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網上爭論帶來的關於中美醫學教育差異的一些思考
送交者: jchangsr 2005年12月11日21:14:2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中美之間醫學教育的差異一直是網上討論的一個熱點問題。爭論的焦點往往是中國的醫學學士(Bachelor of Medicine)是否可以等同於美國的醫學博士(Doctor of Medicine)。而引發爭論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學位名稱的差異和學制的不同,二是畢業後的社會地位和金錢回報的不同(後者也是造成進入醫學院深造難易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相關的話題完全可以寫很多篇博士論文了,所以筆者在此只是發表一些粗略的見解。

筆者認為,真正重要的是跳過爭論本身去思考兩種不同醫學教育體系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對於中國的醫學教育改革而言,要建立一個最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現狀並能不斷調整完善的醫學教育體系,應該借鑑而不是完全照搬美國的醫學教育體系。事實上,即便是美國自己也在不斷思考自己的醫學教育制度該如何調整和完善,比如,多長的學制才是最佳的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檢索MEDLINE,就會發現有研究比較美國傳統的8年制的醫學教育和改革的6年制的醫學教育(二者都授予同樣的醫學博士學位)是否可以等同,而背後的社會和經濟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國的醫學學士和美國的醫學博士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專業的醫學學位,其授課的內容和深度差異都不大,但二者的學制的長度和選拔的方式有顯著的差異。中國沒有必要妄自菲薄,也要承認二者的差距:中國的5年制的醫學學士教育時間太短,這是造成醫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和消化不良的一個主要原因;而美國選拔醫學生的過程確實值得中國借鑑,因為醫生的職業性質決定了德智兼備的重要性。目前,國內協和以外的一些醫學院也增加了8年制的醫學學制,這是一個好的嘗試,但對於中國而言,美國8年制的醫學教育未必是最理想的。究竟多長的學制才是最恰當的?這個問題只有作比較才能有定論。比如,可以對8年制的畢業生和5年制6年制和7年制的畢業生作一個追蹤和研究,量化畢業生的質量差異,同時要考慮培養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效益。這樣的研究將是一個非常複雜和長期的研究,但值得國家投入大量人力和資金去研究。而國外目前已做的一些研究又何嘗不具有參考價值呢。

其次,要區分醫學的專業學位和研究型學位(如MS, PhD等),二者的培養目標是不同的,所以其培養方式和學位名稱都應當區分開來。醫學教育和其它學科如理工科有顯著的不同,不要把美國的醫學博士和PhD認為是同一種性質的博士。這一點,國內正在改革,也是令人高興的一點。

還有,也是目前國內的某些醫學院和教學醫院最有進步的一點,就是不斷完善住院醫師培訓(residency)和專科醫師培訓(fellowship)的制度。有網友評論說,美國的醫學院畢業生才有資格擁有醫學博士的頭銜是因為他們接受了嚴格的住院醫師階段的培訓,這種說法很片面:中國也有住院醫師的階段,但的確不如美國的完善和嚴格。可喜的是目前國內已認識到了在方面的不足,正向正確的方向邁進。

張建中在美國馬里蘭州
2005年12月11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三大問題
2003: 海龜和海關的故事
2002: 也談北大的“擊鼓傳花”遊戲
2002: 中國最窩囊的十所高校
2001: 中國學子海外留學七大隱患
2001: 科學院開始正視“學霸”作風