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舒聖祥:金庸赴劍橋讀博的緣由猜想
送交者: 舒聖祥 2005年05月30日15:24:1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金庸赴劍橋讀博的緣由猜想


舒聖祥


英國劍橋大學日前決定授予著名小說家金庸先生榮譽文學博士學位,金庸先生隨即向該校提出申請,請求到該校繼續攻讀,以完成博士課程。劍橋校方表示已無此必要。但金庸先生堅決請求入校就讀,並最終得到校方同意,由David McMullen等劍橋著名教授擔任金庸的博士生導師。  

金庸先生既已獲授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何以還要再去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呢?或許很多讀者都會發出與筆者類似的疑惑。對此,金庸先生本人的解釋是陳寅恪先生的一句名言:“不求學位,只求學問”。金庸表示此次入劍橋攻讀,志在求學,而非為求學位,他將追隨前輩,明志求學,廣學博聞,以增見識。

金庸先生耄耋之年,為了“廣學博聞”而遠涉重洋,躬身就讀重做學生,其求學精神實在令人敬佩。然而,金庸先生為何在若多世界名校中獨獨選擇劍橋大學,而且又是在後者決定授予其榮譽博士學位之後?聯想至此,“志在求學”之外,不由得又讓人有了另一番緣由猜想。

眾所周知,劍橋牛津等世界名校授予他人榮譽學位是相當嚴格的。其中,牛津大學曾先後取消過授予撒切爾夫人及布萊爾榮譽博士學位的計劃;劍橋大學授予他人榮譽學位不僅需要陣容強大的推薦提名,而且在為期3個月的掛牌“公示”期內,該校數萬名博士、碩士中只要有8人反對則推薦無效。正是因為授予程序的嚴格,增加了榮譽學位的含金量,更能突顯出金庸先生被全票通過提名推薦的不易。這在一個側面足以證明金庸先生的“廣學博聞”。對於金庸先生來說,榮譽文學博士學位決不是“徒有虛名”,而是“實至名歸”。

但是即便如此,博士名銜的授予在表象上畢竟是“不勞而獲”的產物,金庸並沒有為此專門付出求學攻讀的努力。因此,這個學位大概是不會被質疑金庸沒有資格擔任文學院院長的學者先生們所“認可”的。哪怕金庸“不求學位”,可是對於指責者來說,這完全足以成為指責金庸的最新話柄。

在我看來,金庸先生之所以選擇遠赴劍橋讀博,除了“志在求學”,應該也有“無功不受祿”的考慮——在實質上的“實至名歸”之外,又添補上形式上的“實至名歸”。

學位和學問哪個更重要,這個本不應該成為爭論的話題。可是哪怕如金庸先生這樣被社會廣泛認可的文化名人,因為沒有在院校內摸爬滾打獲得的一紙學位做保證,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人的質疑;以至於得了學位也不能心安,非得躬身就讀才能堵住社會上的閒雜之嘴,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當然,對於“志在求學”的金庸先生來說,在朗朗讀書聲中度過晚年也未嘗不是一件樂事;可是對於更多有學識卻無學位的默默無聞者來說,情況又會是怎樣呢?“學位至上論”,以及與此相類的“論文至上論”、“英語至上論”等,還要盛行多久?“不拘一格降人才”何時才能真正復活?


(東方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華裔科學家傅新元揭肥胖症分子機理
2004: 梅貽琦清華就職演說
2003: 黑哨, 龔建平? 武書連?
2003: 利己侵權的《中國大學排名》
2002: 我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
2002: 北大的招牌要用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