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美國華人怎樣教育孩子
送交者: Zee 2004年07月18日16:17:51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中國留學美國的學生,大部分是大學生中的佼佼者,可以說是龍和鳳。他們學成後,許多人回國建設祖國;而另外一些人則留在美國工作,大都成家了。他們是如何教育他們的下一代呢?依我看,他們依然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且更加心切,並帶有美國文化特色。

  在美國的中國人不僅要求其子女學習成績優異,而且還要求他們在音樂、體育和美術都有一定修養和造詣。雖然很少有人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為音樂家,運動員或美術家。然而,他們大都不惜成本來培養孩子們有各方面技能,不管孩子們有否這些方面的才能和愛好。

  我們居住的萊城是個小城市,已工作的中國人只有百來戶。除了孩子太小外,幾乎每家都花三四千甚至5000美元以上給孩子買架好鋼琴,每星期還要送孩子去私人鋼琴老師那裡學琴。如果有一家沒有鋼琴,其子女不能學琴,你可以想象,這家的家長要承受多大壓力!

  這裡學彈鋼琴的學費一般為每小時10-30多美元。在大城市,學費也許更高。我的外孫向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女鋼琴家學彈鋼琴,她的收費是每小時36美元。孩子們在這位藝術水平很高、責任心很強的鋼琴家教導下,進步很快所以許多人都願意把子女送到她那裡學琴,她的在學的學生有20多人。

  今年5月23日她為她的鋼琴班學生舉行的“春季演奏會”在一個教堂里舉行。參加演奏的都是她的學生共17名,其中有6人是中國人,占了35%,他們都是在學的中小學學生,學習彈鋼琴是在課外時間學的。這次演奏會實質上是鋼琴老師向家長們匯報這些學生的成績。

  老師按學生的水平排隊,水平低的先演奏,演奏的樂曲相對較簡單。我的外孫今年12歲,他學彈鋼琴已經4年了,在這裡他的水平算是中等。這次演奏的都是有名的古典樂曲,包括貝多芬、舒曼、舒勃特等名家的名作。學生演奏完,台下就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讚賞,這掌聲是鼓勵。

  只要有條件,大家都會力爭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例如,去年李老師從武漢來此探親,她擅長舞蹈,在國內就擔任少年宮舞蹈隊教練,她還是武漢舞蹈學會理事。這裡的中文學校請她當舞蹈隊教練,李老師很樂意接受了。這裡中文學校的老師都是義務的。為了使這裡的孩子們學會中國舞蹈,李老師熱情地手把手地傳授,孩子們進步很快。今年5月底的一個晚上,中文學校舉行學期結業晚會。晚會上孩子們表演了許多文藝節目,尤其是孩子們表演的新疆舞,他們脖子左右擺動,地道的新疆舞風格,博得一片熱烈掌聲。中文學校的舞蹈還多次被邀參加萊城市的各種文藝演出。

  學習畫畫,也是一項有趣的課外活動。正好有位來美探親的家長洪先生是畫家。他的美術造詣很深,對人也很熱情。所以大家紛紛把孩子送到洪先生那裡學畫。洪先生特別負責任,一般是一次教一個至兩個學生,這樣可以手把手教,所以孩子學畫進步就很快。洪老師根據家長和學生的要求和興趣,教素描淡彩、兒童簡筆淡彩畫和花鳥畫、山水畫。洪老師對學生嚴格訓練,外國學生知道了,也來洪老師這裡學畫。

  除音樂和美術外,體育也是華人要求其子女要參加的項目。有游泳隊、體操隊、網球隊和足球隊等,比較普遍的是參加游泳隊。這裡最大的大學是肯特基大學,它的體育中心有一個游泳訓練部,終年培養與訓練愛好游泳的中小學生。肯特基大學是公立大學,所以游泳隊的收費較低。每星期游5次,每月收費65美元。我的外孫在游泳隊裡訓練,春夏秋冬,從不間斷。我的外孫還參加網球隊和足球隊的訓練。

  此外,留學生們總給自己的子女再“吃小灶”,教他們做大量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題。

  美國的學校重視學生素質的培養,着重啟發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高科技時代,社會需要大量的富有創造力的高科技人才。咱們的龍子龍孫們也自然受到這種培養與薰陶。他們的自立能力和創造力比國內的學生要強一些。

  例如,5年前的夏天,我的外孫7歲時,獨自一人由美國肯特基州的萊城回北京,中途兩次轉飛機。我問他害不害怕,他自豪地指着胸前的牌子說,這標明″Independence″(獨立旅行的標誌)。國內的一些新大學生由家長陪着到學校,這真是鮮明對照!這不能怪孩子們,主要是中國的父母們,對子女外出,有一百個不放心。其實對子女照顧太多,並不利於培養他們的闖勁。

