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兒童亟待滿足的八種需要
現在的兒童,由於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這一代父母們,飽嘗了大好青春白白浪費的遺憾,一心要在子女身上得到補償;而且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實施,每對夫婦只能生一個孩子,優生優育的思想深入人心;再加上社會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家庭能夠有時間、金錢和精力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去。因此,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社會,兒童的成長和教育都被放在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家庭,孩子可以說是家庭的核心。無論是吃、穿、用、玩,家長都盡最大努力,滿足他們的無休無止的要求。但是,儘管家長們不遺餘力的創造一切條件想使自己的孩子更出色,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往往無奈地發現:自己傾注了全部心血的孩子,在這樣充裕的物質條件當中,卻並未像自己想象的那樣成長得體魄健壯、心智發達。甚至,他們竟然常常會感到不快樂。這可着實讓家長們不明白其中的原委,他們不得不常常發出這樣的疑問:“現在的孩子,這都是怎麼了?” 這的確是當前許多家長的悲哀,他們為了孩子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到頭來卻收穫寥寥。有的家長,還因為對孩子的過分呵護,反而惹得孩子對自己反感,甚至因此造成家長與子女之間的矛盾。這一切,究竟是怎麼了?
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長們對孩子的理解太少了,他們總是用自己的思想,去體會孩子的心情,“以大人之心,度兒童之腹”。他們很難客觀地站在兒童的角度,用兒童的眼睛觀察這個世界,用兒童的心理思考這個世界,因此,儘管他們對於兒童的種種物質的要求(其中有不少是不合理的)給予儘量的滿足,但家長們給予的,往往不是兒童真正需要的,所以仍然不能夠使兒童快樂。有時,甚至給他們造成了很多心靈上的痛苦。那麼,現代兒童究竟需要什麼?或者說,家長為了使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為自己理想中的優秀兒童,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給兒童創造什麼樣條件呢?我們認為,在給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後,為了使兒童能夠成長為德才兼備、身心健康的棟梁之材,家長應該努力去滿足兒童以下幾種需要:
1. 恰當地回答孩子提出種種問題
兒童的特點是對客觀世界充滿好奇,有着極強的探索欲望,遇到什麼事都新鮮,往往嘴裡不停地提出一個又一個讓大人有時覺得幼稚可笑,有時又覺得無從解釋的問題,例如“天上颳風了,風是從哪來的?”“小雞為什麼有翅膀?”“為什麼有的蝗蟲是綠色的,有的是黃色的,還有的是褐色的呢?”。這些問題,在大人看來,有的極其簡單,簡直不必回答;更多的,則是自己也說不清楚,很難回答(儘管有的家長有很豐富的知識,但是一旦到了兒童面前,他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中自己不明白的事情還很多)。這樣的問題多了,家長將會產生厭煩心理,於是,對兒童的許多提問,採用一概否定的方法,甚至有時對兒童的提問行為也採取否定的態度。這嚴重地挫傷了兒童的探索積極性,壓抑了兒童的求知慾。長此以往,會使兒童形成缺乏探索興趣、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性格,對兒童的創造性、探索性心理品質的發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的形成,將產生非常消極的作用。這種做法,反映了家長對兒童心理了解得很不夠,作為兒童,由於本身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待發展,對於周圍的許多事物的認識還不清楚,因此,不時地提出各種各樣問題正是兒童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儘管有些問題在大人看來是那麼不可思議,但是它卻是兒童以嚴肅的態度提出來的,是兒童心理特點的一種表現,成年人應本着耐心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兒童提出的問題給予恰當的回答:對於自己能回答的,一定要耐心地、不厭其煩地給兒童以細緻清楚的講解,使兒童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對於自己不清楚的問題,應在坦誠地告訴兒童:“這個問題我現在還說不清楚”,但一定要在恰當的時機運用恰當的方式給兒童一個可以接受的答案。無論怎樣,對兒童提問的行為,都應看作是兒童求知慾和探索欲的表現,都應該給予鼓勵。而決不應該以“哪來這麼多的問題”一類的回答簡單粗暴地一棍子打死(想一想,如果你興致勃勃地提出來的問題被別人毫不留情的否定,你的心情又是怎樣呢?)。
2. 良好的榜樣
“給兒童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榜樣”不僅是每個家長,而且是全社會都應該重視的一個問題,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上講,兒童都是一個成長發育中的個體,兒童階段就是一個由不成熟到基本成熟的過程,他那貫徹終生的一整套社會行為模式,就是在這一階段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逐漸地形成和完善起來的。而這一過程,是離不開模仿的。兒童模仿的對象是成人——家長以及他所接觸的每一個成人。因此,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都不僅有其直接意義,還有其間接意義,那就是給兒童作出一個榜樣。
人們常說“兒童的心靈就是一張白紙”。是的,這張白紙上,究竟能產生什麼樣的圖畫呢?主要靠大人們的行動來回答了。常常看到,人行道上一個2、3歲的幼兒,手裡拿着一塊糖紙,東張西望地找果皮箱。而就在這時,旁邊的一個成人漫不經心地把一個煙頭扔在地上。這時,孩子眼裡里便會流露出迷惘的目光……。這一下,就把兒童心目中的社會規範全都打亂了:大人都扔在這兒了,我還找什麼果皮箱呢?
