朋友呢“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個“遠方”,包括了空間上的遠方,更
包括了悠悠千載綿延不絕的時間上的遠方,我們今天讀《論語》,不就是穿透千年
歲月來自遠方的朋友嗎?
夫子講“德不孤,必有鄰。”所以朋友之多少,眼眼觀之,
遠近寡眾,各不相同。更何況那些對我視如寇讎的朋友,比如亭亭媽、大麗花、莊
雅亭。。。等等等等,這些可愛的名字,幾年來行行重行行,不棄不離,令我十分
感動,這怎麼能說成是取一而舍十呢?

童壇已經不象幾年以前,幾年以前你要說孝敬父母,會有人出來跟你拼命,幾年以
前你要說傳統文化,別人會說你是從古墓里爬出來的。。。可是時代變了,青山遮
不住,畢竟東流去。那些罵我的朋友們,現在都不見了,也許都修成正果了,我真
心祝福他們,同時也祝福你,希望你總會有一天能夠認識到祖國文化不朽的人文情
懷和無盡智慧。

學會正確地認識事物,涉及很多方面的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求得真知,絕不是讀幾本書這麼簡單,如果學習沒有基礎,就沒有正確分辨事物的
能力,就可能會拒絕真理,就算讀書也會讀錯。比如關於佛教的時空觀,你就因為
沒有鑑別能力而抄錯書。更深一層來講,讀書的功夫不在書中,子曰:「學然後知
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所以“學”
教會人三樣東西:一是認識到自己的有限,二是讓人懂得謙虛,三是學會自我反省。


(。。。刪除481字。)

大乘佛法的四大菩薩之中,地藏菩薩大願第一《地藏經》是佛門中的“孝經”,
《地藏經》的緣起,又是釋迦牟尼佛涅盤前,入忉利天為母說法這樣一個孝道因緣,
而中國儒家的人倫情懷,又恰恰是以孝為本
,所以佛法與儒家精神因緣極深,根脈
相連。大乘佛法在東土流布綿延近兩千年,長盛不衰,有其文化上心心相通的必然
性,儒家的仁愛和佛法的慈悲是同根同源的。

“less is more”,這是完全正確的。《老子》五千言、《論語》二十篇,都是言
簡意賅的不朽典範。《論語》中甚至還有一言足以終生受用的教誨,那就是今天被
視為全球倫理兩大原則之一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也恰恰正是在學習“less is more”這種人生智慧。

“柔蠶老去應無憾,要見天孫織錦成。” ── 最後轉抄一位偉大的女性教育家的
詩句,歌以詠志,並與直言兄共勉。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賀紹強打算帶家人回美國:回到中國是一
2006: 我家的問題, 和自己的媽媽如何相處
2006: 成年子女與父母和不來,還是不要住到一
2004: 兒童數學教育的體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