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280 可把一呼一吸的時間當一年(續)
送交者: 和顏清心 2017年06月12日15:16:1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演甫居士




按照第一行給出的地址,

點擊播放全屏觀看,4分鐘,萬分感謝。



今天學習的題目是


回光可以

把一呼一吸的時間,當作一年》(續)


人自呱呱落地以來,

皆逐境順生,

至老也未曾逆視(返觀內視)。

故而先天之氣逐漸衰亡,

到了陽氣衰滅之時,

死亡便來到了

(即人就到了九幽*之地了)。

*九幽是極深暗之處,指地下。)

 

故《楞嚴經》云:

“純想即飛,

  純情即墮”。

 

學人純想少情多,沉淪下道。

唯‘持誦、內觀、息靜’,

方能成就圓滿人生。

 

古經云:“機在目”。

 

《黃帝素問》云:

“人身精華,

皆上注於空竅是也。

 

得此一竅,

長生者在茲,

超升者亦在茲矣。

 

此是貫徹儒釋道三學的養生功夫。

 

天光不在身中,

亦不在身外……。

 

山河大地,日月照臨,

無非此光,故不獨在身中。

 

聰明智慧,一切運轉,

亦無非此光,所以亦在身外。

 

天地之光華,布滿大千,

一身之光華,亦自漫天蓋地,

所以一回光,

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

人之精華,上注於目,

此人身之大關鍵也。


 

子輩思之:


若一日不靜坐,

此光隨着人的七情六慾流轉,

何時能有終結


假若能靜養一刻,

則萬劫千生,從此了徹!


萬法歸於靜,

妙哉,妙哉。

 

然功夫下手,

一定要

由淺入深,

由粗入細,

總以不間斷為妙。

功夫始終如一,

其間冷暖自知,

總要歸於天空海闊,

萬法如如,方為得手。

 

聖聖相傳,不離返照。

孔云:“致知”;

釋曰:“觀心”;

老云:“內觀”,皆此法也。

 

“但返照二字,人人能言,

不能得手,

未識二字之義耳。

 

返者,就是覺知自心,

使其返回到自己的身體

和精神還未形成的那種狀態;

 

也就是在自己的六尺之軀中,

反觀天地未生之時的狀態

 

今人只是靜坐一、二個小時,

在靜坐中反思自己的行為,

便說做到了返照,

這樣做怎能達到成功的目的呢?

 

正確的方法是:


以兩目諦觀(認真地內視)體內,

正身安坐,繫心於“緣中”:

道言“中黃”

(中宮黃庭-指身內無形的中虛空竅),

不必言“頭中”,

只於兩眉間,齊平處

繫念便是了。


【提示:有高血壓病的朋友,

還是要把意念守住‘下丹田’為要!!】



‘光’是活潑潑的東西,

繫念兩眉中間,

‘光’自然透入,

也不必太着意於“中宮”,

此數語已括盡要旨了。

 

“緣中”二字極妙:

“中”無所不在,

遍大千皆在里許。

(聊指造化之機,緣此入門耳。)

 

“緣”者,

即“緣”着這一點,

來進行內觀的整個過程,

並不是叫你枯坐在那裡。

 

此二字之義,

活甚,妙甚。

 

以後在靜坐中,

凡念起時,

當不要執着此念,

畢竟“覓心了不可得”,

此是“正觀”。

反此者,皆為“邪觀”。

如是,

在“覓心了不可得”中,

一直綿綿返觀內照,

此為“回光”。

 

回者,就是止,就是定;

光者,就是觀,就是慧。

定而不慧,稱為‘有定無慧’;

慧而不定,稱為‘有慧無定’。

學習者,謹記。   (待續)  謝謝。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皮皮:轉基因食品感想
2015: Beautiful Mind vs 美麗的心靈 --- 胡
2015: 北雁高飛: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2014: 康德先驗體系實踐理性的社會實踐
2013: hare:科學的四個必要條件
2013: 有關鄧小平孫子雙重國籍的若干問題
2012: 不要再杜撰什麼“杜邦結”了。google了
2012: 四千年來中國知識份子的兩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