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7大獨生子女通病 家長要慎防
送交者: 雨蓉 2009年11月08日20:55:09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隨着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孩子在父母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他們。但是在養育孩子的路上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那麼獨生子女的環境容易使孩子產生哪些“通病”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獨我”行為

  在孩子的心目中,家裡的一切都理所當然是我的,好像從來沒有感受到別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電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沒有什麼東西不是我的。一個第一次隨爸爸出遠門的孩子看到火車茶桌上別人的食品拿起來就吃,就是一種典型的“獨我”行為。

  2、窩囊好哭

  整天只與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辦代替,失去了動手能力,也沒有與小同伴競爭玩耍的機會,變得膽小窩囊、害怕困難,一遇到挫折、痛苦就會哭。這是由過度的保護形成的過分懦弱。

  3、心理早熟

  早熟並不是缺點,許多才華聰穎的人都是早熟的。獨生子女的早熟具有“小大人”的特點。因為他沒有與兄弟姐妹同級心理活動的交往,只得整天與大人打交道。爸爸為什麼背着媽媽抽煙,爸爸媽媽為什麼吵架,這些本不是小小年紀的人需要了解的事,他都了解,還參與意見。一個4歲的小女孩坐在沙發上評判爸爸媽媽爭吵中的是非,讓人聽起來真要笑破肚皮,可孩子講起來卻一本正經。

  4、膚淺的知識

  獨生子女看上去都比一般孩子懂事、知道得多,為什麼說是膚淺呢?因這些本事、知識都是口頭上的,並沒有真實的體驗,而且這些知識都是些非兒童性的道理、概念。用這些道理、概念作為與父母交際遊戲的工具。一旦遇到實際問題就不起作用了。父母聽孩子講“大人話”可能喜得眉開眼笑,孩子的目的就達到了--用模糊的膚淺知識取悅家長。

  5、神經質,喜怒無常

  一不順心就大哭大叫,發脾氣扔東西,表面上非常主觀執拗,樣樣事情自己說了算,否則就吵鬧不休,而實質上是情緒不穩定,藉機發泄。吵起來膽子很大,離開父母又非常怯懦。孩子所以形成脆弱的感情,是因為大人環境帶來了孩子接受不了的刺激,孩子就像玩具一樣的生活,得不到自然發展,加上父母不斷“灌輸”過沉的知識,這都對孩子神經系統的平衡帶來危害。過多的“教育”、過多的刻板刺激造成了多得驚人的神經質孩子。

  6、身體和心理的嬌氣

  嬌氣往往只被人理解為行為上的撒嬌、耍賴,其實嬌氣意味着軟弱無能。現代家長往往忽視耐寒、吃苦、負重對孩子意志培養的重要性,這是人賴以生存的重要能力,可惜的是獨生子女得不到方面的鍛煉。有人嘆息,“現在的男孩、女孩已經沒有上一輩人剛強了”,這句話並不是聳人聽聞。受了別的孩子的氣就跑到家裡向媽媽發火,老師要他沖洗廁所就哭鼻子,這都是沒志氣的表現。

  7、性格孤僻

  獨生子女整天關在家裡,與外界和小夥伴很少來往。見到別人家的孩子來了可能開心得不得了,甚至當小夥伴回去時會拉着對方不放手。獨生子女心靈的孤獨是生活天地狹小造成的。獨生子女孤僻的獨特性是好自言自語,好像成人一樣羅嗦,經常反覆思考一個問題,過了很久,還會向爸爸媽媽問同一個問題。這種追根問底的特點,可能反映了孩子的好學,也許反映了孩子思維的呆板和不易轉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樺樹: 龜兔賽跑第12天
2008: 我的小女兒童童
2007: 小二子逼自己學習.
2007: 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朋友的女兒怎麼啦?
2006: 父母的責任(1)
2006: Election Debates Simulation
2005: 在美國做家庭婦男,我該怎麼辦?
2005: 《愛的教育》傲慢
2004: 鍛煉孩子接受失望的勇氣
2004: 也談“愛”與“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