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定階段,決定了兒童的模仿力極強的特點,在他們的眼裡,成年人比他們能力強、本領大、知識多。在他們的心目中,成人簡直就是無所不能的,而自己卻在許多方面表現出無能為力。因此,模仿成人的行動,以使自己儘快地強大起來,擺脫無能為力的狀態。這是兒童的一個普遍心理。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他們往往不加分析地模仿成人的行為(這也是他們尚不健全的思維還難以對成人的行為作出是非判斷結果)。
然而,對這種情況,大多數成年人是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的。他們在孩子面前,毫無顧忌說謊、耍賴、罵人,卻絲毫不理會一旁兒童眼中流露出來迷惑、不滿、甚至批評的眼神,而一旦日後孩子身上出現了這些不良行為,家長便會勃然大怒,大吼一聲:“這是跟誰學的!”——這不是很滑稽麼?
因此,家長在兒童面前,要隨時注意約束自己的行為,時時給兒童作出一個行為的楷模。另外,全社會也要行動起來,從各個方面(大眾媒體、政府行為、官員形象、學校教育)進行嚴格的約束,以給兒童的成長製造一種良好的社會環境。
3.動手機會
現在的兒童,生活環境好了,許多事情不用自己動手,家長全都包辦,這樣一來,兒童的生活,除了上學(上幼兒園)、做作業、吃飯、玩耍之外便一無所有。他們的生活缺少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動手機會。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應該注意隨時為兒童提供“動手機會”:幫家長做些簡單的家務;自己動手整理自己的生活環境……等等,讓孩子從小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對他們是很有好處的,這一方面能夠讓孩子在勞動中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學到一些勞動的技巧;另一方面也培養了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觀念,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體會到:自己也能夠獨立地做一些事情,從中感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這對孩子樹立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是非常有用的。在“讓孩子多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這個問題上,許多家長存在一些不恰當的觀點,主要表現在:
不要累着孩子
這是許多家長共同擁有的一個不正確的想法,他們認為:孩子還很小,嬌弱的身體還不能承受體力勞動。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首先,兒童的精力遠不象家長所想象那樣有限,這一點,在兒童喜歡參加的許多活動(如城市的孩子玩蹦蹦床,鄉村的孩子和小夥伴一起遊戲)當中都可以得到體現。作者曾帶着4歲的孩子到剛剛開放的居庸關長城(那裡的台階給遊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進去向西的1個多小時的攀登中,孩子無論向上還是向下,始終走在大人的前面,不僅不用抱,就連大人領一下也不願意。
其次,兒童自己也不會讓自己累着,從主觀上講,兒童往往不是為了幹活而幹活,而是為了“換一種遊戲的方式”,這在年齡小的兒童身上更是如此。因此,他不必從主觀上為幹活付出太大的努力——玩嘛,玩夠了、玩累了就去休息,本來是天經地義的;即使兒童真正的是在幹活,是為了表現自己“是一個好孩子,能夠幫助家長幹家務”,這可能會使兒童作出一些主觀努力,但是,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發展還不成熟,毅力有限,當疲倦襲來時,他也很難控制自己去為勞動付出太大的努力。
——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事情。
這種看法也普遍存在於許多家長中,持這種想法的家長,自己包攬了全部的家務活動,使孩子除了遊戲、上學、作功課之外無所事事,家裡的事情一點也不操心,家長滿以為這樣可以是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取得好的成績。但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許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僅沒有因此提高,反而會因為對單調生活的厭煩而滋長了對學習的厭惡情緒,使學習成績出現下降的趨勢。
家長應該認識到,兒童的生活,決不應僅僅是學習。生活豐富多彩的,兒童的世界中,除了學習之外,內容是多方面的。兒童應該有機會安排布置自己的生活。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全面培養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近一段時期,常常聽到新聞報導中出現這樣的消息:某大學生不會疊被子;某大學生買了幾十件襯衫,穿髒一件換一件,等到假期再拿回家裡一塊讓母親去洗;大學校園中,洗衣女工生意紅火……,這一切,能不引起我們深思嗎?
