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新港耶魯: 美式披薩的發源地
送交者: tet 2005年04月14日11:20:4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位於美國東北部的小城新港(New Haven)是耶魯大學的所在地。新港值得驕傲的東西卻遠

不止耶魯大學而已。提起新港,許多人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常春藤名校,也不是畢業自耶魯

的前總統克林頓伉儷,卻是披薩餅。新港乃是美式披薩的發源地。20世紀初,意大利移民

弗蘭克皮皮定居新港。他把西紅柿放在老式烤麵包上當Topping,於是誕生了第一張美國

披薩。這新出的快餐大受歡迎。1925年皮皮的第一家披薩餅店在新港的伍斯特街上開張了

,從此生意興隆,全家摩拳擦掌,投入到家族披薩事業的洪流中來。這家披薩餅店就是Pe

pe’s。1938年,皮皮的兩個外甥Sal Consiglio和Tony Consiglio在兩個街區以外另開了

一家Sally’s,手藝比起舅舅來更勝一籌。從此Sally’s和Pepe’s成了老對頭,展開了

曠日持久的激烈競爭。這兩家披薩勢均力敵,擁躉均不在少數。

新港披薩號稱美國第一,而Sally’s的披薩乃是新港第一,就連Pepe’s都不能與之匹敵

。換言之。Sally’s有全美最美味的披薩。Sally’s店面很小,裝飾桌椅牆壁都是舊照片

似的昏黃色,一派懷舊氣息。這家店拽得很,它不做午餐,只做晚餐。每晚5點開門,10

點就早早收班,周一還休息。在這裡只有薄脆披薩,沒有色拉,沒有餡餅,沒有意大利麵

或鐵盤披薩這些花樣;除了瓶裝啤酒之外不賣任何酒精飲料,也不賣可口可樂或者百事可

樂;披薩只可以整隻地點,從不外送,也從沒有任何促銷活動;停車場擁擠不堪;每次光

顧Sally’s,你得先做好在門外等上兩個小時的心理準備,而從你點餐到披薩餅端上桌子

,又是45分鐘的漫長等待——通常是在寒冷的冬季。這樣的餐館能生存下來,可不是現代

服務業的奇蹟麼?可現實是:忠實的顧客對於Sally’s的美食既有耐心,又有熱情,為口

腹故,排起隊來風雨無阻。許多人從紐約,康州甚至中西部專門遠道來到新港小鎮,就為

了在Sally’s一快朵頤。

年輕的耶魯大學生在Sally’s門外漫長的等待過程中往往互相攀談,混得爛熟,因此成全

了無數對情侶,克林頓和希拉里亦在其中。——這當然是小道消息,希拉里與克林頓是否

因此結識,似乎已不可考。但這家披薩店堅守意式披薩的傳統,做出的披薩有口皆碑,卻

是不爭的事實。以Sally’s為首的老式披薩店對連鎖店拿奶酪和厚厚的麵餅填飽顧客肚子

的做法嗤之以鼻。他們一早就燃着燒煤的烤爐,要花上8到9個小時烤爐才能充分預熱。按

照幾十年來的老辦法做出的披薩麵餅薄脆香嫩,毫不乾澀,入口即化。必勝客之類的連鎖

店如今在披薩上面撒上越來越多的奶酪,試圖滿足美國人對於高熱量食品的不良嗜好。Sa

lly’s反其道而行之。在這裡,奶酪雖然必不可少,但是披薩上的調味汁卻有着更重要的

地位。必勝客的醬汁口感突兀,味重而不香,我打心眼兒里懷疑番茄醬就是必勝客醬汁中

唯一的成分。而Sally’s的披薩,無論是奶酪還是醬汁都沒有必勝客的那股子霸道勁兒。

Sally’s的marinara sauce醬汁乃是一絕。其成份包括番茄,洋蔥,大蒜和各種香料如羅

勒草。口味清淡,配以優質奶酪和香脆柔軟的麵餅,口口清香,回味無窮。Sally’s的特

色披薩之一只澆醬汁,不放奶酪,正與如今的快餐披薩背道而馳。在這裡,披薩餅有幸脫

下了快餐食品的粗陋外衣,回復了其美食的本色。

Sally’s這樣的家族小店在美國還有很多。它們堅持着自己的特色和品位,頑強地對抗着

連鎖店對於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無情侵襲,不對利潤和所謂的效率妥協。往往只有在這

些家族餐館裡,人們才可以品嘗到真正意義上的傳統美食。Sal Consiglio逝世的時候,

這小鎮上有兩千人參加了他的葬禮;紐約時報上拿出半個版來紀念他的一生。人們除了對

這位餐館主人的傳統和固執抱有深切的敬意之外,大概也在藉着對他的懷念,而趁機把多

年來蒙塵的美好記憶拿出來好好摩挲溫習,並且帶着點兒世紀末的傷感,對那些永遠逝去

了的傳統揮手作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是誰不斷的切斷了農村孩子的出路?
2004: 留美博士餵豬與北大才子賣肉的區別
2003: 是誰搶劫了伊拉克國家博物館的文物?
2003: 海南考生省籍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