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父母們,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送交者: 魏偉 2004年09月16日15:56:37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在美國,以往的家庭教育遭到質疑。心理學家們提醒,過分的依從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這種提醒也為迷信美式家庭教育的中國年輕父母,敲響了警鐘

  埃羅西亞意識到,花250美元給他9歲的兒子本買一個迷你iPod數碼播放器並不明智。錢對於身為出版商的她來說倒不是一個問題,可她擔心,一旦做出讓步,本也許會誤認為他總是可以得到他想要的。埃羅西亞知道迷你iPod很快就會像其它玩具一樣被棄置一旁。但本纏着她不停地央求說“已經人人都有了”。埃羅西亞心軟了。本一直是個好孩子,她想讓他擁有別的孩子所擁有的一切。在向鄰居孩子的母親了解情況後,埃羅西亞得知本的同伴們的確都已經有了這個小玩意,於是她只好答應。不過她提出了一個條件:“我給你買一個iPod,你取消你的生日聚會。”“可以”,本不假思索地說,“那再給我買一個蘋果G4怎麼樣?”

  父母成了“願望滿足器”

  當今的父母總是不遺餘力地滿足孩子們的要求。從參加游泳訓練班到上貴族學校。儘管他們出於好意,但還是有不少父母感到自己成了“願望滿足器”。還有一些父母發現,就算孩子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他們也還不滿足。因為欲望是無止境的。

  富有的父母們傾向於嬌慣孩子。他們很難拒絕孩子的要求。不過最近的研究顯示,那些在童年時被嬌慣的孩子在他們長大後將難以面對生活中的挫折。那些在孩提時代就應有盡有的成年人,在工作和人際交往中會出現問題,他們對現實的認知是扭曲的。

  幫助建立起“家長同盟網絡”的瑪莎·莫里茨說:“如今的父母們似乎已經喪失了做父母的技巧。他們只想成為孩子們最好的朋友,並讓他們開心。其實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負責任的父母。”

  現在,心理學家,教育學家以及家長們都意識到是該停止這種瘋狂之舉的時候了。我們也許應該教給孩子們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例如:勤奮工作的價值觀,延遲滿足的能力,面對挫折的堅韌,誠實以及同情心。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青少年問題的威廉·達蒙說:“嬌慣的危險在於會產生自我中心和自我關注。這是導致心理疾病的誘因。你會坐在那裡焦慮,而不是想方設法改變這個世界。”

  習慣聽到“不”的父母不願說“不”

  現今的父母,他們自己是勤儉和自我犧牲的價值觀影響下長大的。聽到大人們對他們說“不”已經習以為常。埃羅西亞就記得,當她十幾歲時,為了在自己的房間裡裝上一部電話都要費一番努力。這一代年輕的父母大多出生在六七十年代,他們和自己的父母一輩有着明顯代溝,所以他們發誓要和他們自己的子女形成一種更親密的關係。他們甚至和孩子們穿同樣品牌的時裝,聽同樣的音樂。如果孩子們沖他們生氣,他們會備感內疚。

  今天的孩子們要得更多。他們中最大的也不過是在80年代晚期出生的。那時,個人電腦和電子遊戲機已經開始大行其道。他們認為MP3機和自己房間裡的純平電視是必不可少的,並想方設法得到它們。一個統計顯示,當這一代的孩子想要一件新東西時,他們會平均央求父母9次,直到父母讓步。

  根據一項市場研究,美國家庭每年用於3到12歲孩子在娛樂、圖書以及日常方面的開銷是538億美元。這比1997年的統計多出了176億。就連一些力不從心的低收入家庭也千方百計滿足孩子們的需求。32歲的單身母親凱奇亞就是一例。她靠着自己的微薄收入養育着她的5個孩子。孩子們向她要昂貴的禮物,理由無一例外是:“別的小孩都有”。凱奇亞說:“我不斷告訴他們我的工資只有那麼多,但我不忍看他們失望的眼神。”

  愛不會毀了孩子,但溺愛卻會

  商家瞄準孩子們是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之一。每個美國兒童每年要看4萬條廣告。快餐連鎖店也已經進入了學校。商家的策略是從小就培養起孩子對特定品牌的忠誠。父母們則是感受到了無休無止的壓力。今天的父母工作的時間更長,在勞累了一周之後,他們傾向於花錢買禮物以換取平靜,他們不想引起家庭衝突。

  對孩子前途的擔憂也是一個因素。在一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世界裡,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又如何能向那些形形色色的體育用品、外語課以及藝術培訓班說不呢?不過這些父母把縱容和愛混淆起來了。專家們提醒為人父母者:愛不會毀了孩子,但溺愛卻會。心理學家警告說,那些過於嬌慣孩子的父母會使孩子在成年後更容易陷入焦慮和憂鬱之中。

  23歲的編輯助理珍就形容自己曾經是一個被寵壞了的“小公主”,不過她現在嘗到了惡果。小時候,她總是操縱她的父母而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從玩具到舞蹈課,從時裝到汽車。“我告訴他們,要是他們愛我,就應該給我買。”她回憶說。可當她成年後她發現她並不能靠自己的那些小手腕從這世界中得到想要的。她不得不仍然依靠她的父母。她的朋友們曾經羨慕她應有盡有。可是現在輪到她羨慕起他們的自立能力了。

  認清“最大限度地滿足孩子”有害

  心理學家們認為,做父母的首先要做的是在這個富裕的社會中,告訴孩子們要通過勤奮工作來達到目標。要培養他們勤儉以及儲蓄的習慣,要讓他們學會等待。這種教育開始得越早越好。

  父母們不應該把自己的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他們只要做出很好的表率就可以了。因為孩子們是通過觀察父母而學習自我控制的。學會面對挑戰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孩子們希望父母能在身邊為他們喝彩,但是家長們同樣不能拔苗助長,期望過高。在給與孩子的同時,要讓他們學會“要靠自己”的重要性。一些明智的父母會讓孩子們參與家務勞動,這對他們很重要。那些忙碌的父母們往往傾向於躲避孩子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他們躲避矛盾的結果反而使孩子們失去了一次學習的機會。孩子們一定要學習人生中的重要一課,那就是:除了他自己以外,還有他人存在,每個人都應該想到他人,並擔起責任。

  而今,幸好有些清醒的父母們開始認識到“最大限度地滿足孩子”的害處,他們正在通過各種方式聯合起來並學會對孩子說不。在一些社區,家長們自覺地聯合起來,組成類似“家長同盟網絡”這類的組織,他們面對孩子們的要求設置了共同的底線。這樣家長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而不必感到內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