可見,如果剝奪了兒童自己動手的機會,不僅會使兒童喪失動手能力,長大後成為生活的低能兒——自己不會照顧自己,而且會使兒童在看到家長為家庭而忙碌,同時自己卻無所事事的時候感到迷惘——這是怎麼了,他們忙得團團轉,卻不用我插手?長此以往,不僅會使兒童失去幫助他人的熱心,而且會使兒童對家裡的事務漠不關心,從心理上游離於家庭之外。從而養成冷漠的性格特點。
因此,家長應該為孩子提供儘量多的自己動手的機會,鼓勵孩子從事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這樣,不僅會全面地培養兒童的能力,而且還可以使兒童從小養成熱心助人良好的性格。
4.“自己的”玩具
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用從商店裡買來的衝鋒鎗代替了自己製作的木頭手槍;用從商店裡買來的哨子代替了蘆笛、;用從商店裡買來的電動汽車、遙控汽車,代替了用高粱秸插成的車馬……。儘管高級的代替了低級的,複雜的代替了簡單的,先進的代替了落後的。但是他們的童年也並不比他們的父母的童年快樂多少。
因為,面對一堆堆的玩具,孩子們是否要問:哪一個是我“自己的”?
是的,現在的孩子有着玩不完的玩具,但是這些玩具大都是買來的,很少有哪一件是他們自己動手做的。他們很少能夠體會到他們的父輩們在他們這個年齡的時候,玩自己削的陀螺或者自己做的木頭手槍那時候的心情。
給孩子提供一些條件,讓孩子自己動手製作玩具,不僅能夠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夠使兒童在製作過程中獲得許多知識。更重要的是,自己動手製作出好玩兒的玩具,能夠培養兒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兒童認識到自己的能力,認識到自己的聰明才智,只有這樣,在今後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才由於有過成功的經驗而不會面對困難產生畏懼心理。才能有信心通過努力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在兒童製作自己的玩具的過程中,家長適當地進行參與,與兒童合作,幫助兒童解決製作玩具中遇到的困難,啟發兒童運用靈活多變的方法解決製作玩具中遇到的問題。這不僅能夠啟發兒童的思維,幫助兒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助於提高兒童與外界交流信息的能力,培養兒童的合作精神。這無論對兒童智力還是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都有着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
5.挫折經歷
如今的兒童,被人們稱為“小皇帝”、“小太陽”,他們在家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絕大多數家長都盡力滿足他們的各種需要。這樣長期下去,在兒童中就會形成這樣的觀念:我想要什麼就會有什麼,我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這就使他們很難經歷到挫折感。這樣的孩子容易形成任性、自我中心的性格,並且長大以後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很弱,經不住挫折和坎坷,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事業上,如果遇到困難,他們往往表現出畏縮性的停滯不前、無所適從。而不是勇敢地面對現實,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作為家長,應該正確地對待兒童提出的種種要求,對於正當的、合理的,應該給予滿足——哪怕是克服一些困難;而對於那些不現實或者不完全合理的要求,家長應該堅決地但又不是粗暴地加以拒絕,並且應該向兒童講明白拒絕的理由,讓兒童知道自己要求的不合理性。這樣就使兒童知道:有的要求是不能夠被滿足的,生活中是會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的。使兒童從小就具有應付挫折、調整心理狀態的能力,培養出堅強的毅力,為長大後正確地面對困難、面對挫折提供良好的心理準備狀態。中國有句古詩“自古雄才多磨難,紈絝子弟少偉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6.冒險經歷
如今的孩子,大都處在家長的嚴密保護之下,真是“頂在頭上怕嚇着,含在嘴裡怕化了”他們的一行一動,都處在大人的視線範圍內,只要行動有一點冒險性,就會被大人制止。這樣,孩子的童年是在風平浪靜中度過的,沒有一點驚險刺激。而他就很少有應激的體驗,生活平平淡淡,這種經歷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是有害的,一方面,它使兒童的生活過於單調,缺乏刺激,很難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另一方面,它使兒童缺少一種獨特的體驗,使兒童失去了在應激狀態下進行判斷、決策和採取行動的鍛煉機會,這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是一個遺憾。
