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儒門也曾有神學
送交者: 余東海 2022年05月09日17:57:0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儒門也曾有神學

余東海

 

儒門中也曾經出現過神學,即漢代緯書,對經學作了神化的解釋,是經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最不着調、最不靠譜、最不儒家而掛靠儒家的異常解經系統。

 

漢代經學可分為今文經學、古文經學和緯書三大部分。緯書三十六篇,均假託孔子所作,偽學也。後世將讖緯合稱為讖緯之學,可稱為附儒神學。都是神學,讖緯有別。讖儘是假託神諭的妖妄之言,完全不靠譜,應出自秦漢方士之手;緯雖不靠譜,相對靠譜些,應出自某些小經師之手。

 

緯書中有些話不錯,如《春秋緯》之一《春秋演孔圖》說:“聖人不空生,必有所制,以顯天心。丘為木鐸,制天下法。”但不靠譜話更多。《演孔圖》說:“得麟之後,天下血書魯端門曰:趍作法,孔聖沒。周姬亡,慧東出。秦政起,胡破術。書紀散,孔不絕。子夏明日往視之,血書飛為赤烏,化為白書,署曰演孔圖,中有作圖製法之狀。”這裡的天就是人格神,可以直接賜下血書來。

 

儘管緯書是神學,緯書中又收入了公羊家的言論,但公羊學非神學,這是必須區分清楚的。公羊學推崇的天和元,皆非人格神。

 

《春秋緯》之二《春秋元命苞》記載:“元年者何?元宜為一。謂之元何?曰:君之始年也。元者,端也,氣泉,無形以起,有形以分,窺之不見,聽之不聞。”這段話就是公羊家之言。何休注云:“變一為元。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元即天、即道,即太極,非氣也。何休夷元為氣,固然有誤,但無論是道還是氣,都是沒有人格的。

 

對於元字,董仲舒理解無誤。《春秋繁露玉英篇》說:

 

“謂一元者,大始也。知元年志者,大人之所重,小人之所輕。是故治國之端在正名。名之正,興五世,五傳之外,美惡乃形,可謂得其真矣,非子路之所能見。惟聖人能屬萬物於一,而系之元也。終不及本所從來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春秋》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其義以隨天地終始也。故人唯有終始也,而生不必應四時之變。故元者為萬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

 

這段話很重要,現代人不易理解,特簡譯如下:

 

稱一為元,是尊崇萬物之始。了解元年的內涵,是大人所看重、小人所輕視的。所以治國的開端在於正名。名義正確,可振興五代,五傳之外,美好醜惡全呈現,可以說發現事物真相了,不是子路一類人能見到。只有聖人能將萬物歸結於一,將它們繫於元。最終不能追溯到將萬物歸為一的本源而接續下來,就不能成就其功。《春秋》將一改稱為元。元,就是本源,其義是隨天地相終始。所以人生有始有終,而生死一定與四時變化相適應。所以元就是萬物的本源。而人的本源也在其中。在什麼地方?在天地產生之前。

 

讀懂董仲舒這句話,自然明白“元即天”之理,不難認識到《專訪蔣慶:中國無哲學,儒學是宗教——從天、元說起》中“元為天的派生”的觀點錯誤。乾元坤元是天地之性,人之元是天命之性,“乃在乎天地之前”,都是生天生地者,怎麼會是天派生出來的呢?又說天有人格、元無人格云云,如此論道,形同兒戲。

 

心、性、天、帝、命五者,異名同指,指同一個東西。王文成公說:“性一而已。自其形體也謂之天,主宰也謂之帝,流行也謂之命,賦於人也謂之性,主於身也謂之心。”(《傳習錄》)東海特補充一句:自其端原也謂之元。

2022-5-4余東海集於青秀山下獨樂齋首發於民主中國http://minzhuzhongguo.org/default.php?id=95202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神采:國家的外交語言風格
2021: The Bit Player: A Documentary about
2020: 896零號病人或許就在軍運會期間出現了
2020: 897、兩幅體內自畫像
2019: 哲學起源四大問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2019: 學老子和哲學,必讀的一本書
2018: 本徵映射學習可能是實現人工智能突破的
2018: 懷疑和想象是創新的前提
2017: 增智健體活動階段性小結-TRUMP-譯名回
2017: 彭運生談藝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