  我的外孫不僅獨自長途旅行,還順手拿起一張紙,在紙上畫了世界地圖,並在圖上標明飛機從萊城起飛,在芝加哥轉機,經過東京,最後抵達北京。圖上標明的航向是如此準確,它是由我7歲的外孫畫的,真使我感到驚喜和欣慰。

  美國的學校,從幼兒園開始,就重視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看過我外孫在幼兒園時的學期成績報告單,詳細列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社會知識、數學,還有一項是“研究”等成績。老師對每一項都給打分。我感到很奇怪,四五歲的孩子懂的什幺研究?一了解,所謂研究是這樣的:有一次,老師出一個題目:“說一說你的國家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可以向家長詢問,也可以查書。孩子們又查書,又問家長。儘管了解的不一定很深入,但從此培養了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一天,我參加我的一位老鄉洪女士家的會餐。這裡的華人喜歡用會餐的形式來聯絡感情。會餐後,洪女士的7歲兒子濤濤表演小魔術,其魔術雖然並不高明,但依然博得讚賞的掌聲。洪女士告訴我,當天上午他們在Yard Sale(美國流行的在庭院裡拍 賣私人舊物的一種方式,一般在周末拍賣)買了一套小魔術道具,濤濤不求大人教,自己閱讀說明書,就學會表演了。

  在美國,培養孩子們創造力的形式與活動多種多樣、生動活潑。例如在許多博物館裡,就設計許多有趣的又能啟發思維的展品,由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孩子們特別喜歡,從中學到許多科學知識。社會上一些團體和公司也樂意為孩子們舉辦一些有益的活動。

  例如今年暑假,這裡的《萊城先鋒導報》在大學和公司的贊助下,為9至12歲學生舉辦了為期3周的寫作學習班,是免費的。我的外孫也參加該學習班。由報社記者來講解和輔導寫作。學習班結業時,出版了一份報紙《萊城青少年之聲》,共有2頁8版。這種寫作學習班,既有趣又能提高寫作寫作水平,孩子們特別喜歡參加,有的同學參加了好幾期。

  朋友們,讀了我上面的介紹,似乎覺得咱們的龍子龍孫們在美國所受到的教育是很完美的,是否有值得憂慮的問題嗎?是否有值得商榷的嗎?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是價值觀念問題。美國與中國的價值觀念相差深遠。舉一個例子,在國內,孩子在家裡幹家務,家長從來不必考慮給他們報酬。在美國則不然,美國孩子給家裡幹活,如給小花園除草,父母要付給孩子工錢。中國人也只好學着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中國孩子與美國同學相比,他們會覺得吃虧,心理不平衡。這樣做有其積極的一面,那就是培養孩子的獨立與自主性。使他們知道,什幺都得靠自己,你要有錢,就得靠自己的雙手。

  美國前總統里根的兒子失業時,照樣不向父親伸手,這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但從傳統的中國文化的視角來看,它顯然衝擊了中國人傳統的濃濃的人情味,挑戰着傳統的情感和情意。給家裡幹活還要拿錢,真是不可思議。中華民族有着幾千年文化,有着千絲萬縷、割不斷的情與義。咋辦呢?這種文化的衝突在天真可愛的孩子們的心靈中碰撞。有個孩子對其父親說:“爸爸,我儘量替別的家幹活,可多賺錢,但給你幹活,可少收錢或不收錢。”多幺單純可愛的孩子!

  如何更好地處理這種文化差異的問題?如果能繼續保持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又吸收美國文化的精華,該有多好!看來任重道遠!

  其次是壓力問題。有一次,我參加這裡中文學校學期結業晚會。聯歡會上,除了小同學表演的中國歌舞節目外還有遊戲。有個遊戲是請學生及其家長成對上台,並且背靠背。主持人請孩子們回答他的問題,請家長根據答案判斷哪一個是自己的孩子答的。在國內電視台文藝節目中也常有類似遊戲。這次共有3個家庭上台,當主持人問道:“你最不喜歡做的事是什幺?”3個孩子都回答:“學習。”

  這個答案令人吃驚,令人回味,令人沉思!儘管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優異,然而他們的回答向家長們顯示:給他們的各種各樣的學習任務太重了,可能超負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應根據科學方法和孩子們的實際條件來進行,過了頭就可能有副作用。實際上,有的孩子已採取對抗的辦法。

  還有一個問題,不管在國內或在美國,一般說來,中國人比美國人嬌慣自己的子女。這會影響下一代人健康成長。願龍子龍孫們在異國他鄉健康成長!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