7.平等的權利
儘管現在的兒童是家庭的核心,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兒童在家裡享有與大人平等的權利。兒童在家中的地位是很奇特的:有時他是家庭的主宰,家裡的一切人都要圍着他轉,整個家庭會盡最大努力滿足他的需求;而有時他卻又是微不足道的:大人無情地否定兒童的要求,又把自己的要求強加在兒童的頭上——不管兒童是否願意,甚至兒童連解釋一下的權利都沒有。
兒童在家庭中處於矛盾的地位,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這就使兒童很困惑:他時而處在尊重的核心,時而又會被人們所忽視。這種強大的落差使兒童常常感到困惑。他們很難對自己的地位作出恰當的判斷。這樣,兒童便常常處在一種焦慮之中——不知道自己處在什麼地位,因此難以決定自己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或者作出什麼樣的表現。其實,這種情況即使是大人遇到了,也會感到很難處理。
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我們創造一種和平民主的家庭氛圍:在這樣的家庭里,兒童和父母一樣享受對家庭事務的決策權(儘管這種決策權並不一定是平等的),這會使兒童感覺到自己在這個家庭中地位,增加對家庭的責任感。這對於涉及到兒童本身的事情的決策更為重要,兒童對自己生活中的事物作出決定,有利於兒童養成一種對自己的決策負責的態度——這種決策,直接影響着自己的生活,因而不得不慎重考慮決策帶來的後果。顯然,這就能夠有效地培養兒童的分析、綜合信息,形成決策,以及對決策結果預測能力。
在民主、平等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一種成人感,這種成人感的內容是:感覺到自己是個大人了,能夠獨立做出決策了,自己已經具備了在社會中獨立生活的能力,不應該再依賴他人生活了。自己已經和成年人有平等的發言權和自尊心了……。而這種成人感的具備,是兒童從心理上長大成人的標誌。
8.投向大自然的懷抱
如今的兒童(尤其是城市的兒童),隨着生活條件的提高,離大自然越來越遠了。他們整日呆在屋裡,圍在父母或老師的身旁,玩着買來的玩具,看着動畫片或兒童讀物。他們很少出門,因為門外有奔跑的汽車、有凜冽的寒風、有炎炎的烈日。因此,春天,他們看不見從地上鑽出來的嫩草和樹枝上剛剛吐出的嫩芽,看不見枝頭綻開的蓓蕾;夏天,他們聽不見樹上的蟬鳴,看不雨前匆匆搬家的螞蟻和忙碌於花叢中的蜜蜂。秋天,他們聽不見蕭瑟的秋風, 看不見湛藍的天空、悠悠的白雲與金黃的落葉。冬天,他們聽不見北風的呼嘯,看不見雪花的飛舞。總之,一年四季,他們都處在一個“恆溫、恆濕”到人造溫室之中。
在這種人造環境中的生活的兒童,他們多了一份安全感,可以穿得乾乾淨淨,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現在人群當中,就像一個被擦得光潔明亮的花瓶。但是,他們卻失去了大自然的懷抱——這塊孕育萬物的沃土。他們看不到自然當中那絢爛的色彩,看不到大自然給人類的種種啟示。他們的知識,都要從書本上去學習,都要靠老師去傳授,因此,他們失去了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的發展機會,那就是“悟性”——一種在平凡的生活中善於體察微不足道的現象,並且能夠從這些微不足道的現象中受到啟發、獲得教益的能力。
抽出些時間,帶着兒童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吧,這一定會使兒童有所收穫。為了下一代健康的成長,同時也是為我們自己獲得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如果我們回到了久違了的大自然當中,遠離喧鬧的人群、高大的樓房和刺鼻的汽車尾氣,投身到蒼山碧水、清靜幽遠的大自然當中,我們就一定會有所收穫,和孩子一樣,我們一定會發現一個新天地。
和幾十年前相比,我們的生活可以說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孩子們再也不必象我們兒時一樣為了一塊水果糖而垂涎欲滴。但是,生活條件的好轉,並不一定能給兒童帶來幸福和健康的成長,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也發現許多令人留戀的東西一去不復返了。如何能夠在優越生活條件下,創造一個適於兒童成長的環境,把兒童培養成既具有健康體魄,又具有發達智力和高尚道德與健康心理的人,這是我們每一個家長,也是全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根據兒童的成長發育的特點,準確地發現和適當地滿足兒童由於心理發展而產生的需要。這種需要,是隨着兒童的成長與環境的變化而隨時隨地地發生變化的,總的變化趨勢是:物質性需要越來越少,精神性需要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